书城仙侠遥不可及
1536300000042

第42章 古灵精怪

正如当初梁武帝见达摩祖师所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达摩说:“并无功德”。梁武帝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功德?”达摩回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这佛家的要谛,娑婆世界的众生又有几人能真正明了这其中的真谛。

“是。谨遵法旨。”悲海领命离开。

道明步履安详的向方丈室走去,才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了银痛苦万分的叫声。惊得他没了刚刚的从容,急推开木门,可是室内的景象不由令他愕然。这室内哪还有银的踪影。只见蒲团旁边的地上,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六、七岁浑身赤\裸的小男孩。他浑身上下的肌肤娇弱似雪,就连头发都是闪闪发光的银色。只是在男孩得头顶上长着两只和银一样,毛茸茸高耸的狐耳。

道明急忙快走几步,拿起禅床边得中衣,将地上的男孩子紧紧的包裹住。小男孩紧闭着双目,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道阴影,颤抖地身体和微颤的狐耳说明他正忍受着那无比的剧痛。

“银,银。”道明唤着小男孩,将他放在禅床上。他知道,这个长着狐耳的孩子就是银。

道明看着银额上的红印越来越浓重,忙拿起了师父留下的观音土,和了水灌进银的口中。银额头的红印慢慢消褪,身体也停止了抖动,他渐渐安稳下来。

“银——”道明仔细的擦拭着银额上的冷汗。

“啾——”银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嘴里发出了抖动的声音。

“银,你醒了。还有哪里疼吗?”道明慈爱地看着银。

“大——和——尚——”银一字一顿地唤着道明。

“嗯,哪里疼?”道明抱起裹着中衣的银,这孩子的眼神是那样的清澈明亮,就像灵儿一样。

“我——”银一扁嘴又圆又黑的大眼睛就注满了泪水:“我饿了。”

“额?”道明没想到小家伙那一付悬泪欲滴的样子是因为饿了:“我去拿斋饭。”道明将银又放到禅床上本想唤人,可看看银的模样,只能自己起身出去。

裹着中衣的银坐在禅床上打量着四周。周围的一切好像变得有些小了,和他还是银狐时看到的那么的不同。他不由伸出了白嫩如藕的手臂,肉乎乎的小手白皙如玉,还有五根手指。他好奇的伸缩着手指,左看右看,人类的手就是这个样子啊。银虽化成人形,可毕竟还是一个小孩子没有多大耐性。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道明回来,他裹着中衣跳下禅床。光着两只白嫩嫩的脚丫,拖曳着长长的几乎离身的中衣就往外走。

“咳咳,夫人,您不能这样出去。”一声咳嗽后,在银的耳边响起了稍尖锐的声音,阻止了银无意识的裸\奔。

“咦?”银侧过头,看到身边站着一个身穿青色道袍的老道士。那老道士一脸羞赧,不敢将自己的目光留在银光溜溜的身上。

“老头,你叫我吗?”听到老道士叫自己夫人,银清脆的声音有着不悦不由地扬高。

虽说对于人类来讲,银是一只将近四个月的小狐狸。可是银狐平均的寿命是十二岁,在它们七个月大时,就已经成熟了,可以繁育后代了。银因为有睛菱,他比一般的银狐更充满了灵性。他是公的,听到别人叫他夫人当然不悦了。

“夫人,不记得老朽了?”老道士将目光移到别处,局促的说道。

“老头,你看清楚了。小爷我是公的。”银气愤的跳到老道士面前,激动的都忘记了自己已经全身跑光了:“你在叫我夫人,我就把你的胡子全揪光了。”银张牙舞爪的作势要揪道士的胡子。

“夫……”老道士才‘夫’了一个字,就被银一记眼刀给吓了回去:“公子,老朽是常真啊。”

“我认识你吗?”银冲着常真翻白眼。

“公子不记得了吗?老朽是修罗界的神医常真啊。”常真的眼睛还是不敢看向正裸着而不自知的银。不管银的外表是不是银狐,他里面的那位可都是修罗王的妻子。

“修罗界?”银看着常真:“那是什么东东?能吃吗?”看来这小家伙是饿疯了。

“额?”常真无语了,这位主子怎么一点都不记得了。即使是喝了孟婆汤,可是她的体内还有睛菱啊。

他轻声问道:“那您还记得修罗王吗?”

银摇摇头。他不住的摸着滑溜溜的肚皮,好饿啊。大和尚怎么还不回来啊。

“那您还记得【阿苏洛】这个名字吗?”常真不确定的问道。

“阿苏洛?”银不由皱紧眉头。好像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名字,可是在哪里呢?他仔细地思索着,已经洁白如玉的额上又或隐或现有着菱形的红印。

“阿苏洛——”银倒退了一步绊在地上的中衣上,跌坐到地上……

“尘——”低沉温柔的声音在银的体内响起,就如阵阵雷鸣。

“尘——”耳边的呢喃久久不停……

“啊——”银大叫着额上的红光浓重的如血,身体蜷缩成一团。

“夫人——”常真也顾不得君臣之礼了,将地上的中衣盖在了银的身上,仔细审视着银额头的红印。他不禁暗忖道:“孟婆,想不到你的汤如此的霸道,竟能将睛菱的法力遮去大半。”

其实并非是孟婆汤有如此大的法力,而是孟婆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后入山修行得道成仙,被封为幽冥之神。她兼有三教的法力,自然也能将睛菱的法力封住大半。

救人要紧,常真不在多想急忙运功,双手交叉交加结弹指印,不多时自他口内吐出他修炼了几千年的紫黑色内丹。他忙将将内丹送进银的口中,内丹一进银的口中,便沿他体内任、督二脉循环。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过****,沿脊椎督脉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泥丸,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至迎香,走鹊桥与任脉接,沿胸腹正中下还丹田运转一周后,内丹从银的口中吐出。这时,只见躺在地上的银额头红光隐没,而是渐渐发出了紫色的光芒,弥漫着整个方丈室。

“夫人,大王一直在奢靡等着您的归来……”常真慢慢消失在紫光中。

道明端着早斋往回走,臂上还搭着慈光的一套中衣。还没走到方丈室的门口,就听到银痛苦的叫声。他快走了两步,急忙推开门。只见室内弥漫着淡淡的紫雾,痛昏过去的银躺在地中,额头上还在升腾着紫气。

“银——”道明顾不得手中的东西,急忙抢步上前抱起地上的小男孩裹紧他身上的中衣。

小小的银微颤的身体靠紧在道明的怀中,微微睁开了双眼看着他:“大和尚……”

“银,不要说话。”道明将银放置在禅床上,回身去拿几上的净水小心翼翼地放到银的嘴边:“来喝一点水。”

银伸出白嫩的小手推开了杯子,乌溜溜的圆眼睛定定地看着道明:“大和尚,我是谁?”

“银,不记得了吗?”道明放下手中的杯子,认真地看着他。

“头好疼,记不太清了。”银像狐狸似的缩着:“只是听见很多声音在叫一个人的名字。”

“谁的名字?”

“好像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又好像是我的名字。”银有些迷惑,总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女人,可是他是公的。

“记不起就不要记了。”道明眼神中有着难解的困惑,随即平和地说:“银,穿上这件衣服就起来用斋吧。”

道明将那件慈光的中衣放到银的身旁转身走出方丈室,他的私心既不愿意让银记起从前,至今也无法忘记在阿苏洛怀中的灵儿的样子,那种样子让他的心究痛着无法释怀。

地藏大和尚圆寂时曾叮咛过他,那就是灵儿与他都是应情劫而生,只有过了这一劫两人才能最终解脱轮回生死。

再次见到了转生的灵儿时,他的内心不禁有丝苦涩,没想到苦修了几十年的他,却仍然无法释怀当日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