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15201600000029

第29章 与自然有关的汉字(5)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共有365处。

“穴”字是个部首字。凡由“穴”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房室或窟窿有关,如“窖”、“窝”、“窗”、“窦”等字。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谷

【说文解字】

谷,泉出通川为谷。从水半见,出于口。凡谷之属皆从谷。

【汉字趣谈】

“谷”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水流的样子,下部是水的出口处,表示泉水从泉眼流出。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楷书,“谷”字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谷”的本义是山谷,即两山之间可流水的狭长地带。《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意思是:我听说有从深山谷出来而落在大树上的,没有听说从大树上下来而钻到深山沟的。

因为山谷往往是狭窄的,由此就可以引申为比喻“困境”之意,如《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大意是:人们也说过这样的话,进退都是一条死路!

“谷”还读“yù”。如“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部的一个民族名,是鲜卑族的一支,“吐谷浑”曾经建立吐谷浑国。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与南北朝各国都有友好关系。隋朝与之联姻。被唐朝征服,加封青海王。唐朝中期,被吐蕃驱赶至河东,五代时期开始受辽国统治。现已与各民族融合。

【字形演变】

甲骨文篆书楷书泉

【说文解字】

泉,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凡泉之属皆从泉。

【汉字趣谈】

“泉”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水从泉眼里涓涓流出的样子。“泉”字的本义是从地下涌出的流水,即泉水。《周易·蒙》:“山下出泉。”意思是:山下流出了泉水。《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饮黄泉,下食埃土,用心一也。”其中的“黄泉”是指地下的泉水。

泉水既然是从地下流出的,其他的地下水自然也可叫泉。因此,“泉”的引申义是地下水。由于我国大部分土地是黄土地,地下水看起来自然也是黄色的,所以黄泉指的就是地下。《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不到黄泉,不要见面了。由于中原地区很早就实行土葬,所以郑庄公的实际意思是不到死不要见面了。但因为他的原话是“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所以颍考叔才能提出“阙地及泉,隧而相见”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黄泉”后来泛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又称九泉、九泉之下,九泉指九个泉井深,或谓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表示极深,地下极深处即谓黄泉。

大概是因为“泉”能流动,而钱币也能流动,所以古人曾把“泉”用作钱币的名称。《汉书·食货志下》:“私铸作泉布者,与妻子没入为官奴婢。”意思是:私自铸造钱币的,与妻子一起没收家产罚作官府的奴仆。

“泉布”一词在古书中经常见到,若理解为“瀑布”就错了。古代泉与布并为货币,所以统称货币为“泉布”。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山

【说文解字】

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

【汉字趣谈】

“山”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三座山峰并立的形状,从金文到小篆,山的形体符号化了,将实心山逐渐变为单线,但三个山峰还仍然保存,只是没有甲骨文来得生动形象。“山”的本义就是指大山。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意思是: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山人”,本来是指住在山区的人。后引申指隐居在山中的士人、隐士。王勃《赠李十四》诗之一:“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山”是个部首字。凡由“山”组成的字大都与山石、高大等义有关。如“嵩”、“崇”、“峻”、“巍”等。

在明末清初,有个着名的画家叫朱耷,外号“八大山人”。他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我们常常听到“三山五岳”这种说法。传说中的“三山”即海上的“三神山”,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从此以后,海中三神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说、戏曲、笔记中经常出现。然而它是传说,是不存在的。后人为了延续三山五岳的美丽神话,就在五岳之外的名山中选择新的三山。广为流传的三山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另有一说为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四川峨嵋山。目前大部分人认可的是第一种说法,因为峨眉山本身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一般不把它重复列为三山之一。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川

【说文解字】

川,贯穿通流水也。《虞书》曰:“浚畎浍,距川。”言深畎浍之水会为川也。凡川之属皆从川。

【汉字趣谈】

“川”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曲线中的小点儿表示河流中的漩涡。到了金文,就把水中的“点儿”去掉了,使书写更为方便。“川”的本义是河流。《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意思是:禹平整九州岛的土地,随山砍树,开通道路,制定祭祀大山大河之礼。《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其中的“如川之方至”表示像河流奔涌而来。

河水中往往带泥沙,年代久了,泥沙会淤积成平原,因此“川”也被用来指河流淤积而成的平地。成语“一马平川”,指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即广阔的平原。又如李斯《谏逐客书》:“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意思是: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占了黄河、伊水、洛水一带的平原地区。

“川”字是个部首字。凡由“川”所组成的字大都与水有关,如“州”、“邕”等。

“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州

【说文解字】

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诗》曰:“在河之州。”一曰:州,畴也。各畴其土而生之。

【汉字趣谈】

“州”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是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表示河流,而中间有个实心小圆圈,表示水中有块陆地。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类似,中间的小圈变成了空心的。篆文的“州”字则把表示陆地的圆圈增加至三个,更加强调这是河中的陆地。“州”的本义就是水中的陆地。《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相传尧时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大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尚书·禹贡》上说,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后来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

“州”字从“水中的陆地”这个本义引申为古代的行政区划,如两汉三国时的州比郡大,隋唐时的州则相当于以前的郡。

我们常常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来比喻统治者能够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这句话出自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