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养生学
15148300000052

第52章 附录 生命文化研究论文(2)

二、中医生命文化之阴阳论

《易·系辞》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中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祖先伏羲氏担当部落首领的时候就开始对天象、地理、万物等自然进行观察、思考了。他们抬头观察天象,低头考察地理,注意动(植)物的特征,思考万物与天象、气候、地理之间的联系,对于靠天吃饭的古人而言,知晓气候规律,把握植物生长规律是头等大事。他们通过仔细的观察思考后把有形万物统称为“阴”,而让万物动起来的东西统称为“阳”,“阳”是无形的,世界是由“阴阳”两者构成。万物生长是“阳”的作用,“阳”通过“气”这一方式来发生作用。

阳可以说是一种能量,它的某些表现形式看不见、摸不着,只可以感受得到,《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只能用类比的方法描述,阳气类似天空和太阳,太阳不断向地球辐射太阳能,正是有了太阳的能量,万物才会生长。当需要比较两个事物之间能量特性相对多少的时候,就把释放或者接受能量多的一方命名为“阳”;释放或者接受能量相对少的一方命名为“阴”,来区别两者之间能量特性的差别。

我们祖先发明的阴阳八卦就是探索自然奥秘,解释自然现象的工具。他们最早通过“立竿见影”的方法来“以正农时”,发现了太极图,这些也是我们的祖先创立“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这些概念的由来,所以从根本上说“阴阳、五行”都是科学名词,是古人描述自然规律,解释自然现象的名词。

在《孙子兵法》中也提到了“阴阳”和天象。《始计》开篇这样叙述:“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这里阴阳是和寒暑、时制联系在一起的,说明“阴阳”和天象气候密切相关。

从本质上讲,“阴阳”“五运六气”是古人为了解释气候规律以及生命现象而建立起来的一套模型,基本上可以解释和预测六十年内中原大地的气候变化,也可以解释万物的生长变化的差异,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疾病的特点。再加上“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概念,古人就用它们来解释人体的功能原理、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一言以概之: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

三、中医生命文化之五行论

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一个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首先要面临的任务就是计数,那么我们的祖先用什么来计数呢,一个自然而然、随手可得的工具就是手指,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双手加起来就是两个五,共十个手指头。五对于古人来说也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数字。如果我们留意一下《易经》《内经》的文章,就会发现我们的祖先把十分为两个五。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是第二个“一、二、三、四、五”,所以“六、七、八、九、十”称为成数。原始的“五行学说”是建立在对自然现象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观察基础上产生的。早在殷商时期,古人便已经认识到金、木、水、火、土“五材”之用,并有关于五行生克乘侮关系的记载。古代医家将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对人体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广泛的联系和研究,同时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色、五味等与人体的五脏、五体、五官、五志、五声联系起来,赋予了五行学说更多唯物辩证的内容。简言之,五行学说一是指:以“五”为基准的分类归纳法,并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金、木、水、火、土五类为代表;其二是指五类之间的关系,主要指相生相克,反映了事物间的利、害两种基本关系。

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有两件事情是至关重要的。一是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对于古人而言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农业和什么关系最密切?显然就是自然气候,所以他们需要从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形成一套理论体系来指导农牧业生产。二是养生和疾病的治疗。我们知道健康和疾病以及农牧业生产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而首要的就是气候知识,植物的生长和气候是密切相关的,气候的周期是年,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位置,地球所处轨道位置的不同直接导致四季气候的不同,所以世界文明首先要确立的就是年的计算,为了确立回归年,古人就必须观察天象。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北半轴始终指向北极星,从我国观察北斗七星,地球绕太阳一周,北斗七星的斗柄也绕北极星在太空旋转一周,而且是“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史记·天官书》中谈到“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所以古人认为气候万物以年周期规律变化是由于“五行”分别掌管东西南北中五方位。由于“五行”居五方而形成四季,所以《黄帝内经》中就有“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土居中央而不独主时,喻义土于四季无时不在,每个季节都管,这是五行的一种本义。

同时古人观察到中原气候可以分为五种情况:风、火、湿、燥、寒,这五种气候以年为周期规律变化。与此相应,一年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这就是五季(春、夏、长夏、秋、冬),这五季和五种气候基本上是对应的,也就是说气候和节气是相对应的。由于古人认为是天上的“五行”掌管着天地的一切,五种气候必然和五行对应,所以五行就是木对应春季,火对应夏季,土对应长夏,金对应秋季,水对应冬季,这是五行的第二种本义。在《黄帝内经》和别的古书中这两种对应法是一直存在的。由于认为是天上的五行掌管着天地间的一切,所以古人以五为单位的数特别多,好多事物都按照五行来归类。例如“五方”“五味”“五谷”“五果”“五畜”“五虫”等。

中国传统医学在理论形成的初期,深深得益于五行学说,从而建立了一套以五行为中介的体系,囊括自然方面的空间、时间、星辰、宇宙、气候、颜色、声音、味道,以及粮食、蔬菜、水果、牲畜,等等,但重心还是在人体的脏腑、肢体、五官等结构,以及人的情绪、声音、疾病的症状分类等,这种五行关系模式成为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逐渐发展。所谓的“五脏相关学说”就是指在人体大系统中心肝脾肺肾及相应的六腑、四肢、皮毛、筋脉肉、五官七窍等分别组成五个脏腑系统,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

如木有生长生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喜条达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主目”;《素问》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这样把自然界的东方、青色、春季、风、酸等,通过五行的木与人体的肝、筋、目联系起来,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此外,运用五行学说还可以阐述五脏的发病与季节的关系,如春季多发肝病,夏季多发心病,长夏多发脾病,秋季多发肺病,冬季多发肾病等。

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五行学说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知道中医诊病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皆有特定的关系,举例来说,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苦,脉洪数者,可诊断为心火亢盛。五行学说不仅可以说明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导四诊,推断病情,还能够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指导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治疗方法。所以说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并不高深莫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是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酸、甜、苦、辣、咸五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永远离不开的滋味,按照中医理论的“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五行学说与环境的色彩和食物的味道结合起来,环境的色彩、食物滋味不同,其对于人体的作用也不相同。例如,心属火,红色和苦味入心。红色具有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苦味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及健胃等作用。因此中医提倡在夏天多吃些苦味食品,如苦瓜、茶叶、咖啡、可可等。再比如肺属金,白色和辣味入肺。中医认为,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祛风散寒、解表止痛,等等。

四、中医生命文化之四时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无杀,予而勿夺,奖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放松心情,才能使肾中精气慢慢生起来,并且春天是欣欣向荣的季节,万物都在生长,人的气息也在生长,这个时候如果压抑,就会得病,此为春气之应,如果违逆,则会损害肝气的生发,到夏天就会看到后果,比如夏天会出现腹泻、心脏出现问题等;春主木,木生火,木如果没有升发好,夏天的火也就不会旺,火又对应心,所以心气也不会旺。

到了夏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讲“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蕃秀即是指万物茂盛,谷物抽穗。有阳气,万物才能开花;有阴气,万物才能结果。夏天的时候,不要怕热,不要怕阳光,夏天就是应该外散,顺畅地排汗不仅可以降低体温,还能将体内的垃圾和毒素排出去,该出汗的时候还是要出汗。但我们夏天时一进凉爽的空调房,全身的毛孔会瞬间闭住,这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防止寒气侵袭,再次从屋内走出去,毛孔又张开,反反复复,人体的阴阳气机就乱了,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空调病”,就是过分压制的结果。如果违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就会伤人心性,到了秋天,会出现咳嗽或感冒这些疾病,皆是因为夏天的心火没有充足,没有充分发挥火的功能。对于人来讲,青年的时候没有养好身体,年纪大了就会衰老得特别快。所以,即使年轻,也不要熬夜,不要耗散气血,这是拥有健康的基本准则。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天是秋高气爽,收敛壮实的季节,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到了秋天我们的衣服会比夏天干爽,这就是秋燥的收敛作用。秋三月,天气干燥,地气明亮,因此五行属金,就是告诉我们秋天的气就像金属一样,明澈、收敛。而秋天的睡觉时间也跟春夏有所不同,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情志上也相应要收敛,不可外散,这些都是为了避免秋天的肃杀之气,即是“以缓秋刑”,在古代常说秋后问斩,而不说春天问斩,因为春天不可动杀机。秋天收敛神气,使肺气清,才顺应了养收之道。

到了冬季,重要的一点是“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就是说:水都结了冰,大地上的物类都收藏起来了,冬季的睡眠则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人最好在天地阳气升起的时候再起床,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是说连洗澡都要少洗,因为洗澡会使皮肤开泄,无法闭藏。如果过分地开泄皮肤的话,体内的气就会快速地外泄,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如果忤逆了它,没有藏住,最终伤害的是肾精,伤害的是你的收藏功能。到了春天,就会发为痿厥,比如半身不遂、腿软抽筋等,很多人到了春天手脚都是凉的,说明冬天的精气养藏的不足,无法生发到肢体末梢。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收有藏,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健康无病。天人合一是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

五、中医生命文化之取象比类

取象比类是一种研究自然的方法论。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代人们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假物象形”等。取象比类是一种思维方式,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合理评价和恰当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探求其客观性的理论依据。不同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同一性和差异性,从而提供了“取象比类”的逻辑依据。外观的雷同与内在的素质存在一定范围的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