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口才叫幽默(第2版)
15126400000028

第28章 幽默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2)

除了一张微笑的脸之外,受人欢迎还需要有一颗关心体贴别人的心。曾经有一位病人牙疼去看牙医,牙医看了看后说:“这颗牙已经严重蛀坏了,无法做根治,需要整颗拔掉!”

病人问:“请问拔一颗牙要多少钱?”

牙医回答说:“600元。”

病人一听大吃一惊地说:“什么?拔一颗牙只需短短几分钟就要收600元!”

牙医笑道:“如果你要慢慢地拔也可以,我可以慢慢地帮你拔,拔到你满意为止。”在适当的场合,幽默可以使你更容易让人亲近,上述牙医的幽默一方面消除了病人对昂贵药费的不满,另一方面放松了病人的紧张心态。幽默可以使紧张的心情松缓下来,从而使你更受别人的欢迎。

以幽默的方式获取他人谅解

在双方交谈刚开始,尚未开宗明义之前,来一个巧妙的逸乐幽默,使对方处于欢乐激情之中,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样,首先给被求方以轻松感,然后再从侧面谈及家之苦,把被求方的骄傲情绪和同情心调动起来,他们自然乐于施舍于她了。利用自我解嘲幽默,可生动地暗示自己的处境,唤起被求方的同情。有一个人向他的朋友抱怨:“我越来越老了。”

当然,朋友告诉他,他看起来仍和从前一样年轻。

“不,我不年轻了。”他坚持说,“过去总有人问我:‘为什么你还不结婚?’而现在他们问:‘你当年怎么会不结婚的呢?’”朋友在被他的幽默逗笑的同时,也不免会为他年华逝去,却还没有成家而同情他。要获得他人的同情,我们要首先脱掉虚伪的外衣,真诚地表露自己。而趣味思想的幽默能帮助我们移去障碍和欺骗。有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们会犯一些小错误,闹一些小笑话,这时候,就可以用幽默帮助我们表达真诚,来解除大笑的嘲弄。雷莉·布丝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着名女演员。在一次重大的颁奖活动中,她急步登台,没想到在台阶上绊了一下,险些跌倒在地,全场观众都为她吃了一惊,有些人甚至笑了起来。只见她不慌不忙地稳住了身体,站在舞台中央,平静地说:“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刚才看到了,我是经历了什么样的坎坷才站到今天这个台上的。”

全场观众顿时掌声如潮。这就是令人赞叹的机智和幽默。这位女演员所要讲的内容,可能事先排练过数十遍,轻车熟路,而最后的这句台词却是从来没有想过的。这就是临场发挥幽默的精彩之处。

幽默地面对生活,借着笑的分享,你就可以把琐细的问题摆在适当的位置,这些问题和你整个生活相比就显得很小了,这有助于你轻松地获得愉悦的心情,也能使你重振精神。

有时候,我们也难免会撒谎或者欺骗他人。而当我们偶尔犯了错误受到谴责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他人谅解。我们相信,绝大多数人是诚实的、善良的,因而我们可以学会采取幽默的方式争取他人的谅解。一个妇人打电话给电工:“喂,昨天请你来修门铃,为什么到今天还没有来?”电工答道:“我昨天去了两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人们听后肯定会轻松地一笑,其意绝不在讽刺电工的服务态度,电工的愚笨反而使我们觉得可爱,进而谅解他的工作失误。

有时候,做错了事情又被别人撞上,往往会出现尴尬的局面,面对这种无奈,我们只有采用幽默的方式来争取他人的原谅,用幽默营造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心理学中有一条规律:我们对别人表现出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对方往往会作出同样方式的反应和回答。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把对方想象成天使,就不会遇到魔鬼。”当我们因做错事情而损害他人的利益的,更应该以知错求改的幽默态度来和对方交流,以争取对方的谅解。

用幽默缓和紧张的气氛

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同别人“交际”的问题,人是不能“离群索居”的。为了顺利进行交际,适当使用幽默就显得非常必要。

任何人的交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交际时,就需要用幽默的方法进行调节,使气氛变得轻松和谐。这时我们不仅要制造出笑声,更需要与别人一起笑,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笑。有个盲人和众人坐在一起。众人看见了可笑的事,就一起大笑起来。那个盲人也跟着大家一起笑。众人就奇怪地问他:“你看见了什么而发笑?”

盲人说:“你们所笑的,一定不会错。”众人笑的一定不会错,所以不要吝惜你的笑声,跟着大家一起笑吧!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笑,就会给自己带来烦恼。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当我们遇到别人发笑时,要像舞台上的小丑一样,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不要怕别人嘲笑、讪笑、大笑……有了这种心境,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定,避免不必要的烦恼。

在遇到交际气氛沉闷的时候,不妨说上一段荒谬的故事。荒谬的故事也能因其趣味性而增进个人的幽默感,从而活跃交际的气氛。比如,你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盲人,两只眼睛看不见东西,但能用鼻子闻出文章的气味。有个秀才听说了,就拿了一本《三国志》让他闻。盲人说:“这是《三国志》。”秀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盲人回答:“我闻着有些刀兵气。”秀才又拿出一本《西厢记》让他闻,盲人说:“这是一本《西厢记》。”秀才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盲人回答:“我闻着有些脂粉气。”秀才觉得很奇怪,就把自己的文章让他闻,盲人说:“这是你自己的大作。”秀才佩服地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盲人说:“我闻着有些臭气。”在交际中,任何人都难以避免无意中犯下错误,这就需要我们用幽默的态度去宽容别人。如在公共汽车上被人踩到脚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时,“火冒三丈”就有可能爆发一场无休止的战争;但是如果你能幽默地说上一句:“对不起,是我让你没能‘脚踏实地’。”这样,对方就只有自我检讨的分了。而对于自己的偶犯错误也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不要把事情搞得更糟,就像这位先生:某人赴宴迟到,匆忙入座后,发现烤乳猪就在他座位面前,于是高兴地说:“还算好,我坐在乳猪的旁边。”话刚出口,他却发现身旁坐着一位胖女士,正对他怒目而视,便急忙赔着笑脸说:“对不起,我是说那只烧好了的。”“某人”的失误有两点:一是说话不注意语言所指与交际环境的协调性;二是语言表达缺乏明晰性,他的两句话都有歧义;如果说前一句可以作两可解释的话,那后一句就是明确说对方是“没有烧好的乳猪”了。这两句话都会使现场气氛非常紧张,还可能引发更激烈的争吵,其实那位先生绝对不会有意攻击对方,所以,如果那位“胖女士”对前一句话不是“怒目而视”,而能够幽默地加以对待,甚至回敬他一句“难道你不怕也被烤熟了吗”,就会缓和当时的紧张气氛,也会使某人及时认识自己说错了话,就不会再犯第二个错误。

在多人交际的场合中,像这位先生这样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现类似顾此失彼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要避免出现气氛紧张的局面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发表“高论”之前,先审视一下交际环境;因为这类错误大都是不看交际环境和沟通对象而造成的。有一个无赖,经常三餐不继。一天他偶然路过一户人家,见人家正在办丧事,而门口有人在议论某老先生的为人长短。于是他走进门对着灵柩就放声大哭。大家都不认识他,他说:“这位老人生前和我是好朋友,几个月不见,没想到竟有这么大的变化。刚才路过才知道,所以未来得及准备祭品,先进来哭哭,以表达我的怀念之意啊!”这家人感激他的情意,就留他吃饭喝酒。在回家的路上,他遇见了一个穷人,就把自己混饭吃的经过告诉了对方。第二天,那个穷人也到一户办丧事的家去大哭。人家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说:“这死去的人生前和我相好。”话刚说完,大家都往他脸上打。原来,这家死的人是位少妇。讲话不分场合,不分讲话和对象经常是使交际气氛紧张的根源。

总之,在人际交往中,能够灵活机动,适时适地地运用幽默不仅能化解尴尬和紧张的气氛,还能为你赢得更加广泛的人脉。

用幽默拓展良好的沟通渠道

在沟通过程中,幽默艺术的运用效果不仅在于能够松弛紧张气氛、消除敌意,而且还能打开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渠道,让我们明白如何与别人沟通,提醒我们防止阻塞沟通的渠道。

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不去用心地倾听他人谈话时,这渠道就堵塞了。有时心不在焉,听进一半的话,是无法进行沟通,还有,当我们口里说的和行动的表现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时,沟通也是无法正常进行的。在百货公司里有一个小女孩走失了,她的母亲到经理那里去求助。经理正要采取行动时,她听到女儿在叫:“爱莲!爱莲!”

于是母女快乐地重逢。当母亲拥抱并吻了女儿之后,向女儿说:“你刚才为什么叫妈妈的名字‘爱莲’?为什么不叫‘妈妈’呢?”

小女儿回答说:“这里有那么多妈妈,人家听了怎么知道我在叫哪个妈妈呢?”把你所要表达的信息人格化,就像那个女孩一样,用正确的方式直接指向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只有这样,你想要表达的信息才容易被他人记住。一位交通警察在指挥交通时,阻止一位驾车驶过他身旁的老太太。他问:“夫人,难道你没有看见我的手举起来了吗?你不知道这表示什么意思吗?”

“当然知道,”她回答说,“我在小学教书教了40年了。”

秘书连连犯错,老板不经意地问:“你在恋爱吗?”

“当然不是!”她回答,“我已结婚了。”幽默的艺术在沟通过程中可以用来帮助人们记住事情,接受一些人生的经验。

幽默常以一般人熟悉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于是我们一听到这些熟悉的艺术形式,就会产生微笑或哈哈大笑的反应。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失败者”的趣味答案。他是个失败者,上午9点15分他向老板要求加薪,9点16分他要求老板帮他写推荐函。

失败者就是一个花1000美元买了一块墓地之后,却落到海里淹死的人。“好消息与坏消息”的妙语也可以利用幽默的艺术表达信息。好消息!调查显示,大学女生认为中年男士最具吸引力。坏消息!她们认为中年是指32岁。

精神医生告诉病人一个好消息:“你没有自卑情绪。”最后是坏消息:“你很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