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会见基金领袖
1506900000032

第32章 张后奇篇 (2)

主持人:对于广大的考虑投资QDII产品的投资者,您从基金公司的角度,会建议他们在心态上做一些什么样的调整呢?张后奇:投资人选择信任华夏基金,买了我们的全球精选基金,就像选择了我们华夏成长基金、华夏红利基金、华夏优势增长基金一样,全球精选也只是我们在不同市场布局投资的一个产品,持有人不应该对它过高期望,应该在一个完整的财务年度下来以后看它的投资业绩,看他的资产配置策略以及它的团队给大家真实的回报如何。持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急于看到投资成果,我觉得太操之过急了一点,投资人应该用更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投资。中国的A股市场有风险,全球市场上也同样有风险,中国的A股市场有机会,全球的金融市场上同样有机会,我们选择这个产品,寻找最优秀的团队、最优秀的合作伙伴,目的就是帮投资人用专业的方式打理财富,帮投资人进行财富增值,这是我们的初衷。我希望投资者用更平和的心态来看待QDII产品。

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最严格

主持人:这一轮的大牛市中,各种各样的奇迹不断地出现,所以中国老百姓的理财意识也极大地提高,同时我们看到,除了基金在推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其实包括像银行、券商、信托也都推出了理财产品,竞争在不断地加剧。在理财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的情况下,您觉得未来会不会因为竞争的加剧,基金的收益率会开始降低呢?相对于其他的理财产品,基金的优势、劣势又分别表现在哪里?张后奇:宏观地看,依照现行法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但是从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大市场,每一个人对投资理财的信息和知识都是有限的,所以,银行客户对基金的理解可能跟已经接触过基金的投资人不一样,而银行近水楼台销售一些类似基金的理财产品,部分投资者由于信息了解不够或者其他原因,可能就近选择了理财产品。只要是规范运作的,对投资人来说,购买哪个产品都是可以的。

金融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让投资人有更多选择:可以选择华夏基金的标准化的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也可以选择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还可以选择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甚至还可以有私募基金跟你一对一讨论的产品,还有保险公司的投联险产品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理财产品背后支撑它的法律规范是有很大差别的,证券投资基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单独立法的,是以全国性的大法来规范一个金融产品,监管最严格,法律的级别最高,信息的透明度最高。

相对来说,银行的理财产品有它的灵活性,其他公司的产品、信托计划,包括保险公司的产品,都有它的灵活性,但是在费率、监管,甚至在宣传的口径上面,都是不一样的。投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自由选择理财产品。总之,金融产品的创新五花八门,金融机构也分属不同的行业,的确会让投资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我认为,不管哪种理财产品,无论是哪个公司去做,有一点是最重要的:规范运营,给投资人带来真金白银的回报。这是我们每一个老百姓、每一个法人投资机构最关心的问题,离开了这个,我觉得什么样的产品都谈不上。

主持人:近两年来,整个基金业是在大发展,展望未来,基金公司的表现是会继续分化,还是会齐头并进,又或者会出现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变局呢?张后奇:基金行业从1998年推出以来,透明度就比较高,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国际化、充满竞争的行业。经过十年的发展,我觉得这个行业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框架格局没有变化,行业发展运行的结果也证明了,谁能够适应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或规范化发展的轨迹和历程,谁就能够生存、发展和壮大。这不仅仅是中国基金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全球范围内基金业发展的趋势。在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肯定是必然的。这两年,中国资本市场处于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带动的是整个基金业的共同发展,但是市场的发展注定了就是熊牛交替着的,证券市场的波动是永恒的规律,所以我想,历经牛熊市考验时,能够理性地、规范地发展自己的业务,不断地追求创新、规范发展,按照国际标准来形成自己的投资运作和管理模式管理基金公司,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不能指望永远是大牛市

主持人:如今市场震荡加剧,如果我们要来提示一些风险,作为基金公司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心理准备和制度上的规避呢?张后奇:中国这个大国,资本市场在这两年爆发性增长,我说这是上帝给中国老百姓的一个补偿机会,那就是你不需要求人,通过基金这样一个标准化投资的渠道就分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行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这种机会是千载难逢的。

但是,我们不能指望永远是大牛市。而现在有很多的老百姓,很多的投资者,还是牛市思维。今天我碰到一家知名金融企业的企业年金资产管理部的总经理,他要求我们把业绩基准定在10%,全世界的养老金都是谨慎投资原则,5%是基准。你把它的基准调高到10%,你是不是鼓励我的基金经理去替你冒险啊?要求高收益,这是普遍心态。但作为基金公司,我们要具备风险管理意识,让大众投资人在牛市过程中能够充分意识到,股票投资、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是有真实的市场波动风险的。绝不是每一年,我都能给你带来百分之百的回报。巴菲特被称为全球的股神,年平均收益率不到22%,我们凭什么指望每年百分之百啊!基于此,我觉得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怎么说也不过分。

主持人:目前,净值排名仍然是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过去也有很多的讨论,基金公司的排名过程中,究竟是靠一种整体的流程、整体的制度、投研的实力、整体的系统,还是要靠一些明星经理?张后奇:我们也经历过明星基金经理的阶段,但是今天的华夏基金依靠的不是任何一个单独的明星基金经理,我们靠的是像工业一样的投资管理决策流程,以及投资研究的团队。我们靠的是分层决策这样一个投资管理流程,或风险管理的流程。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投资决策:投委会是公司投资决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在大类资产配置上,投委会的决策绝对是权威性的。

在投委会决策之下,按照业务品种的不同,我们有发共同基金的股票投资决策委员会,固定收益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企业年金、全国社保的机构投资决策委员会,还有QDII产品的海外投资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不同的独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对它的目标投资产品定期进行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委员会下面,是投资总监负责制。每一个投资决策委员会、投资总监的分工边界都是很清晰的。投资总监的下级是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在他的授权投资比例范围内可以充分发挥他在行业里积累的经验、个性化的特点和能力。但是他发挥的舞台是公司的基础股票值和核心股票值,在这个基础上,公司给出严格的框线,即基金经理下单要通过独立的交易管理部的计算机系统,如果基金经理的操作超越了系统设定的比例,就有自动的防火墙来阻止他的操作。公司还设有风险决策委员会,这是一个独立的、直接跟投资部门平行的部门,它从合规性管理检查的角度,在事前、事中或者事后来进行风险管理。同时,还有媒体的监督和法律要求的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共同基金在这样一个架构系统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投资者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主持人:如果大部分的基金公司都按这样的一种系统流程来经营,会不会最终出现趋同的现象,也就是现在有些投资者觉得基金公司的股票池可能都差不多,因为他们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类似的。我听到一些议论说基金公司扎堆重仓一些股票,然后基本的研究的方向都在这个两三百只里面,忽略了对整个市场的把握。会不会有这样的一种不足呢?张后奇: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担心。中国有1 500家上市公司,如果英雄所见略同,大家觉得只有500家公司可以重仓投资,这有什么可怕呢?只要市场有机会,只要上市公司有良好的治理结构,有足够好的成长性,有充分的透明度,有好的业绩,我想酒香一定是不怕巷子深的,我们的基金经理挖地三尺都会把它找出来的。

主持人:2007年春节的时候,当时上证综指还不到3 000点,很多人觉得市场已经是风险很大,您却特别乐观,说从整个中国经济的宏观面来考虑,结合人口红利等因素,要乐观一点。七八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市场似乎是印证了您当时的观点。但是今天我觉得您的风险意识似乎也提高了很多,那么在五六千点的位置上,您对于市场未来的看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张后奇:我觉得在6 000点的时候,不要说我这个在投资圈、在金融行业还做了十几年的人,就是一个普通投资人或新入市的投资人也应该明白,指数到了6 000点,同一只股票的价格已经翻番,甚至翻了几番,介入的风险已经很高。这是正常的思维。但是,我绝不认为中国的1 500家上市公司现在都没有投资价值,我只是觉得大家要把投资心态调整一下。

这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做研究,目前国内银行的资产总额是50万亿,我们在银行的存款总额应该是3949万亿,我们的贷款总额是274万亿,从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银行本身的流动性过剩会是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这绝不是中国货币政策的失控,流动性过剩实际上是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始作俑者肯定是美联储。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国家,采取这样一种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的国家战略,我个人是坚决拥护的,我觉得是很好的。因为我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中国的竞争性的生产体系,有充足的流动性支持,形成我们在加工制造方面,甚至于在服务贸易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的比较优势,这是国家竞争力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会成为世界经济调整增长的引擎,同时,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也就会保持一路高歌猛进,中国经济就保持过去五年持续超过11%的增长。这是中国股市进入牛市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