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78期:股灾启示录
15037300000009

第9章 启示录之美国1929年股灾

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一次大战和死亡2000万人的1918年全球大流感后,世界进入一个暂时的和平时期。人们开始享受灾难之后的欢愉:经过几年的调整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尤其是美国,它在许多经济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和稳定的国家。

1921年,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乐观的情绪为20年代的股市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资本市场新发行的证券是1822种,到1929年达到了6417种;融资购买股票十分流行。

1926年秋,危机已经悄悄降临,却没人在意:在20年代的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首先被刺破了。

1928年,股市上涨进入最后的疯狂:《纽约时报》工业指数从1921年的低点66.24反复攀升至1929年9月19日469.49的历史最高点;事实上在20年代美国的许多产业仍然没有从“一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股市的过热已经与现实经济的状况完全脱节了。

全美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投机热潮,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在思考着如何能通过炒股而一夜暴富。这真是一个全民皆股的奇特时代,连那些给金融家开车的司机们,也会竖着耳朵听后座上他们的雇主们谈论有关伯利钢铁公司的股票走势,而不能专心驾驶,因为他可能正好买进了50股。

这样的情景持续了好几周。有几只股票表现特别优秀,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后来居上的蒙哥马利·沃德公司的股票就是其中一只。除此之外,航空公司的股票涨幅也很大,就在5月份的其中一个星期内,莱特航空公司股价上升了34.75美元,至190美元;而柯蒂斯公司的股价上升了35.5美元,至142美元。由于每天都有巨大交易量,纽约证券交易所只得破例多次在周六停盘,只是为了让那些每天不得不进行超额工作的股票经纪人能够喘口气。当然,这些经纪人依旧放贷,其放贷量也有增无减,这样的突发情况导致了信用膨胀继续扩大。

这样的情形把美联储的官员弄糊涂了,因为他们早在2月份,就已经再把贴现率从3.5%上调到了4%,就是为了让过热的投资能够稍稍地降温,可是他们惊奇地发现,这样的投资热潮不仅没有降下来,反而愈演愈烈,特别是普通个股也疯狂上涨,简直太不符合逻辑了,而且违背了经济学的原理。

对于调控的失败,美联储官员很不甘心,于是到了5月份,他们再把贴现率上调至4.5%,他们泼出的这盆“凉水”的确让股市发生了短暂的震荡,可是很快又开始沸腾了起来。为了遏制疯狂的股市,美联储的官员把1927年全年的政府公债悉数售出,可是不但没有控制住股市,反而使得政府的公债市场遭到了重挫,这一下美联储的官员们真是无计可施了。

1928年5月下旬,股市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终于有所减缓,预测专家认为这轮牛市也是走到尽头的时候了。到了6月份,股市再度出现了大幅下跌的现象,金融巨头贾尼尼所有的意大利银行股这一次也未能幸免,突然崩盘让股民蒙受巨大损失。6月11日当天,在旧金山证券交易所,贾尼尼所有的意大利股票直跌了100美元,他控股的另一家银行所发行的股票也跌了86美元,而美国银行跌了120美元,至于联邦安全银行,下跌了80美元。但是在纽约的那些场外交易市场,由于贾尼尼控股的银行股票由200美元降到了110美元,导致小股民大量破产,就连贾尼尼本人也站出来说“现在的股价实在高得离谱了”,希望股民有所警惕。但这样的建议还是有许多人听不进去,他们认为这只是暂时的低谷,他们认为,最终估价一定会朝着1000美元的目标大步前进。

到了6月12日,华尔街又遭遇了一轮抛售潮,所有的股民都疯狂地填写着需要出售股票的委托,顷刻之间,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量就达到了500万股。行情显示器也滞后了将近2小时。这股寒流导致美国无线电公司这个曾经突破了200美元的“明星股”也无法幸免,下跌了23.5美元。然而,这次波动并未持续,分析家也再一次看走了眼,因为6月13日,股市又重新涨了起来。就在6月14日,胡佛如愿获得了竞选提名,股市也开始转暖,大多数股价仍然保持在较高的价格,大牛市仍然轰轰烈烈地继续上演着。

股市的兴旺和经济好转的现象让赫伯特·胡佛对总统竞选更加自信,1928年11月6日,他以绝对优势完胜1928年选举,当美国民众走上街头为胡佛当选总统进行庆祝时,各地的股市也像是坐上了火箭,升得很高。这次当选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恐慌心理,对于大牛市更加有信心,股民们的新期待就是“再繁荣4年”!

在胡佛担任总统的第一天,各地股市又出现了暴涨行情,一些领涨股甚至攀升了5美元至15美元,那一天的成交量大约有400万股。而年初时,股市预测家还认为日交易量500万股不可能。可是现在,日交易量500万股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到了11月23日那天,股市交易量竟然达到了700万股,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蒙哥马利·沃德公司的股价也从春季的200美元涨至439美元,铜业、航空公司的股价也越来越高。对于股市的高回报率,美国民众都很有信心,他们大胆地贷款,把贷来的钱都放入股市当中,虽然这种活期贷款利率高至8%到9%,可是人们根本不在乎。

美国国民商业银行的总裁查尔斯·米切尔从自身利益考虑向股市中增加资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经纪商和银行家们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入投机。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也失去了冷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不仅自己融进了投机者的行列,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宣称:“股票价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

不过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从股市中脱身者之一。他对自己说,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待在里面了。这个明智的选择使他提早撤出资金,为其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1929年夏,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溃已经近在眼前。

1929年9月3日,华尔街的一位统计学家罗杰·巴布森在华尔街的金融餐会上说了一句话:“股市迟早会崩盘!”这句话被《道琼斯金融》发表。其实,这位先生在此前的两年中一直重复着这句话,却只被人们当作笑谈,没想到这次竟一语成谶,千古留名。

此话不久就传遍了全美国,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股市立刻掉头向下。股市下跌的消息惊动了总统胡佛,他赶紧向新闻界发布讲话说:“美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关的政府财政官员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时人们的神经已经异常脆弱,股市在经过昙花一现的上扬后,就开始了噩梦般的暴跌。

1929年10月的最后10天,集中了证券史上一连串著名的日子,跳楼的不仅是股指。

1929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市场就出现了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

1929年10月21日,为了稳住股市,政府要求征收“保证金”,股民们开始认识到,若真收“保证金”,他们的储蓄、房产等一切将要失去。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1929年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下跌31点。

1929年10月24日,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全天换手1289.5万股。纽约数家主要银行迅速组成“救市基金”,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理查德·韦尼亲自购入股票,希望力挽狂澜。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到这天结束时,已经有11个金融家自杀。

1929年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929年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当天,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929年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1点,而道琼斯指数比星期一又下跌了12%。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11月,股市跌势不止,滑至198点,跌幅高达48%。

翌年,股市凭借残存的一丝牛气,在1—3月大幅反弹。并于4月重新登上297点。此后又急转直下,从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与股灾前相比,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

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闻股色变,投资心态长期不能恢复。股市危机、银行危机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是个相互推动的恶性循环,股市暴跌后,投资者损失惨重,消费欲望大减,商品积压更为严重。同时,股市和银行出现危机,使企业找不到融资渠道,生产不景气,反过来又加重了股市和银行的危机,国民经济雪上加霜。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经济危机又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5000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百业凋零。1929年—1933年出现的大萧条,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产量和物价大幅度下降。二是股市暴跌。3年间,股市暴跌85%,人们几乎把大萧条与股市崩溃当作一回事。三是畸高的失业率,大萧条带来大量失业。从1931年到1940年10年间,失业率平均为18.8%。

纽约股市崩溃发生之后,美国参议院即对股市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严重的操纵、欺诈和内幕交易行为,1932年银行倒闭风潮,又暴露出金融界的诸多问题。在痛定思痛、总结教训的基础上,从1933年开始,罗斯福政府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法律为基础的监管构架,重树了广大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保证了证券市场此后数十年的平稳发展,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仿效。这样,以1929年大股灾为契机,一个现代化的、科学的和有效监管的金融体系在美国宣告诞生。经历了大混乱与大崩溃之后,美国股市终于开始迈向理性、公正和透明。此后,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一直到1954年才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