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78期:股灾启示录
15037300000005

第5章 救市救什么?兼谈超级牛市(2)

支付电子化,移动化,无纸币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会最终撼动黄金的历史性金融地位,黄金会退位到一般工业品和传统装饰品的定位上;电动汽车的从无到有到成熟,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UBER的创新与普及,最终都是剑指原油,原油会退位到基础化工品的定位。智能管理,物联网和大数据会大大提升产业效率,大宗商品利用率被提升,单位价格保持平稳,周期性波动幅度会被更有效地控制;而价格保持低位,有利于通胀的控制,有利于企业成本的控制,全球一体化发展均衡性更好,地缘政治和冲突总体趋势向好,所以,总体而言,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环境比过去十年提升了一大步,这是全世界合作的结果,加上能够撬动未来所有产业的新经济元素,以上种种,才是世界整体经济看似不振,但股市出现整体性普遍牛市的根本原因。

这个世界性牛市的领头羊,当属美国,历史上,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走出过一波长达十年的超级牛市,催生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然后经过了近十年的调整,从2009年开始,进入到第二次超级牛市阶段。参照第一次超级牛市的时空,这一次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全产业化深化普及和升华,理论上时空空间更大,影响力更为持久。全球化深入到今天,牛市的趋同性也较过去更为明显,只是时间上有先后而已。中国早就希望有牛市,但是因为资本市场理念的落后,始终未能如愿。如果没有新经济元素的大量上市和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提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那么这个牛市,撒再多钱也是造不起来的。

美国第一次十年的超级牛市,培育了整个信息互联网产业的构架,美国人把资本市场看作是未来产业的孵化器,是资源配置的神器,所以各方维护的超级牛市能够帮助社会完成产业升级。

中国把资本市场仅看作是一个融资工具,一个所谓股份制改造后,企业实现资产证券化的基地,一个为上市国有资产,无限供血输血的血站。为了保持这样的功能,管理者时刻担忧这个市场出现泡沫,人为划定是否有泡沫的依据,跌则心安,涨则恐惧,由于长期扭曲市场的核心本质和疏于投资回报能力,最终搞得市场死水一潭,甚至失去或部分失去融资功能。

而过去的十多年,整个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是由快速奔跑的房地产和各类超前消费来完成,这使得房贷、车贷、信用卡贷款增长迅猛,加上房地产产业发展又极度依赖银行贷款,企业直接融资不畅,压力都涌向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多种合力的结果,使得银行业整体在多个金融数据上创下极为危险而扭曲的纪录,以下数据可以管窥这个危险的程度。

2008年金融危机至2015年一季度,中国银行的总资产增加了20万亿美元,而同在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三轮量化宽松之后,银行总资产才增加了2.7万亿美元,这个增量,中国是美国的9倍,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中国的银行总资产远低于美国,如今已经是美国的一倍。

银行总资产,基本上是以放贷的形式来表现的,银行总资产的迅速膨胀,就是债务急速增长,对社会而言,就是债务杠杆危局,这个杠杆就是抵押品,对多数人和机构而言,房产就是这个抵押品。在银行总资产高杠杆率的情况下,作为主要抵押品的房地产出现下滑和大的价格波动,都是极其巨大的危险,有引发严重金融危机的可能。因为整个中国,不论是银行,还是个人信贷或是地方政府债务,都在过去数年积累了足以令人惊讶的高杠杆率,从而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所以美联储说:中国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抵押品链条的系统性断裂和内生性货币的坍塌。

姜还是老的辣,美联储的认识是非常精准而独到的,一语道出中国经济最核心的问题与危险。内生性货币这个词专业性过强,一般读者可以理解为国内经济活动中自发需求的货币变量,是由经济内部的健康程度和活跃度来决定的,不是央行外部主导就能够应付得了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能保持内部经济运行的积极健康程度,就算是外部撒钱,照样不能阻止经济的坍塌。

离专业术语远一点,翻译成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那就是中国经济的问题出在银行体系的超高杠杆率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等两个方面,超高杠杆率主要表现在银行总资产增长过于迅猛。现在中国的银行总资产/GDP>;260%,远远高过200%的警戒线,这个数字的现实表现就是间接融资(主要靠银行)和直接融资(靠股市、债市)占GDP总额的比例倒挂,中国的间接融资远远高过直接融资,在数据上和美国正好相反。

既然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到了足以引发大规模金融危机的程度,那么改变现状就是毫无疑问必须全力以赴的工作了,而解决上述两大问题的唯一利器就是股市。

股市活跃,直接融资功能大发展,缓解目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压力,就是帮助银行去杠杆化。

股市活跃,虚拟资产增长明显,有利于支撑房地产价格的平稳,目前房地产是中国资产中占比最大的抵押品,抵押品价格维持平稳,对去杠杆化的过渡赢得时间差。股灾前,深圳上海房地产出现回暖就是一个例证。

股市活跃,参与产业结构的转变,新兴产业向上,过剩产能向下,引导内生性货币逐渐自发性地生长,等等。

从这几个角度上来看,史无前例的股灾和史无前例的救市都能找到很好的解读依据,股灾是因为发展过快,监管漏洞太大不得已为之,但执行出了问题所致,救市则从应急的救流动性开始,实际目的是要救牛市,最根本的目的是救中国经济,因为老路都已经是死路一条,股市成为自古华山一条路了。

综上所述,首先在全球性的外部大环境上,牛市的基础是很牢固的,美国很显然在走第二次超级牛市,美元伴行,因为按照周期看,美元已经毫无疑问地进入到了又一个长达8—12年的上涨周期,所有美国的资产都将在这个过程中增值。而美国引领的牛市和深度产业革命,也会不同程度地向世界传导,中国并不落后,代表未来发展的新产业群体都在积极响应这个潮流。

不论是外部力量,还是来自中国内部急需改变现状危局的动力,中国股市都有极为强烈的走牛欲望,股灾虽然很无奈,但是绝不会改变大趋势,估值什么的在大变局时代根本不是问题,也不真实,中石油百倍市盈率被拿来当作救市中坚已经足以说明问题的本质。股灾对人气的打击确实很大,但是养老金积极入市的说道不是摆花架子,这是足以提振人气的做法。如果还不够的话,那么,为了阻止股市下滑,实际根本上是为了阻止房地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久后启动中国版的QE,也是完全顺理成章的事情,到那时,足以使中国股市步入强悍且激烈的牛市之中。当然,作为对资本市场的本身能量的见证者,我仍然希望中国能借此机会一步到位地对资本市场有一个清醒认识,不仅把它作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的金钥匙,更要赋予它为社会发展孕育未来的功能,这样的超级牛市,才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