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孙中山
15031300000046

第46章

1921年9月13日,蒋介石被孙中山从奉化老家召回广州,他是回乡奔丧的。

蒋介石在马湘引导下来晋见孙中山。

孙中山站起来,问蒋介石:“你母亲的丧事都处理完毕了?”

“是。”蒋介石说。

孙中山说:“对不起了,我没能让你在奉化老家守灵,便拍电报把你追回来了。”

蒋介石道:“国事重于家事。学生应该为国出力。”

话是这么说,蒋介石来来去去,总是不能尽心尽力,找各种理由和借口离去,实在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施展抱负。孙中山仿佛只会给他个参谋长干,他想要的是实权,像陈炯明、许崇智一样掌一旅之师。

孙中山走过来,坐在蒋介石对面,两人是真正的促膝谈心的状态。孙中山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告诉他,将士用命,百姓支持,讨桂战争节节胜利,捷报频传。8月4日把桂军的老巢南宁攻克了,接着下桂林、克龙州,桂军失去了最后的倚托,陆荣廷逃到河内去了。桂军或散或降,我们护法政府已经拥有了两广,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成就。

蒋介石说:“我听说陈炯明翅膀硬了,不听命令?你原想任命他为广西总司令的,他不想去?”

孙中山说:“他说广东是重要后方,他应守在大本营。”

蒋介石冷笑道:“陈炯明并不想北伐,他的实力在广东,他一直与北洋军阀勾勾搭搭。”

孙中山说:“我也有耳闻。他可是我视为自己人的呀,我们的第一支军队就交他统带了。”

蒋介石说:“这支队伍却成了他讨价还价的本钱了。我听接近他的人说,陈炯明不想把实力消耗在北伐上。”

孙中山说:“所以我才调你来与他合作。”

蒋介石断然说:“我与这样的人合不来。如今想来,先生把我军惟一的8000人交给陈炯明,也许是所用非人啊。”

“不至于吧。”孙中山说,“我打算出海路去广西,亲自督师,从桂林乘胜北伐。”

接着孙中山派遣蒋介石去南宁,让他与陈炯明商讨北伐事宜,因为领袖一再强调,蒋介石不好不去。

蒋介石到了南宁,陈炯明并不买他的账,明确表示不同意北伐,蒋介石一怒回了广州,向孙中山交代了几句,便又回奉化为他母亲选择坟山去了。

孙中山不改初衷,因为此时几大主力都在广西,他想在桂林誓师北伐,他10月17日到达梧州。在梧州召开军事会议,陈炯明居然不应召来开会,别人都很生气,孙中山却决定亲赴南宁与陈炯明商讨。他哪里知道,此时的陈炯明已不是从前的陈炯明了,野心膨胀,为成为“两广王”,居然暗中与吴佩孚、赵恒惕秘密勾结。

当着孙中山的面,陈炯明不愿北伐的借口“保境息民”论被孙中山驳斥后,孙中山提出两个方案供陈炯明选择。或陈为主帅率师北伐,则孙为后援;或孙中山挂帅出征,陈炯明为后援。陈炯明推不过去,勉强同意后者,答应每月为北伐军前方输款50万。

孙中山决定把大本营设在桂林,宋庆龄一路随行,她组建了红十字会和军人慰劳队,召集了一大批妇女从军。

从梧州到桂林,山路居多,孙中山身体有些不适,尹维俊和马湘便从乡下雇了一乘双人抬的滑竿让孙中山坐。

孙中山穿军服,戴拿破仑式斜蒲帽,黑漆皮坡装鞋,坐在二人抬的滑竿上,在警卫团副团长张猛、马湘、张发奎、尹氏二女及30多名卫队护送下,沿山路向桂林挺进。

孙中山边坐滑竿边与抬滑竿的老汉聊天,孙中山问:“收成好吗?”

老汉说:“不好,税捐太多,不然就不出来抬滑竿了。”

孙中山说:“等中国统一了,真正实行民生主义了,就有好日子过了。”

老汉说:“我们都盼孙中山给我们办好事呢,他说的话,都说到我们心里去了。”

尹维俊快嘴快舌地问:“你知道你抬的是什么人吗?”

张猛想拦她已经来不及了,尹维俊说:“他就是你们盼的那个孙中山啊!”

“喔唷,不得了,”老汉走得更来劲了,不断地回头看孙中山,“我一看他就不凡,是个坐天下的福相。”说得孙中山忍不住笑,在场的人也都笑。

孙中山又问:“老汉今年多大年纪了?”

老汉说:“60花甲子,60岁了!”

孙中山立刻叫:“停下来。”用力拍着轿竿。

老汉以为他要小解,忙稳稳地放下滑竿。

孙中山下了轿,向老汉拱了拱手:“我实在没看出你已有60岁了。我的年龄比你小,怎么好让你来抬我?应该我抬你才是。”

老汉说:“我们天生是抬轿子的命,抬轿子的若坐进去,烧屁股呢。”

人们大笑起来。

孙中山说:“将来革命成功了,你们就不用抬轿了。”

宋庆龄到达桂林后,在红十字会的基础上又建了一个临时的战地医院,准备战时随队出征。暂时收住的都是在攻取广西时受伤的粤军官兵。

宋庆龄、何香凝带着一些从广州来的志愿者在医院里为伤员服务,也有洗绷带的、扶伤员散步的。

门口插着一杆大旗,上书“红十字妇女救护队”。

宋庆龄想起了孙中山的托付,这一天她带人到漓江畔去洗伤兵军衣和床单时,见尹维俊是歇班,没事在屋檐底下嚼甘蔗,就约她一同去洗衣服,尹维俊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这正是漓江的枯水季节,水很浅,有的人干脆到江心深水地方去洗,那里水深也不过膝。

宋庆龄赤着脚,脚没在清亮的水中,在石板上捶洗衣服,旁边的尹维俊也在用力地搓洗着。

宋庆龄不时望上她几眼,尹维俊忽然发现了,问:“夫人总看我干什么?”

宋庆龄说:“看你好看啊!”

“夫人别拿我开心了。”尹维俊不好意思了。

“真的。”宋庆龄说,“你自己不知道你有多漂亮吗?”

尹维俊说:“我和姑姑成天练武功,飞檐走壁的,长这么大没上过女儿妆,怎能漂亮啊?”

宋庆龄按着她的头,说:“你在江水里照照。”

尹维俊认真地看了一眼自己倒映在碧青漓江中的倩影,又拣了块石子把影像打烂。

宋庆龄说:“你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啊,风韵天成。”

尹维俊说:“你学问大,我听不懂。”

宋庆龄笑了,问:“你都27岁了吧?不能老是给孙先生当保镖啊。”

“别的我也不会呀。”尹维俊说。

宋庆龄说:“孙先生让我来告诉你和你姑姑,他要解聘你们了,不用你们当保镖了。”

“什么?”尹维俊愣住,手不由自主地松开,一件衣服从她脚旁漂走,她也没有发觉。

宋庆龄跳起来,在水里奔跑着,好歹把衣服拣了回来,见尹维俊犹在发呆,就掬了一点水,浇在她脸上:“傻丫头,发什么呆呢?”

尹维俊这才抬起头来,把眼睛移向远方,移向那拔地而起的馒头样的山峰和耸入云天的凤尾竹。

忽然,尹维俊问:“孙先生嫌弃我了吗?是不是嫌弃我多嘴多舌了?”

“不是。”宋庆龄说,“你和你姑姑几次救了孙先生的命,他谢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嫌你们呢?”

“那为什么打发我们走?”

“怕耽搁你们的青春啊。”宋庆龄真诚地说,“傻丫头,再混过去几年,你连婆家也找不着了。”

尹维俊又垂下了头,喃喃地说:“我不找,我和姑姑商量过了,一辈子不嫁人了。”

“越说越傻,”宋庆龄说,“你越是这样,孙先生越是不敢用你们了。”

“是吗?”尹维俊问,“孙先生真是这么说的吗?”

宋庆龄说:“是呀。”尹维俊想想也是这么个理。

尹维俊歪头思索片刻说:“那我找一个男人,他就不打发我了吗?”

宋庆龄点点头。

尹维俊说:“那,我回去就找一个。”

“这么轻松?”宋庆龄笑了,“这可不是到菜市上去买只鸡呀,扔到篮子里就是。”

“比那也难不到哪去。”尹维俊说。

宋庆龄笑了起来。

孙中山住在独秀峰王城中,推开窗子,桂林的独特的山水风光就展现在眼前,人像在画中。

人在桂林住久了,可能不会天天惊叹,但对一个初到这里的外国人来说,那种对大自然鬼斧神工伟力的崇拜,几乎是难以表达的。

他接待的这位代表是俄国人,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是在共产党人张太雷陪同下专程赶到桂林来会见孙中山的。

在进入正题前,马林一会儿搔搔他那一头火红的头发,一会儿拍拍他那又高又陡的脑门,不断地对桂林山水发出赞叹。他说桂林山水太奇特了,他走遍东西半球,从没见过这么怪异的地貌。孙中山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嘛。”

风度翩翩的张太雷用俄语向马林解释:“就是说,天下风景没有超过桂林的了。”

“我赞成。”马林说,“我能在中国最美的风景地与中国最有威望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相见,我很荣幸。”

张太雷翻译过后,孙中山说:“谢谢。”

几个人坐下,尹锐志上茶,也上了柚子、香蕉、芒果、人参果、菠萝蜜等亚热带水果。

孙中山说:“请吃吧。”

“这是什么东西?”马林拿起菠萝蜜,闻闻说,“很臭,能吃吗?”

孙中山说:“闻着臭,吃起来香,还有一种榴莲,比这个更臭。”孙中山削好了菠萝蜜,示范地吃了一块,也让马林尝尝。马林小心翼翼地吃着,马上放心地大嚼:“是像先生说的那样,闻着臭,吃起来香。”

孙中山说:“我们已经谈了两次了,初步了解了你们的情况,包括你们目前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他看了一眼张太雷,问:“你们的共产国际管得着中国共产党吗?”

马林说:“不是隶属关系,是协调关系。”

孙中山说:“你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听起来,俄国革命和我的理想相似。”

张太雷说:“还是有区别的。”

孙中山执拗地说:“不,我看一样。俄国革命才进行几年?是跟在中国之后嘛。可成就比中国大。”

马林说:“共产主义要消灭一切剥削者,打倒资本家,孙先生还只是要共和吧?”

孙中山说:“中国和俄国不一样,国情不一样。俄国地处寒带,中国在温带,俄国有资本家,中国没有。”

张太雷笑了起来,译过去后,马林直耸肩。

孙中山说他愿意承认俄国,这没问题。不过,他想在夺取北京后再正式承认俄国。

“这为什么?”马林问。

孙中山这样解释,他们正在积极准备北伐,他们要打过长江流域去,那里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如果在这个时候就与俄国联手,英国人就会成为孙中山的死敌,会阻碍北伐进兵。

“那好吧。”马林说,“如果先生高兴听的话,我想对贵党提出几点建议。”

孙中山说:“我当然愿意听。”

马林坦率建议,第一,国民党应当进一步改组,容纳更多的工农进来。第二,应当创办军事学院,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第三,应考虑与今年才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合作。

孙中山想了想,说:“我对第二条更感兴趣,你能说服苏俄领导人帮助我吗?”

“我想是可以商量的,”马林说,“当然不是马上,我们还有机会谈。”

尹维俊把马湘约了出来,来到漓江边象鼻峰下,一路却又不说话……马湘忍不住了,问:“你找我到底有什么事呀?离开时间长了,孙先生找我怎么办?”

尹维俊说:“想请你帮我个忙。”

马湘说:“那也用不着跑这么远来说呀!”

尹维俊说:“你得答应,别笑话我。”

马湘说:“我哪敢笑话你呀!你点我一个穴,我立刻就钉在地上了,哪敢惹你。”

尹维俊乐了,她说:“我给你当媳妇,行不?”

马湘大吃一惊,因为毫无思想准备,他以为她在开玩笑,就说:“你疯了吗?”

“你才疯呢!”尹维俊一本正经地说,“你看不上我?我不配你?”

“那倒不是。”马湘说,“你也得容我想想啊,我还有爹妈,再说,打仗年月,兴不兴这个,也得问问孙先生啊。”

“不用那么罗嗦。”尹维俊说,“反正也不是真的。”

“什么?不是真的?”马湘更是吃惊了。

“当然是假的。”尹维俊说,“你还真以为我看上你了?”

“你拿我耍着玩呀?”马湘说,“你安的什么心啊!”马湘有点生气了,尹维俊说:“孙先生要打发了我,不让我当保镖了。”

“什么保镖,你老记不住,”马湘纠正她说,“是卫士。”

“一样。”尹维俊说,“不开了我的办法也有,那就得结婚。”

“这是不可能的,谁跟你说的?”马湘哈哈地笑,“孙先生怎么可能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来呢。”

“你不信?”尹维俊说,“这可是孙夫人亲口对我说的呀,还会有假!”

马湘嘟囔着:“这可真邪了!”

“你倒是答应不答应呀?”尹维俊问。

马湘说:“那你就真嫁给我不就完了吗?”

“美的你。”尹维俊说,“你是想吃窝心脚吗?”

马湘说:“若不,你就找一个你看得上的男人也行啊,省得拿我当替身。”

尹维俊抬起头来,一脸的怅惘,脱口说:“跟他一比,什么样的男人不比下去了呀!”

马湘不懂,问:“你说什么呢?”

尹维俊自悔失言,又一次盯住他问:“倒是肯不肯答应啊!”

马湘咬咬牙,说:“行,我替你担这个假丈夫的名了,哎,你姑姑怎么办?总不能也说嫁给我吧?”

“呸!”尹维俊说,“那你别管了,大活人不有的是吗?我再替她找一个。”

马湘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好容易说了一个媳妇,还是个假的!”

“说什么呢!”尹维俊伸出两个手指头在他肋间一捅,马湘唉哟一声,立刻喘不上气来了。

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发布北伐令,李烈钧率滇、黔、赣各军为第一路,主攻赣南、鄂东;由许崇智率本部粤军为第二路,联合湘军直取武汉。不到10天,前锋已分别突入湖南,但这时,一直怀有二心的陈炯明派族人陈觉民在广九车站暗杀了邓铿,孙中山得到消息,断然下令免去了陈炯明的所有职务。

蒋介石这时再次奉召由浙江赴粤,4月22日晚来会见了孙中山,敬礼后,情绪激昂地说:“我过去对先生说过,陈炯明心术不正,久后必叛,结果已证明了。”他主张北伐暂缓,先讨伐陈炯明,马上进攻惠州石龙,攻下陈炯明的老巢,这是解除北伐后顾之忧的根本办法。

孙中山强调北伐还是当务之急,不肯中途移师别用。

蒋介石认为,既然陈炯明反心毕露,就该彻底削了兵权,怎能让他还当着陆军总长。

孙中山道:“过去毕竟有功,我不忍心做得过分。”

蒋介石说:“先生的仁慈,固然是美德,可是屡屡吃亏,还不应醒悟吗?”

孙中山说:“你我明天回广州去,我还想争取陈炯明一同北伐,你好好干,还当你的第二军参谋长。”

蒋介石说:“先生不听我言,我宁可回溪口去。”

这时廖仲恺进来,孙中山问:“有钱了吗?”

廖仲恺说:“总算筹到了300万。”

“大功臣!”孙中山喜出望外地拍了廖仲恺肩头一下,他决心要用武力整顿护法南下的舰队,使之成为北伐力量。这次北伐,要扫除政治上的黑暗与罪恶,使国家统一、民治发达,他要亲赴韶关督师。

廖仲恺说:“你离开广州,怕后方不安定。”

“我谅陈炯明还不至于公然叛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