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15016100000018

第18章 出世与入世

证严法师说:“佛教的教义出世却更人世。出世的理念,可以让自己得到自我解脱,没有挂念;人世的作为,则是可以牺牲自己,为大地众生付出,这就是佛教的更人世。”

出世,就是超越自我。

证严法师向一位记者说过自己的故事。当时,正当年轻的证严法师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父亲往生,人生无常,而自己又知道了佛理的魅力,想献身佛门又不能,离家进入静修院又被母亲找了回来。她很困惑、很疑虑,感到人生的万般无奈与不自由。她跑去慈云寺问主持:“您认为什么样的女人最幸福?”

主持说:“一个女人,若能提得稳菜篮子,那她就是最幸福的女人。”

证严法师当时还不太明白,问主持是什么理由。主持叫她回去想,想通了再来问他。

就这样,生活又复归不静。证严法师又回复到日常生活之中。有一天,她去买菜会钱时,一不小心将皮夹子里的钱撒了满地。

钱撒地的刹那,正是启发了证严法师智慧的时刻。她赶快捡好地上的钱,接着就往寺里跑。一进门便对主持法师说:“我想通了,今天我可以回答您的问题了。您的意思是不是说一个女人能够拥有理家、掌财的权力,就是最幸福的女人?”

主持说她答对了。

可是,证严法师对主持说:“一个女人把能抓住一家的权力当做幸福,这未免太小看自己了。女人为了孩子、为了先生、为了家庭,就算是付出了最多,也只限于家庭这么一点点的范围。这样的人生不是很悲哀吗?女人也有女中丈夫呀!为什么女人要永远被家庭的阴影罩住呢?她也可以抬头挺胸,付出一份力量给社会大众的。”

主持说:“那就要看你自己哕!”

于是,就有了证严法师的第二次离家。

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证严法师、上人,才有了今天的慈济事业。

出了世,又如何人世呢?

证严法师从出家的那一天开始,她就有一个宏愿,那就是“有朝一日我出家了,应把佛教人间化、生活化”!

从那以后,证严法师在台湾花莲地藏院的小木屋里,开始了艰苦的修道生活。读经、种地、吃野菜,布施与关怀,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九六六年,她创办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之后慈济在证严法师数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下发展壮大,有医院、有学校、有电视台,关键是有爱心与布施。四大志业蒸蒸日上,做到了无论世界上哪个角落有灾难,慈济人都会首先出现在那里的常态。她的慈济机构,成了人间温暖、解困的及时雨,溺水者的救生圈和病难者的大救星。

做到这些当然不容易!

有记者问证严法师,像你在刚开始修行时,生活得很艰苦,要找野菜吃,而从小的家庭生活环境很优越。你在那么艰苦的生活中,有没有想过要放弃?

证严法师答道,没有想过放弃。“甘愿做,欢喜受”。家庭生活虽然很富足,但是,既然自己甘愿放下了,那么再苦都不会觉得是苦事。所以,我常说要“恒持刹那”。

如果人生有成功一说的话,证严法师的“恒持刹那”,就是成功的秘诀。

记者问她:“从一开始你的苦行,到有慈济功德会,你都坚持自己劳作,也不受供养,现在精舍有九十多位师父,生活靠什么维持呢?”

证严法师回答记者说:“从开始到现在都是不变的生活。

三点多起床,开始打坐、礼佛,然后就要说话了。天未亮就开始说‘晨语’,一天从早到晚,工作都很紧凑。”

这就是人世。恒持刹那,一颗爱心、平常心,平凡人生而又心包太虚、气度恢弘——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

当然,所有的慈济人,都像证严法师那样,出了世又入了世。

证严法师在《人间菩提》桐月辑里说到的陈居士的事迹,就是一例。

家住台巾的陈居士是一位慈诚救助队的成员,在台中港区加油站工作。一天,他给一艘游艇加油时,听到有人喊:“有人跳水自杀啦!”陈居士闻声赶到,看见一个人在水里半浮半沉的。他赶紧把救生圈扔了下去。但一个想自杀的人怎么会去拉那个救生罔呢!陈居士见状,毫不犹豫地从二层楼高的海堤上跳了下去,将她救到游艇上,并立即组织施救。

此时,救护车也赶到了,将这位觅短见的少妇送到荣总医院。

如果是一般性的救人,到这一步也就停止了。即使只做到这一步,也算是菩萨了,因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但当天傍晚,陈居士就同太太一起到医院看望这位少妇。

他们看见少妇的妈妈正在照顾她,老妈妈是教联会退休的一名老师。妈妈说,女儿一直都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大学毕业后结婚才一年,因夫妻感情不好,就离了婚。也许因为感情上的事想不开,就做出了这样的傻事。

陈居士夫妻知道后,就想办法开导她,但她不理睬。他们一连去了三天,才打动了这位少妇,通过聊天,使她慢慢地转变了过来。

陈居士说,救人的感觉特别好,也特别踏实。因为加入了慈诚队,才有机会接受训练,看到有人遇难,就派上了用场。

对此,他也很感恩。

加入慈诚队,又努力普度众生,这就是出世与人世。

《人间菩提》用两句诗赞扬了陈居士的善举——

奋勇救人善引道,重建心灵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