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15016100000001

第1章 序

人的一生,总是在变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

以不变应万变,是智者;以万变应万变,也是智者。

这是概念上的不同。如果你像天地,你应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你像一株小草,你当以万变应万变。

人生中有许多事情,都是不期而至的。无论好事还是坏事。

比如,这本书的出版,就是一件不期而至的事情。经过与编辑一番热烈的讨论和嬉戏般的鼓动之后,这件事情就不期而至了!

但回归于心,那就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了!感谢编辑的好心,让许多读者看到一位智者——证严法师的教诲或者说是劝导。人要生活在一个“自在”的氛围里,而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去营造一个人生的“自在”。

世界要和谐,人际要和谐,人的内心也要和谐。

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人的内心和谐。人如果内心和谐了,心中就会永远是春天,永远阳光灿烂。人的内心如果拥有这样的世界,他(她)就会有微笑,有幸福,有灿烂!

人内心的和谐,主要还是靠胸怀广阔,容天下难容之事,忍天下难忍之事,做天下难做之事,放下人生难以放下之事,而这本书主要说的都是内心和谐的问题。但愿它能带给你一些淡定,一些平和,一些远见和一生一世的幸福。

事情的成功,都是有一些成因的。就像天空下雨或者刮风,也会有一些形成条件一样。这本书的成因之一,是因为我在台湾出版了两本书,有人读了认为文笔不错,且适合另外的写作。于是,就有了电话联系我,请我写一本书。这当然让我感到突然与惊喜,我一口应承下来。

之后突然有一天,我就见到了他们。他们三个人,一起来到北海。我想人家千里迢迢来到我的家乡,无论事情成与不成,尽地主之谊,款待一番都是应该的。我征求他们适合什么口味,他们相互望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地说,最好是素的。

我心中略有明白,于是我们去了东北菜馆,那里的素菜相对来说多一些,那时北海还没有素餐馆。

我们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相知越来越多。他们都是上人证严的信众,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岗位,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宣传好上人的“说法”。他们真正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随后我更知道,他们此次的出差费用,都是自掏腰包的,纯属善举。这让我在敬佩之余,写作起来也特别用功。

此事与此书一搁几年,与老友陈振宇说起之后,才纳入“一次四本”这个规模中出版。这是陈先生做的一件善事好事,能让读者领略到上人证严法师的智慧。这也印证了“三人成事”的经验,在人生当中,“你我他”不可缺一。

证严法师在花莲的“根据地”——台湾慈济大学、慈济医院以及展览馆,我都参观过。那里摆着慈济法师的各种著作,是用不同的文字出版的,它给我的冲击力是相当大的。它让我感觉到了什么是伟大,什么是平凡中见伟大!慈济救济总会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机构,无论哪里发生灾难,慈济人都会最先出现,救死扶伤和济世扶贫。它的义工队伍遍布世界各地。

在花莲还保存着证严法师当年住过的茅草房,房内仅放得下一张席子,当年的艰苦是可想而知的。她是师范学校毕业,出家后家里把预备留给她的嫁妆捐献给了她的事业,那是几亩土地,变卖之后全拿出来做佛陀的事了。直到现在,证严法师虽已年过古稀,但她还是按照过去的戒律生活——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自己很穷,佛陀很富。我想,这也许就是高僧的境界。自己用得很少,吃得很素,身体很弱很瘦,而事业却很肥!

据说,证严法师要做什么事,需要多少钱,只要说出口,第二天账户里的钱就够了,她是有号召力的人。这与她的身体力行有关。

慈济在文化教育上也是机构齐全的,有慈济电视台和慈济出版社等等。从台北出发,当我沿宝岛走了一圈,暮色中再回到台北时,台湾给我的感觉是出寺院和歌手的宝地,台湾的佛事盛行,歌手辈出。

在这本书里,证严法师说了许多事,许多人,还有许多心得,我在写作的时候是很感动的,也很兴奋。我想,读者也是一样,读了以后一定会受到感染,受到启迪,受到教育,从而向真、向善、向美前进,在未来的人生中,营造我们生活的朗朗乾坤,一派和谐亲乐。

顾文

二零零九年初夏于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