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判过程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在还价阶段中,谈判双方经常会出现相持不下,乃至陷于僵局的情况。
这时,我方可根据情况的需要,适当地做一点退让,以满足对方的某些要求,从而打破僵局或换取对我方有利的条款。所以,如果我方开始报价报得高,这个高报价就为还价阶段的谈判准备了有用的交易筹码。
在谈判中常常发现:
倘若买方出价较低,则往往以较低的价格成交;如果卖方标价较高,则往往能以较高的价格成交。
漫天要价的卖主,在谈判不至于破裂的情况下,若能坚持到底,往往会有较为理想的结果。
所以在任何谈判场合,只要有说得出的理由,就应该在开始时“狮子大开口”。
例如在劳资谈判中,假定劳方的真正要求只有3项,但劳方却故意添加另外5项。在谈判过程中,劳方可以从附加的项目中做出让步,以制造一种牺牲的假象,来换取资方做相应的让步。
由于劳方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使资方指望付出轻微代价就能达成协议的期望一下子变得不可能。由此,资方在主导思想上会转变为看来要付出一点代价才能与劳方顺利达成协议。
对于谈判中的“狮子大开口”,首先你要明白,这是一种常用的谈判策略,就对方来说,这种做法是很自然的,你不必把它当做对手真正的目标。
其次,你要探讨这种“狮子大开口”到底是一种虚张声势的做法,还是一种为让步、为讨价还价而预留余地的做法。
然后,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去对付。
总之,在谈判中,假如你是买主,出价要低;假如你是卖主,喊价要高。
不过千万要注意,出价或喊价务必合理,不要失之轻率,而毁坏整个交易。若能在谈判中善用这个策略争取到商榷的机会,则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恩威相得益彰
思想活跃而怀着务实的目的去进行最现实的任务。
就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事情。
——歌德
在用人时,有所谓“先打一巴掌,再给糖吃”的恩威并施的手段,而在商务谈判中,也常见此种战术。
必要的时候,不妨先来个下马威虚张声势:“如果不接受此种条件,一切免谈”。如果此招不成,就开始以“退出谈判”要挟,在谈判眼看陷入僵局之际,再适时以“好言”相加,做出某种“让步”,以最终达到实现己方利益最大化,又让对方满意的目标。
例如,为某项目支付条件的谈判:
买方主谈先让其助手与卖方交锋,出的支付条件苛刻。
在双方苦战多时后,买方主谈才开口谈话,以比较“体谅的”态度看问题,从“中间人的角度”,建议“他们二者”都做必要的让步,并提出自己的方案,声明:“若就此方案达不成协议,你们不必继续谈判。”
卖方正在苦恼之时,看到有些“松动的”态度,自是欣喜。这样,只做了小的修改即达成协议,而买方所得的条件也比原来预想的好许多。
在此例中,买方主谈的话里软中带硬,红白脸相兼,好像若达不成协议,就不必继续谈判了,因为助手唱的是“白脸”鹰派人物,他是“红脸”鸽派人物,如果在他这儿不能解决问题,在他的助手那儿,就更有好瞧的了。这样迫使对方在此了结谈判。
扮“鹰派”的人既要“凶”,态度强硬,寸步难让,但又应处处讲理,绝不可蛮横。而外表上也不是高门大嗓,唾沫横飞。“鹰派”也不一定老是虎着脸,也可以有笑容,只是“立场”要硬、“条件”要狠。
扮“鸽派”的红脸为主谈或负责人,应该善于把握火候,让“白脸”能够下台,及时促使对方就范。
若是一个人同时扮演“红白脸”的角色时,一定要机动灵活,发起强攻,声色俱厉的时间不宜过长,同时说出的“硬话”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然反倒堵住自己的退路。万一冲动之下,过了头而陷入被动,此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休会”。
先苦后甜
要干出点事来,虽然不是轻而易举。但只要你锲而不舍,努力奋发,便会惊异地发现。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
只要你想得到。就一定能办得到。
——艾科卡
谈判开始要“咬紧牙关”毫不松口,濒临破裂才给对方尝到一点“谈判甜头”:人们对辛苦得来的东西总是备感珍惜。
此类型战术,是两种策略的综合体,在谈判初期,锱铢必较,丝毫不让;而在谈判最后阶段,万事将近敲定时,却又突然大发慈悲,让步不少。
在谈判中先用苛刻的虚假条件使对方产生疑虑、压抑、无望等心态,然后逐步优惠或让步,使之满意地签订合同,我方从中获得较大利益。
比如,买方想要卖方在价格上多打些折扣,但同时也估计到如果自己不增加购买数量,卖方很难接受这个要求。于是,买方在价格、质量、包装、运输条件、交货期限、支付方式一系列条款上都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要求,此所谓先让卖方吃点“苦”。
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买方尽量让卖方感到在绝大多数交易项目上,买方都“忍痛”做了重大让步。这时,卖方鉴于买方的慷慨表现,在比较满意的情况下会同意买方在价格上多打些折扣的要求。之所以如此,重要的一条,就是卖方觉得在价格上做减让之前,已经从买方那里占了不少便宜。
而事实上,这些“让步”完全是买方本来就打算给予卖方的。这种买方并没有另外多费口舌,就实现了自己得益的做法即所谓“后甜”。
当然,在谈判中,不论遇到或采取哪种战术,首先要挑明的就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观点,谈判中以双方利益为着眼点,切入谈判,如此,才有助于双方都赢,大家满意。所以运用先苦后甜的策略,应注意先苦的条件不要过于苛刻,若分寸失当,会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而使谈判中断。
“言语笨拙”往往胜过伶牙俐齿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托尔斯泰
渴望得到同情是一种自我陶醉。而且是一种令人破费的自我陶醉。
——尼采
生意常常是“谈”成的,谈判桌上的一分进退,关系到成千上万的商业利润。谈判交涉中,看似愚笨的一方往往占到便宜;言语笨拙的往往胜过口齿伶俐的。试着偶尔去说“我不知道”、“我不懂”、“帮帮我”、“我不清楚你的意思”,会使谈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试着回想谈判中你与反应迟钝的人是如何交涉的。
你那灵活的比喻生效吗?面对反应迟钝的人,天花乱坠的数据对他都等于零。显然,你的才干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失效。
弱者往往在交涉中达到目的。通知客户超过了分期付款的期限,贷款者答道:“接到你的电话真好,我的财务正好有大麻烦,事实上,除了你能降低利息并且延后一年再付的话,破产是唯一的途径了。”
另一种方法是在谈判中面带微笑地说:“我们不懂。”
尤其当你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涉,语言成为障碍时,特别强调这点原因。多年前,3位日本人代表日本航空公司,用这种策略对付美国公司代表。
美国公司代表以压倒性的准备资料湮没了日方代表。会议从早上8点开始,进行了两个半小时。会议中美方代表用图表解说、电脑计算、屏幕显示、各式的数据资料来询问日方的价钱,此时,迪斯尼乐园也没有这么热闹。
在整个游园会式的过程中,3位日本代表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一句话也没说。终于,美方的负责人关掉了机器,重新扭亮了灯光,转向日方代表:“意下如何?”
一位日方代表斯文有礼,面带微笑地说:“我们看不懂。”
美方代表的脸色忽地变得惨白:“你说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什么地方不懂?”
另一位日本代表也斯文有礼,面带微笑说:“都不懂。”
这时,美方发言人带着心脏病随时会发作的样子问道:“从哪里开始不懂?”
第三位日方代表以同样方式慢慢答道:“当你将会议室的灯关上之后。”
美方代表解开了领带,斜倚在墙边,喘着气问:“你们希望怎么做?”
日方代表同声回答:“请你再重复一遍!”
这时谁是鱼饵?是谁在愚弄谁?谁会将秩序混乱而又长达两个小时的介绍重新来过?美国公司最终只能不惜代价重来一次,以求达成协议。
想想说与听的比例,学者多问少答,虽然知道什么是答案。更有甚者,借“言语笨拙”向别人寻求帮助,在接受帮助的同时,对方投入的时间资本,增加了对自己有利的情况。
该糊涂时就糊涂
危言耸听,制造纷争:搬弄是非,破坏友谊。
——《箴言集》
装糊涂战术在商战中常能取胜,下面这个日本公司与美国公司竞争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
日本某公司与美国某公司进行一次技术协作谈判。
日本公司与美国公司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谈判方式。谈判伊始,美国公司首席代表便拿着各种技术数据、谈判项目、开销费用等一大堆材料,滔滔不绝地发表本公司的意见,完全不顾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见。而日本公司代表则一言不发,仔细听并埋头记笔记。美方讲了几个小时之后,征询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见时,日本公司代表此刻显得迷惘,混沌无知,反复地说:“我们不明白”,“我们没做好准备”,“我们事先也未搞技术数据”,“请给我们一些时间回去准备一下”。第一次谈判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结束了。几个月后,第二轮谈判开始了,日本公司以上次谈判团不称职为由,撤换了上次谈判代表团,另派代表团到美国谈判。他们全然不知上次谈判的过程,一切如上一次谈判一样,日本人显得在这个谈判项目中准备不足,最终还是日本公司以研究为名结束了第二次谈判。
几个月后,日本公司又如法炮制了第三次谈判。这样,美国公司老板大为恼火,认为日本人在这个项目上没有诚意,轻视本公司的技术和基础,于是就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半年后日本公司仍然如此,两国公司的协定将被迫取消。随后美国公司便解散谈判团,封闭所有的技术资料,以逸待劳,等待至少半年后的最后一次谈判。
没料想,通牒发出仅几天后,日本便派出由前几批谈判团的首要人物组成的庞大的谈判团飞抵美国,美国公司在惊愕之中仓促上阵,匆忙将原来的谈判团成员召集起来。这次谈判日本人一反常态,他们带来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对技术、合作分配、人员、物品等一切有关事项都做了相当精细的策划,并将协议书的拟稿交给美方代表签字。这使美国人迷惘了,最后勉强签了字,当然其中所规定的某些条款要明显倾向于日方。
日本人采用“装糊涂战术”,在了解美方的意图后,一鼓作气制订了详细的方案,趁美国人放松警惕时,突然出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随机应变,嘴称雄
辩手有如舵手,要时时关注风向,观察变机,从而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对言语形式进行最佳选择。
——佚名
随机应变,在于“察言观色”,密切注意对方在心理上、表情上、语调上的各种微妙变化,即看他们变的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调整对策,及时地、顺当地把有利的一面转到自己这面来。
蒲松龄身着布衣应邀去一个有钱人家赴宴。席上,一个穿绸挂缎的矮胖子阴阳怪气地说:“久闻蒲先生文才出众,怎么老不见先生金榜题名呢?”
蒲松龄微微一笑说:“对功名我已心灰意冷,最近我弃笔从商了。”
另一个绫缎裹身的瘦高个故意装出吃惊的样子说:
“经商可是挺赚钱的。可蒲先生为何衣着平平,是不是亏了本?”
蒲松龄叹口气说:“大人说得不错。我最近跑了趟登州,从南洋进来一批象牙,大都是用绫缎包裹,也有用粗布包的。我原认为,绫缎包的总会名贵些吧,就多要了些,只要了少许粗布包的。谁知带回来一看,咳!绫缎包的竟是狗骨头,粗布包的倒是象牙。”
权贵们听后心照不宣,个个默默无言。
论辩者要善于根据对方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在瞬间迅速改变自己说话的态度或语调,调整自己的情绪,修正自己的话题内容或另换话题,变换表达方式,对自己的话语重新组织调整,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论辩的进程,避免陷于被动局面,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掌握主动,达到妙“口”回春的效果。
1772年,乾隆皇帝为安排谁来主持编纂《四库全书》而犯愁。大学士刘统勋向他推荐了远在新疆的纪晓岚。于是,乾隆连下三道圣旨,召纪晓岚到京。一天上朝时,乾隆叫过纪晓岚说:“纪爱卿,朕欲与你戏对一联,不知你在新疆这几年对联功夫是否有长进?”纪晓岚明白皇上又在找借口考他,便说:“臣遵旨。”
“好!朕说‘两碟豆’。”乾隆开口了。
“我说‘一瓯油’。”纪晓岚紧紧跟上。
“朕说‘林间两蝶斗’。”乾隆利用谐音偷换了概念。
“我说‘水上一鸥游’。”纪晓岚如法炮制。
“人云‘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乾隆又抛出一个话题。
纪晓岚立即识破乾隆的企图,略一思索,接口便说:
“我说‘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
乾隆一听,呵呵大笑,立即任命纪晓岚为《四库全书》总纂官。
当乾隆以谐音变体为手段,“两碟豆”成为“两蝶斗”
时,纪晓岚也以“一瓯油”和“一鸥游”相对,并随机应变,使“水上一鸥游”和“林间两蝶斗”构成了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妙联。而当乾隆皇帝企图以“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难为纪晓岚时,纪晓岚更是一语双关地说出“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既对仗工整地对上了乾隆的上句,又巧妙地拍了乾隆的“马屁”,歌颂他是北国一统江山的圣人,乾隆听了这话当然十分得意,任命纪晓岚为总纂官也在情在理了。这便是纪晓岚随机应变的嘴上功夫的智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