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15本)
15007900000017

第17章 金口才是成功的资本(16)

丰富语言容量

哪一天我们对语言着了魔,那才算是进了大门,以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成为语言方面的富翁。

——曹禺

许多人以为口才只是口上之才,他们以为口才好的人,只是因为他们很会说话,而自己却是不会说话的。

他们看见许多口才好的人什么都可以说,谈什么都很动听,只是因为他们的口齿伶俐。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肤浅的。固然,口才的能力有赖于相当的训练,但口才的实际基础建立在他们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兴趣广泛,知识丰富,以及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之上。没有上述所列举的基础,光是口齿伶俐,也不能成为一个口才好的人。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个口才好的人,必须经常地在观察和思考上下工夫。他们不断地扩充他们的兴趣,积累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他们谈话的题材源泉,是非常充实的,你呢?是不是每天看报纸?你看报纸的时候,是不是只看看副刊上的小说消遣而已?是不是同时也很注意重要的国际、国内及本地的新闻呢?是不是很留心地去选择节目?是不是随便听听就算了呢?你是不是选择有意义的精彩的电影和戏剧?是不是看戏时,集中精神地去欣赏它们,而不是坐在戏院里打盹?

著名剧作家曹禺曾说,哪一天我们对语言着了魔,那才算是进了大门,以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成为语言方面的富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具体学习、锤炼语言呢?下面介绍几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1)深入生活。生活是语言最丰富的源泉。要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一个闭门造车、与外面世界没有接触的人,是很难如愿的。老舍曾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这话含有很深刻的道理。比如改革开放,神州巨变,即使是村姑野叟,市井平民,也能滔滔不绝地讲述一些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鲜事:别出心裁的广告;鳞次栉比的楼房;五光十色的舞厅;色彩斑斓的服装;“老九”下海;孔雀东南飞……我们就应该及时学习、了解这些方面的语言。

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称赞人民是语言“大家”。语言的“天才”的确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比如,我们讲话常用程度副词“特”,如“特棒”、“特靓”、“特正”、“特红”、“特香”、“特佳”……数不胜数。通常,广大群众所使用的生活用语更是数量惊人,丰富多彩,这一切也都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

(2)扩大知识面。知识贫乏是造成语言贫乏,特别是词汇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没有相应的词汇来描写贾府上上下下的规矩、内内外外的礼教,王熙风的泼辣、干练、狠毒性格就肯定难以惟妙惟肖;如果《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不懂得江湖勾当,不懂开茶坊的拉线、收小、说风情,及趁火打劫的种种口诀,他就不可能把那些人物刻画得绘声绘色。改革开放以后,新词语铺天盖地而至,令人目不暇接,大有“爆炸”之势。

当代流行语中有许多词,值得记忆、品味和应用,如:

经济类流行语:大户、二手货、水货、A 货、买断、猎头、股坛、欧元、买单;

商业类流行语:按揭、金领、传销、直销、厕所广告、持卡族、撮堆儿、鬼市、练摊儿、刷卡、条形码、折了;文化类流行语:大众情人、性感明星、天王、假唱、甲A、甲B、世界杯、晚会歌手、RB、自由撰稿人、炒作、复出、封杀、封锁、黑哨、电影人、露脸儿、戏说;科技类流行语:病毒、背投彩电、等离子彩电、电视购物、商务通、掌上、黑客、克隆、千年虫、功能饮料、码根码、IP、IC、网虫、伊妹儿、亚健康、一卡通、数字化犯罪;

生活类流行语:煲电话粥、便当、暴侃、绷、不搭界、心太软、隐私、找不着北、走人、齐活、起腻、坯子;市井类流行语:荤、巨无霸、火、干货、面、粉皮耳朵、翻眼猴、没事偷着乐、吧女、八婆;

青春类流行语:冰淇淋文学、不见不散、车虫儿、Kiss、靓仔、老爸、另类型、帅呆了、酷毙了、玩儿票、新新人类;

这些词语或者从国外引进,或者是时尚的创造,或者是旧词的复活。有些词语,如AA 制、B 超、BB 机、T 恤衫、卡拉0K,汉字与英文夹杂,就是词典专家也被它们弄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把它们放在词典中排序。

词语是社会生活最敏感的反应器,新词爆炸反映了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反映了我们当今社会在改革大潮中的迅猛发展,反映了我们当今生活在开放洪流中的日新月异,我们对这些新的词语应及时掌握,学会运用。

(3)阅读名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自会吟”

的经验之谈,是大家所熟悉的,它告诉人们要学习口头语,提高说话的技巧,就应多读名著。“穷书万卷常暗诵”,吟咏其中,则可心领神会,产生强烈的兴趣。摸熟语言的精微之处,则会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彩妙笔,则会获得丰富的词汇,自己演说和讲话时,优美的语言亦会不招自来,这并非天方夜谭之事。只要我们潜心苦读,勤记善想,揣摩寻味,持之以恒,就能尝到醇香厚味。如果反复地用,不断地学习,久而久之就可以像郭沫若所说的那样:“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他”了。

幽默帮你走出困境

揭短,就是揭示人家的短处,或吹嘘,或蒙骗。妻子、朋友、亲戚,有时会开玩笑地揭你的“短”,弄得你十分尴尬。如果默认,你会觉得心里不舒服;如果还击,一定会闹得两败俱伤,影响了你的形象,又得罪了别人。

怎么摆脱如此尴尬的困境呢?这个时候别急着还击,不妨运用机智的语言来个顺水推舟,淡化这尴尬的氛围,从困境中自我解脱出来。

比如,你向你的女朋友吹嘘:“我是作家,最近我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作品,故事非常生动,受到编辑的称赞。”

此时,突然走出一位朋友,揭你的短:“嘿,不怕人笑歪了下巴,你别听他瞎吹,他那篇报纸上的作品,只有豆腐块大,小文章!”

面对这种情况,你一定很尴尬。怎么办?你不妨运用智能的语言,接着你朋友的话说:“小文章怎么了?作家的大作品里不也有小文章!不信,你问曹雪芹去!”

可见,自我解嘲的确是一种应付之道。这样既不会伤了和气,又可以让揭你短的人识趣而退。如果你急着针尖对麦芒地予以还击,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敢在你面前“揭短”的人,大都是朋友、亲戚和熟人,往往也是脱口而出或即兴联想,开开玩笑,根本不是存心要伤害你。因此,在对付“揭短”

时,切不可反唇相讥,挑起舌战,使双方之间良好的关系破裂;相反地,你要泰然处之,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解嘲方式和回敬的话,就暂时把“揭短”搁置一边,寻找别的话题,或点支烟,呷口茶,或嘿嘿一笑,转移别人的视线,这也是一剂良方。

清醒冷静,静观其变

生活中也许会有一些冲动或没有教养的人对你说下面的话:

——“说话之前应该先想一想。”

当对方如此指责你时,不见得是提醒你多思考,而是指责你说了令他不快的话。这时,你可以把重点放在时间的问题上:“很抱歉,是我疏忽了,那么依您看,说话之后该怎么样呢?”

或者接受他的好意:“你说的是,我尽力而为。不过,我一向习惯在你开口说话之前,先思考我该说什么话。”

或者你可以表示为他抱不平的态度:“可是如果我想了而你没有想,对你不是太不公平吗?这样太失礼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报以微笑,然后默默不语,如果对方等得不耐烦,想再说什么,你就打断他:“嘘!我正在想呀!”

——“你父母是怎样教你的?”

谈话之中突然牵扯到你的父母,这是最令人生气的事,但是你千万别因为父母受到对方指责而生气,对方可能只是一时冲动所说的气话。

这时你不妨默默想一会儿,再说:“我不记得了,恐怕得麻烦你亲自去问他们。”

或者态度谨慎而肯定地回答他:“我很抱歉使您恼怒,但是我想这么没礼貌的问题,不应该由一位绅士口中说出来。”

——“你以为你是谁?”

这种话通常是对方恼羞成怒时,容易脱口而出的话。

这时,你不妨谦和一点,请教他:“我倒没想过这个问题,你呢?你认为自己是谁呢?”或者以开玩笑的方式说:“我不大确定,不过我应该算是个大人物吧!有不少人找我说话呢!”或是:“现在吗,我以为我是受害者。对于你的怒气,我感到十分无辜。”你也可以促狭一点,指指旁边的人:“我自以为是他,你可以问问他自以为是谁。”

——“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来吗?”

如果对方如此询问你,这时你可以向他求教:“我不知道,请问你可以告诉我第一步该怎么做吗?”

在人与人的交谈中,难免会因一时恼怒而说出气话,也许对方话一出口就已经后悔,但是因为你的愤怒反应,使他不甘示弱而与你针锋相对。因此,判断对方是无心之语时,你不妨较有技巧地应对,让对方心平气和,自觉失言。

当然,假如对方很明显是蓄意惹怒你,你不妨机灵地回敬他一句,然后选择离开,但千万不可大发雷霆,使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公然直接羞辱人的语言大都有一个共同点:说话的人很冲动,而且被逼得无话可说,你千万不能因为对方的一句辱骂,变得像他一样失去理智,否则你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决裂,无法补救。最好的对策是保持冷静,从容应对。

镇静自若,坐怀不乱

一位青年作家结束了精彩的演说,会场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演说显然是成功的。接着作家要回答听众的问题。

只见下面的纸条一张张递上台去,作家依次从容作答,语言流畅得体。但是,突然之间,作家看到一张字条上赫然写着两句刺眼的话:“你的作品有些只是二三流的,却可都发表在有名望的刊物的显著位置上,这是否与你的名气和背景有关?”

这分明是一句有意贬低人的话!作家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显得有些尴尬。怎么办?这位作家若是聪明的,可以原文照读,坦然作答。然而,他却是这样回答的:“我的作品的发表与我的名气和背景无关。说我的作品是二三流的,那是你的看法,我觉得我的作品不是二三流的。”

作家的自尊心受到了损伤,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明显的冲动。幸好提问者没有再次发问,这场小小的“危机”

就这样过去了。

这里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在人际交往中,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遭遇逆耳之言(批评)的时候,你该如何应答呢?

对这一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对方有道理,你可以直截了当地接受批评:“你说得对!我明白你的意思,下次我不会再那样做了。”

或者设法拖延。批评你的人已经制造了一个对他(她)有利的对立形势,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不必立刻答复的。“你的意见我要考虑一段时间,我们明天早上再继续谈吧。”这类话语是较合理的应对方法,而且能使你取得若干程度的控制权。

如果错误不在你,你也不要急于反击。反唇相讥有害无益,那只会造成坏印象。

一般来说,常见的应付批评的说话技巧有以下几种:

——使用俗谚

使用俗谚是一种可以起死回生的说话技巧。俗谚可使人产生“那是真理”的错觉。而大多数人都不得不服从于真理。

当对方急着要你作决断时,你可以说:“俗语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在这紧要的关头,我们应先稳住阵脚,从长计议。”

当对方以丰富的知识攻击你的无知时,你便说:“俗话说,‘知而不行,犹如不知’,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点。”

“别忘了‘狗急跳墙’。或许你的主张是对的,但问题是能否获得众人的协助。”这是一种具有威胁性的说法。你必须先设法搅乱对方的阵脚,接着再重新稳住自己。这是削弱对方攻势的方法。

——找借口

找借口也是个好办法,这时的要诀是必须故弄玄虚,要有背水一战的决心。

“你的意思我完全了解,但你何必这样严厉地指责,伤彼此的和气呢?再说,你也不见得完全没有问题。你这种欺人太甚的态度,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或许你说的是对的,但你要知道,如果按规则做定会通行无阻,如果你固执己见,本来可以成功的也会失败。”

你必须在话题以外寻找借口,反将对方一军。因为在此之前,你是处于挨打的地位。

——不断发问

要扰乱对方的阵脚,不断发问是很有效的方法。

“你刚才说有检讨的必要,这是什么意思?”

“你刚才说要建立全体参与的体制,所谓全体是指哪些人?而且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呢?”

如此持续不断地发问,对方早晚会露出破绽。因此,你就锲而不舍地与对方缠斗下去,直到对方不耐烦地脱口而出:“这种芝麻小事无关紧要!”这时,你就有机可乘了。你可以反驳对方说:“你怎么可以说是芝麻小事?只要我还有疑问,你就必须说明,否则我怎么能完全了解呢?”采取这个办法时,有以下两个要点:

第一,很明显的事也要反复询问。这样一来,对方必会感到厌烦,因而产生不想再和你纠缠下去的想法。

这是一种声东击西的方式。为了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以免他再注意我方的弱点,最好对他说些毫不相干的事。

另外,此发问方式也具有使对方的话丧失条理的效果。当对方声色俱厉地论证时,找出其最主要的关键部分,然后反复问一些不言而喻的事。例如:“我想再确认一下……”“你只要想到……”(故意说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最后,对方将不得不修正说过的话,这就是我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