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15006000000017

第17章 什么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2)

(6)扩张器的消毒已包装于双层塑料袋内的扩张器,经过环氧乙烷熏蒸消毒后可保存3~6个月,经60钴(60CO)源照射消毒后可保存两年左右。对简装的扩张器,可于使用前进行高压蒸汽或煮沸消毒,消毒前需用4号针头经阀门刺入,挤压扩张囊排出囊内气体。

(7)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

(8)配血对埋置两个以上扩张器者,手术区多,范围广,失血较多,应配血备用。

(9)抗生素与止血剂的应用对于有残留创面或慢性炎症病灶者,应于术前即开始给敏感抗生素。凝血机制较差者,术前应给予维生素K、止血敏等药物。

扩张器埋置术成功的要点是什么?

首先应做好埋置前的准备工作,第二应掌握正确的扩张器埋置方法。

①设计并标出扩张区域和剥离范围及切口位置,同时标出阀门埋置部位。埋置入路切口位置多选于扩张区与修复区交界处,如修复区边缘为陈旧软化性瘢痕,切口可置于供区皮肤侧。有时两个埋置区可共用一个切口,有时亦可将切口置于二期手术时所形成的皮瓣的游离缘。切口可以与埋置区轴线相平行,亦可与轴线垂直。

②扩张器埋置深度可视供区条件及受区需要而定。如头皮扩张时一定要置于帽状腱膜深层,面部则埋于表情肌、腮腺筋膜或咬肌筋膜的浅层,颈部可埋于颈阔肌浅层及深层,躯干及四肢则多埋置于深筋膜深层,耳廓再造时,仅埋置于皮下。注射阀门可埋于皮下较浅的部位,必要时亦可外置。

③埋置腔隙的剥离是一期手术的关键环节,术者要熟悉局部解剖知识,了解局部的解剖层次、组织结构及重要血管神经分布情况。剥离时一般采用潜行钝性分离,切口要有足够长度,操作要轻柔,层次要清楚。对易出血部位可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剥离,剥好一个区域即用湿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对于广泛的渗血填塞3~5分钟即可达止血目的。抽出纱布后仔细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发现出血点予以结扎或电凝止血,有困难时可扩大切口,在直视下进行止血。

④剥离好的埋置腔隙,应大于扩张囊周边1cm 左右,以便于置入的扩张囊展平。如腔隙不够大,扩张囊不能展平,将影响扩张效果,并可因扩张囊折叠形成的锐角刺破皮肤,使扩张囊外露。

⑤注射阀门埋置时勿放反,穿刺面要向上。阀门位置不可距扩张囊太近,以免穿刺注液时误伤扩张囊。扩张导管勿成角折叠以免影响注水。

⑥缝合前每个扩张囊下放置负压引流管一根,引出体外以便接于负压瓶上。缝合时一定要在直视下进行,注意保护扩张囊和导管,绝对不可刺伤,否则必将导致渗漏而不能扩张。负压引流管接于负压瓶上,负压瓶可用空输液瓶抽真空后使用,可以随时更换,负压引流维持3~4天拔除。

软组织扩张为什么要分两期进行?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应用皮下埋置的扩张器将正常皮肤膨胀扩大后,利用扩张出的额外皮肤来修复组织缺损。需要先埋置扩张器扩张皮肤,扩张出额外皮肤后,才能利用其修复缺损。因此皮肤软组织扩张手术需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为扩张器的埋入,二期手术为扩张器取出及扩张皮瓣转移和病变部位的修复。两期手术之间为扩张器的注液扩张期。

如何正确地向扩张器内注水?

注液扩张的方法:一般术中即可向扩张器内注液20~30ml。术后5~7天开始注液扩张,拆线前后均可,通常每隔3~7天注射1次,每次注入量视扩张囊大小或扩张部位而定。皮肤张力较大或深部有重要器官(如颈部)时1次注入量不可过多。一般每次注入扩张器额定容量的10%~15%。扩张液可选等渗盐水或加有抗生素的等渗溶液,为预防感染,缓解扩张时产生的胀痛不适,减轻扩张囊壁周围瘢痕的增生,可于每250ml 等渗盐水内加入有效浓度抗生素,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或2%奴夫卡因20ml。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用手指扪及注射阀门顶盖穿刺部位,常规碘酒、酒精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左手食指及拇指。

②用左手拇、食指固定住皮下阀门,右手持注射器,针尖对准阀门中央部位垂直刺入达有金属抵触感止,缓缓推入扩张液。

③注液扩张间隔时间可视需要及扩张情况而定,短者2~3天,长者7~10天,亦可每天1次,但注入量要适当减少。

④注入量不可太多,皮肤张力不能过大。实验结果显示,注射后囊内压以不超过5.3kPa(40mmHg)为宜,如注液后局部皮肤张力过大、苍白、无充血反应,停止注液5分钟左右仍不恢复者,一定要经阀门抽出适量溶液减压。

如何判断扩张的皮肤是否够用?

一般认为扩张组织转移之前,其面积应为缺损面积的2倍以上,或大于扩张基底面积与缺损面积之和,这样可无张力地闭合供、受区创面和便于组织瓣的转移。Joss 介绍了一种简便的计算面积方法,在扩张前先按常规画出用于修复的组织瓣面积,然后在扩张达到画出的组织瓣面积的2倍时进行转移手术。他称之为2:1基本面积原则。

软组织扩张术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据统计其并发症发生率在10%~40%。

(1)血肿

血肿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最常见的并发症。防治的方法是术中认真止血,术毕扩张囊内注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使其充盈,减少周围死腔,此外放置引流条或负压吸引管引流48小时。一旦发生血肿,可用手指推开扩张囊以防止刺破,经切口小心穿刺吸引,必要时手术切开。

(2)扩张囊外露

较多见,主要原因为一次注液量过多致使切口胀裂,其次可激发于感染或外伤。故术中剥离的腔隙大小应适当,扩张器的边缘与切口保持一定距离,与切口边缘垂直为好。另外扩张区的皮肤应正常,无炎症、皮疹或创伤。其三还应避免外伤,扩张器外露的后果视发生时间的早晚与破口的严重程度以及有无感染而不同。早期的外露如无感染可清创缝合,继续扩张,后期的外露,如不严重时可试用敷料覆盖继续缓慢扩张,在一般情况下是可行的,如伴有感染常需手术取出扩张器,并清除感染灶。

(3)感染

多系由于局部污染,偶尔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如应用抗生素或局部引流无效时,即需取出。在应用快速超量扩张时,易造成局部皮肤持续缺血,防护能力降低,从而易致感染。预防的关键除严格无菌操作外,应掌握适当扩张速度。

(4)液体外露

属于扩张器的质量问题或埋入时扩张囊与注射壶距离过近(通常4~5cm)及向壶内穿刺注水时误伤扩张囊造成。故使用前须严格检查,通过注水实验看注射壶及扩张囊有无渗漏现象。术中放置扩张器时勿用锐性器械推送,动作需轻柔,缝合皮肤时需将扩张器隔离开,勿使缝针刺破扩张囊。渗漏不严重者通常不致失败。如渗漏严重,则应手术另换扩张器。

(5)血运障碍

原因有覆盖皮肤的血运不良;剥离腔隙过小,特别是注射壶压迫表面皮肤,造成坏死;注水量过多,致皮肤张力过大缺血坏死,如能及早发现并回抽减压可避免血运障碍的发生。采用经皮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经皮组织血氧监测仪等可以做到对扩张组织的客观监测。但是必需有较高的设备条件。一般情况下,依据患者的自觉症状,皮肤的硬度,毛细血管的充盈反应即可做出正确判断。

(6)疼痛

扩张过程中的胀痛常比较轻微,一般在数小时内消失,不需服用药物,严重的胀痛多与精神紧张或扩张速度过快引起。除适当减慢扩张速度,可服用少量镇静剂,必要时可回抽少量液体或取出。细致的思想工作有时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骨吸收

多见于额部放置扩张器者,额部头皮扩张后,囊下颅骨有凹陷现象。但扩张器取出后,逐渐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