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骑车去元朝
15005100000015

第15章 乌里雅苏台(3)

在河边扎营时,我拍下了进入蒙古国以来最满意的一张照片。静静的河流旁是我的帐篷和自行车,远方绿色的草原和起伏的山峦上空,是蓝色的天空和如丝般的白云。在这里,我也突然意识到,第二天就要翻越杭爱山了。那是一种憧憬,也是一种忐忑。这座历史上如此有名的山脉将带给我什么?

当年蒙古人的历次西征,杭爱山都是他们最先越过的地方。过了杭爱山,就离开了家乡,即便出征的勇士,也会站在山口蓦然回首。

成吉思汗继承了西辽的霸权,取得了新疆地区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中亚,特别是肥沃的河中地区。他将遭遇另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花剌子模。与蒙古人是在成吉思汗手中统一、壮大并开始对外扩张一样,此刻的花剌子模也刚刚统一了中亚,它在英明有为的苏丹摩诃末的带领下,从西辽的霸权中挣脱出来,夺取了西辽的西部领土,并从古尔人手中夺取了阿富汗地区。可以说,西方的花剌子模和东方的蒙古帝国一样强大和自信,他们都有着继续扩张的动力。在当时人看来,胜负也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

关于花剌子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塞尔柱突厥人统治中亚的时代。在塞尔柱突厥人之前,从阿拉伯半岛到中亚河中、波斯的广大领土属于阿拉伯人建立的哈里发帝国。随着哈里发国家的衰落,塞尔柱突厥人攫取了帝国的守卫权,他们表面上仍然尊奉哈里发,实际上却以苏丹的名义统治着伊斯兰世界。

在塞尔柱苏丹时期,一位官员的奴隶由于勤奋和精明,逐渐在朝廷中担任了官职。而塞尔柱朝的官职与封地是联系在一起的,即一个官职对应着一片封地,担任此官职的官员要靠这片封地的出产来供养。而这位名叫讷失的斤的人封地在咸海南岸的一个叫作花剌子模的地方。后来,这个地方成了王朝的名字。

他的儿子获得了花剌子模沙(“沙”即国王)的封号。而他的孙子阿即思已经强大到可以和塞尔柱苏丹对抗的地步了。

随后的几代经历了混乱,直到一位叫帖乞失的人在西辽的帮助下登上了花剌子模沙的位置。帖乞失先是和弟弟苏丹·沙赫缠斗多年,之后开始南征北战的征服历程,他的铁骑到达过中亚的每一寸土地,将大部分的城池划入了花剌子模的势力范围。

公元1200年,当帖乞失死去时,花剌子模已经有了帝国的架构,而此时的铁木真还在联合王罕力争东部蒙古的统一。

接替帖乞失的就是他的儿子、著名的苏丹摩诃末。摩诃末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归并了伊朗和阿富汗大大小小的政权,从山区的古尔王朝,到里海南部诸国,都统一在苏丹的手中。

之后,摩诃末决定对曾经的主人西辽作战。西辽占领了中亚最富裕的河中地区,那儿有历史名城撒马尔罕和布哈拉。此刻的摩诃末已经拥有了半个世界,还想着把世界剩余的部分收入囊中。借着和乃蛮残部屈出律的联盟,两家共同瓜分了西辽。由东方契丹人建立的佛教国家在西方就此衰亡了。

但摩诃末没有想到的是,在西辽败亡之后,他的同盟者屈出律并没有享受太多的好日子,就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部落干净利落地收拾掉了。西辽的东部也落入了这个部落的手中。这个部落还向南占领了和田和喀什,一步一步推进,看上去那么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这个部落就是成吉思汗的蒙古人。

当花剌子模吞并了中亚河中、伊朗、阿富汗和西亚时,当蒙古人统一了整个蒙古草原,并吞了中国北方和新疆时,两大强权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之下,就共享了漫长的国境线。

摩诃末征服西辽之前,有人劝说他,西辽是一个缓冲国,它的存在能够减少花剌子模面对东方未知敌人的风险。摩诃末被领土勾起了欲望,无法接受这样的建议。当蒙古人真的出现时,言犹在耳,而留给摩诃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留给成吉思汗的时间也并不多。两个新兴的、充满活力的国家相遇时,胜利者往往能够赢者通吃。失败者仿佛在为胜利者作嫁衣,它先前统一的地域会被胜利者不费吹灰之力收入囊中,节省了统一成本。

两位王者都身经百战,是一代王朝的创始人。他们有着足够丰富的战斗经验,也拥有着巨大的威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到底是什么?

是军事作战技巧。

苏丹摩诃末虽然一生中大小战斗无数,他继承的却是中亚和波斯人的战法,即: 战争中的军队以联军为主,兵力从各个附庸国抽调,指挥形式相对松散。而在战争的同时,主要运用政治手段打击敌人,利用合纵连横之法引诱敌人的盟友背叛。

成吉思汗在统一的过程中,却创建了一套崭新的军事架构。这个架构以军队对他的忠贞为基础,每一个将领都对大汗本人都绝对服从,而二级将领又完全服从于一级将领。在兵员上也采取了全民皆兵的方式,完全按照出兵的数量进行划分,设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进行统治。

这样一来,蒙古人虽然看上去是松散的游牧人群,但大汗一旦下命令出兵,却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社会上压榨出最多的兵卒,并保持对领袖的绝对忠诚。

当蒙古帝国铁的纪律和顽强的精神,与西方穆斯林世界的浪漫、神秘主义相撞时,胜负在未开之时已经分出来了。

只是,当事情发生时,当事人永远无法提前知道结局。双方最初都在试探着对方。摩诃末曾经派人打探蒙古人的虚实,蒙古人也对花剌子模人极为客气。那时成吉思汗也摸不准对方的实力,更倾向于将对方当作和自己对等的强权。此刻,如果双方都不犯错误,那么这样的政治平衡还会持续下去。

但就在1218年时,一切都结束了,花剌子模人首先犯了错。

志费尼在他的书中详细记载了两大强权的恩怨起源。蒙古人由于是游牧民族,需要的物产往往需要靠商人的输入,成吉思汗对于商人总是大力保护,并给出高价购买。中亚的伊斯兰商人们也把他当作最好的买家。

一次,当这些商人们返回时,成吉思汗让他的部下从部族中抽调了一批人,跟随商人们去中亚搜集奇珍异宝。这个拥有450人的庞大团队出发了。

由于蒙古人对待花剌子模的商人一直很友好,他们也指望在花剌子模获得同等的待遇。成吉思汗甚至给花剌子模沙写了信,希望建立贸易、互信和友谊。志费尼记载的信是这样写的: 你邦的商人已至我处,今将他们遣归,情况你即将获悉。我们也派出一队商旅,随他们前往你邦,以购买你方的珍宝;从今后,因我等之间关系和情谊的发展,那愁怨的脓疮可以挤除,骚乱反侧的毒计可以洗净。但令蒙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队蒙古商人到达讹答剌城的时候,该城的主帅得到了花剌子模沙的默许,将蒙古商人尽数杀死。只有一个人逃离了灾难,把悲惨的消息带给了成吉思汗。志费尼感慨地说: 哈只儿(讹答剌的长官)执行苏丹的命令,剥夺这些人的生命和财产,更恰当地说,他毁坏和荒废了整个世界,使全人类失去家园、财产或首领。为他们的每一滴血,将使鲜血流成整整一条乌浒河;为偿付他们头上的每一根头发,每个十字路口都要有千万颗人头落地;而为每一个的那,都要付出一千个京塔尔。成吉思汗决定为他的子民报仇,1219年,成吉思汗率领大军跨越蒙古草原西部,在新疆北部的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集结。而我所走的线路,就是蒙古人西征时的道路,我过境回到中国的地方,就在当年蒙古大军路过的地方附近。

这是一次足以改变历史的西征。当我们惊叹蒙古人如何征服如此广阔的土地时,却很少意识到,他们其实只用了三次西征就做到了,而第一次西征尤其是决定性的,它不仅把西方直接和蒙古帝国接攘的大帝国消灭,还让成吉思汗和他的部下开了眼界,意识到世界的广阔。他们由着性子策马驰骋,将一切能够到达的地方收入囊中。

就像成吉思汗一样,花剌子模沙摩诃末知道自己遇到了强劲的对手,但从两个人的反应已经可以看出成败的痕迹。成吉思汗倾尽全力率队西征,冲在最前方,而摩诃末却在后方指挥,依靠着各地的将军们各自为战。他显然对于政治权术更加擅长,但他这次碰到了一个对政治毫不在意,对目标穷追不舍的对手。

花剌子模的领地在中亚河中地区,这里主要是指东边的锡尔河和西边的阿姆河围成的河谷地带。这两条河对于中亚,就相当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对于巴比伦、长江和黄河对于中国一样重要。在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有两座名城,分别叫做撒马尔罕和布哈拉。而在阿姆河的下游靠近北方咸海的位置,就是花剌子模地区,也是摩诃末帝国的心脏,花剌子模的首都玉龙杰赤就在阿姆河的西面。

杀害蒙古商人的讹答剌城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讹答剌城位于锡尔河的东面,面向蒙古人进攻的方向,也是蒙古人最先到达的地方。成吉思汗到达讹答剌后,并没有把所有的军队耗在这里,而是迅速将军队一分为四,他的儿子察合台和窝阔台负责进攻讹答剌,术赤带人沿锡尔河北上作战,另一部分人则南下进攻锡尔河上游的费尔干纳地方,成吉思汗本人则率军渡河直捣布哈拉。这样多点作战的方式让花剌子模的人们猝不及防,摩诃末始终没敢亲自上阵。

志费尼在《世纪征服者史》中详细记述了这次西征,在讹答剌,守城的哈只儿(也是杀害蒙古商人的人)坚持了五个月,虽然摩诃末曾经拨给他五万人马,但最终城内人的处境变得越来越绝望。他的部下乘夜逃走,放弃了外城,哈只儿带着两万人在内城又坚持了一个月,最后拼到只剩下他和另外两个人。蒙古军攻入内堡,把他们困在屋顶;但他和他的两个同伴仍不投降。因为士兵奉命要生俘他,不要在战斗中杀死他,所以他们遵命没有杀他。这时候,他的同伴已尽忠殉节,他也没有武器了。因此妇女们从宫墙上把砖头递给他;砖头又用光了,蒙古人围拢来逮他。他采用很多计策,进行多次攻击,打倒许多人,终于被擒,给绑个结实,系上沉重的铁链。内堡和城池被夷为平川,然后蒙古人离开,那些刀下余生的庶民和工匠,蒙古人把他们掳掠而去,或者在军中服役,或者从事他们的手艺。志费尼是“一个在蒙古传统前成长的穆斯林”,对花剌子模的一切充满了感情,但他本人又在蒙古人的政府中担任高官,对蒙古人充满了崇敬。这种纠结让他写出了最悲壮的文字,来纪念战争的双方。他不去丑化任何一方,只是将不同的结局归于命运或者个人的选择。

在志费尼笔下,败方花剌子模最大的英雄非帖木儿灭里莫属。帖木儿灭里是费尔干纳首府苦盏的守将,由于苦盏地处锡尔河边,帖木儿灭里在锡尔河中央的一个沙洲上建立了一座堡垒,蒙古人的攻城器械和投石器伤害不到这里,而他却时常派出船只去骚扰蒙古人。帖木儿灭里已造好十二艘密封的船,蒙上湿毯,外涂一层揉有醋的粘土,留有窥视孔(作为发矢之用)。每天拂晓,他派六艘这样的船,向一方驶去,他们进行激战,不畏弓矢。蒙古人扔进水里的石头、火油和火种,他不时清除干净;他还经常在夜间奇袭蒙古人。蒙古人试图阻止这类骚扰,但未见成效,尽管弓弩和射石机都使用过了。当守军的人数终因消耗过大而越来越少的时候,帖木儿灭里意识到除了逃走没有别的办法。但四周都是蒙古人的军队,他又如何逃走?逃到哪里去?他采取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 把辎重、财物搬上了70艘船,自己率人登上一艘大艇,燃起火把,如同闪电一般顺流而下。如果一切顺利,宽阔的锡尔河会把他带进北方的咸海。

但蒙古人也有对付他的方法。蒙古人先是在岸上跟随着他的船队,被他用弓矢打退了。当船队顺着河流到达下一个城市费纳客忒时,这座城市已经被蒙古人占领了。为了拦住他们,蒙古人拦江拉起了铁链。但这次蒙古人又失败了,帖木儿灭里将铁链斩断,继续前进。

接下来,到了下游的毡的和巴耳赤邗,这些地方已经被攻打下游的术赤所占据。术赤在毡的拉了一排船,在船上架好了火炮,专门等待这些逃亡者前来。

但术赤也失算了。还没有到达毡的,帖木儿灭里突然决定上岸奔逃。(蒙古人)紧追不舍,他这方面则打发辎重先行,亲自殿后厮杀,像条好汉挥舞刀剑。辎重在前面走了段路,他再赶上去。当他用这种方式打了几天仗后,他的人马伤亡过半;日益强大的蒙古人抢去他的辎重。他仅留下几个扈从,但仍然进行抵抗,尽管没有作用。随身几人又战死沙场,他也手无武器,只剩下三支箭,其中一支既破又钝,这时,他被三个蒙古人追上。用那支钝箭,他射瞎一个蒙古人的眼睛。以此,他对另外两个蒙古人说:“我还剩两支箭。舍不得用,却刚够你们二位消受。你们最好退回去,保全你们的性命。”蒙古人因此退走;他抵达花剌子模,重新准备战斗。但不管花剌子模的将军们如何英勇,蒙古人却利用更加可怕的纪律性战胜了他们。荡平了锡尔河岸之后,中亚名城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也相继被攻克。苏丹摩诃末逃往了南方的呼罗珊地区。这时成吉思汗再次分兵,兵分数路追击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