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抗癌真经:六代中医世家传人的治癌秘方
14992300000010

第10章 癌症看中医(7)

中医认为,食管癌的诱发多因现代人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生活压力过于沉重,造成人体免疫力低下,也与不良饮食习惯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如酒色过度,嗜食过热过硬或油炸香脆的食物,不注意进食了一些霉变花生、玉米、面粉等而诱发。古医籍《景岳全书》指出:“噎膈一症,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伤阴而成。”“阴虚热结、痰火交炽,阴血枯竭、虚火上炎;脾不健运、痰毒必生,造成食道瘀阻,塞而不通,饮食难下,涎痰不断,牵丝成线。”

中医采用辨证分型治疗食管癌。对饮食难下,痰涎壅盛,牵拉不断,胸腹胀风,频频呕噎,头晕眼花,口淡不渴,四肢乏力,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象弦滑,痰壅湿阻型患者,采用健脾祛湿,化痰益气的方法予以治疗。中药用天南星15克、半夏15克、白芥子12克、竹沥30克、浙贝母15克化痰结;用旋覆花15克、赭石60克、陈皮15克、厚朴15克、白术15克、太子参25克、生黄芪10克健脾益气,顺气通腑;用守宫3条,山豆根15克,蜂房10克、威灵仙25克,另配服六神丸、化瘀丸(由白矾、北庭砂、梅片、牛黄、麝香等组成)软坚克瘤。

对进食哽噎、胸背胀痛、喉干口苦、烦躁发热,脾气暴躁,唇甲晦暗,舌苔黄,有瘀斑、脉象弦涩的气滞血瘀型患者,采用疏肝解郁、理气散结,活血化瘀的方法予以治疗。中药用柴胡10克、青皮12克疏肝解郁、理气化瘀;用法半夏15克、赭石60克、旋覆花15克降逆镇冲;用红花10克、莪术25克、赤芍25克活血化瘀;用金银花25克、山豆根15克、黄药子12克、白花蛇舌草90克、守宫3条、蛞蝓10条(化水兑服)清热解毒,通管克瘤;用大黄10克、芒硝10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通腑泻毒。另配服云南白药并含服西瓜霜。曾有一位71岁的李先生,患食管癌完全不能饮食。后用上述方药煎水,通过输液瓶从肛门缓缓输入,每日1000毫升。5日后饮食已通,改口服药,治疗1年4个月痊愈。

18.膀胱癌

膀胱癌,中医古称“溺血症”,是人体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一般年龄在50岁以上的男性患此病者较多。膀胱癌常为移行细胞癌,也有鳞状细胞癌或腺癌。

间歇性或大量无痛性血尿是膀胱癌的典型症状。其他临床症状还有排尿困难、尿频,当有血块堵塞尿道时则会出现溢出性尿失禁。若尿路出现炎症感染,小便可出现刺痛和烧灼感,有的还会出现腰酸或腰部胀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发热怕冷。

中医认为湿热邪毒,蕴结膀胱,当人体肾气不足时,抵抗力减低易诱发此症。现代医学也把吸烟,病毒感染,长期接触某些有毒化学物(如芳香胺、2萘胺、联苯胺等)及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列为诱发此病的原因。

中医采用辨证分型治疗膀胱癌。对小便无力、小便频急、小便尿血,口干口苦、食欲减退,大便溏黏(有拉不干净的感觉)、大便一日数次而量少,下腹胀满、胀气,舌色暗红、舌苔黄腻、舌面瘀斑,脉象沉细无力的湿热蕴结、阴虚乏力型患者,采用滋阴养血、补气摄血、清热利湿、软坚克瘤的方法予以治疗。药用白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小蓟25克、藕节炭30克、棕榈炭30克凉血止血;用山豆根15克、生薏苡仁30克、猪苓15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白花蛇舌草100克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熟地黄15克、生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补气健脾,摄血养阴;用补骨脂12克、淫羊藿25克补肾纳气。

对腰酸腿软、四肢无力、头昏眼花、小便尿血间歇发作,舌质淡胖苔白、舌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的肾气亏虚、气不摄血的患者,中医采用补肾益气,摄血消瘤的方法予以治疗。药用生黄芪10克、白参6克补气摄血;用墨旱莲12克、女贞子12克、小蓟25克、仙鹤草50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25克补心益肾、滋阴止血;用菟丝子10克、山茱萸15克、补骨脂10克、熟地黄25克、续断25克、金缨子30克壮腰益肾、益气生精;用龙葵30克、白英30克清热克瘤。

对小便频急、尿道灼痛、小便尿血、食欲不振、发热怕冷、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湿热蕴结下焦的患者,中医采用清热解毒、通淋利湿、软坚散结的方法予以治疗。药用白茅根30克、白花蛇舌草100克,蒲公英50克、海金沙25克、瞿麦15克、萹蓄15克、猪苓15克、苦参15克、黄柏15克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小蓟15克、仙鹤草30克清热除湿;用全蝎10克、蜈蚣3条、地龙15克、蜂房10克、炮甲珠25克软坚散结克瘤。

对排尿困难、血尿结块、小便恶臭、小腹胀痛,舌质暗、有瘀斑、舌苔少、脉沉弦,瘀毒内阻、蕴结膀胱的患者,中医采用清热解毒、攻坚破积的方法予以治疗。药用山豆根15克、龙葵30克、重楼15克、白花蛇舌草100克、半枝莲15克、穿心莲15克清热解毒;全蝎10克、地龙25克、炮甲珠25克、莪术25克活血化瘀,攻坚破积;用仙鹤草30克、猪苓25克通淋利水;用延胡索25克、白芍25克、没药12克、生蒲黄15克,并配用云南白药镇痛化瘀。笔者曾以此法治疗62岁的患者刘先生,以上药加葵花茎100克,2年而愈。

对手术、放疗、化疗后损气伤阴的患者,可采用太子参15克、百合15克、玉竹10克、山药15克、天冬12克、麦冬25克、阿胶10克、龟甲30克、生地黄20克、熟地黄20克、黄芪10克、厚朴12克、白术12克、扁豆12克予以调理。

19.外阴癌

外阴是女性生殖器官暴露在体外的一部分,发生在这个区域的恶性肿瘤称外阴癌,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第4位。

研究发现,外阴癌的发生与局部、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患外阴癌者约55%以上曾有过外阴白色病变。这些人以往因各种原因引发过外阴瘙痒,经常用手抓、用高温热水洗烫,以求达到暂时止痒的效果。结果是愈抓愈痒、愈烫愈容易造成外阴部位的损伤,使外阴皮肤日益变得粗糙和肥厚,失去了正常皮肤的形态。日积月累,外阴皮肤细胞内的色素逐渐减退丧失,而使外阴皮肤变成了白色,医学上称为外阴白色病变,这种病变可诱发外阴癌。另外,外阴的其他病变如慢性皮炎、湿疹、慢性溃疡、乳头状瘤、尖锐湿疣等,由于会慢性、长时期地刺激外阴,也有可能诱发外阴癌。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性病如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等也是诱发外阴癌的重要因素。

此癌肿初起时,外阴上可见突起的小肿块、小结节或小粒粒,有时则可出现长期不愈合的小溃疡。患者常难于启齿不去看医师,有些胡乱涂些外用药膏之类的药品消炎止痒,其实这会错过早期治疗外阴癌的机会。到了中、晚期,癌肿增大,有时形成菜花状、乳头状或大溃烂,若再加上细菌感染,还会流出大量奇臭无比的脓血性分泌物。与此同时,癌肿不断向周围组织扩散。若向前侵袭尿道,将产生尿痛、尿急的症状;而向后会侵犯到直肠而出现大便困难。患者的腹股沟淋巴结处可形成一个或多个硬节或包块,有的甚至比鸡蛋还大,可感疼痛。若影响到下肢血液循环时,还会出现双腿水肿。

中医认为外阴癌的发生发展与人体正气强弱相关,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些发生在女性外阴部的慢性病变多由湿热、流痰下注所致。中医一般采取服中药清热解毒、祛湿化痰、软坚散结,可采用蒲公英100克、黄柏20克、黄连10克、甘草10克、地肤子20克、苍术25克、天花粉25克、木通20克、金银花25克、白花蛇舌草100克、白鲜皮25克、苦参20克、生薏苡仁50克、瓜蒌50克,内服并配合外用熏蒸、浸泡(此药煎第一遍倒出药液3碗,每日分3次服用;煎出第二遍药液倒出后加入冰片1克,趁热熏蒸患处,随后坐盆10分钟)。另外,再涂抹清热、化湿、散结的中药膏如如意膏、雄黄败毒膏、千金化湿膏等。大约经3个疗程治疗后,癌前期病变多数可痊愈。少数免疫力较差的患者,可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即一方面清除湿邪热毒,一方面提高免疫力,双管齐下地予以治疗。有一位52岁的刘女士,即以上法配合高频电子刀治疗5个月痊愈。

女性外阴所处的环境,容易受到尿液、粪便、血、白带的污染,是很容易滋生细菌微生物的地方。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女性疏忽了外阴部的清洁与保养,使其长期处于慢性炎症刺激中,丝毫未想到这样可能诱发癌症。所以女性应经常清洗并保持外阴干燥,去除导致发炎和瘙痒的因素。若发现外阴部出现疹粒、肿块,有刺痛、瘙痒或流清稀血水等症状,必须提高警惕及早看医师,以免丧失早期治愈外阴癌的机会。

20.乳腺癌

乳腺癌,古中医称“乳岩”、“鮅乳”、“乳石痈”,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过,并非只有妇女才患此病,男性也有患乳腺癌的,唯患病的只是极少数而已。

乳腺癌以腺癌、硬癌、髓样癌、单纯癌这几种发展快的占多数,另外还有发展较慢的粉刺样癌、乳头状癌、黏液腺癌、湿疹样癌及临床极为少见的乳腺肉瘤、癌肉瘤。

乳腺癌早期多数没有全身症状出现,仅在乳房一侧或双侧出现无痛性肿块。位置有的在乳头附近,有的隔乳头稍远一点,这类肿块摸起来较硬,通常呈圆形,但边缘不整,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往往在患者洗澡时无意间发现。少数肿块有沉重不适感,或会出现钝痛感。肿块生长位置较浅的,其表面皮肤可出现如芦柑、潮柑、橘子皮般的点状凹陷,用手推动肿块,皮肤也会随之移动。还有一部分患者乳头会流出少量带血的黏液。乳腺癌肿块逐渐膨大,侵犯周围的正常组织,甚至穿破皮肤而溃烂,流出极腥臭的脓血。这时的肿块会疼痛,覆盖于肿块上面未溃部分的皮肤变硬、发紫,以手推之肿块如生根般的坚硬如石,推之不移。

患者的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食欲减退、体重迅速减轻。部分患者可出现淋巴结肿,开始时一般是患侧(肿块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癌肿进一步发展到晚期时,锁骨上淋巴结亦会肿大,甚至对侧锁骨上和腋下淋巴结均可出现肿大。当癌肿转移到肺、肝或骨的时候,均会出现肺、肝、骨等相应临床症状。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及威胁妇女生命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患者有愈来愈多的趋势。是什么因素诱发乳腺癌?一般认为有以下6个因素。

1.与遗传因素相关。据有关家族史调查资料表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成员,乳腺癌的发病率比无家族史的要高,特别是双侧乳腺癌患者和年龄较小就发病的患者,其家族成员的患病率更高。若母亲或姐妹已患乳腺癌,其本人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约3倍;若其近亲在绝经前患乳腺癌或有双侧乳腺癌,则本人的风险更高。也就是说,乳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2.与内分泌失调诱发有关。若乳房长期受内分泌激素的异常刺激,可诱发乳腺组织癌变。一般情况下,乳腺在生理上受卵巢激素调节,其雌激素是刺激乳腺发育的基本因素。雌酮和雌二醇的异常增加、雌三醇的缺乏可造成内分泌激素异常,其中雌酮和雌二醇被认为是致癌物,而雌三醇则对机体起保护作用,若三者比例失调可诱发乳腺癌。

3.与高脂肪食物有关。高脂肪食物会促进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一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过多,易造成人体内分泌激素失调而诱发乳腺癌。另外,食物中过高的脂肪亦是人体内脂溶性致癌物的运载工具,为癌变增强剂提供了来源。高脂肪食物可抑制人体的免疫力,造成免疫功能低下,使癌细胞的滋长有机可乘。在乳腺癌易感家族中,若嗜食肥甘厚味的高脂肪和高动物蛋白食物,更易诱发乳腺癌。

4.与微量元素“硒”的缺乏有一定的关联。微量元素“硒”是一种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可阻止食物中的脂肪分解为癌变增强剂。有关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硒”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动物实验也证明,在食物中添加微量元素“硒”会抑制自发性乳腺癌在被测动物中的诱发。还有统计显示,在水源、土壤和食物中含硒较多的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反之在含硒较少的地区,发病率较高。

5.与辐射有关。大量放射线作用于人体能杀死细胞,较小剂量可造成细胞损伤,而受损的细胞可发生癌变。人体乳腺组织对放射线较敏感,年轻的妇女,特别是青春期女孩正值乳房发育迅速,最容易受到放射线的伤害。辐射伤害所诱发的乳腺癌至少要到10~20年后才会出现,1945年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其辐射使当时还是儿童的日本妇女后来出现很高的乳腺癌发病率。

6.人体卵巢功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手术切除了双侧卵巢的妇女,极少患乳腺癌。临床发现,妇女的行经期愈长,患乳腺癌的概率也高;月经初潮年龄愈小或绝经愈晚者,患乳腺癌的机会明显高于晚来经或早收经者。另外,已患有乳腺良性肿瘤的人比常人较易诱发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