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悬案
14989800000035

第35章 历史文明的疑点(8)

于是,人类开始繁衍。这和地球本身的生命进程并不矛盾,因为,他们和它们,都可能是受一定进程控制的智能和科学的结晶。于是,那些远离地球的“人们”,坐着飞行器频繁地光临地球,用交配或者毁灭的方式—是的,我们将要谈到毁灭—改良人种,并且传授知识和技艺,指导人类的文明进程。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科学的,物质的,理性的,而在文明处于低级状态的人类看来,他们是神圣的,不可知的,万能的。仅仅只是几百年前,人们还把风、雨、雷、电当作“神”来顶礼膜拜,何况是先知先觉,远远高出于地球发展水平之上的智能生命呢?

因此,我们怀疑,《圣经》中的上帝、神以及神的儿子们,很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可望而不可即的“外星人”。

“彩衣笛手”:踪迹之谜

1284年6月26日约翰和保罗节,哈默尔恩城的130个孩子,被身穿斑斓彩衣的笛手带走,从此杳无踪影……这段文字刻写在德国哈默尔恩城的“无鼓街”的一个木牌上,它记载了一件悲惨的往事。但是,这130个孩子为什么出走?走向哪里?谁带走了他们?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黑死病和“笛手”故事

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称“黑死病”,是一种以老鼠和跳蚤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因患者常伴有淋巴腺脓肿或皮肤出现黑斑而得名。

从1300年前后一直到15世纪中后叶,欧洲各地灾难频仍。地力衰竭,气候变冷,暴雨频频,农业歉收,饥馑蔓延。更为严重的是,被称作“上帝惩罚”之顶点的黑死病,正在这里开始以灾难性的规模传播。

1347年,一种由老鼠和跳蚤携带的耶尔森氏鼠疫杆菌经过地中海各港口传到西西里岛。1348年,传到了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格兰。1349年传到奥地利、匈牙利、瑞士、德意志各诸侯国和低地国家。1350年,传至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北欧……染上黑死病的人,常常是股沟或腋下出现巨大肿块,继而转为坏疽,四肢出现黑色斑点,并且腹泻不止而死;有的则因呼吸道感染而肿胀和咯血丧身。这种病传染性极强,死亡速度极快。有的人入睡时还好好的,经过一夜的痛苦挣扎,天明时便停止了呼吸。

死亡接二连三,“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了事。

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1335年时的图卢兹城人口约3万,到1380年时只剩下了8000人;东诺曼底的人口在1347~1357年,10年间减少了30%,到1380年又减少了30%。据估计,在14世纪的100年中,黑死病夺去了25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伯恩斯等人编写的《世界文明史》则推算,由于黑死病、战争、饥馑等原因,西欧人口在1300年至1450年间减少了至少一半,甚至于“很可能减少了2/3”。拜伦爵士为此悲愤地叹道:“这不是人类的历史,这是恶魔的圣经。”

黑死病吓得人们魂魄俱丧,“彩衣笛手”就是在这样一个凄惶的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则民间传说。

哈默尔恩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威悉河畔,在中世纪,它是一个面粉磨制业非常发达的小城,大量的粮食囤积,使得这里的老鼠也格外猖獗。

正因为如此,当地便出现了捕捉老鼠这样一种专门的职业,同时,捕鼠人又常常是能演奏乐器的流浪艺人。据传说,当时就有一些这样的吹笛人,他能用笛声引出老鼠,并把所有的老鼠都带到河里淹死。

1284年,哈默尔恩也遭到了鼠疫袭击,居民们惊恐万状。正是这时,来了一个身穿五颜六色衣服的来历不明的吹笛人,自称能把这些该死的老鼠全部带走。哈默尔恩的居民高兴极了,答应只要能赶走老鼠,他们将付给他一笔丰厚的报酬。

那吹笛人果然神奇,他的笛声一响,那些老鼠就纷纷出洞,围住他,仿佛是听他的演奏听得如痴如醉。他一边吹,一边走向城外,那些老鼠也跟着走向城外。最后,他用笛声把所有的老鼠都引到城外的威悉河,在威悉河里淹死了。

但是,哈默尔恩人背信弃义,不肯按事先的约定付给“彩衣笛手”报酬。

6月26日,那个“彩衣笛手”再次出现在哈默尔恩街头。他吹起笛子,引来了许多围观的小孩。他一边吹,一边走向城外,大约有130个孩子也跟着他走向城外。最后,在悠扬的笛声中,所有的小孩都沉入了河底。

吹笛人用这样可怕的报复惩罚了忘恩负义的哈默尔恩人。

是道德寓言吗?

现在,鼠疫大流行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但这个“彩衣笛手”的传说早已传遍全球,成为许多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作曲家灵感的源泉。

在哈默尔恩城“无鼓街”上,记述这段故事的木牌尚在,根据这个民间传说改编的戏剧常演不衰,成为哈默尔恩吸引外国游客的旅游节目。

“彩衣笛手”的故事是真的吗?真有那么一个“彩衣笛手”,既能把万恶的老鼠引进河里,又曾把130个无辜的孩子沉入深渊吗?欧洲的一些文史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见解。

有人认为,“彩衣笛手”纯粹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类似神话的传说故事,这个民间故事之所以盛传不衰,是因为“彩衣笛手”的传说里包含了一个道德哲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政治讽喻寓言。它的不幸的结局更给这个民间传说增加了感染力。这个传说故事的目的是教育后人牢记讲究信用,不可忘恩负义,并且讽刺了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而不信守诺言的伪君子。因此,如同欧美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古老传说一样,“彩衣笛手”并没有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依据,它在“黑死病”的恐怖背景下开始诞生,在民间流传中逐渐丰满,并最后完成。

但是,更多的研究者不同意上述意见,因为在哈默尔恩城的博物馆里充满了与“彩衣笛手”这段传说有关的纪念文物。

有一篇15世纪的手稿这样记载,“彩衣笛手”是一个约莫30岁的漂亮男子,他吹奏银笛令人倾倒,孩子们听到笛声便跟在他身后出了城。一个名叫路德的妇人和一个10岁的少年目睹他们离去。悲痛的父母四处寻觅,再也没有找到他们。

另一篇手稿说,在1300年,哈默尔恩市民在教堂内装了一面纪念之窗,这面已毁于17世纪的窗上记载:“所有的孩子们历尽艰险,到达哥本山,然后音信杳然。”

一些学者专家用尽多年心血考辨后也认为:“彩衣笛手”并不是子虚乌有的杜撰,它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人其事的。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1284年6月26日,一位名叫施皮格尔伯格的“彩衣笛手”,带走了130名少年向东迁移,到波罗的海沿岸的波美拉尼亚一带去了。他是一位蓄有胡须、和蔼可亲的老者,在当时的德国曾担任过地方移民官,在1284年前后经常往来于哈默尔恩城和波美拉尼亚之间。他的两个弟弟也是当地负责转运移民的行政官员,曾经在哈默尔恩城附近定居过。

很显然,也许当时确实发生过一起130名少年失踪的事件。那么,他们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为何杳无音信?

杳无音信之谜

有一段史料则记载得比较详细:

当130名孩子失踪之时,施皮格尔伯格也一时不知去向。但到1284年7月8日,即孩子们失踪后的第11天,有人亲眼看见施皮格尔伯格出现在德国的什切青港(今属波兰)。什切青港是当时移民的必经之地,距哈默尔恩城大约400公里,10天左右的行程。

13世纪之初,许多人口稠密的德国城镇都向往着移民,地域广袤的东部被称为“福地乐土”,那里盛产小麦、蜂蜜、肉类,因而人们迫切希望向东迁移。当地居住的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也欢迎这些来自德国的移民,因为他们的到来可以增强防卫力量,用于阻挡来自俄罗斯的侵扰与掠夺。于是,受了王公贵族的支持和怂恿,当时德国东迁的移民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施皮格尔伯格带领130个孩子向东迁移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不足为怪。不幸的是在东迁途中,他们乘坐的船只在波罗的海海岸附近沉没,施皮格尔伯格与130名少年一同罹难,无一人生还。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探究这一历史悬案的谢博尔特先生,为了解开“彩衣笛手”之谜,查阅了哈默尔恩博物馆的大量历史书籍和纪念文物。他认为,要了解事实真相,还必须弄清楚笛音捕鼠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科学实验证明,“彩衣笛手”用笛子诱捕老鼠的做法是完全可行的,他利用高频率的笛声使老鼠的神经紧张而错乱,从而诱使它们纷纷拥入河中自杀。历史上,英国就有人使用过一种锡笛,捕鼠人利用锡笛发出的高频率的抖颤声,将成千上万只老鼠驱入陷阱。在中世纪,欧洲大陆鼠害横行,因此,出现一个巡游捕鼠的人,利用高频率的笛声把老鼠引向河中淹死,是完全可能的,不足为奇。此事同130个孩子失踪事件也许是两回事,人们出于训诫的目的把它们融合成一体了。

如今,“彩衣笛手”的故事,已成为哈默尔恩城重要的人文资源。在美丽的老城区里,随时都能遇见戴有插着羽毛的彩帽,穿着五彩缤纷服装的男子,在街头巷尾串行,以招揽游客。一年一度的6月26日这个灾难纪念日,成了哈默尔恩城的盛大的旅游节日。从5月中旬到9月中旬的每星期日的12点整,露天剧场都要进行“彩衣笛手”童话剧的演出,供游客免费观赏。

“彩衣笛手”的真相究竟如何?当年那些孩子到底走向了哪里?没有最后的答案。如今,这个未解之谜每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到哈默尔恩观光旅行,其中当然不乏试图穷究“彩衣笛手”谜底的有心人士。

基德:海盗之谜

威廉·基德是世界海盗史上最著名的海盗,他曾经是纽约的名商和财主,又曾经是海军英雄和国王御批的缉私船船长,无论在生前和死后,都被称为“梅盗之神”。

基德案件之所以轰动一时和引起后代关注,是因为他的出海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大英帝国最上层的几个贵族掺和着他的海盗活动,而最后,他们却出卖了他。

基德之死

处决基德的仪式是非常壮观的。在威风凛凛的仪仗队前面,有一辆敞篷四轮马车,车上坐着海军元帅奇克和副元帅,他们肩上扛着一把银质船桨,象征着海军的权威和力量。仪仗队后面是由两列警察押解的死囚车,车上挂着黑布,里面关押着基德和他的同船水手马林斯,以及一名与本案无关的末流海盗。

庞大而喧闹的人群尾随着基德的囚车,涌向刑场。人群中,此起彼伏地唱着一首专门为基德谱写的叙事歌谣—《基德船长向大海告别》:我是基德船长,我是基德船长,当我航行的时候,我作恶多端,甚至不畏惧上帝的惩罚,我从这个海峡游荡到那个海峡,发现了不少船只,我把它们全部击沉或者烧毁,当我航行的时候。我杀害了威廉·穆尔,把他抛弃在血泊之中。永别了,诸位老少,所有快乐、勇敢的水手,欢迎你们来分取我的金银财宝,因为我就要死了。永别了,卢农镇,这个到处是漂亮姑娘的地方。我将得不到宽恕,我要死了,我要死了,永别了,因为我要死了。在那可怕、悲惨的黑暗之处,我将长眠。永世长眠。基德的示众整整进行了两个小时,才到达位于泰晤士河泥泞河滩上的瓦滨刑场。在绞刑架旁边,站着的是保罗·洛兰牧师。不过,这位船长仍然不肯忏悔,也不要求别人的宽恕。

如果说,基德一生中有什么突出特点的话,那就是他命运多舛,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仍然如此。他刚被吊上绞刑架,在空中摇晃了一会儿,绞绳经不住他的重量,就“啪”的一声断了,把他摔在泥塘里,惹起围观的民众一阵惊叫。被摔得晕头转向的基德又被人拖上一架梯子,重新被套在绞刑架上……按照海事法庭的规定,他的尸体将被用铁链绑在柱子上,让泰晤士河潮水一起一落冲刷三次,然后用金属铠套和铁条同定,重新吊在位于泰晤士河口的另一剐绞架上。这样,肌肉腐烂了,骨骼和头颅仍会保持原状,所有进出泰晤士河的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它。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当作对将要去犯罪的人的一个恐吓性的警告”。

从“缉私船船长”到海盗

威廉·基德是苏格兰人,1645年出生在格里诺克。据推测,当他还是孩提的时候,就出海航行了,20岁时移居美洲。到17世纪90年代初期,他已是纽约一位颇有财产的富人了。

当时的英国人在北美洲控制着大片的殖民地。除了宿敌法国人之外,猖獗的海盗也直接危害着英国人的利益。

基德的朋友、纽约和新英格兰两地总督贝洛蒙伯爵提议,由基德组建一艘强大的缉私船,其任务是:(1)缉拿海盗,缴获海盗赃物;(2)截捕敌对国法国人的一切船只和货物。

传说,贝洛蒙还同基德签了一份秘密协议:由贝洛蒙负责筹措4/5的款项,大约是6000英镑,这笔款子来自四位隐藏姓名的当政大臣。协议规定,国王按惯例分得掠获物的10%,贝洛蒙的幕后赞助人分54%,剩下的由基德处理。

没有人知道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但基德很快就得到了一份盖有英国国王御玺的委任书,上面写道:授权“我们忠诚的、敬爱的威廉·基德船长”委任书这样称他—捉拿海盗,并查封他们的船只以及“一切商品、金钱、货物和器皿”。

基德以为,有国王和大臣们的庇护,他是安全的。1695年,基德船长的“冒险号”从泰晤士河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