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推理
14989600000050

第50章 洞察力(2)

糊涂间谍

S 国的间谍D 叛逃后被Z 国的间谍机关保护起来,将他藏在某高山滑雪场附近的山庄里。

S 国间谍部门在得到可靠情报后,派杀手M 去除掉D。M 在嘴上贴了假胡子,混在大批来滑雪的国外游客中,一面滑雪,一面观察地形,考虑暗杀方案。他在晴朗的天气下滑了两整天雪,到了第三天晚上,他终于溜进山庄,刺杀了D。不过他在逃跑时被Z 国保安人员看到,Z 国反间谍机关根据目击者的叙述,给他画了像,在各个关口都布置捉拿他。

杀手M 却早有准备,他撕下贴了几天的大胡子,相信Z 国警方一定认不出他来。但结果他在第一个关口就被人一眼认出而遭拘捕,毛病还恰恰出在胡子上,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由于杀手M 连着两天都在晴朗的天气下滑雪,所以脸上已经被雪地上反射的阳光晒黑了,但他却忘了这一点。由于他脸上贴胡子的位置显得特别白,所以Z 国警方一下子就发现他曾经化过装。

辣嫂巧戏县官

从前,有个县官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名,带着一班人马,到乡间游山玩水,吃喝玩乐。

这天黄昏,县官大人一行来到莲花山古阳寨,看看天色已晚,就想在此暂住一夜。

下轿之后,他让随行人去找这寨子里的甲长,并吩咐道:“要搞20盘山珍野味给老爷下酒。”一个时辰过后,甲长领着县官来到辣嫂家中吃饭。

入座后,县官看到桌上摆的只是两盘韭菜、一盘炒笋干、一盘成辣椒,根本没有什么山珍野味,不由勃然大怒,质问甲长:“刚才的交代,你听清楚了没有?”

甲长一时神色慌乱,不知如何回答。辣嫂见状,笑迎上前说道:“县官大老爷,桌上的菜,正是遵照您的吩咐准备的呀!”

说罢,辣嫂一五一十地数给县官听。县官听了辣嫂的解释,哑口无言,愤然离去。

你猜猜看,辣嫂说了些什么话,使县官大人无言以对。

辣嫂数给知县大人听:两盘韭菜,二九一十八,加上笋干一盘,辣椒一盘,正好二十盘菜,这些都是山珍野味。

矮个子侦探

“只要肯干,像我这样矮小的人,也是可以干出成绩的。”世界上最矮的侦探、身高只有1.14米的路西奥·平克曾经这样说过,真可谓人矮志不短。

对于26岁的平克来说,侏儒身型并不妨碍他成为一流的侦探,相反,还为他侦破不少案件提供了其他侦探所不曾有的方便。

一次,一个富翁担心儿子被绑架,聘请平克做保镖。平克干脆穿起校服,与富翁的儿子一起上学。一天,当他俩离开学校时,突然驶来一辆汽车,跳出了一个大汉,冲向富翁的儿子准备绑架他。平克见状立即带着富翁的儿子跑进一间拥挤的商场,混入人海之中,因此逃脱了绑架。

又有一回,平克与另一名侦探调查一名军火商,要查出他是否出入一家豪华大酒店。但酒店拒绝他们翻阅住客登记册,并将登记册锁在经理办公室内。然而,平克去体育用品店买了一只大提袋,顺利地找到了登记册,完成了任务。

聪明的朋友,你知道矮个子侦探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吗?

原来平克自己钻进体育用品袋中,让另一个侦探拎到酒店里,声称要寄存大袋,经理不知有鬼,同意放在经理室内。平克待经理离开后,爬出袋子,找到登记册,拍完照,又钻回袋里,凯旋而归。

谁报的案

一天傍晚,某公司经理A 独坐在家里,他的朋友B 打来电话,两个人刚说了几句话,突然A 家的门铃响起来。

“请等一下,我先去开门。”门开了,闯进一个戴墨镜的家伙,一拳将A 打倒。

不速之客一句话也不讲,用一根木棒向A 的头上猛击。A 立刻倒在血泊中,倒下之前只来得及喊一声“救命!”但声音十分微弱,邻居们谁也不会听到。罪犯奔向保险箱,想窃取里面的钱财。

但出乎罪犯的意料之外,没等他把东西拿走,警察就赶到了现场。

请问警察是怎么知道的?是谁报的案?

报案者正是和经理A 通电话的人。当凶手敲门时,被害者曾在电话中讲:“请等一下,我去开门。”而对方在等电话时,听到话筒中传来“救命”的呼声,就立即向警方报案。

“沙漠之狐”的奇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北非的沙漠里,英国的坦克军团与德国的军团对峙着。

英军有800辆坦克,德军只有340辆坦克和一些卡车,在数量上还不及英军的一半。这一军事情报早为德军隆美尔将军得知。

素有“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用望远镜想看一下英军的情况,但是他看不见英军的坦克,因为沙漠里高低起伏不平,而风沙又大。

隆美尔边观察边拼命思考:“从火力上看,坦克面对面进攻一定吃败战,那该怎么办呢?”

这时隆美尔突然灵机一动,充满信心地说:“立刻下令开始战斗。”

但是,这命令并非指坦克开始攻击,而是命令卡车全部出动。

那么,请问隆美尔采取的是什么战法呢?

他命令卡车绕大圆圈行驶,这样四处的沙尘会到处飞扬。英军由于毫不知情,一看到漫天的烟尘,误以为大量的坦克要攻打过来,不知道该应付哪个方向好。而隆美尔将军等到时机成熟后,再发出命令:“卡车后退,坦克全速前进!”

于是在德国坦克猛烈的进击下,英军只好急速后退,狡猾的“沙漠之狐”终于获胜。

指纹破案

罪犯在作案后往往会尽可能擦干净自己留下的指纹,甚至有的罪犯还要把别人或受害者的指纹印在现场,以求制造混乱,但是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

A 和B 是生意上的合伙人,A 后来起了谋财害命之心,将B 杀死,然后伪造B 自杀的现场。A 先是假冒B 的笔迹,用铅笔写了份几乎可以乱真的遗书,由于A 有点儿紧张,写错了一个字,又用铅笔末端的橡皮擦干净,然后补写上。干完这些之后,A 把自己在铅笔上的指纹全部抹掉,印上B 的指纹。A 又用同样方法,把B 的指纹印在毒酒怀上。A 以为这样一来肯定是万无一失,没想警方到现场一调查,很快就判断出B 是被人杀死的。你知道警方发现了什么疑点和证据?

警方发现遗书有擦过的痕迹,铅笔末端的橡皮也曾被使用过,但铅笔上却只在B 握笔处有指纹。按照常理,曾用铅笔写遗书,又曾用橡皮擦,指纹不应只有一处,起码在铅笔上下两处都有指纹。这证明B 的指纹是被人杀死后印上的。

吹牛的侦探

香港某富翁为了寻找失踪的儿子,想雇用一个私人侦探。

富翁对前来应聘的私人侦探A 说:“我决定是否雇用你之前,先要知道你是不是一个机警的人。”

A 立刻说:“我最大的特点就是机警。”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给富翁讲了一个故事。

“两年前的一天,我到郊外的水塘去钓鱼。就在我注视水面的浮漂动没动的时候,突然水面出现了一个影子,正是我的仇人阿七,他曾经由于我的揭发而入狱。想不到他出狱以后,仍怀恨在心,企图报复。他手中拿着一把短刀,偷偷地走过来,我故意不做声,正当他靠近我身后时,我把鱼竿向后猛力一挥,鱼钩钩住了阿七,我立刻回身挥拳向他猛击,将他制伏。”

富翁听完私人侦探的故事,沉默了一会儿,便说道:“我不喜欢雇用乱吹牛的骗子,你回去吧。”

私人侦探A 被说得尴尬万分,他实在不知道自己编的故事出了什么破绽,被富翁一下就看破了。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人所见到的池塘水面的倒影,只能是比自己更接近水面的人,但侦探A 却说阿七在他身后时他看见了倒影,这里有破绽。

寻找机密文件

某国间谍008,奉命到B 国去刺探军事情报。他已顺利完成任务,并且把所得的文件,拍成微型胶卷,乘飞机返回本国。

在飞机上,008从飞机上向本部呼叫:“我已把胶卷藏在飞机上最安全的地方,即使飞机失事,也不易损坏……”话还未说完,他突然大叫道:

“不好,飞机上有定时炸弹!”紧接着,电讯中断,随之而来的是飞机失事的报告。该国情报局立即派出大批情报人员到失事现场寻找胶卷。只是,飞机爆炸成无数碎片,到哪里去找呢?008说过,胶卷放在了飞机上最安全的地方,到底哪里最安全呢?你能帮忙找到吗?

在机尾。通常飞机失事时,机尾部分大多得以保存。

密室里的尸体

在一间门窗都已从里面上锁的房间内,发现一个男子趴在桌上死了。

经法医鉴定,死因是氰化钾中毒。氰化钾是一种喝了之后立刻使人暴死的剧毒药品。事实上,死者是在30分钟前,被来到他住处拜访的那个朋友毒杀的。

但是,凶手用这种喝了立即毒发身亡的毒药杀死了被害者之后,又如何从这个密室中逃出去的呢?

凶手并不是从密室中逃走的。凶手离开的时候,是被害者本人开门送他出去的。

然后被害者很小心地将门锁上,在桌子前看书时,才毒发身亡。因为凶手将氰化钾放在胶囊中,然后骗被害者说是药,而叫他服下。而后他再趁胶囊尚未溶解之前,抢先离开作案现场。

谁偷了文件

某公司保卫科保密柜中编号为1045的机密文件被人偷了,该科保密员A 立刻向安全局报案。安全局工作人员E 接到报告后,立刻赶来调查此事。失窃机密文件一事只有保密员A 一人知道,E 嘱咐A 不要声张,经过调查和分析,推断可能是科内人员作案。

E 让A 找来了知道保密柜号码的其他三个人。“因为发生了一点事情,所以我想请你们说明昨天下班之后的行踪。”

E 对三人说。

“我在5点钟和朋友一起去吃饭,9点多我们分手回家。总务科的小石一直和我在一起。”孙某很坦然地说。

“我直接回家,走到半路才发现忘拿手提包了,于是又回来一趟,当时老王还没有回家。今天我因家里有事,打电话请了假。关于1045文件失窃之事,我一点儿都不知道。”乔二理神色自若地说。

他们三人刚说完,E 忽然指着其中一人说:“就是你偷的!”

究竟谁是窃犯呢?

窃犯是乔二理。因为机密文件失窃只有保密员一人知道,乔二理不但知道发生了窃案,竟还能说出文件的编号,不是太奇怪了吗?

消失的指纹

咖啡店的服务员,一直注视着独自坐在角落里喝咖啡的那位女士。

她的指甲上涂着红色的指甲油。那个服务员总觉得好像在哪儿见过她,但就是想不起来。

不久,那个女士喝完了咖啡,她到柜台付过账之后,就很快地离去。

“啊!她就是最近内部通缉的那个女间谍啊!我看过她的照片。”

服务员突然想起来。接到服务员的报告,国家安全人员立刻赶来。“那女子所用的咖啡杯是哪一个?”“是这个。”

服务员将那只杯子拿过来。国家安全人员立即检查杯上的指纹。

“奇怪了,除了服务员的指纹外,杯子上没有别人的指纹。那个女的戴手套没有?”

安全人员不解地问。“没有!”“你没有弄错杯子?”

“不会错,就是这个杯子。那个女的刚一离开,我马上想起来她就是那个被通缉的女间谍,所以连动都没有动,就一直放在这儿。”

“那么也许是她已经发现你在看她,所以就用手帕把指纹擦掉了才离开?”

“不可能的,因为我的视线一直没离开她,没有看到她擦过杯子。”

那服务员回答后,国家安全人员认真地检查了那女子坐过的座位,再重新检查她用过的杯子,都没有发现指纹。

“难道她会没有指纹吗?”服务员问。“不,我们掌握有她的指纹记录。”

这名喝咖啡的女子是如何将自己的指纹去掉的呢?

由于这名女子是个被通缉的女间谍,想方设法不留下指纹。因此,她在两手的指尖上涂着厚厚一层透明的指甲油,也不必担心别人会发现。

两个案子一支枪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日本名古屋市发生了一起枪杀案。大约两个半小时之后,东京也发生了一起枪杀案。

经过警方有关专家鉴定,发现这两起枪杀案中所用的子弹,是同一支手枪发射的。

凶器既然是同一支手枪,那么应该是同一个凶手吧。他先在名古屋杀了人之后,又赶到东京去杀人。警方根据这样的推理,结果是迟迟破不了案,始终找不到真凶。

最后,警方终于将凶犯逮捕。原来他们是兄弟两个人。在名古屋杀人的是哥哥,在东京杀人的是弟弟。最令警方困惑不解的是:案发时哥哥一步也没离开过名古屋市,而弟弟也一直待在东京。那么在这短短的两个半小时内,兄弟俩到底如何传递作案的手枪呢?

而他们绝没有让第三者帮忙把手枪带到东京。

在名古屋的哥哥作案后,立刻赶到名古屋车站。把枪放在皮包里,然后把皮包放在新干线快速列车的行李架上。快速列车直达东京,所以途中这两小时,不必担心皮包会被人拿走。弟弟就在东京车站等候,列车一进站,他马上把放在行李架上的皮包拿走。哥哥事先从名古屋打电话告诉他,皮包放在第几号车厢的行李架上。

奇怪的宴会

这是一件发生在美国的案子。某夜,一名重要的人犯从监牢中逃走了。由于他穿着带有竖条纹的囚衣,蓬头垢面,所以不敢走在大街上。而在整个城里,联邦调查局已开始搜捕,道路也全被封锁了,他的处境十分危险,正在这名人犯不知如何是好时,突然看见前面50米处有一间大宅邸似乎正在举办宴会,明亮的灯光从窗子向外泄出。他打算偷偷溜到衣帽间去偷一件衣服来换,但一进去就被人发现。而令人惊讶的是,大家居然都拍着手欢迎他。

于是,这名逃犯便和大家一起快乐地玩了一个晚上。到宴会结束前,他才穿着别人的衣服成功地逃走了。

这个敢公然欢迎一逃犯的宴会,究竟是个什么宴会呢?

这个宴会是个化装舞会。舞会中的人认为他是化装成囚犯的样子,所以才穿着囚衣,并且认为他化装得太像了,因此反而非常欢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