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14989200000058

第58章 追随梦想(3)

心灵感悟

不同的生命在那个岔路口,滑向了不同的人生路途。不只是有顺境,也有逆境,问路在何方?王勃《滕王阁序》中说: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与成功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是“我”不进取、不抗争,像那只在逐渐加热的开水盆里游泳的青蛙一样,融化在生活的惰性里了。

魏敏芝:我行,一定行

檀尚

张艺谋导演的原生态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在国际上一炮打响后,片中的女主角魏敏芝刚一闯入人们的视线,就载着盛誉的光环,按照常理,应该星光一片灿烂。然而,就在“魏敏芝热”风头正劲的时候,许多人都预测说这位“谋女郎”在星途上不会像巩俐、章子怡那样走太远,甚至许多导演都给魏敏芝降过温,说她既不漂亮,身材也不好,不适合做演员……22岁的魏敏芝似乎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她真的就此销声匿迹了吗?

当年,负面的声音如潮一样压来,这个来自乡村的“小土妞”有点儿蒙了。她照镜子时对自己说:“我感觉自己是这块料啊!我行,一定行!”自此,魏敏芝把电影当成了事业,她自信能在电影圈里蹬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她要证明给全世界看。就这样,在一片嘘声中,魏敏芝怀揣梦想,肩负使命,欣然上路了。高三时,她毅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然而,这一次她失利了。她在心里痛苦地拷问自己:漂亮的脸蛋和做人的身材是不是从影的必要条件?我真的没有这个才能吗?如果不做演员,我可以做导演吗?魏敏芝就像《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小老师一样,自省而坚强。即便在最艰难的处境里,也绝不放弃希望。与“北影”失之交臂后,她毅然选择了西安外国语学院影视传播学院,将专业调整为“编导”。强大的目标之前,未来显得魅力十足,诱人亲近。魏敏芝在校期间,学习非常刻苦,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的养分。一个偶然的机会,魏敏芝邂逅了一位她的忠实影迷美国夏威夷杨百翰大学教授、美籍华人陈尔岗。因为受到影片的感染,这位影迷对魏敏芝非常关注和喜爱,还提议将她推荐到自己任教的学校去深造。有一次,陈尔岗试探性地问魏敏芝,学成后有何打算。魏敏芝的回答铿锵有力:“学成回国,专拍山里那些贫苦的孩子,让整个社会关注和帮助他们……”陈尔岗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推荐她到国外就学的步伐也加快了许多。

然而,去美国就学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魏敏芝的英语基础相当薄弱,许多人都替她捏了一把汗。正式收到陈尔岗邀请的那天,魏敏芝心事重重。她久久地坐在图书馆里盯着面前的笔记本发呆,她问自己:人这一生,关键的机会能有几次?那一天,走出图书馆的时候,魏敏芝的拳头攥得紧紧的。

经过2年的“攻坚战”,刻苦而聪慧的魏敏芝最终在杨百翰大学组织的留学考试中脱颖而出,令人惊叹的是,她还争取到了全额奖学金,可免费入学。成绩颁布的那天,魏敏芝有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这一役的胜利,对她继续追求梦想是巨大的鼓励。在杨百翰大学里,魏敏芝异常活跃,她对自己说:“我要在世界的高等学府证明自己的强悍!”

通过竞争,她获得了校内电视台副导演的职位。同时,还将校内的中国留学生组织到一起,成立了首届中国同学会,并担任学生会主席一职。每隔一周,魏敏芝都要放映一部中国的电影,向全校师生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此外,她还加入了学校的合唱团,该团规模大、水平高,在美国享有盛誉。魏敏芝当仁不让,打败其他竞争者,当上了合唱团的副导演。在异国的土地上,魏敏芝的才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不久,崭露头角的魏敏芝受到美国一家影视公司老板的关注,邀请她执导电影《母亲的心愿》。该影片不仅由她独立执导,还由她担任主演。凭此片,魏敏芝受到了科威特中国电影周的邀请,成为首发在海湾地区亮相的中国演员,还获得了科威特文委最高奖……自此,魏敏芝不再是那个浑身冒着土气的原生态演员,她已经在历练中变成了一道耀眼的风景,并在异域的熏陶下脱胎换骨。在当下最红火的新浪博客网上键入“魏敏芝”三个字,你会发现,她的名字处在文化圈里……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出众。但,只有不是一直停留在“认为”上,而是不断调整自己,总在证明自己是“很出众”的人,才会真的“很出众”。魏敏芝做到了。

心灵感悟

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每个孩子的梦想。但是,想要梦想成真,需要相信自己,勇敢挑战自己。魏敏芝就是这样的例子。魏敏芝用她的成绩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相信每一个心存理想的人皆能走向成功。

人生不能过于安分

俞敏洪

我喜欢这样不安分的人,总爱折腾点儿事出来的人,跃跃欲试的人,蠢蠢欲动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会不断突破自我,呈现精彩。

我发现成功的人生都有一个特质,就是不安分。我们父辈中的很多成功者,都是原来放弃了铁饭碗。这绝对不是什么懂得放弃的精神,而是因为他们不安分,不满足于眼前安稳的现状。虽然他们其中也有牺牲者,但他们的生命都在拼搏,都很有价值。

世上有3种人:第一种人,他们不能适应社会的准则,被无情地打击到社会最底层,他们的精神生活几乎为零,只能得到维持生命存活的物质条件;第二种人,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准则,但他们必须遵守社会准则,在社会准则面前没有任何的尊严。他们随波逐流,在适应社会准则时,能够得到一丁点儿好处;第三种人,他们不但能够游刃有余地适应社会准则,而且能够在完全了解、理解社会准则后,根据自己的想法改变一部分社会准则,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他们不用为所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苦恼,因为他们为世人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中国的孩子,在我看来,大多做不到第三种。首先,他们已经适应了逆来顺受,而不是去改变。

他们适应了随大流不犯大错,而不懂得独立作判断,独立选择。比如考研,为什么考研?因为这样稳呗!这是什么稳?不是安稳,是这样不会出大问题。中国人有种很恶劣的文化心理,就是求同心理,跟大多数人一样,应该是安全的。

其次,他们大多数已经丧失了创造力。改变是要创造力的,没创造力的人没自信,所以求稳,但求无过,这是弱者的想法。强者,藐视过失。在这点上我很欣赏韩寒,如果他当初真的接受了某大学的录取,或者继续读书,那么现在的他,至多是一介文人。然而,这个退学的大错他犯下了,这个天下之大不韪他冒了,所以他现在得以保持这般本色。

第三,中国的孩子缺少分辨规则的能力。只要是规则,条件反射是遵守。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区别在于,成功的人懂得去分辨真规则和假规则。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大学里逃课,多数人是不敢的。为什么?点名啊,规则摆在这里,不去点名会被扣分。其实这是一个假规则,点名,是大学体制对付不认真学习混日子学生的一种手段。换言之,有学习目的的学生,不是大学点名体制的目标人群。大学里的真规则是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分辨出真假规则的人,自然懂得怎么去选择自己的行为。

中国的孩子长大会怎么样呢?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长大怎么样,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中国孩子,同样会保留一样的文化秉性,求同心理,缺乏开拓精神,缺乏激情。

大学实习的时候,我曾经见过一些被生活奴役的人,没有激情,开着冷掉的玩笑,唯唯诺诺,冷幽默,眼镜后面笑容尴尬。公司老总在说到他的司机时这么描述:“他跟着我6年了,6年前是700块的工资,现在还是。我曾想提拔他,可他并不努力,所以他只能是这个价值,他永远是700块。”

精彩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精彩,无聊的生活,是一样的无聊。

年轻时保值,就是贬值;年轻时贬值,那是垃圾;年轻时增值,才是人才。我现在可以是700块,我明天就是701块,明年就是7000块,而几年之后,是我来衡量别人是700块还是7000块,这才是人生。我喜欢这样不安分的人,总爱折腾点儿事出来的人,跃跃欲试的人,蠢蠢欲动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会不断突破自我,呈现精彩。

心灵感悟

人生不能过于安分。如作家三毛,她像一只不安分的鸟,从台北一飞就飞到美洲美洲的山川、河流、草原、山谷都留下过三毛的足迹,要不然怎会有那分厚重的《万水千山走遍》?又如上海汉子余纯顺,刚直的他为改变鲜活生命的生存状态,不断辗转于一种习俗与别一种习俗的存在时空,不断辗转于一种文化与别一种文化的磁场空间,不断辗转于一方生命的禁区与别一禁区。寻着余纯顺的生命轨迹,我们可以走进神秘消失的巴蜀国之地,残垣戈壁缠绕的楼兰古址,“魔鬼区域”罗布泊……叶乔波的坚持和刘翔的退出魏剑美对中国人来说,北京奥运会最值得期待的恐怕就是刘翔的110米跨栏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场比赛刘翔就黯然退场了,给数万名正在狂热呼喊“刘翔加油”的观众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

刘翔的退赛当然是本届奥运会最大的遗憾之一,但他“未战先退”的举动却昭示着中国人对体育精神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速滑运动员叶乔波。她在1992年就被查出半月板断裂,但她还是带伤远赴6个国家参加了8场世界性大赛。1993年4月,一名日本专家检查她的膝伤后万分惊讶,说这还怎么比赛,你应该马上做手术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但3天后,叶乔波忍着剧痛拿下了世界短距离速滑赛全能冠军。2004年,她又在第17届冬奥会上夺得中国在冬奥会上的首枚铜牌。在赛后的手术中,医生惊讶地发现她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早已断裂,腔内有8块游离的碎骨,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

“叶乔波精神”一度是被广泛宣传的,媒体称她一直“自觉以雷锋等英雄模范为榜样,决心把有限的运动生命全部献给祖国的体育事业”,“她忍受严重伤痛,坚持参加比赛”。叶乔波成了英雄,成了诠释“中国精神”的形象代表。但是,对叶乔波本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殊不知,她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甚至不少人还担心她“永远都站不起来了”。

相对于叶乔波来说,刘翔所受的心理压力更大,更何况他的伤痛还远远不能和当年的叶乔波相比。如果发扬“叶乔波精神”放手一搏,拿奖牌甚至卫冕金牌也并非全无可能。

但是刘翔没有,只因为他“并不是为了跨栏而活着”。在可能严重损及健康的情况下,刘翔选择了退出,选择了独自承受所有的指责与非难。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时代的进步已经使人们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刘翔的放弃,也能够更理性地对待代表“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的金牌了。

叶乔波的“坚持”让人钦佩,但更让人心酸;刘翔的退出让人惋惜,但更让人欣慰。因为,我们终于摆脱了那种一定要“战死疆场”的所谓“中国精神”带来的心理重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翔的退出和观众对他的理解,标志着我们对体育精神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心灵感悟

史铁生在1988年对刘易斯诉说的那番心里话,显得格外有预言性:“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确实,无论是谁如果想不明白这一点道理,那么他就只能成为荣耀、名利、金钱的最终性奴隶,所以应正确看待刘翔退出自己期盼了7年的北京奥运赛场。其实,真正的奥运精神并不只是“更高、更快、更强”,更在于与全世界的沟通,为了和平,为了健康而奋斗。

不甘平庸的蚂蚁

佚名

列夫离开办公桌刚一会儿,回来就发现一只蚂蚁爬上了他刚买的蛋糕,这下他享用的兴致全没了。列夫质问蚂蚁为何破坏他的心情,浑身沾满奶油的蚂蚁慢条斯理地说,它饿了,被蛋糕的香味吸引过来,而且它食量小,一点点蛋糕就够了。

列夫听了更火了:“以你的身份,哪配得上跟我一起吃相同的东西?你应该捡垃圾吃。”蚂蚁一脸委屈:“我有我的蚁格,不想卑微地讨生活。”它说,它也想出蚁头地,但天生的不平等叫它只能不起眼儿地过日子,可它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所以它选择这陌生且危险的城市。这么一说,列夫心软了:“你不怕无法适应?”“只有做过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蚂蚁说,它不觉得它的生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它相信,生命充满了无限可能。

列夫心情很沉重,这些年,他最大的困惑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却始终未付诸行动,只能原地打转,也许不会更坏,但也绝对不会更好。回过神儿,列夫准备把整块蛋糕送给蚂蚁。但蚂蚁谢绝了,它说,它已经尝过蛋糕的滋味,想再去尝点儿别的。

心灵感悟

蚂蚁虽小,但是有自己的理想,并且付诸行动,这便是成功之路。与蚂蚁相比,文中的列夫先生可以说更加“渺小”。知道自己要什么,却从未付诸行动。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罗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侏儒”的故事,他徒有过人的天赋和才智,却不会正确将其运用、付诸于实践,最终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