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14989200000013

第13章 仰望星空(4)

“地中海。”妈妈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什么叫地中海?”孩子半晌之后继续发问。“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妈妈想了一会儿作答。“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孩子寻根究底。年轻的母亲,被孩子问得一时语塞,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饶有兴致的他。他轻轻地拉起孩子的手,微笑着说:“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这一解释出自以发现惰性气体而闻名于世的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瑞利曾用太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的理论解释过天空的颜色,并由此得出结论海水的颜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所致。

可是,在告别了那对母子后,他的心总是不踏实,觉得自己的解释不够充分,没有十足的信服力。男孩那双充满探索精神的大眼睛让他为成年人死去的“好奇心”感到羞愧。

他回到加尔各答后,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他利用自己的研究优势,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现出蓝色的机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一样。他进一步研究,又在固体、气体和液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为20世纪初的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他叫拉曼,他发现了被称为“拉曼效应”的光散射效应,为物理学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1930年,他走上诺贝尔领奖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荣获巨奖之后,媒体的采访纷至沓来,拉曼的回答总是寥寥数语,而重复的最多的是:“我只是追问了一个为人所司空见惯的问题: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而这个问题却是由一个小男孩提出的,他的那颗好奇心震撼了我,也启发了我。科学之路,就是要常怀好奇之心,并努力地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

心灵感悟

为什么苹果会落地?为什么沸水能把壶盖掀起来?牛顿和瓦特这么问了,并作出了自己的解答,整个世界因之往前迈进一大步。生活中那么多的司空见惯,有多少我们问过为什么?又有多少为什么是我们真正能够从容回答的?正是在这问与不问、答与不答之间,自然埋伏了许多玄机。恐怕小男孩自己也没料到他那蓝色的追问会有这般巨大的力量,我们何不也常怀好奇心来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呢?

古龙的争与让

王者归来

不争,不足以立世;不让,不足以成功。他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江湖,他是万千读者追捧的偶像,他的名字叫古龙。古龙除了拥有惊世骇俗的才华,更有不俗的处世智慧和宽广胸襟,在坊间享有盛誉。

经过多年打拼,古龙终于在文坛拥有了一席之地,并与金庸先生结为好友,常常结伴交游。后来,古龙因为一些债务原因,手头有些拮据,金庸先生便帮他联系了一个日本的出版商。对方也很欣赏古龙的才华,邀请二人当面晤谈。

双方见面之后,会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因为文化的差异,大家在讨论文学创作上有了分歧。对方虽然礼节周全,但骨子里透着傲慢,尤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很是不屑。场面有些尴尬,金庸先生微笑着缓和紧张的气氛,古龙的话却越来越少,渐渐沉默。

酒过三巡,对方的酒兴高涨,不停地催服务生上清酒。古龙和金庸都有些不胜酒力,不免推辞。不料对方忽然露出鄙夷的神色,一语双关地说道:“你们中国的小说家也不过如此嘛,连喝酒都很小气!”金庸连忙侧过脸,紧张地看着血气方刚的古龙。让他没想到的是,古龙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缓缓说道:“这么小的杯子怎么能尽兴呢?来,换脸盆来!”说着,他让服务员取来3个脸盆摆在大家面前,然后用清酒倒满自己面前的脸盆,高高举起。

“干!”说着,他端起盆,仰头就要喝。坐在一旁的金庸惊得无话可说,日本出版商更是傻了眼。出版商连忙起身拉住了他,嘴里不停地说道:“古先生,我佩服你!不要再喝了!”

日本出版商不敢再傲慢,恭恭敬敬地与两人道别。金庸悄悄问酒醒后的古龙,真的能喝得下那么多酒吗?古龙笑着告诉他,其实自己也喝不了那么多酒,只是吓吓对方罢了。善待自己的人,自己必须还以善良;轻视自己的人,就必须坚决反击,何况是事关作家的尊严和民族感情。

金庸先生不止一次对朋友提起这件事情,表示古龙的侠气精神让他佩服。

随着古龙名气的与日俱增,他的小说越来越炙手可热。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开始挖空心思效仿他,冒充古龙写小说。一天午后,一个朋友在市场上发现了几本冒充古龙先生新作的小说,异常气愤。他立刻买下了几本,气呼呼地来到古龙的家里。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向争强好胜的古龙并没有生气,反而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坐在一旁的朋友按捺不住,问他为什么不追究。古龙微笑着告诉他:“这本小说的风格,我一看就知道是谁写的。我也非常反感这些抄袭、模仿的龌龊行为。可这个作者我认识,他的家境非常贫寒,不过是以此来糊口罢了。如果我去举报他,那他全家人都可能饿肚子,能饶人处且饶人,何况他的原因很特殊;再说,他的文笔很不错,我不忍心就让他这样毁在我手里。”朋友听完古龙的话,唏嘘不已。古龙放弃追究,再次显现他的博大胸怀。

的确,古龙对冒充自己的作者,如果是纯粹牟取暴利的抄袭者,绝不手软;但对那些才华过人的贫困年轻人,则和他们成为朋友,帮助他们成为台湾新一批的优秀小说家。

正因为如此,虽然古龙逝去,却威名不倒,并将这分豁达与博爱传递下来。

古龙的争,不是莽夫之争,而是血性之争,为自身尊严而争,为民族荣誉而争;古龙的让,不是懦弱退缩,而是心怀博爱,不计小利,为更多有才情有抱负的人提供机会,让人佩服。人生一世,如苍鹰翱翔,血性与宽容,就是苍鹰的两只翅膀,不争,不足以立世;不让,不足以成功。懂得争与让的真谛,才让古龙一生翱翔苍穹。

心灵感悟

今日的社会尤为重视优胜劣汰,生活、工作、学习,竞争无处不在。争,不畏艰不畏险,方显男儿本色;争一争、试一试,才能把握机会,开创美好未来。

老子有一句很好的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没有谁能争过他。这实际就是“让”。让,乃是谦与忍,适时适度的谦让,不会让你损失什么,反而会让你收获更多。

争与让,本是一对孪生兄弟,进退之间足以看出一个人的智慧与品质。如果懂得了争与让的真谛,你也会如古龙一样一生翱翔苍穹。

爱心的超越

蒋平

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全面转入反攻。就在盟军制订“地毯式轰炸”日本计划前夕,司令部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中国客人。

盟军作战室的布朗森上校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中国客人,但随即对客人提出的要求感到纳闷:他居然要求盟军在轰炸之前,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一批建筑文物的位置,务必尽全力保护这些古迹。也正是这位中国人,6年前,他的故乡北京宛平城、团河行宫等历史名城、名苑惨遭日军的炮火摧残,被迫举家逃亡。在长沙,他一家人又险些在日军的空袭中丧命。随后,他的亲弟弟在“淞沪会战”的硝烟中英年早逝;他的内弟接着在1940年保卫成都的空战中壮烈殉国。布朗森上校怎么也无法理解,就是这样一位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倾力保护敌国的古建筑呢?中国人平静地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恨不得将整个日本夷为平地,但优秀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私有财产,它属于全世界,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在这位中国人的据理力争下,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在盟军的猛烈轰炸中奇迹般得以保全,遍布二都的宫殿、城墙和寺院也毫发无损。这位为日本名胜古迹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便是著名建筑师梁思成。

40多年后,日本著名的《朝日新闻》曾刊发了题为“古都的恩人是中国学者”的文章,盛赞了他的义举;日本古建筑权威福山敏男也满怀感激地说:“梁思成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世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爱是没有国界的。当爱心融进了智慧和情感,它就会超越恩怨和时空。梁思成用他博大的包容,书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精彩、最动人的传奇。

心灵感悟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爱心没有国界,爱心传递的是人间真情和人性之美。也许你我双方阵营敌对,也许你我文化风俗截然不同,也许你我道德理念相悖,甚至你我国家不相往来,但是爱是相同的。“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国人民都积极救助、热心捐助,用最真情的行为书写了最厚重的爱心无国界的慈善诗篇。

请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是美好的人间!

智慧妥协

寇婉琼

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任何事都可以把握在自己的手掌之间。但是生活总是给人以不断砥砺,它赐予你失意和悲痛,让你一步步地改变对它的态度,消弭对它的无畏,慢慢地将你打造得成熟、理智,直到妥协。

然而,一旦你懂得了妥协,其实何尝不是获得了一种智慧。

王勃说:“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是啊,非无圣主,只是贾谊这个人“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我以为,这里的“识不足”指的便是贾谊缺乏妥协的智慧。他不遵循世代相传的游戏规则,不理睬人们约定俗成的种种禁忌,不但招致了小人的嫉恨,也让原本赏识他的文帝觉得他华而不实。他的感情那么真挚而热烈,不懂也不愿意妥协,离京后深感委屈,哀伤自悼甚而一蹶不振。《吊屈原赋》与《鹏鸟赋》传入京都后,文帝虽赞赏其文采,可更认为此人气量狭小,不堪重用。更让人惋惜的是,在梁怀王不慎坠马身亡后,本无责任的贾谊害怕文帝追究,又追悔自己的疏忽,从而更加郁郁寡欢,哭泣不已,一年后伤感过度而死,时年33岁。

可是,时光走到了几百年后的苏轼身上,妥协却闪现出了它智慧的光芒。因为政治的原因,苏轼落难了,依靠朋友的帮助得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来耕植度日,可他并不曾跳着脚咒骂和怨尤,而是欣欣然干脆将自己号为东坡居土。

从得意非凡的苏大才子变成了“竹杖芒鞋”的苏东坡,稍作妥协的他就将命运的乖舛踩在了脚下,从此,他走向了成熟,走向了更广阔的人生空间。面对市井小人的无礼斥责,他竟“自喜渐不为人知”,这种妥协已是有了包容的智慧了。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里的小童仆早已熟睡,鼻息如雷鸣,任凭东坡先生在外把门敲了又敲,小童仆都无法应声开门。算了算了,转身“倚杖听江声”去吧,这种妥协更是有了淡定的智慧了。

若说被宠赏时的东坡如一杯豪酒,那么落难之后的东坡却竟如一盏清荼了。豪酒浓烈,于是难免伤人伤己;清茶淡雅,于是更可养身养心。恰是因为有了对生活的某些妥协,使得他不怨不叹不嗔不怒,到了黄州,尽游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到了苏杭,“写”下了被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称之为他“写得最长最美的一句诗”苏堤;到了偏远、蛮荒的岭南,竟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欣然先做个饕餮者。这样,东坡先生就在每一次被贬谪过后反而更近禅一些,更亲佛一点,所以,他拥抱了清风明月,拥抱了苦境中一丝美味带来的欣喜,筑成了浪漫激情的“诗意工程”,最后,拥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至臻境界。

妥协,不是消极的退却,而是一种智慧的守护。懂得智慧妥协,即使我们的生活做不到昂扬,但至少会更活泼一些,更有滋有味一些!

心灵感悟

人生需要妥协,因为这就像凤凰涅槃一样,只有通过这样的人生洗礼,你才能够立足。妥协是另一种抗争,不要以为暂时的妥协就是屈服,那只是韩信的胯下之辱罢了。人生需要妥协,也许妥协更是一种忍耐。所有做大事的人都是那些被“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身”之人,忍常人所不忍之人,方能成其常人所不成之事。忍耐是一种修炼、一种锻炼、一种磨炼,要像唐僧一样,劫难过后,方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