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4988300000049

第49章 唐(3)

李贤聪明好学,自幼熟读《尚书》、《论语》、《礼记》、《诗经》等,深受父皇钟爱。高宗竭力培养太子李贤。屡次命他监国。李贤处理政务,有条不紊。颇为能干。可见高宗要扶持李贤接替皇位。

仪凤四年(679)五月,再次命太子监国。武则天又一次面临失去权力的危机。她加紧训诫,让太子熟读北门学十所撰《少阳正范》和《孝子传》,并责备太子贤不要无礼、不逊。可是李贤自有主张,并不顾从,武则天越来越不安,母子矛盾口益激烈,武则天决定废太子李贤,独揽皇宫大权。武则天唆使人向高宗告发太子,贤生活糜乱,有叛逆的企图。高宗命宰相薛元绍、裴炎和御史大夫高智周搜查东宫,竟在马厩里搜出了数日套武器。

高宗素爱太子贤,不相信是太子所为,想宽宥他。但武天执意要依法从事,说:“身为人子,阴谋造反,大地所不容。应当大义灭亲,决不可原凉他。”调露年(680)八月,太子贤被废为庶人,迁往巴卅。武则天为斩除隐患,派人去巴州将李贤杀死,将李贤的三个儿光顺、守礼,守义幽禁宫中,武则天作为母亲,对自己的亲生骨肉竟如此残忍,可见,权力对她的诱惑高于一切。

永隆九年(683)十二月,56岁的唐高宗李治病逝,临终召来侍中裴炎,要他忠心辅佐太子,国家大事听从天后裁决。李显即帝位,号中宗,尊天后为皇太后,以裴炎为中书令。同时册太子妃韦氏为皇后。并拟升岳父韦玄贞为宰相。

韦玄贞刚从普州参军提为豫州刺史,又要拜侍中,无功受禄实有不妥。中书令裴炎断然反对。中宗十分气恼,摆出天子的架子说:“朕为天子,别说一个侍中。我要把天下都送给韦玄贞。又有什么不可!”裴炎把这事向武太后一说,太后马上召集百官到乾元殿,让裴炎宣读太后敕令:“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李显愣愣地站在御座前。连声大叫:“我有什么罪?”武则天说:“你要把天下送给韦玄贞,还不算是大罪吗?”李显离开了皇位。接着。武则天四子李旦继了皇位,号睿宗。

改年号为文明元年,九月又改为光宅元年。把东都洛阳改称“神都”,准备作为新的京师。追尊武则天五世祖先,建武氏五代祠堂,更改唐朝官署和官职名称。武则天这一系列改朝换代的行动,惹恼了朝中一些大臣,导致了扬州的武装反叛。

他们请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骆宾王为记事参军。为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骆宾王写了一篇《讨武墨檄》的檄文。武则天掩不住内心的恐慌。迅速调集30万大军平息了叛乱。武则天又安然地渡过一场重大的危机。

骆宾王谩骂攻击的檄文,不但没有引来杀身之祸,武则天却以爱才之心将其重用,曾被传为佳话。

还在平叛之际,宰相裴炎给武则天献策说:“如果太后把权力还给睿宗皇帝。那么叛乱将不讨自灭。”武则天恼羞成怒,转身而去。10天之后,裴炎被斩于洛阳的都亭。

裴炎死后。武则天调整宰相班子,重新建立自己的亲信辅臣。随后,她又为登基大造舆论,竭力渲染秉承天意的气氛。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垂拱四年(688)四月派雍州人康同泰向武则天献了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

武则天接受了“瑞石”,把它命名为“宝图”,康同泰被提拔为游击将军。五月,下诏,表示要亲自拜洛水授宝图。举行告天仪式。并正式给自己加尊号“圣母神皇”,从此称“陛下”。六月,制作执掌国柄权力象征的神皇三玺。七月。又改“宝图”名为“天授圣图”,洛水改为“永昌洛水”,出图地点名为“圣图泉”,封洛水神为“显圣侯”。翌年,改年号“永昌”。

武则天肆无忌惮的行为,终于惹怒了李唐宗室王公。唐高祖之子韩王李元嘉首先起兵,与其子通州刺史黄公李颉高举“举兵唱天下,迎还中宗”的旗号。李贞,李冲父子率先在豫州、博州响应。武则天有上次平叛的经验,显得十分镇静,她任命心腹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为清平道大总管,左豹韬卫大将军鞠崇裕为中军大总管,率两路军马。轻而易举地平息了这次宗室起兵。豫、博事平后,太后用酷吏周兴审讯宗室诸王处死,参与谋划的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公李傉、常乐公主、东莞公李融,霍王李元轨等人。

武则天垂拱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计划在神都南郊“圣图泉”畔,举行拜洛授图仪式。第二年元月,在刚刚建成的明堂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武则天第一次穿上天子大礼服的衮冕,玉带下插着大圭,手拿镇圭。武则天先祭拜,睿宗和皇太子李成器悄悄跟在后面为亚献和终献。

垂拱二年(686)三月,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鱼保家上奏:在朝堂门前设置铜匦,收受天下告密文书。太后采纳厂鱼保家的建议。

通过这一告密制度。武则天很快培养了一批酷史,还专门编写了一部告密《罗织经》,作为培养酷吏的教材。并且放手任用酷吏。李唐宗室子孙和元老大臣们被杀,被流放者,动辄几十,甚至几百、几千人,遭到沉重打击。武则天通过酷史政治,终于打开了一条通向女皇宝座的通路。

67岁高龄的武则天天授元年(690)的重阳节,终于实现厂她的女皇梦,自号“圣神皇帝”。以十一月为岁首,改旗帜为赤色,改元为天授。建立了大周王朝。

武则天从媚娘、才人、昭仪、皇后、天后、太后、圣母神皇。直到武周皇帝,历尽坎坷、艰辛,饱受了酸甜苫辣。极有耐心地折腾了36年,终于爬上权力的峰巅。武则天改唐为周后,长寿二年(693)元旦,在万象神官祭奠,武则天竟让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皇嗣李旦则站在一边。宰相狄仁杰,李昭德等人提醒武则天说:“姑侄和母子哪个更亲呢?”

武则天闻听此言,大吃一惊。细想确是如此。如果立本家侄子为皇储,的确可以保全她历经艰辛创立的武周政权,但继位的人能把她作为先祖供奉吗?如果立儿子,可以同夫君高宗共享子孙的香火,得到名正言顺的皇后位置。武则天经过反复权衡,终于作出立自己的儿子庐陵王李显为太子的决断。

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初,接庐陵王李显回神都。为防止日后太子与诸武再度纷争残杀,召集儿女们和武姓侄儿到明堂,祭告天地,宣誓永远和平相处,并立下铁券,藏于史馆。

武则天已人古稀之年,美貌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使她精神上和生理上得到满足,张氏兄弟得到武则天的信任和宠爱,授之高官,委以国政。成为她晚年最亲信的人。然而,张氏兄弟借武则天的势力。在朝中飞扬跋扈,终于引来了朝臣们的诉诸武力。

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崔玄帏,左羽林将军桓彦范,右羽林将军敬晖、右台中丞(御史中丞)袁恕己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将张氏兄弟处死,将病中的武则天被“请”下御座。拥立唐中宗李显登基,恢复李唐王朝。

武则天正月二十五日,被迫离开她做了15年皇帝的宫城,迁居洛阳宫城西南的上阳宫。唐中宗率文武百官到上阳宫请安,并为母亲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以示慰藉。临死前,遗嘱: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及褚遂良、韩瑷、柳傉亲属。这一些冤家也终于在她临终前昭雪了。中国第一个女皇,也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唐朝15年。武则天虽然采取鄙劣的手段一步步登上女皇的宝座,但是,在她统治的15年中,唐朝的经济、文化十分发达,曾出现盛世。

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神龙元年十一月初,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死。灵柩运到长安与唐高宗合葬于乾陵。

韦氏——中宗李显皇后

韦氏出身高贵,自幼读书,天生丽质,妩媚诱人,李显为太子时,纳韦氏为太子妃。李显继位后,对韦氏的感情依然如故。韦氏的父亲韦玄贞从普州参军升为豫州刺史。时隔不久,便到宫内当侍中。

韦玄贞依仗韦皇后的地位,无功而步步高升,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裴炎入朝劝谏,中宗十分反感地说:“我把天下给韦玄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何止一区区侍中呢?”裴炎当即把这话传给了太后武则天,武则天大怒,当下与裴炎商量,决定要挟中宗退位。这年二月,武氏密如中书侍刘袆之,羽林将军和务挺,张虔勋等率兵入宫,在乾元殿召集百官。武则天临朝。裴炎大声宣布太后敕令:废中宗为庐陵王。李显惊慌,问:“为什么,为什么。我有何罪?”武则天大声呵斥:“你把天下都要拱手送给韦玄贞。还能说无罪?”李显万万想不到一句气话,丢掉皇帝的宝座,韦氏更想不到丢了皇后之位。

中宗被废为庐陵王后,携永泰、永乐、长乐公主迁到房州(今属湖北)。在赴房州途中,韦氏分娩,李显脱衣做襁褓,于是起名裹儿。韦氏14年中一直陪伴中宗,备尝难苦。每次听说敕使到来,中宗免不了恐惧一场。因为中宗深知武则天的厉害,他怕落得兄长李弘,李贤的下场一每日提心吊胆地生活,真不如早早去死,韦后多次劝阻:“祸福没有长久的,敕使中来,未必是敕列。何必这般慌张呢?”时间长了。中宗完全相信韦后所言,精神上完全依赖韦氏。韦氏与他相依为命,他曾与韦氏发誓:“我若重皇位,只要是你要干的束,想要的东西。我定满足。”

武则天经过权衡利弊。终于圣历元年(698)三月将李显一家接回东都,立李显为皇太子,韦氏再次当了太子妃。唐高宗在世时为李显迭了赵氏为妃,京北长安人,祖父赵卓跟高祖转战南北,立下汗马功劳。右领军将军,父亲赵壤为定州刺史。母亲常乐公主与武则天有矛盾。李氏与李显婚后,王氏虽被封皇后,但李显卸情于韦氏武则天把与常乐公主愤恨用到赵氏身上,命人将赵氏囚于内侍省,每天送点牲畜吃的饲料,赵氏被折磨而死。

宰相张柬之和羽林将军桓彦范、敬晖等五大臣乘武则天患病之机,神龙元年(705)正月发动政变,杀张昌宗、张易之及武氏家族数人,迫使武则天传位给太子李显,仍称中宗,恢复唐朝。

李显被武则天召回宫中时,韦氏房州路上生的裹儿已长至十几岁,被封为安乐公主,她天资聪慧,貌美秀丽,韦后、中宗特别宠爱。武则天见了裹儿,也爱她秀外慧中。甚至感到裹儿很像自己,于是,令她嫁给侄儿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李显复位后,召幸婉儿,封为婕妤。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父亲上官庭芝,高宗时因参与反对武后摄政一事,父子同被诛杀。母亲郑氏带着襁褓中的婉儿被罚到宫中做苦役。婉儿长在宫廷,长大后,容貌迷人,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武则天召到宫中参与政事。后来婉儿与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勾搭成奸,中宗复位,婉儿为了巴结韦后。又把武三思介绍给了韦后。从此,二人常在中宗面前夸耀武三思的才能,极力推荐,中宗也就满足了这两个女人的愿望。任命武三思当了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

韦氏重新被立为皇后,不接受以往的教训,韦氏曾上表,请求修服役制度,23岁为成丁,开始服役,59岁免役,减短服役时间。修改后的服役制度受到百姓的欢迎。每次朝廷议事,韦后像武则天那样,坐在殿上,干预朝政。许多大臣对韦氏干预朝政的做法不满,大臣桓彦范上表说:“自古帝王,凡与妇人共议政事的。最后没有不国破人亡的。”中宗不听,不久又追赠韦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上洛王,左拾遗贾虚己上疏说:“自古的惯例对异姓人不封王,现在陛下中兴之日刚刚开始,千万百姓对大唐复兴拭目以待,您却先封后族为王,这可不是推广德行、实施仁政的行为。”中宗仍然执迷不悟,而且还把这些话告诉韦后,韦后怀恨在心!

韦氏与武三思私通的事宫廷内外人人皆知。张柬之、崔皎多次进谏,要李显压抑诸武势力。中宗哪里能听得进去?后来。中宗采纳上官婉儿明升暗降的建议。封张柬之为汉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敬晖为平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肺为博陵王,把诸大臣赶出朝廷。武三思等人还怕有后患。武三思暗自令人写了皇后的肮脏事,要求废黜皇后,贴在皇宫附近的天津桥边。又让人通报给李显。李显得知后,令御史大夫李承嘉调查真相。孝承嘉是武三思的死党,不几天上奏中宗;“是张柬之等人所为,虽说是废皇后。实际是谋反,应当堡族。”李显再次下诏,把五王流放边州。韦后,武三思等人又篡改诏令,派人将张柬之五王分别杀害。

李显凡事都和韦氏、武三思商量,立太子之事,李显没和韦氏,武三思商量,为立太子事,韦氏因为她唯一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很早就夭折了。支持她爱女安乐公主为立太子之事找父皇,她想要像她的祖母武则天那样做女皇。李显在朝臣的再三要求下,才立李重俊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