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4988000000038

第38章 文武兼备 国之能臣 高熲(1)

隋文帝杨坚原来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的宰相,后来作了隋朝的开国皇帝。在文帝身边有一位文武兼备的重要人物,他帮助文帝登上帝位,又协助其打理国家大事;后来又辅佐了炀帝,这个人就是高熲。尤其是在建国之初,隋文帝无论什么事都是先与他商量后才开始做,国家的法律也是由他带头制定而后施行的。隋文帝从来不称呼高熲的名字,而是称他为“独孤公”,以表现对高熲的尊重。

高熲,字昭玄,又名敏,自称是渤海蓓(今河北省景县)人。据史书记载,高熲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之中。

他的祖上原来在北方做官。曾祖高皓从辽东回来后,做到了卫尉卿一职。祖父孝安,官居兖州刺史。高颖的父亲高宾,原来是谏议大夫,为了躲避谗言,离开北齐,投奔到北周政权门下,作了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幕僚,还被赐姓为独孤氏。后来独孤信被诛,高熲一家搬到了蜀地(今四川省)。即便这样,隋文献皇后独孤氏因为高宾父亲的缘故,还是经常往来于高家。高宾这个人在政治上很机敏,果敢决断,官至都州刺史。高熲在政治上的出色表现应该说与在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高家到了高熲这一代已是十分显贵,他被封为礼部尚书、渤海公,谥号“简”。当然,高熲的成功,主要还是源于他本人的努力,他政治头脑清醒,忠心耿耿,又很懂得带兵打仗,所以隋文帝很信赖他,凡事都要同他商量。即便是隋炀帝也要召他回来,留在身边,继续为他办事。

“天生的突出才能”

高熲的才能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

从选择辅佐隋文帝杨坚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高熲在政治上的见识与机敏。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北周的统治者宣帝死了,年仅八岁的静帝即位。还是孩童的静帝根本不能亲自打理朝政,这就给了杨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大丞相的身份总揽朝政,尤其是掌握了军权,一时间权倾内外。这为杨坚以后登上帝位开了一个好头,但树大招风,自己的羽翼尚未丰满,地位并不巩固。周室诸王策划着发动政变,同时还有公开举兵造反的。这时候,有一个叫元谐的人提醒杨坚:“您没有党羽,就像水中的一堵墙,太危险了。”

杨坚就采纳了他的建议,想招纳高熲作为他的左膀右臂。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杨坚早就与高熲相互熟悉,高熲的父亲高宾是独孤信的门下,而杨坚娶了独孤信的第七个女儿独孤氏作自己的妻子,这位独孤氏就是那位妒忌自己的丈夫与其他女人交好的隋文献皇后。杨、高二人关系不同寻常,根据对高熲的了解,杨坚认为高熲是可靠的。除了有这层特殊的关系,杨坚主要看重的还是高熲的突出才能。高熲从小就十分聪明机敏,很有气度。

他遍读书史,善于辞令。以至于传说高熲小时候,家里有一棵百余尺高的大柳树,枝叶繁茂,树冠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乡里的老人看了,纷纷说高家该有贵人出现了。

这虽然无法证明其真实性,但从这个故事当中不难看出高熲在很小的时候已经闻名乡里。果然,高熲在十七岁的时候就做官了。后来又参与了平定北齐的战争,立下了战功,受到了爵赏,初步展示了突出的才能与胆识。

杨坚为了巩固政治根基,认为高熲应该是一个相当理想的人选。于是,杨坚就派遣了他的心腹杨惠与高熲面谈,高熲高兴地答应了。高熲还对杨坚说:“我愿意听从您的指使,即便您的事业不能成功,我高熲全家被杀,也是心甘情愿。”于是高熲便在丞相府担任司录的官职,虽然官不大,却受到了重用,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精明能干的高熲会如此痛快地接受杨坚的招纳呢?这就是高熲在政治上的成熟与有远见的表现。因为他考虑到虽然杨坚的地位不够稳固,但毕竟已是开始得势,成功的希望很大;另外,高熲在北周任职,他并不是宇文氏家族的嫡系,而是与北齐的高氏皇族同宗,同时由于独孤信的关系,与北周的宇文氏有世仇,在讲究家族门第风气的南北朝,高熲很难有大的发展与作为。

所以在得知被杨坚看重的时候,高熲权衡利弊,痛快地答应了,从此走上了辅佐杨坚的路途。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如愿以偿地登上皇帝的宝座,正式建立了隋王朝。高熲担任了尚书左仆射的官职,就是说当上了宰相,并且进封“渤海郡公”,全朝上下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比,连皇帝都是称呼他为独孤,而不直呼他的名字,这是何等的尊贵!在隋朝建国之初,高熲也是尽心尽力,与另一位叫做苏威的大臣同心协力,努力辅佐隋文帝杨坚。无论政事大小,杨坚都是先同他们商量而后施行。高熲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与信任,所以他的政治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隋朝开国数年之内,天下安定,这与高熲的努力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在隋文帝下诏检查户口的时候,高熲提出“输籍法”,规定凡是民间赋税,都必须在籍账上如实地记录数目,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各州县长吏随意增加与减少,缓和了阶级矛盾,是保持社会安定的一个好措施,尤其是对于处于建国之初的隋政权起到了巩固政治根基的效果。另外,高熲还参与修订了齐、周以来的法律。修订成的新律就是《开皇律》。《开皇律》与前代法律相比,对人民的压迫有所减轻。它不仅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法,而且还准许有冤者上诉。这实际也是一项招揽民心、休养生息的好举措。后来高熲在做“新都大监”时,许多制度都是由他制定的。高熲总是在朝堂北侧的大槐树下听取政事,但这树却没有在行列中,掌握此事的官员要将树砍去。

隋文帝听说了就特别下令,保留此树,以示后人,表彰高熲的功绩。甚至又加封高熲为左领军大将军,原来的官职也继续保持。可见,高熲确实是才能出众。

为了使隋王朝的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只是管辖统治区域内的事是不够的,还必须北服突厥(注:

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南平陈朝。在完成这两项任务的过程中,高熲的功绩尤为突出,他的政治才能与军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是平陈计划的主要策划人。隋文帝表面上任命杨广为元帅,实际上是让高颖做三军的实际指挥者,所以在战斗中杨广的意见并不重要,整个战事贯穿的是高熲的思想。在平陈这件事情上,高熲主张收买江南朝野人士的人心,瓦解他们的斗志,一旦条件成熟,大军渡江,一鼓作气,拿下陈朝。事实证明,高熲的主张是正确的。开皇元年(581年),高熲向隋文帝推荐了贺若弼、韩擒虎二人,文帝就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指以今苏州市为中心的江南东部地区)总管,镇守广陵(今扬州市);任命韩擒虎为庐州(今安徽省合肥一带)总管,镇守庐江(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要他们筹划平陈之事。第二年发兵南征,高熲是总指挥,攻打陈朝。但出兵之后,陈宣帝的死讯又传了出来,这时高熲并没有急于“乘人之危”,拿下陈朝,而是根据形势,果断地决定以“礼不伐丧”(按照礼制,不应攻打正在服丧的人)为理由,停止进攻,班师回朝。不久,他又受命处理萧岩叛乱(萧岩原为南梁皇族,叛归北朝,现又叛投南朝)的善后,以温和态度对待萧岩属地江(长江)汉(汉水)一带的属民。隋朝与陈通使,以礼相待;抓到陈朝的间谍,都是发给衣服,客客气气地将他们送回。

高熲为何在陈朝唾手可得的时候,不去进攻呢?隋文帝在询问高熲平陈的具体策略时,高熲才道出了缘由:“江北的天气寒冷,收获比较晚;江南的气温高,水田庄稼熟得早。在江南的收获季节,稍稍集中兵马,说是要出战江南。他们看到这种情况,必定要屯兵守御,这就可以耽误他们的收获时间。当他们集中军队时,我们就解散军队。我们反反复复地这样干,他们必定习以为常,从而麻痹大意起来。然后我们再调集军队,他们不会相信我们要出征。当他们犹豫之际,我们乘机渡江,登陆作战,士气必定高涨。另外江南的土质不好,房子都是竹子茅草做的,所有积藏,都不是在地窖里。我们秘密地派人过去,乘风放火;如果发现他们修复好了,我们就再放火。这样搞它几年,他们的财力自然枯竭。”杨坚就按照他的设想去做,果然收到了很理想的效果。开皇九年(589年),隋军分三路大军,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及杨素为各路元帅,而统归杨广节度。高熲是晋王府元帅长史,掌握着实际的指挥权,三军的进退全由他决定。东路大军将领贺若弼购买了五六十艘旧船,造成陈军错觉,以为隋买船,松懈了斗志。他又下令,江防军队,每交替之际,一定要到广陵集中,并且大排旗帜,让营房帐幕遍布田野故意使陈看到。开始陈军看到这种景象,以为隋军要渡江。就急急忙忙准备抵御,结果发现隋军是换防,就习以为常,不加警惕了。他又经常派兵缘江狩猎,人马喧嚣,如此反复,也使江南陈军麻痹起来。结果贺若弼由广陵渡江,陈军还不知道。与此同时,另一支军队在韩擒虎的率领下也渡江到了采石(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市)。贺若弼渡江后军容整肃,纪律严明,有个士兵违纪到民间买酒喝,立即被斩首。他俘虏了陈军六千人,全部予以释放,发给粮食,打发他们回去,并将隋朝诏书,交给他们带回,要他们宣传隋朝伐陈的政策。结果,所向无敌,陈军纷纷降附。隋军迅速攻入建康(今南京市),抓到了陈帝陈叔宝,陈朝灭亡,隋朝大体统一了全中国。可以看出,高熲在平陈之役中,其主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隋军贯彻了高熲的作战思想,轻松地平定了江南。所以在一次宴会上,文帝高度赞扬了高熲:“高熲平定了江南,……,可以说是功勋卓著啊!”《隋书》在评价高熲时,也特别提到:高熲克服了东夏,平定了南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资治通鉴》甚至这样说道:“国家的富庶,是高熲努力的结果。”

在平复尉迟迥的叛乱中,高熲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前面说到杨坚独揽大权后,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其中首先公然起兵造反的是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也尾随其后。一时间天下骚动,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形势十分危急。杨坚派韦孝宽率军迎敌,不料因为部将们有异心,军心动摇,没有人向前奋勇杀敌。杨坚想派一位既忠心耿耿,又具备军事才能、有魄力的人去做监军来稳定局势。他先后挑选了崔仲方、郑译、刘访,不料这三人因为没有达到个人目的,对杨坚愤愤不平,以种种理由拒绝出面。这时恰好一位叫作李德林的大臣在分析了情况后,认为应该派一个既是心腹,又明于事理,而且能够随机应变,向来为大家所信服的人赶赴军中,观察形势,探察内情。这样即使有人图谋不轨,也不敢轻举妄动。谁才是李德林说的这样的人呢,杨坚马上就想到了高熲。高熲见到这样情形,便自告奋勇,愿意担当这样的重任。他当即衔命出发,连家都不回去,只是派人向他的母亲告别。高熲到达军中后,果然军心稳定士气大振,形势迅速改观。韦孝宽的军队停顿在沁水(今沁河,在山西省东南部)的西边,向敌人袒露出一种胆怯、观望的架势。高熲则命令造桥渡河,表现出一种进攻的态势。他估计到敌人一定会从上游放火烧桥,就提前做好防备。当敌人驾驶大伐企图放火的时候,高熲早就在水中放置了“木狗”,使得敌人无法前进,只好放弃了原计划。当大军渡河后,他又沿用古人破釜沉舟、背水列阵的故事,烧掉新造的桥,以示决一死战来鼓舞士气。随后大军快速地深入敌境,高熲与宇文忻、李询共同商讨,设定计策攻破敌军。当时尉迟迥据守在邺城(今河北省临县境,漳水之南),军威尚盛,士气高涨,如果这时进攻,就是硬碰硬,即便打赢了,也会损失许多人马。那时,两军对阵打仗,旁边往往有许多老百姓观看。高熲便让宇文忻挥军攻入旁观者人群,引起人群大乱。宇文忻乘机大呼:“敌人打败了!”于是尉迟迥军大乱,高熲、宇文忻等人乘势轻而易举地攻入了邺城。在这次平复尉迟迥的战斗中,高熲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迅速扭转形势,反败为胜,为隋朝的稳定立下了大功。

高熲这种“天生的突出才能”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史书中也多次提到。《北史》卷72这样评价他:“高熲有文武大略,明达政务。”文帝时的贝州刺史裴肃也曾经派使者给文帝上书说:“高熲因为天生的突出才能,又是开国元勋,佐命为大臣,受到人们的妒忌以至于被废黜不用。希望陛下记着高熲的大功,忘掉他的小过。”

(《资治通鉴》卷179)薛道衡甚至因为赞赏高熲的才能而获罪。前面提到高熲制定新的律令,并且及时实施,收到了很好效果。到了隋炀帝的时候,新的律令却总不能落实,薛道衡看到了,这直截了当地说:“假使当初高频不死,新律令早就会决定下来,而且颁布实行了。”

因此得罪了炀帝,被勒死了。

忠心耿耿辅佐两代君主

高熲是一个有天生的突出才能的人,受到大家的敬重,他的忠心更是让人拥戴。高熲当朝执政将近二十年,朝野上下都非常敬重他,对他没有异议。国家的富庶,是高熲努力的结果。他被杀,天下没有不伤感的(《资治通鉴》)。他尽心尽力辅佐了文帝杨坚、炀帝杨广两代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