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4988000000017

第17章 公而忘私 成就大业 萧何(4)

刘邦率大军征讨陈稀后,韩信的一个门客向吕后告发,说韩信是陈豨的内应,准备在夜间趁都城空虚,先打开监狱,释放囚犯,再袭击皇后和太子。吕后得到密报后,非常惊慌,急忙把萧何找来商量对策。两人谋划好对策后,由萧何来实施。第二天,萧何便向朝中的大臣们宣布,今天已经接到前线传来的捷报,说高祖刘邦率领的大军已经打败了叛军陈豨,就要班师回朝了,让大家都要前去向吕后道贺。众大臣接到命令后都去向吕后贺喜,只有韩信自称有病,紧闭家门不见任何人,没有前去向吕后道贺。萧何便借着探望韩信病情的理由来到韩信的住所,韩信自然不能再拒绝会面,只好走出卧室与萧何见面。萧何上前一边亲热地拉住韩信的手,一边对他说:“你不过是偶感风寒,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慢慢调养就会好的。今天皇上派人从前线传来捷报,说已经打败了叛军陈豨,众位王侯大臣都已经进宫去向吕后贺喜去了,只有你一个称病不上朝,也不去向吕后道贺,你又是陈稀的好朋友,这已经引起了大家的猜疑和吕后的不满。咱们两人是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为了你的切身利益着想,我还是劝你随我一同进宫,早一点向吕后道贺,这样就可以消除大家的怀疑和不满。”韩信听着老朋友萧何的话句句在理,情真意切,也就不好再推辞,只好随着萧何一道进宫。谁知到了吕后的内宫,四周早已经埋伏下不少武士,韩信刚一进门,这些武士们如狼似虎地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把韩信捆绑起来。韩信高声呼喊萧何来救他,可这时萧何已经悄悄地躲起来了。武士们把韩信押到了长乐殿中,只见吕后阴沉着脸,怒目圆睁地坐在椅子上,对着韩信大声呵问:“大胆的韩信,你为什么要和叛军陈稀暗中联合谋反,你还要在城中做内应,妄图加害我们母子,你要从实招来。”韩信辩解说:“您这话是从哪里听来的,这是无中生有的假话,我是冤枉的,请皇后明察。”吕后严厉地斥责韩信说:“我现在已经接到皇上的诏书,说陈稀已经被捉拿了,经过审问,他已经招供了,他交代说是听了你的唆使,才起来造反的,而且还有你家里的门客,已经来向我告发你,你暗中串通陈稀谋反的信件都在我这里。你们同谋反叛有确凿的证人证词,现在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吗!”韩信还想再为自己申辩几句,但是吕后已不容韩信再说,喝令武士们将韩信拉出去处死。武士们将韩信拖到大殿旁的钟室中,将韩信乱刀砍死。一代大将就这样命丧于钟室,死于一个妇人之手。而出了这个计策的人正是萧何。想当初,萧何举荐韩信,劝刘邦登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将韩信推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现在又是萧何,为吕后献策,诱杀了韩信,将韩信无情地置于死地。所以后来人在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哀叹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为博信任自污名节

萧何设计诛杀了韩信之后,刘邦对萧何更是恩宠有加,不仅把萧何进封为相国,而且为萧何加封了五千户的俸禄。同时还派出一名都尉率领五百名士兵到相府保卫萧何。朝中的王侯大臣们都去相府为萧何祝贺,萧何为能得到刘邦的宠幸也很是得意。但是这时萧何府中有一个叫做召平的谋士,却身穿白衣白鞋前来吊丧,说:“丞相您快要大祸临头了。”萧何听到了这样的话非常震惊,忙问这话从何说起。召平说:“皇上连年率兵出征打仗,枪林弹雨,风餐露宿,非常辛苦,而丞相您一直留守在都城,没有汗马功劳,没有特殊的政绩,现在却授予您那么高的奖赏。我暗自揣度皇上的意思,表面上是皇上对您越加恩宠,实际上是皇上开始怀疑您了,您不想一想,淮阴侯韩信足智多谋,为高祖刘邦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不是也被杀掉了吗?难道您丞相的功劳能与淮阴侯相比吗?现在皇上又派了卫队来保护您,表面看是关心您的安全,实际上是监视防范您。”萧何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就问如何去掉皇上的疑心,保全自己脱离祸患呢?召平又说:“丞相可以向皇上辞去封赏,把自己家中的全部财产都捐献给国家,用作军队打仗的费用,这样就可以排除皇上对您的怀疑,就不至于大祸临头了。”萧何便按照召平的建议,恳请刘邦撤回圣命,不接受封赏五千户的俸禄,只接受相国的职衔,并表示要拿出全部的家财去支援军队打仗。这一招果然灵验,刘邦听了非常高兴,并在群臣中表扬了萧何。

同年秋天,英布谋反,刘邦再一次亲自率兵征讨。

刘邦在前方作战,时刻还惦念着朝中的事情,所以每次萧何派人往前线输送军粮的时候,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忙什么呢?”使者当然每次都如实回答:“萧相国,除了尽力办好供应前线的军需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情,京城里的百姓没有一个不说萧相国好的。”可是刘邦听后并没有露出满意的表情,每次都是默不作声。使者很奇怪,回来后告诉给萧何,萧何也不知道高祖刘邦是什么意思。有一天,萧何和他的门客坐下来闲谈,萧何向他们说了这个事情,其中一位门客说:“您不久就要被满门抄斩了。”萧何听了大惊失色,忙问是为什么,那个门客接着说:“您现在的位置是百官之首,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高祖刘邦还有什么职位可以再封给您呢?况且您自从入关起就体恤百姓,关心农耕,制定律令,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现在您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民如子,可以说在百姓中的声望非常高。现在皇上身在前线,却总是关心您的近况,就是害怕您借助关中的民望做出一些反叛的事情啊!您设想一下,如果您一旦借助自己的威信,把百姓号召起来,闭关自守,那皇上不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了吗?如今解决的办法倒是有,不知道您是否愿意一试?”萧何向这个门客讨教解决的办法,门客说:

“您可以故意把自己的名声搞臭,比如您可以贱价强买民间的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把名声弄得越坏越好,这样皇上一看您也不得民心了,才会对您放心啊。”萧何听了这个办法,说:“我怎么能去剥削百姓,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呢?”门客说:“您这样做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百姓如果知道会体谅您的。”萧何也知道,门客的主意完全是对自己好,并且萧何也明白,对于一般的小官,高祖不怕他们有野心,如果他们犯了贪赃枉法的行为,一定会遭到严惩。但是对自己这样的朝廷重臣,如果干一些贪赃枉法的小事,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并且如果因为这样的话失去了民心,高祖或许还会对自己更放心。所以,为了消除刘邦对自己的猜忌,萧何不得已违心地做了一些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败坏自己的名声。果然,不久当有人把萧何的所作所为上告给刘邦时,刘邦只是微微一笑,也并未深究。

当刘邦从前线凯旋时,百姓向刘邦控告萧何凭借权势强夺、贱买民间的田宅,价值数千万,恳请刘邦将萧何法办。刘邦回到长安后,见到了前来拜见的萧何,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批评他说:“你身为相国,不做些安民的事情,怎么能利用强权与百姓争夺利益呢?你自己做了错事,自己解决吧。”刘邦表面上是批评了萧何,可是内心里对萧何失掉了民心非常高兴,自此,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