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49880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著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被历代帝王奉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论语·述而》)这里的师,是指可以借鉴的人。

诗圣杜甫在《醉时歌》里说:“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这里的师,是泛指学习的榜样。

“老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是指年辈最尊的学者。明、清两代,生员和举子对主试的座主和学官也尊称“老师”。

随着汉语双音节词汇的大量发展,“老师”成了对教学者的通称。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

皇帝一词首见秦朝,秦消灭六国以后,建立了统一的秦朝。《史记·秦始皇本纪》: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为最。臣等冒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秦始皇嬴政称始皇帝以后,没有帝师。任何人都不能左右他的意志,他只需要辅佐的文臣武将,而在他从政之前,是经过认真培训的,培训者当然是帝师级的人物。不过那时没有帝师的称呼,而是别的说法。

从中国古代史来看,自大禹将帝位传给儿子夏启,禅让被世袭取代。

自夏、商、周以来,无论是当朝的天子,还是列国的诸侯,为了江山永固,必须保证继承人有足够的知识才干,有驾驭群臣的能力,有处理复杂事务的本领,有处变不惊,能应付突发事件的经验。这一切,往往是在作太子或作储君时先期学习的结果。朝中就设有辅导太子或曰储君的官职,其历代称谓略有不同:

《北堂书钞》卷五十引许慎《五经异义》:“天子立三公曰太师、太傅、太保,……又立三少以为之副,曰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孤”。《通典》卷二十:“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

太师官名西周始置,原为军队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等国延用,成为辅弼国君长官。战国后废。汉又设置。

历代相沿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西晋设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合称三师、三少。

北朝的魏、齐沿设,隋以后历代不改。明、清以朝臣兼任,三师、三少遂成为虚衔。

从这些职称可以看出,帝王对于接班人的培养教育是煞费苦心的。一旦太子即位,三师、三少就是帝师,享受崇高的荣耀。当然,如果太子被废黜,这些三师、三少也就面临丢官罢黜的命运。所以,无论是从忠君的观点出发,还是为自身的利益着想,这些人都会尽心竭力。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某一方面的杰出人物,合起来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学得文武艺,贷予帝王家”是一般学子的理想。

“儒者从来作帝师”是高级学者的崇高理想。他们从没有谋权篡位取而代之的野心,只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齐家靠自己,治国平天下就要靠明主了。他们就是要通过自己对皇帝施加的影响,间接地完成治国平天下的宏愿。正如大诗人李白《赠钱征君少阳》云: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但他们毕竟是臣、是仆、是奴,遇见一个桀骜不驯、胸无大志的怪胎,他们也只有一筹莫展,望洋兴叹。所以,教育不是万能的,历朝历代总是有不断更替的,不会只因为帝师们的努力就千世、万世地延续下去。

太平皇帝的早期教育是由三师三少完成的,马上皇帝呢,他们的帝王之术是从哪里来的?

马上皇帝是指开国皇帝,是指凭自己本事打下江山来坐的皇帝。如刘邦,朱元璋之流。众所周知,他们是谈不上早期教育的。

知识有两种,一是书本知识,通过读书受教育得来,一是社会知识,由社会实践得来。刘邦、朱元璋们虽然读书很少,但社会实践经验丰富,能够掌握人们心理,有大志而不拘小节,能识人而善任,不敝帚自珍而虚心就教,终成大业。

有人对刘邦作皇帝很不服气,认为是偶然因素在起作用。对朱元璋由一个放牛娃而成了皇帝也不服。君不见,《史记·高祖本纪》云: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于幄帷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好个“知其一,未知其二”。试问不服气者,你可有此自知之明,你能使几个人杰为你所用?

朱元璋也是一样。想刘伯温是何等人物,饱读诗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五经,晓六艺,有北诸葛南伯温之誉。元廷不能用,而朱元璋用之,终成一国皇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刘邦、朱元璋之流凭其过人之处,借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弥补早期缺憾,知人善任,顺应历史潮流,终成一代帝王。

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编写过程中,笔者力求以史实为依据,综合最新学术观点,同时结合笔者认识,融知识与趣味于一炉。但由于时间、水平、篇幅诸多因素,本书很难尽如人意,愿读者能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改正。感谢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