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很多年前,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就证明了暗示效应的存在,实验是这样的:他让大学生评价两段作品,告诉他们说,第一段作品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写的,第二段作品是一个普通作家写的。其实这两段都是狄更斯的作品。结果大学生对两段作品作了十分悬殊的评价:第一段作品获得了慷慨的赞扬,第二段作品却得到了苛刻的挑剔。
类似地,还有一位心理学家在真实的环境中做了这样的实验:在课堂里,他取出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装满清水的香水瓶,对学生们说:“这是一瓶进口香水,看谁能最先辨别出这是什么香味。”然后将瓶盖打开。过了不久,许多学生相继举起手说自己闻到了香味,有的说是茉莉香味,有的说是玫瑰香味,有的说是玉兰香味……当得知这只是一瓶清水时,大家不禁哄堂大笑。
如此的实验还有很多,这让我们感叹:人是多么奇妙啊!虽然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自主性,却也有背叛自己感官的时候,而且还浑然不觉!
我们的古人虽然没有读过心理学,也说不出“暗示效应”的专业术语,但他们却会运用暗示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曹操有次率兵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水井和溪流。于是曹操大谈:“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因为梅子是酸的,所以一提到梅子,“酸”的心理暗示便发挥了作用,于是,人们的口腔便大量分泌唾液,起到了暂时解渴的效果。你看,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心理学家”,他不自觉地运用了暗示效应。
赵本山、范伟的小品《卖拐》,也是暗示效应的幽默体现。买者说,自己虽然“脸有点儿大”,但自己的腿没问题。卖者则说,“脸大,那是腿部末梢神经坏死,把脸憋大了”。买者说,“自己的左腿没毛病,只是小时候右腿摔过”。卖者说,“那是转移了,你把左腿跺麻后走一圈儿,肯定会有不适应感”。“末梢神经坏死”以及“转移”等,都是医学上的常用语,有极强的暗示效应。结果,买者对自己的“左腿有病”便深信不疑,于是,一场骗局便大功告成,《卖拐》也成了小品中的经典之作。
望梅止渴、卖拐,分别出自小说和小品,很可能是作者的虚构,但它们却艺术地反映了真实生活。由此,我想到了一则发生在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身上的暗示效应。叶圣陶有严重的失眠症,每天都由夫人给他三片安眠药服下,才能安然入睡,这已成了他的入眠习惯。可是,谁又能想得到,夫人提供的安眠药居然是三片维生素C 呢!叶圣陶先生也始终被蒙在鼓里,倘若他知道服下的是维生素C 而不是安眠药,那么,他肯定会辗转反侧而不能入眠。
暗示效应,极为普遍,有积极的暗示效应,比如望梅止渴;也有消极的暗示效应,比如卖拐。当我们一旦陷进某种消极的暗示效应而不能自拔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请教在某些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们,比如找心理医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