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针灸与按摩
14980400000033

第33章 常用针灸方法(4)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 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或小儿等,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一切灸法主治病症。

(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一般每穴灸5分钟。多用于昏厥急救、小儿疾患、胎位不正、无乳等。此法热感较强,注意防止烧伤皮肤。

(3)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cm 左右。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瘫痪。

2.实按灸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棉纸数层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人皮肉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施灸时,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垫上布或纸数层,然后将药物艾卷的一端点燃,乘热按到施术部位上,稍停1~2秒钟,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再点再按;或者以布6~7层包裹艾火熨于穴位,若火熄灭,再点再熨。最常用的为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

(三)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cm 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燃尽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每穴每次可施灸3~5壮,施灸完毕再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人体内,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应用此法应注意防止灰火脱落烧伤皮肤。

(四)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熨灸时间约15~20分钟,直至所灸的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五)其他灸法

又称非艾灸法,是指以艾绒以外的物品作为施灸材料的灸治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灯火灸又称灯草灸、灯草粹、油捻灸、十三元霄火,也称神灯照,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即取10~15cm 长的灯心草或纸绳,蘸麻油或其他植物油,浸渍长约3~4cm,点燃起火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地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焯之声可重复1次。灸后皮肤有一点发黄,偶尔也会起小泡。此法主要用于小儿痄腮、喉蛾、吐泻、麻疹、惊风等病症。

《幼幼集成》称其为“幼科第一捷法”。

2.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它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促使局部皮肤起泡的方法。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其常用的有白芥子灸、细辛灸、天南星灸、蒜泥灸等数十种。

(1)白芥子灸:将白芥子适量,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成糊状,敷贴于腧穴或患处,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一般可用于治疗咳喘、关节痹痛、口眼喁斜等病症。

(2)细辛灸:取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加醋少许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涌泉或神阙穴治小儿口腔炎等。

(3)天南星灸:取天南星适量,研为细末,用水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于颊车、颧髂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等。

(4)蒜泥灸: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g 贴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四、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古人对施灸的先后顺序有明确的要求。《千金要方·针灸上》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后多,艾炷是先小后大。但在特殊情况下,则可酌情而施。如脱肛时,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因此,不可过于拘泥。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艾灸的补泻,始载于《内经》。《灵枢·背腧》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这是古人对施灸补泻操作方法的具体载述。《针灸大成·艾灸补泻》也记载:“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腧穴性能,酌情运用。

(三)施灸的禁忌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四)灸后的处理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敷。如用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局部清洁,并可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污染,待其自然愈合。如处理不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此外,施灸时应防止艾火烧伤皮肤或衣物。用过的艾条、太乙针等,应装入小口玻璃瓶或筒内,以防复燃。

拔罐法

一、拔罐法的起源和发展

拨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拨罐法,或称吸筒法,古称角法,皆因古时是用牲畜的角(如牛角、羊角等)磨成有孔的筒状而得名。

二、罐的种类

罐的种类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

(一)陶罐

用陶土烧制而成,有大有小,罐口光整,肚大而圆,口、底较小,其状如腰鼓。优点是吸附力大;缺点是质地较重,容易摔碎、损坏。

(二)竹罐

用直径3~5cm 坚固的竹子,截成6~10cm 长的竹筒,一端留作节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竹罐的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简单,轻巧价廉,且不易摔碎,适于煎煮;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

(三)玻璃罐

采用耐热的玻璃制成,形如球状,肚大口小,口边外翻,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型号,也可用广口罐头瓶代替。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观察所拔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程度,便于随时掌握情况;缺点是容易摔碎。

(四)抽气罐

以前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磨光滑,瓶口的橡胶塞须保留完整,以便于抽气时使用。但这种罐容易破碎。近年来,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气。也有用特制的橡皮囊排气罐,其规格大小不同。新型的抽气罐具有使用方便,吸着力强,且较安全,又不易破碎等优点。

(五)代用罐

杯子、小口碗及玻璃罐头瓶等,只要瓶口光滑,无破损,均可使用。

三、吸罐的方法

吸罐的方法有多种,可分为火罐法、水罐法、抽气法,其操作如下:

(一)火罐法

利用火在罐内燃烧时产生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在皮肤上。具体操作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等夹住95%的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火罐内壁中段绕1~2圈,或稍作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并及时将罐子扣在施术部位上。此法比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是常用的拔罐方法。但需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2.投火法用易燃纸片或棉花,点燃后投入罐内,未燃的一端应向下。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吸附力强,但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火球落下很容易烫伤皮肤,故适宜于侧面横拔。3.贴棉法用直径约2cm 左右的棉花片,厚薄适中,浸少量95%的酒精,贴在罐内壁的中段,用火将酒精棉片点燃,扣在施术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多用于侧面拔,须防酒精过多,滴下烫伤皮肤。

4.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烧和传热的物体,如小瓶盖等(其直径要小于罐口),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上,这种方法吸附力也较强。

5.滴酒法用95%酒精或白酒,滴人罐内1~3滴(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扣在施术部位上。

以上拔罐法,除闪火法外,罐内均有火,故均应注意勿灼伤皮肤。

(二)水罐法

水罐法是利用沸水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的方法。此法一般选用竹罐。选用5~10枚完好无损的竹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1~2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扣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可根据病情需要在锅中放人适量的祛风活血药物,如羌活、独活、当归、红花、麻黄、艾叶、川椒、木瓜、川乌、草乌等,即称药罐法。

(三)抽气法

先将备好的抽气罐紧扣在需拔罐的部位上,用抽气筒将罐内的空气抽出,使之产生所需的负压,即能吸住。此法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罐。

以上各种方法,一般留罐10~15分钟,待施术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

四、拔罐法的应用

临床拔罐时,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法,常见的拔罐法有以下六种:

(一)留罐法

留罐法又称“坐罐”法,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取下。此法是拔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可根据病变范围分别采用单罐或多罐。如胃痛,可在中脘采用单罐;腰肌劳损,可在肾俞、大肠俞、腰眼和疼痛明显的部位采用多罐。

(二)闪罐法

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肌肉比较松弛,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以及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以及腹部、四肢部分部位。需注意闪罐大多采用闪火拔罐法,且所用的罐不宜过大。

(三)推罐法

又称走罐法、飞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施术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移,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取下。此法适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四)针罐法

针罐法是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留置10~15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起罐、起针。

(五)刺络拔罐法

刺络拔罐法又称作刺血拔罐法,即在应拔罐部位行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此法应用广泛,多用于各种急慢性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丹毒、哮喘、坐骨神经痛。

(六)药罐法

常用的药罐法(medicinalcupping)有两种。

1.煮药罐将配制好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口袋,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放入药液内煮15分钟。使用时,按水罐法吸附在治疗部位,多用于风湿痹痛等病症。常用药物处方为羌活、独活、麻黄、艾叶、木瓜、防风、秦艽、川椒、生乌头、曼陀罗花、刘寄奴、乳香、没药各10g。

2.贮药罐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适量药液,常为罐子的1/2左右,常用的有辣椒水、生姜汁、两面针酊、风湿酒等,或根据需要配制的药液,然后按抽气罐操作方法,抽去空气,倒罐吸附在相应的皮肤上。此法常用于风湿痛、哮喘、咳嗽、感冒、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五、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偏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