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针灸与按摩
14980400000013

第13章 针灸基础理论(5)

5.阳溪*(Yánɡxī)经穴

【命名】腕背为阳,两筋之间形似小溪,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②手腕疼痛无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腱鞘炎、中风半身不遂、腕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6.偏历(Piānlì)络穴

【命名】两旁为偏,经过为历。大肠经由此斜行,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主治】①耳鸣,鼻衄,咽喉疼痛;②手臂疼痛;

③水肿。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水肿、前臂神经痛等。

7.温溜(Wēnliū)郄穴

【命名】温,为阳气;溜同流。此处指阳气流行。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主治】①急性肠鸣,腹痛;②头痛,面肿,咽喉肿痛;③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咽喉炎、面神经麻痹等。

8.下廉(Xiàlián)

【命名】廉形,如棱角之状。因该穴在曲池下4寸,屈肘握拳时,穴处肌肉隆起,形如棱角,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主治】①腹胀,腹痛;②肘臂疼痛;③头痛,眩晕。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麻木及肿痛、头痛、高血压等。

9.上廉(Shànɡlián)

【命名】廉形,如棱角之状。屈肘握拳时,穴处肌肉隆起,形如棱角,该穴在下廉上1寸,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主治】①肘臂麻木疼痛,上肢不遂;②肠鸣,腹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臂神经痛、上肢麻木、瘫痪、肠炎等。

10.手三里*(Shǒusānlǐ)

【命名】里,可作寸解。若屈肘侧置,取手阳明经经穴,手三里即在肘端(肱骨外上髁)下三寸处,故名。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处。

【主治】①腹痛,腹泻;②肘臂疼痛,上肢不遂;

③齿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瘫痪、臂神经痛、扭伤、急性胃肠炎、咽喉炎等。

11.曲池*(Qūchí)合穴

【命名】屈肘取穴,穴处有凹,形似浅池,故名。

【定位】侧腕,屈肘。在肘横纹外侧端,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主治】①热病,疟疾;②目肿赤痛,齿痛,咽喉肿痛;③腹痛,吐泻,痢疾;④丹毒,瘾疹,瘰疬;⑤手臂痹痛,上肢不遂;⑥癫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12.肘髎(zhǒuliáo)

【命名】肘,指肘尖;髎,为骨之郄。因穴位于肘部骨尖之处,故名。

【定位】正坐屈肘,自然垂上臂。在肘臂外侧,曲池外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主治】肘臂疼痛,麻木,挛急。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瘫痪、臂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等。

13.手五里(Shǒuwǔlǐ)

【命名】里,可作寸解。穴在曲池上三寸处,若自肘端(肱骨外上髁)向上量之,适得五寸,故名。

【定位】正坐,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当肩髃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主治】①肘臂挛痛;②瘰疬。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麻木疼痛、痿软等。

14.臂臑*(bìnào)

【命名】上肢为臂,上臂内侧称“臑”,因部位而得名。

【定位】正坐,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当肩髑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①目疾;②肩臂疼痛;③瘰疬。

【刺灸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颈淋巴结核等。

15.肩髑*(Jiāndú)

【命名】锻,肩胛骨。该穴主治肩关节诸疾,故名。

【定位】在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疼痛,上肢不遂;②瘾疹。

【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周炎、上肢瘫痪、臂神经痛等。

16.巨骨(Jùɡú)

【命名】巨骨,指锁骨,穴在其后方,故名。

【定位】正坐。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疼痛,上肢抬举不利;②瘿气,瘰疬。

【刺灸法】直刺,或微斜向外下方,0.5~1寸,直刺不可过深,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周炎、淋巴结核等。

17.天鼎(Tiāndǐnɡ)

【命名】天,指高处;鼎,古代铜质炊具,有三足。此穴约与缺盆,气舍呈三足之势,再以头圆在上像天,故名。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喉结旁,扶突穴直下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暴喑;②瘿气,瘰疬。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舌骨肌麻痹、吞咽困难、扁桃体炎等。

18.扶突(Fútū)

【命名】高起之处为突,铺四指为扶,四横指约等于3寸,该穴位于喉结突起旁开一扶,故名。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位。在颈外侧部,结喉旁约三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①咽喉肿痛,暴喑;②瘿气,瘰疬;③咳嗽,气喘;④呃逆。

【刺灸法】直刺0.5~0.8寸,注意避开颈动脉,不可针刺过深,一般不使用电针,以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应;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声带小结、声音嘶哑等。

19.口禾髎(kǒuhéliáo)

【命名】禾,指粮食;髎,为空隙。该穴在鼻孔之下,口唇之上,水沟之旁,取其鼻欲嗅,日食谷,穴当其际,此处又是犬齿窝部,故名。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主治】①鼻塞,鼽衄;②口喎,口噤。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应甩】现代常用于治疗鼻炎、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或痉挛。

20.迎香*(Yínɡxiānɡ)

【命名】治鼻塞不闻香臭而得名。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鼻塞,鼻渊,鼽衄;②口喎,面痒,面肿;③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宜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或痉挛、胆道蛔虫症等。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1.体表循行路线起于目眶下承泣穴,挟口环唇,绕面颊经耳前至额角头维穴,另有面颊分支,下颈,循胸正中线旁开4寸,腹正中线旁开2寸,经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一支脉从足背(冲阳穴)至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2.联系脏腑器官人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与鼻、目、上齿、口唇二喉咙、膈、乳房有联系。

3.循行分布特点

(1)从头走足,为多气多血之经,辰时,(7~9时)气血最旺。

(2)共44穴,起于承泣穴,止于厉兑穴。

(3)分布于面、耳的前面;在胸部循行于任脉旁开4寸(经乳头);在腹部循行于任脉旁开2寸,在下肢行于外侧前缘。

(4)上接手阳明大肠经,有一分支从足背(冲阳穴)至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二)主要病候

1.胃痛、腹痛、肠鸣、腹胀、水肿、呕吐、泄泻、消谷、善饥、口渴。

2.齿痛、眼疾、咽痛、鼻疾、面瘫。

3.热病、发狂。

4.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痛。

(三)病症归纳

1.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腹痛,呕吐,泄泻,肠鸣,痢疾,胃下垂,急慢性阑尾炎,肠麻痹,营养性水肿,肝炎,蛔虫病,胃肠神经官能症。

2.头面五官疾病头痛,牙痛,眼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甲状腺肿大,腮腺炎等。

3.经脉所过的病症胸痛,腿痛,膝关节痛,下肢痿痹无力,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

4.其他如脚气病膈肌痉挛,乳腺炎,高血压,神经衰弱。

(四)本经腧穴本经共45穴。

1.承泣*(Chénɡqì)

【命名】承,承受;泣,流泪。穴在目下,针此穴能治迎风流泪,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喟动;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刺灸法】以押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刺手持针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禁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结膜炎、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斜视、白内障、面神经萎缩、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等。

2.四白*(Sìbái)

【命名】四,广阔;白,光明。穴在目下,针之可使视力光明四射,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主治】①目赤痛痒,目翳,眼睑喟动;②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面肌痉挛;③头痛,眩晕;④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眼球,不可过度提插捻转,禁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眼睑下垂、近视、青光眼、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

3.巨髎(jùliáo)

【命名】巨,为大;髂,指凹陷。穴在颧下,凹陷较大,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主治】①口眼歪斜,眼睑瞤动;②鼻衄;③齿痛,唇颊肿。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鼻炎等。

4.地仓*(Dìcānɡ)

【命名】地,下部;仓,藏谷之器。穴在口唇之旁,食用口,贮于胃中,犹如仓库,故名。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与口角相平,约当口角旁0.4寸处。

【主治】①口角歪斜,流涎,唇缓不收,齿痛;②眼睑瞤动。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5.大迎(Dàyínɡ)

【命名】迎,指血气旺盛,此处有动脉通过,故名。

【定位】下颌角前下方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

【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刺灸法】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牙痛等。

6.颊车*(Jiáchē)

【命名】颊车,面两侧;下颌角古称“颊车骨”。穴当其处,故名。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治】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穴透刺;可灸。

【墨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腮腺炎等。

7.下关*(Xiàɡuān)

【命名】“关”为开阖之枢机。本穴有关牙齿开阖,故称之以“关”,以其在颧骨弓下,且与上关相对,故名为“下关”。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①耳聋,耳鸣,聘耳;②齿痛,口噤,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作张口动,以免折针;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颞颌关节炎、牙痛、面神经麻痹、聋哑等。

8.头维*(Tóuwéi)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

【命名】“维”,是保护之意,本穴位居额角,似抵触,作防御之用,故名。

【定位】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流泪。

【刺灸法】平刺0.5~1寸;《甲乙经》:禁不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眼轮匝肌痉挛等。

9.人迎*(Rényínɡ)

【命名】迎,指动,穴当颈部喉结旁人迎脉应手处,故名。

【定位】喉结旁1.5寸,当颈总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缘。

【主治】①咽喉肿痛,气喘;②瘰疬,瘿气;③高血压。

【刺灸法】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甲乙经》:禁不可灸。

【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