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实用自我疗法系列: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
14979800000030

第30章 高血脂实用疗法与保健(6)

高血脂患者睡眠四戒

高血脂病人睡眠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枕头不要过高。因为血脂过高的人,其血液流动速度比正常人慢,在睡眠时更慢,如果再把头颈垫高,那么血液流向头部将减慢而且也减少,这就容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2)晚饭不要吃得过饱。因为进食后胃肠蠕动增强,血液流向胃肠部,从而流向头部、心脏的血液减少,这样也会增大脑梗塞,诱发冠心病的危险。

(3)老年人在冬季不要加盖厚重棉被。有关专家认为,用厚重棉被压盖人体,不仅影响呼吸,而且会使全身血液运行受阻,容易导致脑血流障碍和缺氧,使脑静脉压和脑压增高。

(4)睡前不要服用大量安眠药或较强的降血压药。

这些药均在不同程度减慢睡眠时的血流,会使血液黏稠度相对增加,导致中风。

高血脂患者慎用维生素E

研究发现,老年人血清中的维生素与4种常见的老年病有明显的关系。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含量基本上是正常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中维生素A的含量偏低。癌症患者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含量呈明显降低。只有高血脂症患者血清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呈明显增高状态。

人体生理学研究表明,血清中维生素水平过低或过高对人体健康都是有害的。一般认为,体内缺乏维生素并不可怕,只要改善饮食或补充维生素类药物,即可使体内缺乏维生素的问题得到纠正,而体内维生素含量过高却是比较难对付的医疗难题。

近年来,老年病患者大多服用维生素药物,许多心血管病患者都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实际上,多数老年病患者无需补充维生素E,高血脂患者更不需要补充维生素E。血脂较高的老年人如果额外补充维生素E,不但没有任何降血脂作用,还会出现胸闷、憋气、腹泻、血栓性静脉炎、乳腺增生等副作用。老年男性患者每天补充0.1g维生素E,就可能因乳腺增生而呈现乳房女性化。对高血脂患者来说,还是不补充维生素E为好。

微量元素与血脂的关系

微量元素是指其量极微,但对生命而言却必不可少的元素。通常包括锌、硒、碘、铜、铬、锰、镁、钴、镉、氟、钼、铅等。微量元素通过激活或抑制生物酶的活性而对机体许多生物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研究较多并认为可能与血脂代谢有关的微量元素有以下4种。

1.锌(Zn2+)

锌在人体中含量大约为2~3g,以辅酶形式存在,对机体代谢起着广泛的调节作用。锌参与代谢的途径如下。

(1)作为合成或激活体内多种酶的主要成份(如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氧酶等)。

(2)与一些非酶的有机分子配合基形成复合物,并对其结构构型产生影响。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锌摄入量成人为15~20mg。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饮用硬水人群血清锌水平降低,可能与硬水中含钙(Ca2+)和镁(Mg2+)较多,锌与钙形成复合物有关。此外,增加膳食中钙含量会使骨中锌沉积增加(锌从肝向骨转移),也引起血清锌水平降低。膳食中过多摄入精制食品同时胃肠外营养锌摄入量不足、嗜酒、肝硬变、胃肠疾病等均可影响锌的代谢吸收或从体内丧失的锌增加,从而导致缺锌症。

缺锌可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已被大量实验研究所证实。

2.铜(Cu2+)

铜在生物代谢的某些酶中起催化作用,凡依赖于铜的酶都是金属蛋白酶(如细胞色素C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等),以金属蛋白酶的形式转运参与体内亚铁(Fe2+)变为高铁(Fe3+)的氧化反应。人类血浆中正常的铜含量约为100μg/dl,成人每日摄入量应为2~3mg。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缺铜的动物体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在遗传性铜转运紊乱的患者体内,铜含量严重低下,而血清LDL-C异常升高,这也说明铜对血脂代谢有一定影响。由于肝在铜代谢中的调节作用,通常不会发生铜缺少,但对腹泻、吸收不良并伴有低蛋白血症,或接受胃肠外营养者,可产生铜缺乏。膳食中的氨基酸和新鲜植物组分,有助于铜的吸收,若过量摄入铜,可经胆汁排出。

3.铬(Cr3+)

铬常以有机复合物形式存在,称为葡萄糖耐量因子,是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的必需微量元素,易被吸收,成人每日需要量为0.05~0.2mg。铬存在于麦胚、麦皮、未精制多糖和酵母中。体内铬相对缺乏的原因通常有以下两点。

(1)铬盐或其复合体在肠道碱性基质中仅能吸收0.5%。

(2)精制的米、面、糖及脂肪可丢失大部分铬。

进食精制的碳水化合物(蔗糖、葡萄糖等)仅能补充少量的铬,势必动用体内储存的铬到血浆中去,从而导致铬含量的净丧失。临床试验报道,给健康者服用氯化铬200mg/天,12周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对照组升高,而血清TC、TG(甘油三酯)下降。

4.锰(Mn)

锰是参与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的多种酶的激活剂(如丙酮酸羧化酶、超氧化物岐化酶、葡萄糖酰基转移酶等),锰化铁也是合成鲨烯和胆固醇的羟甲戊酸激酶的辅因子。动物组织中锰的浓度与年龄的关系相当恒定。锰在组织中的恒定水平主要依靠排泄途径来调节和维持。成人体内锰的含量约为10~20mg,推荐成人每日必需摄入量为2.5~5mg。研究发现,锰能抑制实验家兔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缺锰与缺铬相似,会引起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脂质代谢异常。在西方国家,锰与铬的缺乏均与长期进食精制的碳水化合物有关(如小麦磨成精粉可能丢失86%、精制米可丢失75%、精制糖可丢失89%的锰)。然而,目前有关锰缺乏对脂质代谢的独立作用与机制尚未阐明。

高血脂患者不宜口服避孕药

二十几年前,科学家观察到:高血脂患者服用口服避孕药会引起体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据报道,三酰甘油水平可以上升50%,总胆固醇水平可以上升5%~7%。而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可以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最终可能导致或加重冠心病。

另外,伴有高血压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以及严重吸烟者,使用口服避孕药后,其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正确服用调脂药

据估计,我国高血脂患者已接近1.6亿,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近300万。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高血脂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调脂药成了降低此类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杀手锏”之一。

然而,如此重要的药物,却仍有许多患者不清楚其正确的使用方法。《生命时报》进行的一项随机调查显示,很多人不知道“何时需服调脂药”,更多人不知道“调脂药需要长期服用”,对调脂药的不良反应也是一无所知。

服用调脂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先改生活方式后吃药

当血脂出现异常,首先应尝试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等,如果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就需要开始药物治疗了。药物治疗开始的时机、血脂控制的目标也是因人而异的,要根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结果、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合并症等情况综合判断。例如一个没有其他合并症的年轻人,LDL-C>160mg/dL,则需要开始药物治疗;而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者,LDL-C>100mg/dL就需要药物治疗了。大家应找医生咨询,先判断血脂异常的危险程度,再以此确定服药时机。

此外,有些人自己没有冠心病,但家属有血脂高,就担心自己也会得病,虽然目前血脂、血压属于正常范围,也开始服用调脂药以提前“预防”。这种行为大可不必,如果血脂正常,甚至轻度异常,只要还没达到服药标准,还是应首选改善饮食、生活方式,加强锻炼的方法进行预防。

2.调脂药需长期服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分5类: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其中他汀类使用最多。他汀类药物的出现不仅能降低“坏胆固醇”浓度,还能轻度升高“好胆固醇”浓度,并有保护血管内皮和抗炎的作用。如果患者同时合并甘油三酯轻度升高,主要用他汀类药物即可,显著升高者可加用贝特类药物。

服药一段时间后,即使血脂已经达到了理想水平,降脂药也需要坚持服用,一旦停药,血脂又会回升,影响治疗效果。在血脂达标后,大部分病人仍需用原来的剂量持续服用,部分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小服用剂量,找到最低有效剂量后长期服用,可以减少副作用。

此外,由于人体的脂类合成主要在夜间进行,所以在晚上睡觉前服用调脂药效果最好。

3.肝功能稍高不需停药

很多人不愿长期用药,是因为担心会伤肝。有些人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列着一大串副作用,就会望而生畏。

应该说,所有的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他汀类调脂药也不例外,它的确可能会对少数病人造成肝功能和肌肉的损害,但只要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停药后多可康复。因此,大家不要因为担心这些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

而且,不良反应大多出现在用药初期,早期无不良反应者,长期服药也应该是安全的。另外,服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酸肌酶。刚开始服药时,1个月检查一次;一段时间后,可以每2个月查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

如果肝功能只是轻度异常,不需要停药,可以严密观察或同时加用保肝药、减少药物剂量来调整,也可以使用另一种他汀类药物。如果肌酸肌酶升高到正常值的5倍,就应该加以注意了。当转氨酶升高到正常值的3倍,或者肌酸肌酶升高到正常值的10倍时,必须停药,并接受医生的治疗和监护。停药后要坚持每周复查化验,直至完全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肌酸肌酶的水平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应该只检查一次轻度升高就轻易下结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复查,然后再做决定。

对于老年患者,应像年轻人一样给予调脂治疗。那些肝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一般无需特别调整用药剂量;但有些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就诊时应向医生说明情况,由医生来调整药物的具体使用剂量。

走出降脂误区

中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数量在逐年上升,但目前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率仍很低。即使是在接受降血脂治疗的患者中,也大约有一半人并没有达标。原因何在,除了需要更强效的降脂药物外,患者还应走出以下降脂误区。

1.重视甘油三酯和血黏度,忽视胆固醇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血液脂肪含量的指标,但是在一些人眼中,降低甘油三酯的指标似乎成为首选的降脂目标。这种只抓甘油三酯不抓胆固醇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胆固醇是血脂指标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是高危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胆固醇指标需要降到比一般标准更低。

2.化验单上的数字在正常值内,就代表没事

对正常人来说,160mg以下的“坏胆固醇”含量属正常。对冠心病人来说,100mg以下才达标。对同时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病人来说,则必须把它控制在80mg以下。

3.过分害怕他汀类药副作用

很多人还记得,他汀类药在降脂领域曾出现过副作用,以至于很多人到现在还不敢轻易使用。事实上,他汀类药物的肝损伤副作用被过分渲染,因为这类病人临床中并不多见。另外,该类药物的另一种副作用横纹肌溶解,同样也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因为害怕这类副作用,就拒绝“持久战”,而他汀类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的。

服用他汀类药物,只要定期观察血脂情况,尤其是在服用早期观察肝功能和肌肉情况,就能对副作用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遏止。

4.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失衡

有些患者不敢用药,总觉得有副作用,于是只重视饮食;另一些患者则是见什么药都买,觉得吃了药就没事了,照样大鱼大肉。这对于治疗都是不利的。据了解,目前治疗高血脂主要用他汀类药物,其副作用几率都在1%以下,比较安全。但合理饮食更是治疗根本。若是单纯高胆固醇,则要少吃蛋黄、动物内脏等;若是单纯高甘油三酯,则应限制食物总量,尤其避免吃碳水化合物。

5.血脂降下来就不用再管它了

可以说,高血脂是伴随一生的。但如果它是糖尿病、肝病等病症的伴随症状,就能在原发病控制或停药后恢复正常。否则,一旦饮食稍不规律或停用降脂药,血脂马上反弹。如果是单纯肥胖导致的高血脂,调整饮食后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但一般来说,绝大部分高血脂人群都有代谢异常因素,必须在控制饮食的同时长期服药。

不要忽视儿童高血脂症状

在人们心目中,高血脂是成年人的“专利”,与孩子似乎相距甚远。那么,我们的孩子究竟有没有受到这样的威胁呢?高血脂离儿童到底有多远呢?

关于儿童高血脂症的判定,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推荐使用1992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专家委员会制定的2岁以上儿童高血脂症诊断标准为判断标准。按照这一标准,儿童血脂的理想标准是血清总胆固醇<4.4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6mmol/L;如果血清总胆固醇≥5.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8mmol/L则为高血脂。介于这二者之间的称为“临界高值”,即可疑为高血脂。根据这个标准,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调查报告的儿童高血脂检出率,广东韶关为5.3%、北京为7.0%、哈尔滨和大庆为7.35%、深圳为12.5%、长沙为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