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冠心病科学保健指南
14978000000012

第12章 冠心病的科学饮食指南(1)

冠心病的人怎样进行选择食物

冠心病病人在选择食物时,应注意选择一些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低,而维生素、食物纤维、有益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较多的,以及有降血脂、抗凝血作用的食物。具体可从以下几类食物来选择。

(1)可以随意进食的食物:

①各种谷类,尤其是粗粮;

②豆类制品;

③蔬菜,如洋葱、大蒜、金花菜、绿豆芽、扁豆等;

④菌藻类,如香菇、木耳、海带、紫菜等;

⑤各种瓜类、水果及茶叶。

(2)适当进食的食物:

①瘦肉,包括瘦的猪肉、牛肉和家禽肉(去皮);

②鱼类,包括多数河鱼和海鱼;

③植物油,包括豆油、玉米油、香油、花生油、红花油、鱼油、橄榄油;

④奶类,包括去脂乳及其制品;

⑤鸡蛋,包括蛋清、全蛋(每周2~3个)。

(3)少食或忌食食物:

①动物脂肪,如猪油、黄油、羊油、鸡油、椰子油等;

②肥肉,包括猪、牛、羊等肥肉;

③脑、骨髓、内脏、蛋黄、鱼子;

④软体动物及贝壳类动物;

⑤糖、酒、巧克力等。

冠心病的人为什么要少吃糖

糖对人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人体所需的热量50%以上是由糖类食物提供的。那么,是不是吃糖越多,提供能量越多,对人体就越有好处呢?不是的。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是以米、面为主食的,其中含有大量的糖类。从正常的饮食中,人们已经获得足够的糖,甚至已经超过人体的需要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含糖量高的点心、饮料、水果的需求和消耗日益增多,使摄入的糖量大大超过人体需要。过多的糖不能及时被消耗掉,多余的糖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些糖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下来,久之则体重增加,血压水平上升,使心肺负担加重。贮存在肝脏内,成为脂肪肝。瑞士专家们研究了1900~1968年食糖消耗量与心脏病的关系,发现冠心病的死亡率与食糖的消耗量正相关。日本的调查也得出一致的结果。因此有的学者甚至提出,过多地吃糖,对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吸烟。

那么,每天吃多少糖才能控制胆固醇升高呢?据日本调查认识,每天食用糖的数量,应控制在50g 以下。但很多食品含有较多的糖,如一瓶汽水含糖量在20g 左右,一盒冰激凌的含糖量是10g,一块奶油点心的含糖量是30g,低度的酒类含糖量为5%~10%,还有奶粉中的糖,咖啡要放糖。由此可见,每天控制进食50g 糖,还须精打细算。最好是不吃糖果,少吃点心,做菜也尽量少放糖。

冠心病患者禁食大蒜、洋葱吗

大蒜和洋葱,是较常用的调味品,在夏季食用还可预防痢疾和腹泻,这是众所周知的。大量临床实验研究发现,大蒜及其有效成分,对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使血清胆固醇明显减少,全血凝集时间明显延长,且大蒜及洋葱可以防止脂蛋白下降,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性。又有实验表明生吃比熟吃作用效果更明显,每日按每公斤体重1g 生大蒜或2g 生洋葱的量服用即可起到预防作用,减慢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由此可见,冠心病患者不应禁食大蒜及洋葱,而且还提倡按建议量坚持食用。

冠心病的人为何宜少吃食盐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调查资料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冠心病病人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又有促进冠心病发展的作用。因此,控制高血压并设法降低血压水平,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排血量,直接增加心脏负担,对心脏血流供应不足的冠心病人是不利的。目前普遍认为,钠摄入量在促进高血压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食盐每日摄入高达20克的日本北部人,高血压发病率可高达40%,明显高于食盐每日摄入约5克的北美爱斯基摩人。研究还证明:平均每天少摄入5克食盐,平均舒张压可降低0.53kP(a4mmHg)。

因此,对已患有高血压的病人,限制食盐可作为一种非药物性治疗手段。

那么,冠心病病人应限制多少食盐为宜呢?这要根据病人是否同时患有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病情来决定。有人提出较为严格的限盐量,规定每日不超过5克。有的人较难做到并坚持。笔者认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渐限制食盐用量,使自己的口味渐渐习惯于低盐膳食。具体做法是:烹调时在菜肴出锅前将盐撒在食物上,盐味便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还可利用糖、醋、香料等调味品,来增加食物味道,以减少食盐用量。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低钠盐,也是限盐(限钠)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最后应指出,钾盐可以保护心肌细胞,而促进钠排泄的降压药,常常也增加钾排泄,造成体内缺钾。因此,膳食中于限盐(限钠)的同时,应多吃含钾的食物,例如五谷杂粮、豆类、肉类、蔬菜和水果均含有一定量的钾。动物性食品虽很多含钾都比蔬菜、水果高,但蔬菜、水果含的钠极少,动物性食品的钠含量较高,且胆固醇含量也较高。所以,应多吃水果、蔬菜来补钾。含钾高的食物有菠菜、红萝卜、卷心菜、芹菜茎、南瓜、鲜豌豆、柠檬等,均可选食。

冠心病的人宜喝牛奶吗

目前普遍认为,能降低血胆固醇的食物,均有助于防止冠心病的进一步发展。牛奶就是一种可以降低胆固醇的食物,对冠心病有益无害。

牛奶为什么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呢?主要是因牛奶中,含有可以抑制人体肝脏合成胆固醇的物质。另外,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和乳清酸,这两种物质均可以降低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由此可见,牛奶可以通过这两种作用,降低体内胆固醇,从而达到减缓冠心病发展的目的。

牛奶除了上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外,还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每100毫升中含有3.3克蛋白质、130毫克的钙,而胆固醇含量很低。可谓是高蛋白、低胆固醇食品,可作为补充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对50岁以后的人,骨钙丢失日趋严重,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等,因缺钙引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吸收好,钙对心肌还有保护作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老年人,尤其是冠心病病人,如能经常饮用一些脱脂奶、酸奶等食物,对维持身体良好的营养状况,延缓冠心病的发展很有好处。劝君常喝牛奶!

高脂血症如何进行合理饮食治疗

所谓合理的饮食包括着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所采取的饮食措施既要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又要使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供给,才能保证身体健康。那种以素食为主或“三不吃”(肉不吃、蛋不吃、鱼不吃)的片面做法,决不可取。

第二,饮食治疗应根据不同的高脂血症的类型而异,还要因人而别,不可生搬硬套,更不可道听途说。下面对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饮食治疗,作一个原则性介绍:

(1)高胆固醇血症:仅有血胆固醇含量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的患者,饮食治疗的要点是限制食物胆固醇,每天总摄入量少于200mg。病人应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每只鸡蛋蛋黄含250~300rag 胆固醇)、贝壳类(如蚌、螺蛳等)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等)。另一方面,病人应该摄食适量的胆固醇含量不太高的营养素,如瘦的猪肉、牛肉、鸭肉、鸡肉、鱼类和奶类。这些食物胆固醇含量并不高,例如,每瓶牛奶仅含30mg,其他几种食物每100克中也仅含胆固醇100mg 左右,不必过分忌口,当然也不要吃得太多。其次是限制动物性脂肪,适当增加植物油,计算表明,如烹调不用动物油,则每个患者每月可吃植物油(豆油、玉米油、菜油等)500~750g,这是比较理想的。素油虽好,但也不宜吃过多,否则也会带来不利的作用。第三,多吃蔬菜、瓜果,以增加纤维的摄入。第四,多吃些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洋葱、大蒜、金花菜(草头)、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物中,有的还同时具有抗凝血作用,对预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