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人类对月球的开发
14967900000033

第33章 探测月球的意义

探测月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这是许多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所追问的问题。中国科学界也不乏争论的声音。月球探索真的对我们毫无意义吗?事实并非如此,它所带来的七大利益可以预见。

维护我国月球权益的需要

尽管1984年联合国通过的《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简称《月球条约》)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但是,当前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和国际组织正加紧实施月球探测计划。作为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的成员国,我国只有通过开展月球探测,并取得一定成果,才具有履行《月球条约》和分享开发月球权益的实力,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月球是人类研究宇宙和地球本身的最佳平台

科学界认为,通过对月面上没有人为改造和破坏的这些优越条件研究月球,了解月球的成因、演变和构造等方面信息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的远古状态、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演变;有助于搞清空间现象和地球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对地球、太阳系以至整个宇宙起源和演变及其特性的认识,从中寻求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线索。

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开发月球是空前艰巨的事业,需要解决一系列难题,这必然会带动诸如大推力火箭、巨型航天器、高速飞行、人工智能、计算机、机器人、加工自动化、精密仪器、遥感作业、通信、材料、建筑、能源等工程技术以及空间生物、空间物理、空间天文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为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

据以往的探测,月岩中含有地壳中的全部物质元素,约有60种矿藏。在月球岩土中,含丰富的氧、铁、镁、钙、硅、钛、钠、钾、锰等物质。此外,月球上有丰富的能源,尤其是月球上的氦-3是地球上所没有的核聚变反应的高效燃料。据估计,在月壤中氦-3的资源总量可以达到100万~500万吨,能够支持地球7000年的需电量。

促进深空探测

月球表面的引力只有地球表面的1/6,航天器如果从月球上起飞,可大大节省能源。月岩土壤中氧占40%,可以就地生产推进剂和作为受控生态环境和生命保障系统的氧气来源;硅占20%,可以为航天器制作太阳电池阵,其他金属可以为航天器制作各种部件设备,也可将月球做中转站,为过往的航天器进行检修和补充燃料。

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的平台

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极其稳定,月球直接承受太阳的辐射,没有大气层对光线和电波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等干扰,没有尘埃污染,没有磁场,月球的背面没有人造光源和射电的干扰,地震很微小。同时,月球有漫长的黑夜,黑夜温度极低。这种环境为建造高精度天文观测台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推动经济发展

开发月球,可以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而且其他技术的二次开发应用,势必促进工业的发展与提升。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对此做了精辟科学的说明,他对月球的探索、开发、利用分成了3个步骤进行解释。简单可用三个字概括,即“探、登、驻(住)”。“探”就是探月,对未知的月球先要有所了解,探索掌握必备的信息;“登”就是登月,人类能够登陆到月球上去,近距离地接触月球资源并安全返回;“驻(住)”就是驻(住)月,指设备或人类能够短期或中长期驻扎在月球,实现对月球资源的开发或居住的梦想。其中,“探月”又可分为3个时期,即“绕”、“落”、“回”。一期“绕”就是发射一颗围绕月球转的卫星,在离月球表面200千米高度的月球极地轨道开展科学探测;二期“落”就是选准地方落到月球表面,利用月球巡视车进行探索工作;三期“回”就是采集一些样品返回地球。

月球是研究天文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遥感科学、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

我们有理由相信,“嫦娥一号”卫星的探月成功,只是中国迈入深空探索的第一步。随着月球探测的开展,将有助于人类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起源及演化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月球科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月球的形成过程、月球的早期演化史、月球矿产的形成与分布特征、地-月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月球与地球及类地行星的比较研究以及它们各自的共性与特性等,只有通过新一轮的探测,才能获得较系统和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