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自救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14966400000020

第20章 虫鼠杀灭工作

震后,灾区的环境卫生急剧恶化,特别是夏季高温时,尸体迅速腐化,大量孳生蚊蝇。一般气温在25℃的条件下,苍蝇繁殖一代只需10天左右。调查表明,夏季的垃圾堆放6天后生蛆、7天成蛹,因此,灾区的垃圾必须每周至少清除一次。同时,还必须采取多种消杀措施。在强地震后,瓦砾堆缝隙下极有利于蚊蝇孳生,是喷药消毒的盲区,在高气温条件下,很容易为中毒与传染病的传播创造条件,因此,所采用的消杀方法必须要仔细、深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不仅要将化学药剂喷涂在瓦砾的表层,还必须仔细地深入到瓦砾的缝隙中。

可用飞机大面积进行航空喷药,同时在地面人工背药桶进行局部喷药,个人可用小喷壶仔细进行瓦砾缝隙间的喷药,只要不间断地同时采用这些方式喷药,蚊蝇的孳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一)灭蚊

震后的降雨可形成大量的积水坑、沟,地面积水,各类储水容器、小型积水容器、废轮胎等积水地都利于蚊虫孽生。

(1)尽快填塞。用泥土、石头、橡胶等物填塞或填充水坑、洼地、废弃的池塘和沟渠,防止积水生蚊。

(2)疏通。疏通积水坑、池塘、沼泽,清除各类环境中的各类型小积水,控制大中型水体。

(3)清除和破坏孳生点。对容易孳生蚊虫的小型容器,如罐头盒、瓶子、轮胎,以及各类无用的缸和罐等予以清除和破坏。

(4)排水。在开挖水渠和修建堤防时应注意同时建设排水系统,农业上的排水系统和城市中的污水排放系统是蚊虫的重要孳生场所。

(5)隔离和封闭孳生场所。在储水容器、水井等可能的蚊虫孳生场所,可制作各类合适的盖子,防止蚊虫孳生。

(6)防蚊驱蚊。使用纱门和纱窗;药物浸泡蚊帐;点燃蚊香(或电热蚊香);用驱蚊剂涂暴露部位。

(二)灭蝇

地震灾害造成的如下破坏引致蝇类大量孳生:大量家畜、家禽等动物死亡;大量食物、植物腐败;垃圾、粪便不能及时清运、处理。应做好以下处理:

(1)加强对灾后环境治理,清理垃圾、人畜尸体,建集中式厕所,减少孳生场所。

(2)加强防蝇措施,保护食品安全。

(3)重点控制、处理孳生地,用化学杀虫剂控制粪便、垃圾和人畜尸体等蝇类孳生场所。

(4)加强防护,减少蝇类与人的接触。

(三)灭鼠

地震灾害发生对鼠类生存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鼠类栖息场所被地震灾害毁坏前,鼠类向安全地如高坡、堤坝等迁移和集中,这些安全地又是当时灾民密集居住地,不管野鼠与家鼠都向安全地迁移,在有限的安全地带,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家鼠与野鼠,势必形成该处鼠类绝对数量的增多,鼠密度呈数倍至数十倍升高,与灾民混杂在一起,为鼠媒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机会。

地震灾害发生后,幸存的鼠类因原有巢穴被毁坏,集中迁移到安全地后一时无处栖息,多数潜入居民居住的房屋、庵棚、帐篷内的杂物下藏身。高坡、堤坝等避灾场所鼠食来源匮乏,鼠类对人类的依赖性程度大大增加。

当鼠密度增高、野鼠与家鼠混居使鼠类间的接触密切、人鼠接触机会增加、人群抵抗力低下之时,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鼠疫等鼠媒传染性疾病爆发流行的风险就大大增加,所以,必须开展鼠类控制工作。

1.灾区灭鼠的原则

(1)因地制宜。各地条件不同,受灾过程有异,只有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对策,才能奏效。

(2)综合治理。要防灭结合,注意治本,充分发挥各种方法和长处,互相补充。

(3)确保安全。要比平时更加重视人畜安全,防止环境受到污染,不留后患。

2.鼠类控制方法

(1)防鼠措施——防鼠工作应从规划和整治环境入手。临时聚居地应统一规划,道路管理得当,临时住处整齐,禽畜圈养有序,杂物堆放成行并尽可能离地。食品妥善保存,尽量用防鼠容器存粮,大型粮库和集中居住场所,必要时可挖防鼠沟,沟深1米,宽0.6米,沟底每隔20~30米或每个拐角处,埋直径0.6米的水缸,沟底平缸口,随时检查处理掉入缸内的老鼠。搞好环境卫生,铲除杂草,及时消灭窜出的老鼠,发现鼠洞立即堵塞。返家时应注意检查所带物品,避免夹带老鼠;返家后要彻底搞好室内卫生,检查有无新鲜鼠洞,一旦发现应及时灭鼠并严密堵洞。在修理旧房或重建新居时,应全面规划,改善卫生条件,减小门、窗与框的空隙,一般不超过0.5厘米;用水泥或三合土硬化室内地面,尽量增设30厘米高的墙裙。管道和电线等的穿墙孔,设置铁皮挡鼠板,管道和电线从板中央小孔通过。禽舍畜圈离开住宅,厕所考虑防蝇防鼠。

(2)物理灭鼠——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灭鼠要多用器械。灭鼠器械主要是鼠笼、鼠夹粘鼠胶等,此时还可用水或泥浆灌洞等民间方法灭鼠。注意灾区内绝不能使用电子猫,更不能自拉电网捕鼠。

(3)毒饵灭鼠——慎用!当鼠密度很高,人群受到鼠源疾病严重威胁时,应在严密组织、充分宣传的基础上,选用安全合法的灭鼠毒饵,开展全面的灭鼠工作。

投放毒饵的要求:

①毒饵的投放要做到全面防治,不要遗漏任何地带,造成防治上的盲区。

②投放的毒饵量要充足,使鼠群内各个体都有机会取食到致死量的毒饵。

③在布药防治时要做到投放的毒饵量不见消耗为止。

④投放毒饵的位置要适当,要投放在有效位置上,使鼠容易遇到毒饵,如投放在鼠洞、鼠路、出入口、转角等,同时投放位置要尽量选择干净干爽隐蔽的地方。

⑤15天后测定鼠密度,进行评价,如达不到预期效果,则要继续处理,特殊场所可以更换毒饵处理。

注意事项:投饵工作由受过培训的灭鼠员承担,确保人畜安全;灭鼠时要加强宣传,管好禽畜,保藏好食品,照看好小孩;毒饵必须有警告色,投饵点应有醒目标记,投饵结束应收集剩饵;投毒后及时搜寻死鼠,焚烧或在适当地点深埋;为避免鼠死后,受到虫类叮咬,最好在灭鼠同时,在居住区喷洒杀虫剂;要做好中毒急救的准备。

3.鼠情监测

残存鼠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大面积上的低密度为它们提供了更宽裕的生存条件,而鼠类从临时栖息地的扩散,再次增加了鼠间接触和病原的交换。所以,应该做好鼠情、疫情监测,注意鼠类携带病原的动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灭鼠防鼠措施,常使用鼠夹、鼠笼法调查鼠密度,捕获率超过10%时,应该组织全面灭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