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14966200000020

第20章 描写的技巧(2)

安娜到赛马场,主要是关心她的情人渥沦斯基的安全。

赛马前,安娜不理睬任何人,一句话也不说,尽拿着望远镜,老盯着一个地方。等比赛开始了,她的神态是脸色苍白而严峻。她显然除了一个人以外,什么人也没看见。她的手痉挛地紧握着扇子,她屏住呼吸。

接着作者连续写了三个骑手坠马事件,每一个事件,观众的反应和安娜的反应都大不相同,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安娜独特的心理状态。

第一次是顾佐夫列甫在小河旁坠下马来,当时,观众沸腾了;安娜却无动于衷,而且有几分得意的神色——她并非幸灾乐祸,她只看到她的渥伦斯基跑得很顺利。

第二次是一个士官跌下马来,受了重伤。观众是一声声叹息、一阵阵恐怖。唯独安娜,置若罔闻,屏着气息,原来她的心上人跑到前面来了。

第三次是渥伦斯基掉下马来,这时安娜突然大声惊叫,像一只笼中鸟乱撞,完全失去了自控。

列夫·托尔斯泰高明地运用三次坠马事件中安娜与观众情绪的强烈对比,揭示出安娜要背叛贵族上层社会,追求自由的心境。

安娜的忘形举动,气坏了她丈夫。卡列宁目瞪口呆、气急败坏。当安娜得知,她的心上人没受伤而只是马死了之后,便连忙坐下来用扇子掩住自己的脸。她在哭泣,她控制不住她的眼泪,连使她的胸膛起伏的呜咽也抑制不住了。

上述神情、手势、姿态,集中表现了安娜憎恶自己的丈夫,公开在丈夫面前流露出对情人的无与伦比的爱的心态。

下面是以梦幻写心态的例子。

《红楼梦》八十二回“病潇湘痴魂惊噩梦”,就是古今出色的以梦幻写心理的例子。

送荔枝的婆子一番话引起林黛玉进一步想起自己婚姻大事——

看宝玉的光景,心里没别人,但老太太、舅母又不见有半点意思。深恨父母在时,何不早定了这门婚姻。

又转念想到:“倘若父母在时,别处定了婚姻,又怎似宝玉人才心地?……”

黛玉的这些想头,引出了一场噩梦。梦见贾雨村来看她和给她道喜,似乎南京要有人来接她;凤姐等人来给她道喜送行,说她父亲升了官,将她许给继母什么亲戚做续弦。

黛玉心上着急,便说道:“没有的事,都是凤姐姐混闹!”只见邢夫人向王夫人使个眼色儿:“她还不信呢,咱们走吧。”黛玉含泪道:“二位舅母坐坐去。”众人不言语,都冷笑而去。

黛玉向贾母哀求说,只要不离开这儿情愿做奴婢,遭拒绝。

最后黛玉绝望了,去找宝玉——宝玉先是开玩笑,后来为证明自己对黛玉的真爱,用刀子割开胸,掏出心来给她看,黛玉受惊,抱住宝玉,宝玉眼睛往上一翻,咕咚倒地了。

黛玉这一场噩梦,活生生地描绘出她对幸福的执著追求,和对自己未来的忧虑、烦恼和恐惧。

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包括对自然风景、社会环境、动物、静物的描写,这种描写在文章中占有重要地位。

1.自然景物描写

例一:

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老舍说过,写景的本事不完全在能把普通的地点美化了,而在于他把任何地点都能整理得成一个独立的景。

自然环境的描写,可以展现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各种气氛。景象的形、色、声、味综合起来构成一种心绪变化,可以烘托性格、抒发感情。

例二:《敕勒歌》(见《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诗歌,篇幅短小,景色却非常动人。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川、一山,没有一个形容词或动词,但茫茫平原一泻千里,巍巍高山拔地而起。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作者用眼前的景色,突出了地域风貌和民族习尚。

后一句“天苍苍,野茫茫”和“风吹草低见牛羊”

浑然一体。

那劲草、疾风和活动着的牛羊,构成一组北方草原人民生活的健美图画。

自然景色描写,应注意简洁、不落俗套,并处理好景和人之间的关系。

2.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的描写。

它包括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特定地区或场景的社会关系、人物活动和风俗习惯等等。

社会环境,应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气息。

人,不能脱离环境,他必得有自己的服饰、住宅、城市、乡村。不能光写思想、心理,还要在环境中寻找产生这些心理、思想的原因和动力。

左拉说,想观看真实完整的人类戏剧,就得向所有一切存在的东西来索取。因此,我们必须准确地研究环境,认清和人物相依为命的外部世界的情况。

例一:茅盾的《子夜》

大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苏州河的浊水幻成了金绿色,轻轻地,悄悄地,向西流去。黄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经涨上了,现在沿着苏州河的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的,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摸半尺。风吹来外滩公园里的音乐,却只有那炒豆似的铜鼓声最分明,也最叫人兴奋。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霓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

这段社会环境的描写,就是整个小说的大背景。

它交代了主要人物活动斗争的时间、地点,并写出了这个大城市独特的风貌。

人物往往把自己的印痕留在外表生活上,留在住房、家具、电器上,留在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上。

吃的、住的、读的书与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习惯、漫长的生活环境,共同铸造了人的性格。

例二:托尔斯泰的《舞会之后》

我离开舞会是四点多钟,等我到家,在家里坐了一坐,又过了两个来钟头,所以,我出门的时候,天已经亮了。那正是谢肉节的天气,有雾,饱含水分的积雪在路上融化,所有的屋檐都在滴水。当时B 家住在城市的尽头,靠近一片广大的田野,田野的一头是人们游憩的场所,另一头是女子中学。我走过我们的冷僻的胡同,来到大街上;这才开始碰见行人和运送柴火的雪橇,雪橇的滑木触到了路面。马匹在光滑的木轭下有节奏地摆动着湿漉漉的脑袋,车夫们身披蓑衣,穿着肥大的皮靴,跟在货车旁边噗嚓噗嚓行走,沿街的房屋在雾中显得分外高大,——这一切都使我觉得特别可爱和有意思。

“我走到B 宅附近的田野,看见靠游憩场所的一头有一团巨大的、黑糊糊的东西,而且听到从那里传来笛声和鼓声。我的心情一直很畅快,玛祖卡舞曲还不时在我耳边萦绕。而这一次却是另一种音乐,一种生硬的、不悦耳的音乐。‘这是怎么回事?’我想,于是沿着田野当中一条由车马辗踏出来的溜滑的道路,朝着发出声音的方向走去。走了一百来步,我才从雾霭中看出那里有许多黑色的人影。这显然是一群士兵。‘大概在上操。’我想,就跟一个身穿油迹斑斑的短皮袄和围裙、手上拿着东西、走在我前头的铁匠一起,更往前走近些。士兵们穿着黑军服,面对面地分两行持枪立定,一动也不动。鼓手和吹笛子的站在他们背后,不停地重复那支令人不快的、刺耳的老调子。

‘他们这是干什么?’我问那个站在我身边的铁匠。

‘对一个鞑靼逃兵用夹鞭刑。’铁匠望着远处的行列尽头,愤愤地说。”

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所以写好地域风貌、社会风尚、人际关系、政治风云、经济形势、劳动生产、学习环境,会起到交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指对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人物与人物之间发生的关系而构成的各种生活画面的描写。

场面是由人、事、物和景组合起来的整体形象,是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方式的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