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关于教育的格言
14965600000007

第7章 学习·求知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法〕巴尔扎克《驴皮记》

学习不仅是明智,它也是自由。知识比任何东西更能给人自由。

——〔俄〕屠格涅夫《关于〈父与子〉》

学习是劳动,并且应当永远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

——〔俄〕乌申斯基《〈儿童世界〉第一版序言》

学习是一种很幸福的机会,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扩大眼界就必须彻底利用的一种机会。

——〔前苏联〕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学习不可能是轻松的游戏,不可能是纯粹的和经常不断的娱乐。学习首先是劳动。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学习好像马拉松赛跑一样,贵在坚持和耐久。

——〔中〕杨乐《功到自然成》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英〕弗·培根《人生论·论读书》

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

——〔英〕弗·培根《人生论·论读书》

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

——〔法〕巴尔扎克《驴皮记》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前苏联〕列宁《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毕生保持求知欲,就一定能在自己的重大使命上成就一件事。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中〕戴圣编、郑玄注《礼记·学记》

不知义理,生于不学。

——〔中〕吕不韦《吕氏春秋·劝学》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中〕韩婴《韩诗外传》

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

——〔中〕韩婴《韩诗外传》

性静者可以为学。

——〔中〕程颢、程颐《二程遗书》

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中〕刘向《说苑·建本》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中〕刘向《说苑·建本》

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故学以治性,虑以变情。

——〔中〕班固《白虎通义》

白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需学而成者也。

——〔中〕韦嗣立《请崇学校疏》

求知是人类天生的一种精神上的最大要求。

——〔中〕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关键。

——〔中〕邓颖超《学会本领,做好工作》

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训。

——〔法〕卢梭《爱弥儿》

问题不在于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

——〔法〕卢梭《爱弥儿》

努力学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件美好的事。

——〔法〕卢梭《忏悔录》

对于肯学习的人,年龄和长期的痛苦考验可以让他们学习无私。

——〔法〕罗曼·罗兰《母与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中〕孔丘《论语·达而》

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中〕戴圣编、郑玄注《礼记·学记》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中〕韩婴《韩诗外传》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

——〔中〕王充《论衡·别通》

人之学,如渴而饮河海,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

——〔中〕傅玄《博子》

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中〕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学欲速不得,然亦不可怠。才有欲速之心,便不是学。学是至广大的事,岂可以迫切之心为之。

——〔中〕程颢、程颐《二程遗书》

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

——〔中〕程颢、程颐《二程遗书》

学至于乐,则成矣。

——〔中〕程颢、程颐《二程遗书》

学贵乎日新。

——〔中〕程颢《伊川先生集》

学者之患,莫大于自足而止。

——〔中〕范浚《香溪文集·拙懒轩记》

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中〕晁说之《晁氏客语》

为学是终身事。天地日月长久,断之以勇猛精进,持之以渐渍熏陶,升高自下,陟遐自迩,故能有常而日新。

——〔中〕胡宏《与张铁夫》

为学须是痛切恳恻做工夫,使饥忘食,渴忘饮,始得。

——〔中〕朱熹《朱子语类》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中〕顾炎武《与人书》

待有余而后济人,必无济人之日;待有余而后读书,必无读书之时。

——〔中〕史典《愿体集》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中〕雷锋《雷锋日记》

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

——〔中〕萧楚女《学成了要做事么》

在走入社会之前,与其为人事关系操心,倒不如多在自己本身学识技能上去下点工夫。

——〔英〕罗曼·罗兰《罗兰小语》

凡是长时间勉强学习的人,都会以相应的饥渴和急迫去忘却。

——〔英〕赫兹里特《论个人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