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语言艺术全书(第三册)
14958400000010

第10章 如何活跃谈话中的气氛(2)

(3)当对方在讲话,迫切地需要你理解他说话的内容时,你可以用几句话来揣摩对方话里的意思。

例如:

“你是在说……”

“你的意思是……”

“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这样的表达,既可以及时地验证你对对方所讲内容的领会程度,加深理解,又可以使对方感到你的诚意,还能够帮你随时纠正印象之中的偏差。

上面三种在交谈中插话的技巧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对对方谈话的内容作任何客观的判断或评论,不对对方的感情做出对与错的表示,一直表现出中性的态度。然而,有的时候在非语言传递信息时你可以表现出你的立场,可是在语言中决不能流露,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规则。若是你想要超越这个界限,就有误入交际误区的危险,从而让这次交流失去方向与意义。

开启金口的技巧

遇见了事,闷头思考不发一言的人经常被人称为闷葫芦,因为想得太多,以至于极少讲甚至完全不讲话,让他们说话简直比铁树开花还难。然而你若是掌握了同这种人交谈的技巧,就能够让他打开话匣子,甚至可以让最为害羞和沉默寡言的人也开口说一串长话。掌握以下的方法,除了能让不常说话者开口,还能够改善你的听力,促使你和这类人交流。

通过赞美来让他们说话;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说些能够引起他们反应的评论;一旦他们开口,就不要去打断他们;对他们的话要作出能看见的积极的反馈。这些方法都能够“打破沉默的坚冰”。下面就介绍5种能让“闷葫芦”开启金口的技巧。

1.真诚的赞扬加适当的提问

就算是最害羞的人听到赞美也会心花怒放的。你要使羞于说话的人知道,听众十分欣赏和感激他们作出的努力。随后你再听他们陈述自己的观点。你应该通过简短的提问向他们暗示,只有具备专业背景和知识的人才能够回答他的问题。

不管多么沉默寡言吝啬词句的人,听到这样积极的反馈也会平易近人起来。在倾听的过程之中,这样的“甜言蜜语”能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信息。

2.直截了当的提问

寡语少言的人,也就是那些只说“是”或者“不是”的人认为说话越少越自在。你可以利用是非抵制他们的这一特点。你也应当去利用他们吝惜言辞的特点,先搞清自己究竟想知道些什么,之后直截了当地做出只用回答“是”或者“不是”的提问,或是提出只用说一两句话即可的切中要害的问题。

3.用有趣的话题引发议论

只要有适合的饵,即使最不容易上钩的鱼也能钓上来。为了让不愿说话者开金口,你应当用易于引发争论的陈述或是问题来做饵。你应当围绕着想了解的主题,非常礼貌地对说话的人提出疑问,或是就目前的理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当他自鸣得意的想法遭遇挑战,或是有机会拆穿某个广为流传的错误时,极少有人能够无动于衷。

4.不要打断对方的话

如果你想方设法使不愿说话的人开口了,你就应当闭牢自己的嘴,以一种十分认真倾听的姿态,令对方有兴趣继续讲下去。若是你在他们讲话时插嘴,提出你的看法,就会让他们有停止说话的借口。以后,再要想让他们开口恐怕就有些难了。就算你想到一个很重要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同看法,都不要急着提,要等到对方已经陈述完毕之后再将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5.作出适当反馈

要想使不愿说话的人讲话,你应当告诉他们,他们所讲的细节十分有趣、有价值,即使他们不是世界上最出色的说话者,你还是极其希望他们能继续讲下去。然而要注意,不要用语言对他们做出鼓励,这只会令对方分心。

你应当使用身体语言,通过能看见的信号向他们作出积极的反馈。认同时点点头,赞许时报以微笑。盯住说话人的眼睛看,似乎他在说一件你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很有意思的事。

表达幽默的方法

1.使用双关语言

双关就是指你说出的话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这些话字面上的含义;另一个则是这句话的引申含义,幽默也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听者不只从字面上理解,还可以明晓言外之意。

据说李鸿章有位远房亲戚,毫无学问却热衷科举,一心想凭着李鸿章的关系弄个一官半职。他在考场之上看到试卷,居然无法下笔。眼看交卷时间到了,灵机一动,在卷面上写下“我乃中堂大人之亲妻(戚)”,想以此获得主考官的录取。主考官看到这份考卷时,发现他居然把“戚”错写为“妻”,便提笔批在卷上:“故不敢娶尔。”“娶”“取”同音,主考官巧妙利用他的错字,用双关“错批”,既有非常强的讽刺效果,又富有情趣。

2.正话反说

所讲出来的话,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正好相反,叫做正话反说。比如字面肯定,可意义上否定;或是字面否定,意义上却肯定。这也是触发幽默感的一个有效方法。

有则提倡戒烟的公益广告,上头完全没有提及吸烟的害处,相反还举出了吸烟的四大优势:一省衣料,由于吸烟容易患肺痨,造成驼背,身体蜷缩,因此做衣服就不必用那么多的布;二防盗贼,抽烟的人往往患气管炎,通宵都不停咳嗽,贼想着主人未睡,就不敢来偷;三可驱蚊,烟雾浓烈,熏得蚊子都受不了,只有飞得远远的;四葆青春,不等年老就已去世。

这里虽然说是吸烟的四大好处,其实是吸烟的坏处,显得十分幽默,使人们从笑声之中悟到其真正想说明的道理,就是吸烟有害健康。

3.有意曲解

曲解指的是进行歪曲、荒诞地解释,用一种轻松而调侃的姿态,对某个问题来做广泛地解释,把两个表面上根本不沾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不合情理、毫无和谐、出人意料的效果,从而构成幽默感。

有个妻子抱怨她丈夫说:“你看隔壁的W先生,每天出门都会吻他的妻子,你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她丈夫说:“我当然能,不过我现在和W太太还不熟。”这个妻子的本意是想她的丈夫在每天出门之前都能吻自己,可丈夫却有意曲解成让他去吻W太太,从而产生了幽默。

4.巧妙解释制造幽默

英国著名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比她小了13岁的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温洛结为夫妇,一个人问她为什么会选择一个考古学家,她风趣地说:“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考古学家都是最佳选择。妻子越是老他就会越爱她。”这个巧妙的回答,既表现出克里斯蒂的幽默,也说明了他们夫妻生活的美满。

5.使用模仿语言

这是指模仿现存的名、词、句、篇以及语气而创造出新的语言,是幽默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常常借助某种违背正常逻辑的想象与联想,将原本的语言要素用在全新的语言环境之中,从而产生幽默感。

有个女教师在课堂上问道:“‘要么让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这句名言出自谁之口?”过了片刻,有个人用奇怪的口音答道:“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

“正确。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是一位日本学生,你们作为美国人却无法回答出来,来自遥远的日本的同学却可以回答,你们太可怜了!”

“把日本人干掉!”教室里发出一声喊叫。女教师气得发抖,大声问:“谁?这句话是谁说的?”片刻的沉默,有人回答:“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这个同学模仿着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形成了幽默的效果。

6.自嘲

幽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是宁可自嘲,也不要轻易去取笑他人。海利·福斯第曾说:“笑的基本原则是,不管你想取笑别人什么事情,先要取笑自己。”自嘲,同时也是自知和自信的表现,其本身就是幽默的一种。

英国著名作家杰斯塔东身材很胖,因为体积过大,常常行动不便。可是他也如罗慕洛不以自己的身矮为耻,“愿生生世世做矮人”一般,不以自己的肥胖为耻。某次他向朋友说:“我是个比其他人友好三倍的男人。每次我坐公共汽车让座的时候,都足以使三位女士就座。”这愉快轻松的自嘲,形成了愉快轻松的幽默,同时也表现出杰斯塔东强大的自信。

7.夸张

把事实做无限制的夸张,形成一种非常不协调的喜剧效果,也是形成幽默感的一种有效方法。

有一次马克·吐温坐火车到某所大学讲课。由于距讲课的时间所剩不多,他非常着急,可火车却开得非常慢,幽默大师就想出一个发泄自己怨气的方法。

当列车员到他身边查票时,马克·吐温给了他一张儿童票。列车员也颇为幽默,故意认真看了看马克·吐温,说:“真抱歉,我真看不出您还是个孩子啊。”

幽默大师说道:“现在我已不是孩子了,可是我买火车票的时候还是个孩子,这车开得太慢了。”

火车的确开得非常慢,然而绝不至于慢到使一个小孩长成大人的程度。这里马克·吐温把慢的程度做了无限制的夸张,从而产生了幽默的效果,使人不禁捧腹。

幽默谈吐的实用技巧

1.对比是产生幽默的一个基本方法

通过对比能够揭示出事物的不一致性,利用对比句来逗笑是极好的方法。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经常使用这个方法,例如:

“先生们,我这个人不缺什么东西,除了美德与财富。”

2.反复也能够成为一种幽默技巧

反复陈述同一句话,可以产生一种不协调气氛,进而产生幽默效果。例如著名相声段子中的“领导冒号”。

3.故意啰嗦

画蛇添足也可以令人发笑。例如相声《打电话》,就应用了这一技巧。

4.巧用歇后语

歇后语也是种转折的形式;它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先说出前面的部分,引起悬念,再用后面的部分翻转,造成突变,“紧张”在笑声中得以宣泄。例如:“三九天穿短裙——美丽动(冻)人。”

5.倒置

将语言材料做变通使用,把通常情况下的人物关系,先后、本末、尊卑等在特定的条件之下做位置互换,可以产生非常强烈的幽默效果。例如语句的倒置,“话都不会说了”。

6.倒引

倒引是较常用的幽默方法,就是引用对方言论,来达到以其人之语还治其人之身之效。例如:

老师对不停说话的女生说:

“两个女人相当于一千只鸭子。”

几天后,师母到校,有位女生急忙向老师报告:“老师,外头来了五百只鸭子找您。”

7.转移

当某一表达方式原来是用于本义,可在特定条件之下扭曲为另外的含义时,就构成了幽默效果。

空中小姐用悦耳动听的声音向旅客们命令道:

“将烟熄掉,安全带系牢。”

旅客们都照着空中小姐的要求做了。又过了五分钟,空中小姐用比上一回还要动听的声音命令道:

“请再把安全带系紧些吧,非常不幸,飞机上忘记了带食品。”

8.夸张

运用生动的想象,将话说得夸张铺饰,也可以起到幽默效果。有则笑话“心不在焉的教授”,就是使用了夸张这个手法。

教授:为了更准确地说明青蛙的内脏结构,我给你们来看两只已经解剖好的青蛙,大家请认真观察。

学生:教授!这分明是两个三明治和一个鸡蛋。

教授(十分惊讶):我能够肯定自己已经吃完午餐了,可是那两只解剖完毕的青蛙呢?

9.“天真”

弗洛伊德曾经将天真看做是最能够使人接受的滑稽形式。

一位妇人抱着小孩进了银行。小孩手里有一块面包,他伸过去给出纳员吃。出纳员笑了,摇摇头,那个妇人对孩子说,“乖乖,不要这样,不要这样”,随后转过头来对出纳员道歉,“真抱歉,请原谅他吧。他刚刚才去过动物园。”

产生幽默的方法有许多,例如转折、比喻、双关、故做天真、故做曲解、谐称等都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

巧妙提问有学问

我们在社会交往之中,应当学会时常向别人提问。提问对获取信息、促进交流、了解对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善于提问的人,不光可以掌握住会话的进程,对会话的方向加以控制,还能够打开对方的心扉,拨动他的心弦。

要想提问可以达到预期目的,应当做到下面几点:

①一般提问。根据社会学家的理论,所有发问对一般提问方式都适用。这一提问方式能够调动起对方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满足对方希望社会评价肯定与嘉许的心理。一般的提问方式若是再能配以赞同的微笑,效果可以更好。

②选择提问。提问应当经过选择,不要提出对方肯定不能或是不愿回答的问题。提问在一开始不要限定对方的回答,也不要随意去搅乱对方的思路。

③真诚提问。不应当盛气凌人、故作高深、卖弄学识,要给人一个真诚和可信的印象,营造出信赖坦诚的心理环境和交谈气氛,谈话才可以愉快正常地进行。

④续接提问。要是某次提问未能达到问话目的,利用续接提问是十分有效的。比如,你可以接着问“你是怎么想办法的”、“后来为什么这样”,或是用适当的沉默暗示你还在等待他做进一步回答,让对方在宽松的气氛之中详尽地陈述你所想探知的内容。

⑤因时提问。提问必须选择时机。亚里士多德曾说:“思想让人说出当时当地能够说和应该说的话。”讲话的时机,亦即讲话的环境,包含了双方所处的自然环境、语言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一般来说,当对方非常忙,不宜闲谈与此无关的事情;当对方失意或伤心时,不要提起会引发对方伤感的话题;在业余时间中与医生、律师之类的人谈话,不要动不动就问有什么病要如何治、或是有什么纠纷要怎样处理,关于过于具体的问题,人们大部分时候,通常都是不想涉及的。因此提问应当像屠格涅夫说过的那样:“开口讲话之前,先要把舌头在嘴里转上十圈。”这样一来你的问题才会收到满意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