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礼仪全书(第二册)
14958000000016

第16章 交际礼仪(4)

(3)年轻人最好不要吸大雪茄或用烟斗吸烟,这样做并不会使自己显得稳重而有权威,反而让人感到不大相称。少女不要去学吸烟,因为吸烟减损女性的端庄秀美。

(4)与他人交谈时,不要口含香烟,也不要手持香烟指东指西。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宜边吸烟边行走。

(5)在公共场合一定要遵从禁止吸烟的要求,必须吸时要去专门的吸烟室。去不吸烟的地方做客,即便对方请自己吸,也最好不吸。遇到戒烟的朋友,不要讽刺对方,也不要引逗对方破戒,要尊重他人。

(6)如果自己不会吸烟或不打算吸烟,当他人敬烟时,举手掌阻止,并客客气气地说声:“谢谢,我不吸烟。”此情况下,敬烟者不必再劝,以示自己的热情,要适可而止。

通信的礼节

通信是一种常用的交流手段,虽然社会的进步,手机出现,电话使用频繁,但有的时候还是要用写信,才能表达我们的心意,而且也较为方便和便宜。最基本的通信礼节是有信必复,不能拖延。有人很高兴收到别人的来信,但是却不及时回信,一拖再拖或干脆不复,抑或草率从事,这都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信件是交流感情的手段,信的内容不必拘谨,可以在信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

通信要求按照固定的格式,字迹清晰工整,语言连贯、流畅,逻辑思维严密。书信不应随便乱涂乱改,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但是不能偷懒地注上拼音或以同音字来代替。信中的称呼要根据实际情况,依对方与本人的关系而定,一般关系应用尊称,关系特别密切的人之间可用昵称。

使用打字机打出的私人信件,最好在末尾再写上几行亲笔字,至少也要有亲笔签名,以示尊重。贺信、唁函一类的信件,以亲笔书写为最好。写信用钢笔为最好,不宜用铅笔,但是墨水要有选择,如有些国家红色墨水表断交,绿色墨水表恋爱。一个有教养的人不应在信中只谈论自己,而应适当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关心。信写好后要按规范叠好装入信封。信纸不要乱折乱叠,邮票要贴在信封正面的右上角。

明信片只适合问候,它是开放式的,所以明信片不宜表白个人隐私,而风景明信片只能用以问安和致贺。

通信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人不得私拆、偷看他人信件,亲人也不例外。对他人的信件在收到后要妥善保存,不要乱塞乱扔,或者拿来包东西,要妥善保管信件。

话语要表示亲热。没有亲属关系的,可称“某某同志”也可按职务称为“某某教授”或“某经理”之类,对高龄者也可称“某老”;给平辈写信,一般名字前面不宜冠姓,有无亲属关系均可称兄道弟,并没有特殊要求。对于有名有字者必须用字称谓以表严谨。写给小辈,有亲属关系的,可用名字加称谓,也可称呼其名;无亲属关系的,可称呼“某某同志”“小王”“小李”之类的。

要有热情的问候语。信的开头要有问候语,问候语可长可短,即使只用“你好”两字,也会体现出发自内心的一片真诚。要诚恳地祝贺。写信结束后,犹如向朋友告别,道一声“珍重”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祝贺语有格式上的规范要求,一般分两行书写,上一行前空两格,下一行顶格。祝贺语可以套用约定俗成的句式,如“祝你健康”之类,也可另辟蹊径,触景生情。

正确地使用敬语、谦语。敬语、谦语在书信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如称别人的书信为“大礼”“惠书”,读别人的信为“捧读”,信末署名自称“后学”“愚弟”等。

信封书写要正确、清晰。这是一种对邮递员的尊敬。收信人的名字后面,要写上“同志”“先生”等称谓,不能写“外公”“阿妹”之类,因为这不符合邮递员与收信人的关系。

信件本来就是一种相互往来的过程,收信后必然要回复。

复信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要及时阅读来信。见信如见人,收到信件后一连几天不看,犹如把客人拒之门外,这是很不应该的,而且拖延看信可能会延迟某些重要的事项和信息。根据来信内容,决定是否复信、何时复信和如何复信。在复信时,最好说一句是几月几日收到你的信,以免让对方担心信件是否送达。

(2)有些来信可能是求教某个问题或托办某件事情,收信人应明确予以回答。凡是应该帮助而自己又能帮助的,应尽可能伸出援助之手;如果爱莫能助,则应坦诚地说明情况,以取得对方的谅解,并且不致耽误对方及早寻找其他方法。自己可以帮助一臂之力时又办不好的事,也应先给对方复信,以免对方久等。总之,对来信提出的要求,收信人应该坦诚相对,置之不理或避而不答,是不合礼仪要求的。

(3)有时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地址更换、出差在外、转信人耽搁等,导致收信人没能及时收到来信,甚至因此贻误了办事的时机。对此,收信人应在收信后立即向对方说明事实情况,取得对方的谅解,并尽可能设法采取一些弥补的措施。

(4)对于社会知名人士来说,由于经常收到的一些不相识的崇拜者的来信,最好请人专门帮助回复,或者挑出部分信件自己回复,保持与大众的交流与联系。因为对这些信件一一答复,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概不理不问,视而不见或视若包袱,也是不合适的。同时还可以选择适当的机会和方式,如通过新闻媒介,向来信者表示自己的谢意。

拍电报的礼仪

电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除了语句精练、格式规范、称呼正确以外,不同类型的电报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一)查询电文的注意事项

①要写清楚查询的事情;

②应正确使用称呼,写好发报人、收报人的姓名;

③电文结尾应加恳求词,如“盼复”等。

(二)报喜电文的注意事项

①发报人应向收报人写清自己的身份;

②要写清发报人有什么喜事,如结婚、聚会等。

(三)报安电文的注意事项

①要正确使用称呼,报安人应向被告安者讲清自己的称呼,如“儿于15日抵京勿念”;

②要讲明收报人所挂念的事情;

③电文尾可加安慰语,如“勿念”等。

(四)催促电文的注意事项

①正确使用称呼,写清催促人的称谓;

②要开门见山地将请求别人的事说清楚;

③要想尽早知道托办事的结果,可在电文结尾加上“盼复”两字。

(五)祝贺电文的注意事项

①应写清楚祝贺的内容,如“贺大作出版”;

②应向被祝贺者提出希望。如“再获佳绩”;

③文中应写上祝贺人的名字或自称;

④对亲友结婚、生日,最好恭维一下。

(六)慰问电文的注意事项

①慰问要分不同的对象和事情,如对病人则鼓励其战胜病魔,静心养病;对考试失利者则应鼓励其积极进取,不断努力。

②要使用礼貌用语,语言应亲切、热情、简练。电文结尾应加祝愿语,如“早日康复”等。

问候礼仪

(一)日常问候

①按时间问候。早上起床后或上班后,家庭成员之间或同事之间应相互问候,如“早上好”等。晚上就寝前,应相互问候,如“晚安”等。

②按场合问候。离家或下班均应与家人、同事打招呼再见。

(二)节日问候

平时人们往往忙于工作和生活,抽不出时间和一些亲友经常联系,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已经无意中疏远了许多亲友。节日到来之时,向远方或不常见面的亲友及时送去自己真诚的问候,这是保持友谊和联络、表明心迹的最简单又极有效的方式。

(三)特殊问候

①逢喜事时。亲友中,有人恰逢生日、结婚、升学或事业成功、乔迁新居、喜得贵子等喜事时,要向他表示祝贺并致问候。

②逢不幸时。亲友中有人处于逆境之中,如事业受挫、恋爱失败、家庭变故、遭遇失火或被盗等不幸时,要向他致以同情、安慰的问候以及表示给予帮助的愿望,使对方得到慰藉。

打电话的礼节

电话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社会中了,是现代交际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现代人越来越常用的一种交流工具,因此,了解打电话的一般礼貌要求是很有用的。打电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扼要,切忌啰嗦,以免既突出不了问题,又占用别人时间,而引起别人反感。因此,在打一个重要电话之前,不妨作些必要的准备,如要讲的事情预先按顺序写在纸上,提醒自己。接通电话后,如果办公室里的人接电话,应该先报出自己的姓名,然后再讲清楚有关事宜;如果挂断电话,可以用惯用的托辞婉言拒之,如“有事”“暂时不在”或“正在忙着”等用语都可派上用场;如果受话人确实很忙,又想与之接洽,可以请他过些时候再打,或者等受话人打去电话,如果在讲话过程中突然断线,打电话的人应该再打一次。

打电话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好通话的时间,除非必要,早7点以前、晚上22点以后和用餐时间,都不应该给别人打电话。每次通话的时间不宜过长。

(2)通话的内容要简单明了。电话一通就应当主动告诉对方自己的姓名,并且马上进入正题,打电话不要把一句话来回重复。

(3)通话的双方都要讲礼貌。接电话者,拿起话筒来,如果对方没声音,就应首先报出自己的单位和姓名;如果对方打错了电话,不要一言不发地把电话挂了;如对方致歉,应表示没关系。

(4)在通话中,双方的语气应当热情愉快,使彼此都感受对方在向自己微笑,不要装腔作势或娇声娇气。

(5)通话临近结束,双方都要使用“麻烦了……谢谢”“再见”之类的礼貌用语。

(6)要做好通话记录。通话双方应不时地轻声说“嗯”“对”之类的话,假如通话内容较重要,可以当场记下来。

(7)如代人接电话,接到电话后需传呼他人,事先应问清找谁,然后用手捂住话筒喊人。若人不在,可代人记下对方姓名、号码、单位;若自己找的人不在,可请接电话的人记下自己的姓名、单位和号码;若不想告诉对方,可请对方代约一个时间。

舞会与交际

舞会是一种广泛性的活动

在各式各样的交际性聚会中,若以号召力最强、最受欢迎的程度而言,恐怕要首推舞会了。舞会也的确是人际交往,特别是异性之间进行交往的一种轻松而又愉快的良好形式。

舞会又称交际舞会、交谊舞会,是一种世界性的群众活动。它既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社交活动形式,也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形式。其作用很为广泛。

跳舞有益于身体健康,舞会上,听着动人的音乐,跳着优美的舞步,使人很快消除紧张工作的疲劳,给人以艺术享受。交际舞与其他舞蹈不同,抒情而不轻薄,热烈而不狂暴,浓淡相宜,陶冶情操,是一种既文雅庄重又热情欢快的具有美育作用的活动。

经常参加舞会,可以克服青年胆怯、腼腆的精神状态,打破与异性交往的好奇心理,消除社交恐怖症;可以使老朋友更加融洽,还能结识新朋友。经常跳舞可以健康体魄,矫正体形,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心胸开朗;使老人焕发青春,乐观向上;经常参加舞会可以使人提高道德品质水准,养成良好的气质风度。

从礼仪规范方面来讲,舞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聚会前的组织准备工作以及聚会时的舞者素质。

舞会的类型

当今,舞会既已成为现代大众娱乐的主要形式,其类型也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分类。一般来说,有以下的划分:

①按照规模大小,可分为正式舞会和小型舞会。

②按照举办场地,可分为室内舞会和露天舞会。

③按照举办时间,可分为日场舞会和夜场舞会。

④按照舞会构成人员,可分为公众舞会和家庭舞会。

⑤按照舞蹈的形式,可分为交谊舞舞会、现代舞(迪斯科、霹雳舞)舞会、国际标准(以拉丁舞为主)舞会,等等。

而最常见的舞蹈形式便是交谊舞,英文为“Social Dancing”或“Ballroomdanc-ing”,意为社会性舞蹈。交谊舞的舞蹈形式是男女二人面对合舞。这种舞蹈是在欧洲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舞厅舞。

交谊舞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以19世纪盛行的“华尔兹”和20世纪盛行的“探戈”为代表的现代舞蹈,一般的舞会都以其为内容。

舞会的准备

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应以充分的准备为前提,有道是“不打无准备之仗”道出了准备的重要性。社会组织或个人要办好一场舞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是舞会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在举办一般性的社交舞会时,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有如下方面:

(1)时间

举办舞会,首先必须选择适当的时间。举办舞会的时间问题,实际上又涉及下述两点:

①时机。举办任何一场舞会,都要“师出有名”,为其找到一个恰当的名义,如庆祝生日、纪念结婚、晋职升学、欢度佳节、款待贵宾等等。换而言之,碰上这些情况时,便是举办舞会的最佳时机。在一般情况下,周末和节假日,也非常适宜举办舞会。

②长度。确定一次舞会的具体长度,应当兼顾各种因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是不要令人过度疲劳,二是不要有碍工作和生活。在正常情况下,舞会最适合于傍晚开始举行,并以不超过午夜为好。其最佳的长度,通常被认为是2—4小时。

(2)场所

舞会的场所问题,具体来说又分为举办地点与舞池选择两个方面。

依照常规,举办小型舞会,可选择自家的客厅、庭院,或是公园、广场。而举办大型舞会,则宜租借单位的俱乐部,或是营业性的舞厅。舞会场所除了应有一个足够跳舞的舞池以外,还应有衣帽间、饮料室和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