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茶道(第二册)
14957600000027

第27章 茶的保健功效(7)

【功效】益精悦颜,保元固肾。适用于四五十岁中寿之年延缓衰老。

白术甘草茶

【配方】绿茶3克,甘草3克,白术15克。

【用法】甘草、白术加水600毫升,煮沸10分钟,加入绿茶。分3次温热饮用,再泡再服,日服1剂。

【功效】健脾补肾,益气生血。

芝麻养血茶

【配方】黑芝麻6克,茶叶3克。

【用法】黑芝麻炒黄,与茶加水煎煮10分钟。汤饮并食芝麻与茶叶。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润肺。治肝肾亏虚,皮肤粗糙,毛发黄枯或早白、耳鸣等。

返老还童茶

【配方】槐角18克,山植肉15克,何首乌30克,冬瓜皮18克,乌龙茶3克。

【用法】将槐角、山植肉、何首乌和冬瓜皮四味用清水煎去渣,乌龙茶再用四味汤汁蒸服,作茶饮。

【功效】清热、益血脉,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防治动脉硬化。

人参茶

【配方】茶叶15克,人参10克,龙眼肉30克,五味子20克。

【用法】人参、五味子捣烂,龙眼肉切细丝,和茶叶拌匀,用沸水冲泡5分钟,随意饮。

【功效】健脑强身,补中益气。

萝卜茶

【配方】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

【用法】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略加食盐调味,但勿放味精,再将已冲泡5分钟的茶叶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2次不拘时限。

【功效】有清热化痰、理气开胃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饮食不香等。

银耳冰糖茶

【配方】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

【用法】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但勿用绵白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取汁和入银耳汤,搅拌均匀服用。

【功效】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养胃生津之效。适用于阴虚咳嗽。

桔红茶

【配方】桔红3~6克,绿茶5克。

【用法】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

【功效】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粘而咳痰不爽之症。

翠衣凉茶

【配方】取西瓜皮若干,茶叶5克,薄荷少许。

【用法】西瓜皮切碎煮沸20分钟后,加入茶叶、薄荷,继续煮沸3分钟,去渣取汁饮用。

【功效】适用于夏季防暑降温。

牛乳红茶

【配方】鲜牛乳100克,红茶、食盐各适量。

【用法】红茶用水熬成浓汁,把牛乳煮沸,掺加红茶,加入食盐,制成滋补佳品。每天1次,空腹饮用。

【功效】益气填精,体健润泽。

鲜红茶

【配方】茶叶5克,鲜丝瓜200克,盐少许。

【用法】丝瓜洗净切成厚片,加盐水煮熟,加茶叶冲泡后饮用。

【功效】清热、提神、强身。

葡萄枣茶

【配方】葡萄干30克,蜜枣25克,红茶适量。

【用法】将3味加400毫升清水,煎沸8分钟即可。随意饮用。

【功效】调补脾胃,补血益气。适用于孕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

杜仲茶

【配方】杜仲6克,绿茶适量。

【用法】杜仲研末,用绿茶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3克。

【功效】补肝肾,强肋骨,降血压。

首乌松针茶

【配方】何首乌18克,松针(如果是松花更佳)30克,乌龙茶5克。

【用法】将何首乌、松针或松花用清水煎沸20分钟左右,去渣,以沸烫的汁冲泡乌龙茶5分钟即可。每日1剂,随意饮。

【功效】补精益血,扶正祛邪。适用于肝肾亏虚及从事化学性、放射性、农药制造、核技术工作及矿下作业等人员,以及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等患者服用。

党参红枣茶

【配方】党参20克,红枣10~20枚,茶叶3克。

【用法】将党参、红枣用清水洗净后,同煮茶饮用。

【功效】补脾和胃,益气上津。适用于体虚,病后饮食减少,体困神疲等。

酥油茶

【配方】酥油150克,砖茶、精盐适量,牛奶1杯。

【用法】酥油100克,精盐5克,与牛奶一起倒入干净的茶桶内;再倒入约1~2公斤熬好的茶水;然后用洁净的细木棍上下抽打5分钟;再放入50克酥油,再抽打2分钟;打好后,倒入茶壶内温热1分钟左右即可。随时饮。

【功效】滋阴补气,健脾提神。适用于病后、产后及身体虚弱者,可增强体质。

二、内科药茶方

1.感冒茶疗方

天中茶

【配方】制半夏、制川朴、杏仁(去皮)、炒莱菔子、陈皮各90克,荆芥、槟榔、香薷、干姜、炒车前子、羌活、薄荷、炒枳实、柴胡、大腹皮、炒青皮、炒白芥子、猪苓、防风、前胡、炒白芍、独活、炒苏子、上藿香、桔梗、蒿本、木通、紫苏、泽泻、炒苍白术各60克,炒麦芽、炒神曲、炒山檀、茯苓各12克,白芒、甘草、炒草果仁、秦艽、川芎各30克,红茶叶300克。

【用法】大腹皮煎汁。过滤去渣,取汁。其余各味共研粗末,与大腹皮汁拌后晒干,用纱布包袋,每袋9克,备用。每次用一袋,沸水冲泡,焖5~10分钟,当茶饮,日2次。

【功效】疏散风寒,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楚,胸闷呕吐等。

八味茶

【配方】川芎、荆芥各120克,白芷、羌活、甘草各60克,细辛30克,防风30克,薄荷240克。

【用法】以上八味研末,每服二钱,用清茶服下。每日数次。

【功效】治外感风邪头痛。

葱姜桃仁茶

【配方】茶叶15克,葱白、核桃仁、生姜各20克。

【用法】将核桃仁、葱白、生姜一起捣烂,同茶叶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一碗半煎煮,去渣,一次服下,卧床盖被避风。

【功效】本方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

麻酱糖茶

【配方】茶叶1撮,芝麻酱和红糖适量。

【用法】把红糖、茶叶、芝麻酱调匀,用沸水冲泡。热服,盖被直到发汗为止。

【功效】发汗解表,治外感初起。

葱鼓方

【配方】茶末10克,栀子5枚,薄荷30克,荆介5克,淡豆鼓15克,石膏60克,葱白三根。

【用法】水煎代茶频饮,宜温服。

【功效】辛温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体热头痛等。

石膏茶

【配方】紫笋茶末3克,生石膏60克。

【用法】将石膏捣末,加水煎渣备用。以药汁泡紫笋茶末服用。

【功效】治流感。有清热泻火之效。

姜糖茶

【配方】茶叶7克,生姜10片,红糖15克。

【用法】将生姜洗净,去皮,入锅加适量水,同茶共煎成汁,再加入红糖溶化,饭后饮。

【功效】治风寒感冒。

芎藭葱白茶

【配方】茶叶、穹藭和葱白适量。

【用法】茶叶和穹藭、葱白煎饮。

【功效】治感冒头痛,热毒头痛。

五神茶

【配方】茶叶6克,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红糖30克。

【用法】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生姜、茶叶,约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可随量服用。

【功效】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感胃,畏寒,身痛,无汗等症。

2.咳嗽哮喘茶疗方

橘缸茶

【配方】红茶4.5克,橘红1片(3~6克)。

【用法】将两味同时沸水冲泡,再入沸水锅中隔水蒸20分钟,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频饮。

【功效】主治咳嗽。

银花茶

【配方】茶叶5克,银耳20克,冰糖20克。

【用法】将银耳与冰糖共放罐内,加水炖熟,再将茶叶沸水泡5分钟,取汁,最后和入银耳汤内搅匀。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

【功效】止咳化痰。

祛寒止咳茶

【配方】茶末、烧酒、猪脂、香油、蜂蜜各等分。

【用法】和匀共浸七天服。

【功效】治寒痰、咳嗽。

清气化痰茶

【配方】细茶30克,可药煎30克,荆芥穗15克,海螵峭3克,蜂蜜适量。

【用法】研细末为丸,每次3克,加蜜沸水泡。

【功效】治咳嗽痰多。

綦子百合丸

【配方】茶子、百合各等量。

【用法】把茶子、百合研成细末,加蜜调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7丸。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平喘。

杏梨饮茶

【配方】苦杏仁10克,鸭梨1个,砂糖少许。

【用法】先将杏仁去皮尖,打碎,鸭梨去核,切块加入适量水同煮,待熟后入砂糖合溶,代茶饮用,不拘时。

【功效】平喘止咳。

蜂蜜养麦茶

【配方】茶叶6克,荞麦面120克,蜂蜜60克。

【用法】将茶叶研细末和入后两味中,每取2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平喘化痰。

3.气管炎茶疗方

甜核桃茶

【配方】陈细茶、白果肉、核桃肉各120克,蜂蜜25克。

【用法】将陈细茶、白果肉和核桃肉捣烂拌匀,与蜂蜜放在锅内炼成膏状,贮存备用。每天数次,每次1匙,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补肾、滋肺、止咳、平喘。治气管炎,年久咳嗽、吐痰。

葱须枣茶

【配方】绿茶1克,葱须25克,大枣25克,甘草5克。

【用法】将后两味加水400毫升先煎,沸后15分钟,加入前两味,煮1分钟即可。每日1剂分3~6次温饮。

【功效】止咳、平喘。

橘皮茶

【配方】茶叶、干橘皮各2克。

【用法】将上两味以沸水冲泡后温服。每日1~2剂。

【功效】治慢性气管炎。

蜂蜜陈细茶

【配方】陈细茶、白果肉、核桃肉各120克,蜂蜜250克。

【用法】将前三味一起捣烂和匀,入锅内与蜂蜜一起炼成膏状备用。每日数次,每次1匙,温开水送服。

【功效】化痰、平喘。

4.肺结核茶疗方

甘枣麦莲茶

【配方】绿茶1克,浮小麦200克,大枣30克,莲子25克,生甘草10克。

【用法】后四味放在一起添水150毫升,把小麦煎熟后,加入绿茶起锅。每天1剂,分3~4次饮用。

【功效】清心、去烦、止汗。治肺结核、五心烦热、盗汗。

桑叶茶

【配方】绿茶适量,霜桑叶不拘量。

【用法】将桑叶焙干研末,瓷罐封贮备用。每次取桑叶9克、绿茶3克,沸水冲泡服。

【功效】止血、平喘。

5.头痛茶疗方

川芎茶

【配方】茶叶、川芎各适量。

【用法】川芎、茶叶研成细末,每天1次,用白开水冲泡。

【功效】祛风止痛。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身重、肌肉蠕动等症。

蜂蜜谷精茶

【配方】绿茶1克,谷精草5~15克,蜂蜜25克。

【用法】前两味药加水350毫升,煮沸5分钟,去渣拌入蜂蜜,每3次服1~2剂,可加开水泡服即可。

【功效】治头晕、头痛。

6.眩晕茶疗方

陈皮茶汤

【配方】茶叶5克,陈皮10克。

【用法】水煎后多次饮用。

【功效】平肝降火,治肝阳上亢性头晕、头昏等。

天麻茶

【配方】绿茶1克,天麻3~5克。

【用法】将天麻切成薄片,干燥储存备用。服用时,取上药用沸水冲于杯中加盖闷5分钟即可,日服2~3次。

【功效】治头晕、清热。

槐菊茶

【配方】绿茶、洁净菊花、槐花各3克。

【用法】将三味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5分钟。频频饮用,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平肝,治眩晕。

7.神经衰弱、失眼茶疗方

芝麻绿茶汤

【配方】绿茶1克,芝麻粉5克,红糖25克。

【用法】每天1剂,用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安神和胃。治神经衰弱。

8.糖尿病茶疗方

清蒸

【配方】绿茶适量,鲫鱼500克。

【用法】把鱼去鳃,去内脏,保留鱼鳞,鱼肚里填满绿茶,放在盘里,蒸透后即可。淡食鱼肉,不放佐料。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利尿,尤对糖尿病有疗效。

降糖茶

【配方】30年以上老茶树叶10克。

【用法】将其研为细末,用开水冲泡,闷10分钟。每日1剂,不拘时饮,并可将茶叶嚼烂食之,连服15~30日。

【功效】本方适用于降血糖。

9.高血压茶疗方

菊槐茶

【配方】绿茶、菊花、槐花各3克。

【用法】将菊花、槐花、绿茶用沸水冲泡,长期饮用。

【功效】清热散风,降压,治高血压眩晕。

菊花山楂茶

【配方】菊花、茶叶各10克,山楂30克。

【用法】以上各味沸水冲沏,每日1剂,代茶常饮。

【功效】清火,下气,治高血压。

10.冠心薅茶疗方

应痛丸

【配方】好茶120克,炼乳香30克。

【用法】把茶叶和炼乳香研成细末,用醋、兔血拌成鸡头大的药丸,每天用1丸,用温醋送下。

【功效】理气,活血,止痛。治冠心病、心绞痛。

柿子山楂茶

【配方】茶叶3克,柿叶10克,山楂12克。

【用法】将三味以沸水浸泡,15分钟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频服。

【功效】活血、降压。治冠心病。

山楂益母茶

【配方】茶叶5克,山楂30克,益母草10克。

【用法】将三味用沸水冲沏,代茶饮,每日饮用。

【功效】理气,活血。治冠心病。

11.动脉硬化茶疗方

香蕉蜂蜜茶

【配方】香蕉50克,茶叶10克,蜂蜜少许。

【用法】先用沸水1杯冲泡茶叶,然后将香蕉去皮研碎,加蜜调入茶水中,频饮。

【功效】治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

12.胃病茶疗方

茉莉花茶

【配方】青茶10克,茉莉花、石菖蒲各6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研成细末,每天1剂,用沸水冲泡后饮用。

【功效】理气化湿、止痛。治慢性胃炎、脘腹胀痛、纳谷不香。

蜜蜂茶

【配方】红茶5克,蜂蜜,红糖各适量。

【用法】将茶入保温杯中,沸水泡闷10分钟,再调入蜂蜜和红糖,即可饮服,每日3剂,每次1剂,饭前服用。

【功效】适用于寒性胃溃疡。

13.胃炎茶疗方

乌龙戏珠枣茶

【配方】沧州金丝小枣,福建乌龙茶。

【用法】开水冲泡,饮用。

【功效】益气血,治胃炎。

橘花茶

【配方】橘茶、红茶末各3~5克。

【用法】将两味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1剂,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胃炎。

春砂仁茶剂

【配方】茶叶10克,素馨花、春砂仁各6克。

【用法】将三味和匀后分成2份,用开水冲泡饮用,每天1剂。

【功效】养胃、助消化,增进食欲。对胃炎有一定缓解作用。

14.腹痛茶疗方

陈姜茶

【配方】陈细茶、生姜各15克。

【用法】将上两味捣烂,加适量水煎浓汁。温服。

【功效】适用于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