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春无极限:实现梦想的十大创新思维
14955500000022

第22章 信不信由你——质疑思维(2)

那么,要如何打破这种“习以为常”的思维呢?国外思维训练师发明了一种“乔治热身练习”法,有助于认识日常习惯中的合理部分与不合理部分,培养人们的质疑思维,大家不妨一试。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在家里看喜剧时,你会不会大声笑出来?会不会跟在电影院里看喜剧一样频频大笑,为什么?

第二,如果你穿43码的鞋,有一双鞋标的是42码,但是却很合脚,你会不会拒买这双鞋?为什么?

第三,你有没有向医生请教过与治疗无关的问题?为什么?第四,你喜欢歌剧吗?为什么?第五,如果有人拿走你的财物,你会大发雷霆吗?第六,你的信仰是否跟父母相同?为什么?

循规蹈矩的人固然不容易犯大错误,但是也难于成就大事业。人们常说要有个性、发扬个性,其实真正个性就是善于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不被生活与学习中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思想真正迸发出卓越的光彩。

挑战权威:权威也会犯错误

在知识的夜空中,有无数颗星星熠熠生辉。他们是知识界的泰斗、学术中的权威,他们是人们学习的偶像、心目中的英雄。权威们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

但是,在这个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大家是不是也应该换个角度看待权威?的确,人们尊重权威、需要权威,但更需要拥有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伯特兰·罗素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也是西方颇具影响力的学者。

有一次,罗素去讲学,听讲的大多是研究部门的学者。罗素一登上讲台,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问题:“2+2=?”接着,罗素开始征求听众的答案。

会场变得异常寂静,每个人心里暗暗琢磨:黑板上写的不可能是简单的算术题,大数学家可能发现了鲜为人知的新观点。

尽管罗素一再强调希望有人将答案告诉他,但是听众中没有一个人敢贸然作答。当罗素请台前一位先生谈谈自己的答案时,这位先生竟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地说自己还没有考虑好。

罗素见状,笑着说:“二加二就等于四啊!”众人恍然大悟。

罗素的这一逸闻饶有趣味,这位崇尚创新的大学者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幽默地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过于崇拜权威会使人陷于迷信,会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的智慧——在权威面前连简单的事实也不敢承认,难道还敢质疑权威,开拓创新吗?世上少不了权威,因为人们需要导师、顾问。尊重各个领域的权威是理所当然的,但迷信权威不可取,因为这种心态会扼杀创新精神。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开尔文是一位极富革新精神的物理学家,但他晚年却宣称:“X射线将会被证明是一种欺骗……无线电没有前途。”

发明家爱迪生,曾强烈反对使用交流电,甚至要求完全禁止使用。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竭力反对玻尔等人提出的量子力学统计解释,他也曾断言“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能从原子中获得能量”。“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也曾说过:“谁企图研究从原子转换中获得能量,那他是在干一件荒唐的事。”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权威也会犯错误。所有的事实都不是绝对的,它总是有相对情况而言的。所以,说出“绝对”二字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就已经错了。

可见,权威也会犯错误,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权威束缚了头脑,创新往往就是从怀疑权威开始的。

挑战权威不仅是怀疑一些权威人物的说法,还要敢于怀疑书本,质疑老师。正如孟子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是全对的。

迷信权威、迷信知识会使人们的思维变得懒惰而迟钝。创新思维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一切现成的概念、所谓的权威说法都打上一个问号。勇敢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读了以上内容,大家还唯权威是从吗?还在一味地相信书本和老师吗?那就太“落伍”了,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要大胆地去质疑,这才是真正的青春风采!

坚持己见:千万莫随大流

对创新者来说,有独立见解、提出独创性见解是最为根本的品质。社会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次实验:他找来七名大学生坐在一起,请他们判断两张卡片上的线段长度。第一张卡片上画着一条“标准线段”,其余的每张卡片上画着三条线段,其中只有一条线段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心理学家要求大学生们找出其余卡片上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并且按照座位顺序说出自己的答案。

其实,那七位大学生中,只有倒数第二位是蒙在鼓里的受试者,其余六位大学生事先已经沟通好了,他们的答案保持一致,但2/3都是错误的。这项实验的目的是测试那位受试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周围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实验的结果是,有33%的受试者由于屈服于群体的压力而说出了错误的答案。

其实,在生活和学习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经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常常会跟着别人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这就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虽然能求得一时的安全和心理慰藉,但如果一味地从众,这不但扼杀了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还会使自己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机遇。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会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

但如果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最后被煮死了。

然而,青蛙真的有那么愚蠢吗?有一位生物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做了一次这样的实验:同学们两三位一组,分配一个容器和一只青蛙,文火加热,使水温缓缓升高,以符合“温水煮青蛙”的基本条件。同学们激动而焦急地看着显示水温的温度计和容器中的青蛙。当温度缓步升到60摄氏度时,开始有青蛙跳出。水温到65摄氏度的时候,所有容器中的青蛙全部跳出来了。

生物老师说:“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摄氏度后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践、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要创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从别人的定论中,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才能够产生自己的新观点。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习惯遇事问一个“为什么”,要经过自己的头脑和思考,绝对不可以盲目地听从别人的意见,即使别人对自己的做法有所非议,但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还是要坚持下去。

有人说:“如果做事怕别人提出反对意见,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那你就失去了你自己。”可见,一个人最大的危险就是有依赖别人的思想。因此,要克服这种“从众心理”就要有自信,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不要因为害怕与众不同而埋没了自己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