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全球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是用7000吨钢铁构架起来的,任何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少不了钢筋水泥构架。人体如斯,只不过构架材料不同,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而已。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206块骨及上百个骨连接和600多块骨骼肌组成骨骼构架。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骨骼肌产生收缩牵引其所附着的骨进行各种活动,人体才能直立于世,行走天地间,做出各种矫捷健美的动作。
我们一举手,一投足都要用到运动系统,工作、生活都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而且它们又是负力的对象,所以,人的运动系统受伤的机率大大增加。
请珍视爱护我们的运动系统吧,它的构架支撑着我们做一个真正的人。
一、人体骨骼的构架
1.骨骼:支撑生命的框架
骨骼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具有支撑人体支架,保证人体具有直立挺拔的形态,运动自如的功能,担负着保护、支持生命器官的作用。
从婴儿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人体身高增长最快的阶段,男性大约到长20岁~25岁,女性大约长到28岁~22岁。人体身高的增加主要决定于腿的长短,而腿的长短又决定于下肢骨的长骨。人体的骨共有206块,这206块骨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做骨骼。
骨骼构成了人体的支架,使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并支撑着身体各个部位的软组织,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的功能。如颅骨支持保护脑;胸廓保护心、肺、脾、胃和肝等重要的生命器官,并保护骨髓。肌肉收缩时以关节为支点牵引骨骼位置改变产生运动。
根据部位的不同,骨骼可分为颅骨(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骨的大小不同,形状不一,概括起来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含气骨5种。一般形状扁平的骨主要起保护脏器的作用。如胸骨、肋骨、颅骨;形状呈棒状的长骨或短骨主要负责人体运动,如四肢骨。骨组织内除一半是水分外,余下的一半中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约占三分之二、有机质约占三分之一。骨的成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一般少年时期骨骼中有机质比例较大,因此硬度差,容易变形,但韧性大,不容易骨折。老年时期骨中矿物质的比例增多,比较脆弱,容易骨折。
骨组织是体内的一种含量最大的特殊结缔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它是生命所必需的钙、磷和镁等离子的储存库,以调节和保持这些离子的血浓度稳定。同时骨组织不断进行骨吸收和骨形成的骨重建。
一旦骨骼的生长和构型完成,骨骼还需要重建来改变其内部结构。骨重建是指去除局部的旧骨代之以新骨。通过重建可以防止骨骼老化,增加骨密度。它是成熟的骨组织的一种替换机制,可预防骨组织疲劳损伤的积累,保持骨生物力学功能,并有助于矿物质的稳定。该过程极为复杂,需一系列的细胞过程参与,并受多种因素的调节,骨重建是由骨重建单位来完成,一次典型的骨重建包括起始、活化、吸收、形成和矿化五个时期。
2.脊柱:人体的一道优美曲线
脊柱由26块椎骨、椎间盘和韧带连接而成,它既要支撑大部分体重,又要完成伸、屈、侧弯和旋转等动作。因此,它既要相当稳固,又要相当灵活。
“曲线美”最早是18世纪英国著名画家贺加斯提出的。他认为,一切由波浪线、蛇形线组成的物体,都能给人的视觉以一种变化无常的追逐,产生心理的愉悦,继而升华成一种美感。因此,无论是曲折的小路,或是蛇形的河流都是美的。从此,“曲线美”一词便流传开来。
大千世界,到处都可以看到曲线美:起伏的山峦,逶迤的河流,蜿蜒的藤蔓,旋转的阶梯,曲折的小径……乃至极富魅力的人体,都显示出赏心悦目的形式美。
人的脊柱形成了几个生理弯曲:颈椎、腰椎向前弯,胸椎、骶椎向后弯,分别称为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这些弯曲是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
新生儿的脊柱是弓形的,当婴儿翻身学抬头时,颈椎便慢慢向前凸;当婴儿能坐时,胸椎就逐渐往后凸;10个月到1岁左右,婴儿学会走路了,腰椎就不知不觉地往前凸,而骶椎则向后凸。在脊柱上的一道流畅的曲线就呈现出来了。
当我们走路或是跳跃时,这道曲线就起作用了。它不仅使人体姿态优美,有利于劳动负重,还能平衡肢体,起到缓冲脑和内脏在运动时所受震荡的作用。
脊柱的正常弯曲一般要到18~20岁时才最后定形。因此,在此年龄前脊柱的可塑性很强。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脊柱畸形。如果脊柱前后方向弯曲超过正常范围或有侧弯,就是脊柱异常弯曲或称脊柱变形。
脊柱异常弯曲一般可分为前后方向弯(俗称“驼背”)和侧弯两种。
3.颅骨:拱形建筑的完美体现者
大自然依靠进化的鬼斧神工,使颅骨成了拱形结构。颅骨由多块严丝合缝的颅骨镶嵌而成。如顶骨、颞骨、枕骨等等,这种骨的连接方式和结构能使外界的强撞击力得到缓冲。
在各种构筑形状中,拱形结构是最具抗应力的。鸡蛋壳就是一种简单的拱形构筑,它尽管薄,却能在装筐时层层叠起而不致破碎;即便是一个强壮的成年男子,也休想仅凭手掌的均衡握力将掌心中的生鸡蛋捏碎。
中国江南水乡是拱形桥荟萃的地方。开始于欧洲中世纪时代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拱形建筑。
颅骨的主要拱形结构是由额骨、枕骨和顶骨从一侧弯到对侧组成。拱形起始自鼻根,终止于头的后部,这样可使来自外部的冲击力,不致直接作用到颅底部,而是均匀地分散到颅骨各部位。
中年以前,颅骨的接合处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青少年的颅骨要比中老年人的颅骨更能耐震。
颅骨的骨结构组成,很像西餐中的“三明治”。内、外表层是很密的骨质层,分别称为内板和外板;夹在中间内层的,则是海绵状的板障。这样的结构能极大地吸收外来的撞击力,或由咬合肌推、拉产生的应力。由于内板较薄,且弧度较大,在受到暴力打击时较易骨折。氧量增加13%。显然,头顶重物时的能量消耗,大大低于肩背负重物。
头顶重物为什么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呢?
原来,向前走路时,身体总要产生一高一低的波状运动,能量主要消耗在迈步时使身体抬高上。生理学家为了揭示头顶重物的奥秘,把测试仪器放在人体的几个部位,进行走路测试。发现人在行走时,头部上下波动的幅度,比身体其他部分波动的幅度小得多。这是富有弹性的、具有生理曲线的脊柱起着“弹簧”的作用,使头部在行走时基本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以保护头部少受震动。
习惯于头顶重物的民族,在劳动中发现了这个省力的窍门,利用了人在行走时的这一特点,使他们减少了搬运重物时的能量消耗。
4.颈椎:连接头颅与躯干的“中轴”
颈椎是连接头颅与躯干的“中轴”,关节颈椎间盘则是椎体间主要连接结构,起着减振器作用,它们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维持头部的灵活运动,承受和缓冲着外来的压力。
颈椎包括椎骨(共7个)、颈椎间盘(6个)与其相应的椎体、椎弓组成的椎管和椎间孔;而且有8对颈神经从这些椎间孔穿出。
除第1、第2和第7颈椎因结构有所差异,属特殊颈椎外,其余4节均为普通颈椎。和其他脊椎骨一样,由椎体、椎弓和突起三个部分组成。
第1颈椎,因其呈不规则环形,也称环椎。它由一对侧块、一对横突和前后两弓组成。上与梳骨相连,下与枢椎构成关节。
第2颈椎,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称齿突,具有“枢”之作用,故又称枢椎。除齿突外均用于普通颈椎。
第7颈椎,同于普通颈椎,因其棘突大而粗明显隆起于皮下,可摸到,故又称隆椎。
这些椎体间的连接靠椎间盘和椎间关节(包括椎体后方的两个关节突和椎体两侧滑膜关节)及韧带相连接。
颈椎关节突的关节面接近水平,稳定性差,当椎间盘发生萎缩蜕变,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时,关节易发生滑脱,使椎间孔变窄而压迫神经根。滑膜关节的结构较为特殊,它由椎体上缘向上突起部与上位椎体下缘的两侧凹陷部组成。该关节参与颈椎活动,限制椎体向侧后方移动,增加了椎体间稳定性,这两个关节从两侧把椎间盘与椎间孔隔开,阻挡了椎间盘自椎体侧后方直接突入椎间孔。滑膜关节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根。
颈椎构造还有一个特殊处是椎动脉从颈总动脉发出后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向上穿行于各节椎体横突孔中,最后由第一颈椎横突孔穿出进入颅脑,构成基底动脉。
椎间盘又名椎间纤维软骨盘,由纤维软骨组成,并连接上下两个椎体之间。其结构分为两部分:
①纤维环为椎间盘边部的纤维软骨组织,质地坚硬而富有弹性。它有深浅之分,浅部纤维分别与椎体的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相连接,深部纤维则依附一软骨板上甚至可达椎体骨质,与中心部髓核相融合。
②髓核为一种白色的类似黏蛋白物,内含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含有许多水分,借以调节椎间盘压力。随着年龄增长,含水量减少。
颈椎间盘在颈椎总长度中占20%~40%,它是椎体间主要的连接结构,而且极富有弹性,故能使其下位椎体所承受的压力均等,起到缓冲外力作用,并减缓由足部传来的外力,使头颅免受震荡。此外还参与颈椎活动及增大运动幅度。
由于颈椎间盘前部较后部为高,从而使颈椎具有向前凸出的生理弯曲。
5.腰椎:耐压负重的“大力士”
腰椎是整个脊柱中负重最多、活动范围最大,作用最显赫的部位,一旦人的腰椎受到损坏,那么身体将会东歪西斜前趴,难以站正立稳。
人体的腰椎共有5块,它们生得十分相似。
每块腰椎可分成6个部分:前面是圆柱状的“身体”,称为椎体;后面有一个半环形的结构称为椎弓;椎弓的两侧,各长出一个耳状的“手臂”,称为上关节突,还有一对向下的下关节突,就算是它的“下肢”;“上下肢”之间又生了两根几厘米长、筷子粗细的骨块,叫做横突;椎弓的正后方,有一个扁平的骨性“尾巴”,叫做棘突,可在皮下摸到。
从上往下看,第一腰椎最小,向下依次增大,第五腰椎的体积最大。5个腰椎像叠罗汉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地叠起来,形成脊柱的腰段,担负身体80%的重量。第五腰椎叠在最下面,受力最大,所以也长得最强壮。
位于腰椎下面的骶骨,虽然也是一个“大力士”,默默支撑着一个个“罗汉”,但它上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形成一个后高、前低的“坡度”。从外表上看,臀部总是向后方凸起。因此,腰椎有滑向前方的趋势。另一方面,脊柱的前方“挂”满了许多内脏和肌肉,也将几个腰椎向前拉。
如此说来,腰椎总有一天会被拉向前方,这几尊“罗汉”一滑动,脊柱岂不散了架子?
事实上,腰背肌在暗中将“罗汉”们拉向后方保护脊柱,也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脊柱两侧的腰背肌,保持着一定的紧张度,并由此产生向后的力,抵消了将腰椎拉向前方的力。此外,椎弓的上、下小关节,脊柱前后的韧带,也有阻挡腰椎向前滑动的作用。
6.关节:连接骨骼的纽带
关节既是连接骨骼的纽带,又是承接骨骼的衬垫。关节一旦受了伤,全身的骨骼就如同链条少了一环,便不能协调、灵活地运动。
关节是骨骼之间的柔性连接中位,两个骨骼的端头由坚韧而富有弹性的韧带连接起来,就形成关节。关节腔有软骨衬垫,因此骨骼之间不会由于相互摩擦而引起损伤、不适或疼痛。关节腔内还充满一种果冻样的滑液,有润滑剂的功用,如同汽车减震器的功能。软骨和滑液含有高浓度的蛋白多糖,这种物质就像海绵一样能吸收大量的水分和矿物质,让您的关节像涂了油的活塞,反复滑动,自由自在。
我们可怜的关节极易疲劳受损。由于营养不良等原因,构成关节囊的滑膜,出现肿胀,通透性增加,随之关节液流出。当有用的蛋白多糖减少后,关节腔就会很快干燥并失去活动能力。软骨受损变薄,摩擦增加,随之发生炎症并产生疼痛。在过冷及过度疲劳情况下,疼痛症状特别容易产生。
除了外伤,关节问题通常是由营养不良所致。也许,您的关节细胞营养不足已有许多年了,软骨、滑液和蛋白多糖都减少了;自由基攻击无防护能力的细胞;白细胞、前列腺素或白细胞三烯等免疫物质的流入引起炎症并形成恶性循环。致热源和细胞因子等介质可加重症状,神经纤维过度紧张,而且组织激素促进软骨或肌肉的分解。当您去看医生时,会听到一个可怕的词——关节炎。
如果您患了风湿性关节炎,在开始的1~2周内,睡觉时最好给关节戴上羊毛保暖套。白天多穿点衣服。洗澡时水也不能太冷。经常把关节挂在心上,因为关节比身体其他部件更容易老化。如果注意保护关节,那么让您的关节恢复青春,一点不难。
二、让支撑生命的框架完美、坚固
1.强壮骨骼的3种方式
运动是强骨的源泉,饮食是健骨的关键,太阳则是壮骨的激活剂,若三者合一,那么强壮骨骼更快、更易、更有保证。
您每走一步,您的骨骼都会承受更大的重力。当一个人生病卧床不起的时候,其骨骼几乎没有承受任何压力,这样骨骼就会变得脆弱易折。从病愈下床后迈出的第一步起,骨骼硬度即开始恢复。靠加强营养来强筋健骨,您只做了一方面的工作。负重及晒太阳等其它锻炼方式,可以使您的所有骨细胞,振作精神,恢复活力,加速代谢。
首先,负重锻炼是强骨的最佳选择。第一次负重锻炼能使您的整个骨骼返老还童,3分钟内即可见效,多么不可思议啊!研究人员说,如果人们懂得了锻炼对骨骼的好处,就会一天练两次,有时还会练个不停。体力活动,尤其是小量负重活动,可以减少骨折的机会,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危险。
锻炼之前,先要做做准备,活动活动关节,以免受伤,1~2分钟的伸展运动可以防止受伤,并使您的表现更为完美。准备练习可以加速血液流动,使骨质和肌肉预先得到充分营养,提高体温。肌肉和骨骼会更有弹性和韧性,从而减少受伤的危险。
任何形式的锻炼对骨骼都有好处,如有氧锻炼、爵士舞、步行、漫步、骑自行车、爬山、游泳或网球等。上楼时不要乘自动扶梯或电梯。特别推荐使用蹦床锻炼,您可在一个小的家用蹦床上练习,跳跃时骨骼承受的重力明显增加,可以比步行或漫步更有效地刺激细胞代谢。
其次,以食养骨是强壮骨骼的根本。骨骼是我们全身所有组织中最大的钙质中转站,这里钙代谢十分活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骨质脱钙和骨钙沉积。也就是说,骨钙一边消耗,一边补充。为了补充消耗的钙,必须摄入大量的新鲜钙。当然,除了钙之外,还必须摄取其它的营养物质。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利于壮骨,如鲭鱼、大马哈鱼、大比目鱼、金枪鱼、鳕鱼、鲑鱼及沙丁鱼等冷水鱼。肝、肾、牛奶、鸡蛋和谷类等的维生素D含量也较多。鳕鱼肝油是补充维生素D的佳品,但服用它不要超过1周,因为脂溶性维生素在您的组织中积累过多,会引起中毒。
骨骼中还含有大量的镁。为何不食用一些南瓜籽、杏仁、腰果、花生、榛实、核桃或向日葵作餐间小吃呢?它们都含有丰富的镁。
大自然将大量的维生素B12储存在成骨细胞中,这些细胞连接着几英里长的血管迷宫,维生素B12就是从此路进入骨细胞去参与新骨的形成。肝脏、肾脏、肉类及鱼等均富含维生素B12,素食者通过吃泡菜或酸奶也能提供足够的维生素B12,因为这些食物发酵后会产生维生素B12分子。
维生素K存在于卷心菜、菠菜、椰菜、色拉蔬菜、绿豆、黄瓜和花椰菜中,参与钙和维生素D的结合过程。千万不要忘了,您的骨骼每天都需要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健康营养,而不仅限于上面提到的几种。
另外,晒太阳也是一种有利骨骼的休闲方式。因为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太阳不仅是一个温暖的火球,它还是控制或主宰我们的神。由于来自太阳的光子,没有生理能量,不能直接参与人体代谢,于是,大自然发明了维生素D分子。维生素D是太阳能量的传递者和转换者,它在含有胆固醇的皮肤细胞中合成。在维生素D的作用下,皮肤细胞将太阳这个巨大天体的能量转移到我们全身7×1013个细胞的细胞核中,作为转录因子刺激基因,促使细胞的新陈代谢。所以,在阳光下晒晒皮肤至关重要。年纪越大,骨骼需要的阳光越多。
2.骨质疏松症的防范
骨质疏松症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它悄无声息地到来,却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人们腰酸背痛,肌肉容易抽筋,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是,容易引起患者在轻微外伤后,导致骨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呢?医学上给骨质疏松症下的定义是,单位体积骨组织的量低于正常,骨小梁的数量减少,间隙加大。其基本特征是骨组织的体积减小,而非骨的组成成分的变化,也就是骨小梁的数量减少,骨矿物质与有机物的比例仍正常。
患骨质疏松症时,同样是原来的骨,但其质量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骨内的主要矿物质钙盐大量流失,其内部变得相当松软,强度明显下降,很容易发生骨折。
对于避免骨质疏松症,树立现代预防观,这是头等重要的,因为一方面一旦发生骨质疏松症综合征,治疗办法不多,难以短期治愈,加之本病又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发生的,不易及时发现;而早期预防却是可行的,因此有人称早期预防工作为“一本万利”之举。
①饮食。保证钙的摄入量是各项预防措施中的中心环节,最为重要,还有磷及维生素D的摄入。成人每日需钙1000毫克;妊娠与哺乳女士、绝经期、老年人及糖尿病、肾病、胃肠病患者等还应增加500毫克。
②在进食调配中,要力求营养均衡,饮食多样,粗细搭配,尤以多进食含钙多的食品,如牛奶、鱼虾、豆类、鸡蛋及绿色蔬菜。
③在饮食制作中尽量减少钙及维生素D的损失和有利于钙的吸收,如加工鱼、肉时加一点醋,不仅调味,而且可增加钙的溶解,促进钙的吸收。
④运动可增强人体骨矿物质含量,活动又可刺激骨形成,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方式并非固定,有氧运动中的步行、慢跑、游泳、滑冰、骑自行车、练太极拳等均可。对于上述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的特殊人群,尤应强调采用与体力适合的运动项目,不可“随弯就弯”地任其卧床而不活动,这对瘫痪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⑤除忌烟、酒外,还要少喝咖啡,因咖啡同吸烟一样可促进本症的发生。
⑥充足的日光浴也是预防本病的必要条件之一,尤其北方的冬季更应保持充足的日照,妊娠哺乳期的女士更应长期坚持。
⑦已确定为骨质疏松的病人,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及时治疗。
3.重视你的脖颈健康
头痛、手臂麻木以及眩晕是脖子有病的三个主要症状。如果我们感受的情况类似其中三者之一时,最佳的寻病防病策略就是把检查重点转向脖颈。这是因为通向大脑和胳膊的神经以及流向头部和胳膊的血液都是要经过脖颈的。
脖颈由七小块颈椎骨组成,最上面的一块与头骨相连。若把脖颈比作手风琴,其中有相当的活动余地。当脖颈受伤或发炎时,固定颈椎骨的肌肉就会像手风琴那样收缩,神经、肌肉和动脉血管因此受到挤压。头痛、手麻在神经受到压迫后就会出现,而眩晕和头昏眼花则在动脉血管受到挤压时发生。通常这些症状在早上更为严重,因为晚上睡觉时你的下巴倾靠在胸脯上,脖颈上的肌肉像胶冻一样停滞不动。当你苏醒后舒展肌肉时,神经和动脉血管痉挛就会减轻,头昏这类症状也随之消失。
脖颈通常也被称为反应器官。想一想母狮子,当它警觉时,就会伸直脖子,竖起耳朵,瞪大眼睛,肩部紧绷,作好应付紧急情况的准备。人的身体组织结构不像狮子那样明显,但当你警觉时,脖子和肩膀的肌肉敢会紧缩,目光和姿势也会非常地专注。反之,当处在平静状态时,你的头会有多种不同的姿势,轻松、频繁地转动、不感到压力和紧张。因此,脖颈是压力和紧张所在的主要部位。
治疗脖子僵硬、酸痛的首要方法不是脖颈保健治疗装置对肌肉的牵引或者医药治疗,而是锻炼。保持脖颈强壮、柔韧灵活可以很好地避免受伤或压力造成的疾病。你可以将手合成碗状,用力把头部向前推,然后再回到手掌的位置。每天数次,每次做10个来回,这样可以使你的脖颈强壮有力。另外你可以轻轻地运动头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以保持脖颈柔韧灵活。锻炼时动作要轻柔,治疗专家们一般反对旋转活动脖颈。
4.实用的颈椎保健操
颈椎保健操动作舒缓,简单易做,适宜于各种人群,是颈部保健良方。
颈椎保健操主要是分三个部分来进行,分别是颈部活动,颈部按摩,两上肢、脊椎活动,具体动作套路分解如下:
(1)颈部活动
①沿额状轴做前屈和后伸运动,即头部前屈(低头)和头部后仰。
②沿矢状轴做头部左右两侧摆动。
③沿垂直轴做头部向右、左回旋。
④大回旋运动,以颈胸关节为支点,头颈部为半径,做360°大范围旋转。
(2)颈部按摩
①沿颈椎二侧横突缘(即颈侧线)做上下按摩,左右各100次。
②沿颈椎棘突缘,即颈后中线上下按摩100次。
③沿颈项部肌肉之压痛区上下按摩100次。
④沿颈总动脉走行方向,即气管—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中,有颈总动脉搏动的区域内,进行按摩;沿臂丛神经走行方向,在锁骨上窝中,分别向上、向下(向上肢方向)按摩。
(3)两上肢、脊柱活动
①双手上托运动:即两手手指交叉,反掌向上,尽量伸展。
②单手上托:一手反掌向上,尽量上托,另一手反掌向下压。
③两手开弓射箭式。
④两手竖掌向左右平伸。
⑤拔剑运动。
⑥手—颈对抗运动。
(4)注意事项
①做颈椎操时应严格按照程序,循序渐进,逐渐扩大活动范围,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一曝十寒。
②开始锻炼时应有人陪伴,或坐在椅子上手扶椅背,防止突然过度活动产生眩晕。
③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锻炼时应量力而行,出现身体不适即暂停活动。
④避免受风着凉,睡眠头颈部姿势不当,过度劳累。
⑤动作要柔和,不要过于勉强,以能忍受并觉舒适为宜。
5.颈椎病的综合预防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症状,所以又称颈椎综合征,常见于中老年人。颈椎病往往有诱发原因,避免这些因素,将能有效预防颈椎病。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颈椎椎体和附件等蜕变增生,压迫到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而出现症状的,最常发生在颈5~6、颈6~7和颈4~5。但颈椎结构的蜕变,是每个人年龄增大必然会发生的,但不会每个人都患颈椎病,即患有椎间盘蜕变,椎体增生,椎体间隙狭窄甚或测量下椎管比较狭小等,也不一定会有临床症状,所以还有一些诱发原因,避免这些因素将能有效预防颈椎病。
(1)防止外伤
颈椎病常由外伤诱发。颈椎的解剖特点决定此部位易发生劳损或损伤而产生病变。如急刹车或加速过快可导致颈椎过屈或过伸性损伤,从而加速颈椎蜕变,导致增生过度,压迫到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即诱发颈椎病。
(2)防止过度运动
颈椎蜕变的进程快慢与其活动异常有重要关系。当颈椎运动时骨性和纤维性突出物与神经和脊髓相互摩擦,引起局部充血和肿胀,可使症状出现和加重,突出物和椎动脉摩擦会出现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症状,故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牵引和外固定限制活动,因此制动是防治颈椎病的一个方法。颈椎过度屈、伸运动将加速颈椎间盘蜕变,骨关节过度增生压迫到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而诱发颈椎病。
(3)避免使用高枕头
习惯于高枕睡眠的人群中颈椎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高枕使人的颈椎处于屈曲状态,髓核向后移压迫后方纤维环,后方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将承受张应力,长期持久的张应力将刺激后方韧带增生,导致椎管容积变小,脊髓、神经根受压,即诱发颈椎病。
人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觉就需要枕头,很多人喜欢使用高枕,以为高枕无忧,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人过40岁,椎间盘髓核的吸水功能已大部分丧失,使用高枕将导致颈椎过屈,反复、长时间屈曲位将加速颈椎蜕变,导致椎体后缘、后关节突及韧带过度增生,椎管容积变小,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即诱发颈椎病。所以应避免使用高枕头。枕头究竟多高才适宜?研究表明,枕头5~10cm厚为宜,这样仰卧时可确保颈椎处于中立位或轻度屈曲位,可避免加速颈椎蜕变。超过15cm的枕头为高枕,应避免使用。
(4)避免颈椎在强迫姿势过久
多数患者发病是因为颈椎在强迫姿势过久,如长期低头手术,写字;口腔科医生偏头操作过久,沉睡时枕头未放妥等。强迫姿势过久将加速椎间盘蜕变,颈肌劳损,从而导致代偿性过度增生,最终致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而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所以一定要避免颈椎在强迫姿势过久,即要劳逸结合。
6.关心你的背部,呵护全身健康
脊柱由31块脊椎骨构成,其结构就像小孩拼的积木。不同的是脊椎骨之间有软骨相连,起到缓冲压力的软垫作用。脊柱从头骨底边一直延伸到骶骨和骨盆,是全身的支柱,在它上边挂靠和支撑着胸腔和腹腔的器官。因此,关心你的背部,就等于在呵护你的全身健康。
到目前为止,人们可能给予盘状软骨和脊椎骨较多的注意,在X光片上显现出来的都是这些部分。但主要问题却在肌肉、韧带和肌腱部分。坐了几十年的沙发和办公椅,肌肉和韧带开始松弛萎缩。接着脊椎骨因运动出现磨损,椎骨开始相互磨损、变薄,于是引起背痛发生。
像对待其他发炎的关节一样,对背部的严重酸痛也应抱“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慢慢地去消炎止痛。冰块和止痛药都是治疗背部酸痛的处方之一。
从总体上讲,背部酸痛等症都是慢性疾病,正因如此,身体锻炼才显得更为有效。脊椎骨除了是一系列关节共同工作之外,它与其它关节没有什么不同。要保证正常运转,脊椎骨必须保持坚强和灵活。每一个脊椎关节都应全面彻底地得到活动。与背部相对应的肌肉与腹腔相关,因此这些肌肉也必须保持健康。如果有一块肌肉较其他肌肉更强有力,不平衡就会发生。虚弱的背部必然要酸痛。
你的脊柱应被使用,但不应滥用。猛举重物和突然扭转身体都会给脊柱许多关节带来压力和冲击。显然,保护脊柱健康的正确做法是使其坚强有力。经常使用背部也能保护自己不得骨质疏松症,免于重压造成的骨折。这类伤害差不多都是能够避免的。
你的背部是身体的主要支柱。它将伴你走完人生的全部旅程,这意味着你应该通过日常锻炼和柔软活动加强它。如果你没有做到,背部就会酸痛,降低晚年的生活质量。但是,你要是聪明的话,就会高度关注背部并感谢它为你做的一切。以定期的锻炼来报答你的脊背吧!
7.远离驼背,防范脊柱弯曲
脊柱是身体的中轴、躯干的支柱,对支撑身体、保持平衡起很大作用。正常情况下,颈、腰部稍稍前凸,胸、骶稍稍后凸外,脊柱几乎是直的,尤其不会有侧弯或驼背。
由于脊柱周围肌肉、韧带发育柔弱,加上看书、写字或劳动姿势不正确及运动不足,就可能产生脊柱弯曲或驼背。
为预防脊柱弯曲,平时的坐、立、行姿势要端正,特别是读书写字的姿势一定要正确。课桌椅的高度要适合学生身材。读写时光线要充足,应左侧采光。劳动时,要注意左右肢体都得到锻炼,避免连续长时间屈曲体位。要使劳动与体育相结合。攀登架、单杠、双杠、平衡木、跳箱、吊环及垫上运动等都对脊柱正常发育及预防脊柱弯曲的发生很有作用。徒手操,多样的体力游戏,多样的体育运动等,对脊柱正常发育及预防脊柱曲也都有好处。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已发生轻度脊柱弯曲的少年儿童,可以进行矫正,如做矫正体操,全面加强肌肉的紧张力,改善全身状况;消除或减轻一侧肌肉的挛缩,增强另一侧肌肉紧张力;改正病态的习惯姿势;活动脊柱的一定部位或使脊柱得到某种伸长,并尽可能消除扭转。在全面锻炼的同时,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做矫正运动。矫正动作要缓慢而富于弹性。矫正操要结合按摩。要有足够的运动量,每天有2~3个小时体力活动(包括走路、劳动),同时配合足够的营养。只要经常坚持进行矫正活动,习惯性弯曲者经2~3个月即可恢复正常。固定性弯曲者,则要更长的矫正时间。恢复正常以后,还要经常进行锻炼,才能巩固矫正效果。矫正期间更要注意建立和巩固良好的姿势习惯。
8.腰腿痛的预防措施
腰腿痛的发病率仅次于感冒,却比感冒难治得多,有人戏称“病人腰痛,医生头痛。”近十年来,腰腿痛病人就诊率占骨科门诊患者的50%以上,80%的成人或早或晚,或轻或重受到腰腿痛的困扰。
腰腿痛是由多种疾患所构成的综合征,其病因较为广泛而复杂,有的虽经合理正确的治疗,但对症状难以根除。在体力劳动人群中,由于腰背痛而不能正常工作的占63%。因此,如何减少腰背痛的发病率,显得十分重要。
(1)加强卫生宣教
腰腿痛包括多种疾患,其中大多数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工作首先要使大家都能了解正确的脊柱生理,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加速腰椎间盘,脊柱小关节等蜕变,避免劳损性损伤。
其次,定时参加健康检查,在校学生应注意有无脊柱先天性或特发性畸形,如畸形性脊柱病,或椎弓崩裂等。及早作出防范措施;从事剧烈腰部运动工作者,应注意有无发生椎弓根骨折等,如有这类损伤,应加强腰背部防护,防止反复损伤;老年人应注意有无骨质疏松,有此病症应及早治疗,适当运动。
(2)矫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在家务工作中,操作台面高度要适合,避免过于弯腰。
如必须弯腰过久,则需定时变换姿势,并作伸腰放松活动5~10分钟。
保持正确的站立行走姿势。正确的姿势是保持昂首挺胸位,眼睛平视、双肩等高自然下垂。切不可低头含胸行走或站立。
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通常情况下,头颈保持自然仰伸位最为理想,腰背部平卧于木板或木板为垫的高密度席梦思,使双膝、双髋稍屈曲。这样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关节韧带获得最大限度的休息,若为侧卧位,头颈部及双膝、髋关节亦应保持上述姿势。
另外,还要注意,不可高枕、不可无枕、不可睡软床,否则,因改变了正常的生理曲线,可直接产生腰腿痛和颈椎病。
(3)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
感冒可诱发和加重腰腿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预防感冒。积极治疗感冒,可缓解腰肌筋膜炎及腰腿痛。
避免风寒潮湿:人们在户外休息时,由于气温多变、易受凉而引起腰背肌痉挛或风湿性改变,造成腰椎内外平衡失调而诱发症状。因此,人们在生活中既要避免风寒侵袭,又要保持环境干燥通风。
(4)改善劳动或工作姿势
避免长时间非功能位姿势,某些工作需长时间弯腰用力,长期使腰椎处于前倾状态,骶棘肌及腰背肌张力升高,其椎间盘应力集中、压力升高。极易出现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症。因此要定时改变体位,尽量减少腰椎非功能状态时间。
改善工作条件,任何一种姿势时间过长都会导致劳损发生,尤其是有害的非功能位。长期伏案的工作人员虽不负重,但发生腰腿痛的相当多,如情况允许,应尽量做到工作姿势多样化。如伏案弯腰工作的人应与直腰或挺腰工作相交替,弯腰搬物与直腰提物相交替,这是减少工作中引发腰腿痛的较好方法。
坚持工间体操,在工间做些简单体操,不但对脊柱和腰椎有利,而且对全身内脏及四肢均有益。
(5)避免和减轻腰部受损
外伤与腰腿痛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必须设法避免各种外伤。如发生外伤,也应将腰部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
那么如何减轻外伤的程度呢?
首先,行车时系安全带,以防止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力作用使人向前疾冲所造成的损伤。这样可明显降低腰部外伤的机会与程度。
其次,面向行车方向的侧方坐,当人面朝向前方坐位时,一旦发生撞车或急刹车时,不仅易出现颈椎过伸性损伤等严重后果,而且胸、腰部极易发生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如果面朝前坐时,前方发生意外的瞬间,能快速转换体位,亦可避免更严重的损伤。
再者,外伤后应早期正确诊断与发现腰椎病损,当严重外伤时易于发现和诊断,对损伤不重者,也要注意腰椎横突、软组织、小关节及韧带损伤。
(6)锻炼强骨
年龄增长后出现一系列生理老化,如脊椎蜕变、腰肌萎缩、骨质疏松等,这些都是腰腿痛发病原因之一。因此通过锻炼身体,可减缓生理老化,预防发病。
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太极剑等运动量小、动作较缓慢的运动。
中、青年可选择运动量稍大的运动,如球类运动、跑步、杆上运动等,以增强体质。
在运动同时,每日饮食除保证足够的热量外,蛋白质及维生素亦应有足够的供应,以补充因运动而增加的消耗。
9.三种关节炎症的防范
人体的关节每天都进行着频繁的活动,它是人体活动最多的部位之一。因而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受到外伤的机会较多,关节炎症在各种人群中时有发生,所以,必须努力加以防范。
(1)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膝关节内滑膜因慢性炎性充血、水肿、增生,关节内正常液体代谢通道机制破坏而出现积液,膝关节内半月板衬垫也因关节承受的压力不均衡、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而逐渐变性、破裂、纤维化,吸收冲击能力下降,加速了关节软骨进一步蜕变,促使关节炎症的发展,并造成了恶性循环。另外,创伤、疾病、遗传因素都是促进骨性增生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预防的方法有:
①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行走,负荷适量。需走长路时,可用护膝保护,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
②增强体质,锻炼患肢肌力,具体方法是,取坐位,患肢足尖在背曲用力状态下,逐渐伸直膝关节,持续30秒钟,再屈膝;然后重复上述动作。每天练2次,每次20分钟。这对早期关节炎效果尤其明显。
③勤修鞋跟(鞋跟外侧磨损后应及时垫平,平底鞋和中跟鞋交替穿用),以矫正膝关节承受压力不均衡的状态。
④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夏天应远离空调中心,避免在电扇下睡觉,睡眠时用毛巾保护膝部以防冷空气刺激引起关节滑膜水肿、充血。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0.1%~0.3%,中年患者多见于病程的中、晚期,由于病程较长,故肢体功能障碍往往比较明显。本病愈后欠佳,致残率高达60%~70%,其中10%的患者在数年内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危害广大中年人的身体健康。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属我国传统医学“痹证”、“历节”的范畴。
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加强身体锻炼,不断增强体质。
②保持精神愉快,遇事要防止过于激动、忧郁、要善于自制。
③日常应防风寒,随时增减衣被。
④炎热季节不宜席地而卧,尤其是水泥地及砖石之地,防止湿邪入内。
⑤应避免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与居住。
(3)肩周炎的预防
肩周炎的发生有其年老体衰,气血不足,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发生蜕行性病变的内因,也有感受风寒湿邪,邪气痹阻经脉,导致不通而痛的外因。所以,如果能够内外因相结合地预防该病,就一定能减少该病的发生,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具体预防方法:
①首先做好宣传,解决在思想上的忽视,要以预防为主,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②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持之以恒。如跑步、医疗体操、广播操、太极拳、武术、中老年人健美操、划船动作、弓箭步向前走,做扩胸动作等,都是很好的预防锻炼方法。
③防止持续性过久的风吹。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出汗过多。如果出汗后,在风扇下或阴凉通风处,在肩部外露情况下,吹风过久,很容易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④防寒。加强冬季保暖,晚上睡觉时防止肩关节外露。
⑤常居寒湿之地或从事煤矿井下工作,要采取劳动保护措施,防寒防湿,避免过度劳伤肩关节。
⑥雨淋后,应立即洗热水澡,以周身微微汗出为宜。
⑦在日常生活中,应小心谨慎,避免外伤。如受外伤,应立即治疗。
⑧防止或延缓蜕行性病变的发生。大量统计资料表明,肩周炎的发病均与静、老、伤、寒有关。静,指少动。老,指蜕变,是该病的主要内因。所以,要防止该病的发生,就必须从年轻时代起坚持体育锻炼,防止或延缓蜕行性病变的发生。
⑨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于年老体弱的人,可注射丙种球蛋白等一类药物。
⑩劳动强度不宜过大。肩关节运动过度,会导致其周围软组织的劳损,积劳成损、积劳成疾,久而久之,会诱发该病的发生。
肩关节部位一旦有疼痛或不适感,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