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14953600000007

第7章 越王勾践剑的概况(1)

1965年12月底,考古专家开始对江陵的“望山1号”墓葬进行清理。这座墓葬不仅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而且也丝毫没有被盗墓贼侵扰的迹象。

专家们发现了许多珍贵的礼器、用器和大量的兵器,根据这些文物,大家断定这是一座春秋时期楚国的墓葬,并推测墓主人很可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男性贵族。在他的陪葬物品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把保存良好的青铜剑,其中刻满花纹的一把尤为特殊,这就是传说中神秘的越王剑。

(一)越王剑的发现

我国古代冷兵器,在世界兵器史林中占有重要的地地位。悠远的华夏历史文明星河中,曾有一个宝剑最为辉煌的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无数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传奇宝剑,都诞生在这个时代。

作为犀利的战争武器和无上的艺术瑰宝,湛庐、纯钧、巨阙、鱼肠、龙渊、太阿等东周青铜宝剑深深地融入了历史,成为两千多年来我国剑文化精神理念的发祥源头。

汉代以后,随着冶金工艺的进步,钢刀铁剑逐步取代青铜剑成为短兵器的主流。那些价值连城、锋可敌国的青铜利刃、王者之剑,在历史的风烟中悄然隐没了两千多年以后,再次从地下走进我们的视野。

湖北江陵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古称云梦泽畔,西临鄂西山区,东接江汉平原,南濒万里长江,北通辽阔中原,控江带湖,形张势举,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雄踞南方的楚国的国都郢的所在地。

1965年隆冬,荆州古城地区漳河水库的渠道修建工程开工,目的是改善这一地区的灌溉系统,使纵横交错的水网遍布整片平原。开始的阶段,一切都很顺利。然而,当水渠延伸到楚国都城郢都故址纪南城西北七公里处时,赫然发现了一个庞大的楚墓群。

文物考古工作者配合工程进行勘探,在第二干渠所经的江陵县境内纪山西麓和八岭山东麓发现大小古墓五十多座。其中的“望山1号”墓是一座较大型的战国楚墓。由于江陵地区地下水位高,墓坑积水较多,土质情况不良,坑壁极易崩塌,而且时逢冬季严寒,常有雨雪,给发掘工作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考古工作者们顶风冒雪、同心协力。1965年12月某一天的傍晚,江陵“望山1号”楚墓正在紧张挖掘之中。当考古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墓主人的内棺打开时,赫然发现在内棺尸首骨架的左侧,有一把装在漆木剑鞘内的青铜剑。

考古人员将剑从剑鞘中抽出的一瞬间,伴随着一道亮眼的寒光,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宝剑满身都是花纹,剑柄上缠有丝绸,剑格上镶嵌有宝石。宝石在灯光底下一照,绿色的光泽非常吸引人,大家都禁不住一阵赞叹。

当时有一个现场的民工,听说墓坑里发现了一把非常漂亮的宝剑,就从墓坑里爬上来,冲进去就抓看,一下子触到那把剑刃上,当场就把手划破了。有人再用16层白纸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纸全部划破。

这把令人炫目的青铜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气逼人,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剑首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圆箍最细的地方犹如一根头发丝。剑格向外凸出,正面镶有蓝色玻璃,后面镶有绿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发出幽幽的寒光。剑身上还纵横交错着神秘美丽的黑色菱形花纹,精美异常。剑柄以丝绳缠缚。

(二)宝剑名的破解

在这把锋利无比、精美绝伦的青铜剑剑身正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共八个字。这种古文字,史称“鸟篆文”,是篆书的变体,释读颇难。考古工作者在工作现场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初步释读出剑铭中的六个字为“越王”“自作(乍)用剑(左金右佥)”。然而剑铭中至关重要的两字王名,却一时难以破译。

春秋时越国自允常于公元前510年称王起,经勾践、鹿郢、不寿、朱勾等,至无疆于公元前334年被楚所灭止,先后有十位越王,此剑又是哪一位越王所“自作”呢?只有弄清剑上的越王之名方可作出定论。于是,在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以书信往来为主要方式的、轰动一时的学术大讨论。

当时在现场主持铭文研究的是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65岁的历史学家方壮猷,他曾在武汉大学历史系担任教授和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东方民族史。

与王者之剑的不期而遇让他和谭维四喜出望外,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遇到了无法跨越的难关:余下的两个字显然应该是剑主人的名字,可偏偏就是这两个字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对剑身铭文进行拍照、拓片和临摹的过程中,方壮猷教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他认为剑主人的名字应该解释为邵滑。

根据史书记载,邵滑是楚怀王时期的一名楚国贵族,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他曾经被派到越国从事离间活动,从而导致了越国被楚国所灭。可是,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被冠以越王的称号呢?方壮猷猜测,正是由于邵滑灭越有功,楚怀王才命他接管了越国,并封他为越王。

1966年元旦期间,方壮猷把铭文的拓片和自己对于铭文的考释结论装进了信封里,发给国内众多历史、考古方面的专家,希望他们提出各自的见解。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学术讨论就此拉开了序幕。

参加讨论者有郭沫若、于省吾、唐兰、容庚、徐中舒、夏鼐、陈梦家、胡厚宣、苏秉琦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一开始,学者们各抒己见,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教授指出,宝剑铭文中至关重要的两字王名应为“鸠浅”,即“勾践”两字的通假字。经过两个多月的书信交流、切磋研讨,学者们的意见趋于一致,公认剑上的八字铭文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三)宝剑的不锈之谜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主要为铜与锡的合金,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四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的合金组成中,铜与锡的含量依制作的年代、地点、原料来源、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铜的含量稍高,锡的含量稍低,此外,合金中常常还含有铅、铁等其它成分。

越王勾践剑的含铜量约为百分之八十三、含锡量约为百分之十七,另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可能是原料中含的杂质。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一。

在古代墓葬中,它发生锈蚀的途径一般说来有这样几条:在潮湿的条件下,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时,发生锈蚀,生成铜盐;在潮湿的条件下与贵重金属,如金、银等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与硫或含有硫的物质接触,生成铜的硫化物等。

该剑1965年冬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内棺中,位于墓主人的左侧,出土时插在髹漆的木质剑鞘内。这座墓葬深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用一种质地细密的白色黏土填塞,其下部采用的是经过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致密性更好。

加上墓坑上部经过夯实的填土等原因,使该墓的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这么多的密封层基本上隔绝了墓室与外界之间的空气交换。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在完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钢铁都不会生锈。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二。

“望山1号”楚墓处在今荆州附近的漳河二干渠上,地下水位较高,该墓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基本上为中性,这从该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况较好而得到证实。地下水浸泡后,墓室内空气的含量更少。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三。

此外,还有三条证据可以证明,越王勾践剑的不锈之谜完全是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致。

第一,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不是绝对的没有生锈,只是其锈蚀的程度十分轻微,人们难以看出。该剑出土后一直放在囊盒中妥善保管,但是,出土至今还不足四十年,该剑的表面已经不如出土时明亮,说明在目前这样好的保管条件下,锈蚀的进程也是难以绝对阻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