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中华航天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且已经跃入了世界航天科技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国自古就有“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这一梦想终在20世纪的后半叶得以“圆梦”。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在历史西方大国所限制和孤立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地发展起来的。不屈不挠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地研制出了一系列运载火箭和各种类型的卫星,它使中国成为世界空间开发中一支重要力量。
一、巍巍“天梯”:中华火箭上九天
1.凌空极天候:气象火箭先行
在各类探空火箭中,气象火箭是发射活动最频繁、发射数量最多的一种火箭。众所周知,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雷电、光象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统称为气象。气象火箭是专门用来探测30~100千米高度的大气压力、密度、温度以及风向、风速等气象参数的火箭。这些参数对天气预报、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航天飞行器的设计与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气象火箭研制开始于1959年,迄今已历经三代、发展了5种型号。第一代为液体燃料气象火箭,有T-7、T-7A两种型号;第二代为固体燃料气象火箭,有和平二号一种型号;第三代为小型固体燃料气象火箭,有和平六号、织女一号两种型号。
第一枚T-7A火箭于1963年12月发射成功。火箭携带40千克的探测仪器飞达115千米的高空。1965年10月至11月,T-7A又进行了3次发射试验,为火箭和航天器的研制与试验提供了大气成分、密度、温度等气象资料。
第二代固体燃料气象火箭和平二号,1967年首次飞行试验即获成功。于1968年11月设计定型,并移交工厂进行批量生产。从1970年1月至1973年2月,和平二号在我国西北地区兴建的气象火箭发射站共发射了49枚。
第三代小型固体燃料气象火箭是和平六号、织女一号。
1971年底,和平六号气象火箭在酒泉发射试验场进行首次飞行试验,获得基本成功,火箭最大飞行高度75千米。在1972年至1975年期间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由于“文化大革命”打乱了正常的科研生产秩序,影响了产品质量,致使试验结果时好时坏。1979年12月,在云南昆明地区进行的第六批次试验中,9枚火箭均获得圆满成功,获取了所需的大气参数。其中4枚综合型气象火箭的飞行高度达60~80千米,5枚落球型气象火箭的飞行高度达71~90千米。我国在海南建成低纬度探空火箭发射场后,于1988年12月首次成功发射了4枚织女一号火箭,圆满地完成了对近赤道、近海地区的探测任务。
和平六号、织女一号的研制成功,表明我国气象火箭突破了火箭小型化带来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在开展中层大气的探测工作中掌握了先进实用的运载工具。
2.小狗游太空:生物火箭大获成功
在人类征服宇宙的道路上,通常是先用动物做各种试验,有了完全把握后才让人上天进行试验,因此,生物试验火箭就成为研究宇宙生物学、医学、生物保障系统等工程技术的一种有用的工具。
早在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上天的10年前,也即50年代,美、苏等国就利用生物火箭将猴子、猩猩、狗和大白鼠等动物送上太空,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试验,了解空间的各种物理因素及其对生物机体的影响,研究空间生物保障系统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宇航员的宇宙飞行和安全返回,保证宇航员返回后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工作。生物实验火箭就是将猴子、猩猩、狗和鼠等动物送上高空进行生物学试验研究的专用火箭。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生物火箭名为T-7A(SI),即探空七号甲生物1型。于1964年7月19日,T-7A(SI)火箭携带8只白鼠在安徽广德发射场升空,并安全返回地面。接着,上海机电设计院又开始研制用狗进行飞行试验的生物火箭。这枚被定名为T-7A(S2)的生物试验火箭,其箭头质量为170千克,根据狗的体型与其他试验要求,将箭头直径增大到0.6米,比主火箭箭体直径大0.15米,整个火箭外形恰似一只棒棰。
1966年7月15日清晨,取名“小豹”的小狗被带到发射场,然后固定在托盘上,还系上了安全带,它的脸上没有一点惊慌的神色。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T-7A(S2)载着“小豹”和它的伴侣,射向蓝天。地面上各种跟踪设备很快收到了从火箭上传回“舱温24度,一个大气压,磁记录器正常”的信息,发射、飞行一切正常。直升机根据电子计算机算出的箭头落点,在回收区上空盘旋搜索,并很快抓住了目标。电影摄影师从直升机上迅速拍下了生物箭头乘着白色降落伞飘然而降的镜头,直升机也随之着陆,机上的生物学研究人员和火箭参试人员匆匆奔向生物箭头,迫不及待地打开生物舱舱盖,惊喜地看到“小豹”神态自若地趴在托盘上,安然无恙。当他们取出托盘,松开“小豹”身上的安全带,把它抱在怀里时,“小豹”欢快地摇着尾巴,把头偎依在主人的身上,似乎在向它的主人报告着遨游太空的光荣经历。
13天之后的7月28日,另一枚装载着雌性小狗“珊珊”和8只大小白鼠及12支生物试管的T-7A(S2)生物火箭又一次成功地完成了高空试验任务。所有的生物都活着返回陆地,箭头生物舱也完好无损地回收。
“小豹”和“珊珊”两只小狗返回地面后,其外表、内脏的发育和成长,不但都很正常,而且繁殖了后代。载狗生物试验火箭的成功发射及试验后的分析,使我国高空生物学研究和生物保障工程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两次生物火箭的载狗飞行试验,也为我国的火箭回收技术提供了经验。
3.华夏第一箭:中国进入太空时代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先驱者——长征一号,是一种串联式三级火箭,箭体结构包括一、二、三子级结构和整流罩。它的动力系统由一、二子级的液体燃料发动机和三子级的固体燃料发动机组成。研制三子级的固体燃料发动机是一项全新的课题,特别是这种发动机要可靠地在600千米高空点火,并在每分钟180转的条件下工作,研制难度很大。科研人员在一无实践经验、二无技术资料、三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从1965年底开始论证,1967年4月初步设计,同时抓紧抢建高空模拟、旋转试车的试验设备。1968年1月26日,直径770毫米的发动机首次试车失败后,经采取措施,成功地解决了装药与壳体脱粘、自旋状态下铝粉沉积量过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截止到1970年1月,先后进行了19次地面试车,其中5次是高空模拟试车,试车全部获得成功,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为了在更接近实际使用状态条件下进一步检验发动机点火的可靠性,研制人员还利用两枚T-7A(Y5)探空火箭成功地进行了点火器的高空性能试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为提高长征一号火箭飞行的成功率,1969年5月到1970年1月,试验人员先后对火箭各级进行了点火试车。试验人员连续苦战,先是圆满完成了一、二级试车;接着二级试车成功;然后二、三级和三级试车也成功了。试车证明,火箭各个系统工作正常。1969年7月,长征一号火箭进入总装阶段。1970年1月,对火箭的一、二级进行了飞行试验,实现了两级火箭分离,发动机高空点火成功,同时证明火箭在失重状态下的滑行姿态也是完全正常的。1970年2月5日,长征一号合练出厂,运到发射场。4月初,在技术阵地接受检查测试。4月17日进入发射阵地。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携带着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从发射台上腾空飞起,昂首直奔东南方向远去,10分钟后,传来卫星进入轨道的捷报。华夏第一箭——长征一号全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质量81.5吨,起飞推力为104吨,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00千克。由它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超过苏、美、法、日四国第一枚运载火箭运载卫星重量的总和,充分显示出中国航天运载火箭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它实际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中国航天的新纪元开始了。
4.腾云送双星:一箭“双雕”显神力
根据1993年4月28日中美签署发射铱星的合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对已有的长征二号丙火箭进行较大的改动,研制了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并在1997年9月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模拟发射试验,将两颗铱星模拟星双双送入预定轨道。
1997年12月8日,长二丙改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铱星,成功地将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随后又于1998年3月26日和5月2日进行两次发射,均获得成功。这两次铱星发射正是长征火箭第50次发射的最后一次和第二个50次发射的首飞。
1998年3月26日1点01分,在春寒料峭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长二丙改火箭将铱星通信网的51号和61号两颗卫星安然送入远地点高度为628千米的轨道,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第50次发射告捷。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北京市人民政府特别批准将当天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国旗,赠送给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表彰和纪念长征系列火箭50次发射的辉煌成就。
1998年5月2日17点16分,长二丙改运载火箭再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两颗铱星发射升空,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智利圣地亚哥测控站传来铱星准确进入近地点632千米、远地点634千米、倾角为86.4度的预定轨道。当晚20点左右,美国国内测控站已将两颗铱星全部捕捉到,表明这次发射取得完全成功。它标志中国为铱星系统组网发射6颗卫星任务的圆满完成。
5.三星共遨游:中国步入航天大国
1981年9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一箭三星的发射。那天,发射场区天气晴朗,风速在4米/秒以下。清晨5时28分40秒,指挥部一声令下,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携带着3颗卫星从发射台上平稳起飞。从几千米外只能看到一束长长的明亮火焰在黎明前的夜空中缓缓升起。火箭起飞7分23秒后,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实践二号相继与火箭分离,3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星上各系统工作正常。实践二号卫星上的探测仪器性能稳定,工作良好,双频发射机和遥测系统正常工作,地面台站频频收到卫星发送回来的大批实时遥测数据、延时遥测数据和调频遥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