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才艺智慧(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
14949600000025

第25章 妙笔生花(13)

六岁那年,父亲送他去私塾读书,主学经书。后来,老师发现他在学诗方面似乎更有超人的天赋,便不强迫他去读经书,而是有意发挥他的长处,主动借给他一些诗集和有关诗词理论方面的书看。这对林万潮来说,真是鸟飞天空、鱼游大海一样,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其诗作便有了惊人的进步;尤其是他的《闻鼓》一诗,令人读后拍案叫绝,谁也想像不到这诗竟出自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之手。

在他七岁那年的大年三十,老师和同学们都回家过年去了。林万潮家这天更是热闹:贴对联的,挂灯笼的,扎彩棚的,忙而不乱,欢声笑语,一派节日的气氛;特别是他那两个好热闹的叔父,认为一年到头,这是最后一天,索性叫来一个戏班,在大门口唱起戏来。一时间,锣鼓齐鸣,乐声四起,男问女答,欢快动听,招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听众;就连林万潮那位因年纪过大,平时根本不出门的老奶奶,此时也在家中坐不住了,非要人给她搬个凳子,到门口坐着听戏不可。唯有林万潮一人,独坐书房,在专心致志地读书、背诗、作诗,只听他背道: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是唐朝李白的一首诗,题为《春夜洛城闻笛》。林万潮朗诵完这首诗,举目向窗外眺去,陷入了悠远的遐想。院中的树枝虽然光秃秃的,他似乎看到那幼芽正在进行一次大的突破;后花园中的花草虽然早已枯焦,他似乎看见了春风正向它们招手。百花也在跃跃欲试,准备竞相开放;特别是门口那响彻云霄的锣鼓声、乐器声,还有那婉转动听的曲调,不正是催春的惊动么?春天就要来了,一片繁花似锦的世界,随着那阵阵惊雷的催促,就要出现了……

他凝思片刻,忽地提起笔来,以《闻鼓》为题,写出四句诗来:

谁击堂前鼓,

如闻出地雷。

百花犹未发,

全仗数声催。

后来,这首诗流传广泛,人们竞相传抄。

双高奇童毛奇龄

毛奇龄,字大可,又字齐于,号初晴,是清朝初期一位著名的经学家。

他小的时候,曾以十三岁考中秀才而被传为佳话,更以刻苦读书、勤奋好学而被称为“双高奇童”。

对于毛奇龄“双高奇童”的来历,还须从他小时候就勤学苦读谈起。

公元1623年7月28日凌晨,一个婴儿呱呱降生在江苏萧山的一个书香门第中,父母为他起名叫毛奇龄。由于他天资聪慧,又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便喜欢读书,四岁读《大学》,过目就能背诵下来,正如《清史稿·毛奇龄传》中所记述的:“四岁,母口授《大学》,即成诵。”

别看毛奇龄的年纪小,读起书来却十分刻苦。他每日黎明即起,去一个小树林中背诗,直到母亲再三去叫,才回家吃饭;晚上,他挑灯夜读,常常是父母都睡觉了,他还要坚持读几篇;严冬,他手冻得不能屈伸,便反复搓上几遍,再继续写字;三伏天,蚊叮虫咬,他不觉得,汗水流进了眼睛,他用毛巾擦擦照读不停。

由于他长年坚持不懈,三年中便读完了“四书”和“五经”。

他家既为书香之家,藏书当然不少,仍被他很快就读完了。他父亲有一个叫祁季孙的朋友,藏书众多,他便常去借阅。祁季孙对毛奇龄的聪明久有所闻,当然乐意把书借给他,不过给他作了两条规定:一是限期归还;二是每读一部书,必须把读后的收获记载下来,到还书时一并送给他。这一来,更加激发了毛奇龄读书的积极性和刻苦性。

一晃两年过去,毛奇龄去还借读的最后一本书,祁季孙让人把毛奇龄读过的书全部装在一部车子上,把他写的读书笔记装在另一部车子上,带着毛奇龄一块来到毛家,对他的父母说:“看见了吧,这就是他两年来在我那儿借读的书,和奇龄的个子一样高;这是他读书后写的读书笔记,也几乎和他的个子一样高。现在,我把奇龄也带来了,送给你们一个‘双高奇童’!”

此时,院中来了不少人,听了祁季孙的介绍,又看到毛奇龄读过的那车书和写的那车读书笔记,无不叹服地称赞说:“‘双高奇童’,名副其实!”

毛奇龄的父母更为儿子的少年有志而高兴,为祁季孙两年来对儿子的悉心培养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公元1636年秋,萧山举行童子试,毛奇龄也由他父亲的好友祁季孙带了去,准备参加童子试。这年,毛奇龄仅十三岁。

所谓童子试,和童子科不同。童子科是朝廷选拔十岁以下有才童子而设的科目,通一经,并通《孝经》、《论语》,每卷能背诵十篇的可以做官;每卷能背七篇,赐出身。所谓出身,就是一种资格,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证,有了“出身”,就可以做官。而童子试则不同,童子试是科举时代比赛性的考试,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参加这种比赛性的考试,不分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考中者授予“秀才”称号。“秀才”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而不是官职。

毛奇龄来到考场一看,人山人海。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年,最小的也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了。只有毛奇龄年龄最小,头上扎着朝天辫,带着一脸稚气,十分引人注目,不大一会儿,便围来了许多人。

有的私下问道:“这小孩也是来考试的么?”

有的回答是:“是来看热闹的吧!”

还有的说:“不一定,甘罗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不是已经成宰相了么?”

也有的说:“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说不定他还能一举得中呢!”

正在这时,负责这次考试的官员陈子龙走来,问他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干什么来了?”

毛奇龄毫不紧张,张口答道:“本人姓毛名奇龄,字大可,号初晴,今年一十三岁,是来参加童子试的童生。”

陈子龙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见毛奇龄毫无惧意,谈吐大方而流利,已有几分喜欢。为了试试他的才气如何,便又以联对的形式,半开玩笑似地对他说:“黄毛未退,敢来应试?”

毛奇龄并不示弱,顺口接道:“鹄飞有待,此振先声。”

鹄是一种展翅万里的鸟,它在准备飞起的时候,总要先拍拍翅膀,呼呼有声,这就是它要飞起的信号。毛奇龄的意思是说:你别看我年龄小,可是我有志气,将来要像那大鸟一样展翅飞翔;这次来参加童子试,只不过是想来练练翅膀罢了。

陈子龙听后,深为他的才思敏捷和宏大志向而叹服。

考试开始,试题中有一道题,是让学生以“春蚕作茧”为题,写一首诗,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题目。当其他考生都在那里咬笔皱眉、搜肠刮肚找词的时候,只见毛奇龄稍加思索,便提笔写道:

经纶犹有待,

吐属已非凡。

仅此两句,陈子龙看后便拍手叫绝,断定此子将来必成大器。这次考试结果,毛奇龄以诗文俱佳而考中第一名,授予秀才称号。

毛奇龄长大后,终于以博学多识而成为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

公元1679年,他被荐举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一举得中,授翰林院检讨,做《明史》纂修官。但他厌烦官场生活,遂于1685年以探亲为名,请假回家,实际上却在杭州租赁了一套房子,隐居起来,从此再不复出。在此期间,他博览群书,主研经学。其著作后人编为《西河全集》。

陆本松十二中秀才

陆本松,出生于公元1742年,贵州侗族人,自幼才思敏捷,读书又很刻苦,在他七岁去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已读完了《大学》、《论语》和《尚书》。

入学后,老师再次讲《论语》、《大学》、《尚书》等课程,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学过而放松,依然学得津津有味。老师知道后,问他为什么,他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请老师恕我无礼,那么我反问一句,您讲这些经书,讲了那么多年,能说对这些书的内容、作者所要说明的问题,全部弄通了,一点问题也没有了么?”

老师没想到陆本松会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只好回答说:“我不敢说全部弄通了,现在仍在一边教书,一边读书。”

陆本松一听笑了,接着回答说:“既然连老师还要学,那我还有什么值得满足的呢?”

老师认为他说得对。

在他12岁那年,老师推荐他去县城参加童子试。

参加童子试的,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二十多岁的青少年,三四十岁的成年人,还有两鬓斑白的老年童生。

当考官宣布准予参加考试的人员名单,念到他的名字时,大家都乐了。

有的说:“他不是来玩的么,怎么上了考生名单?”

又有的说:“也许是重名重姓的吧!”

还有的说:“胎毛尚未褪净,就来参加科举考试,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

那考官听了人们的私下议论,心中更不是滋味,认为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也来参加考试,是对他的一种戏弄;但他仍强压着怒火,心平气和地问道:“你今年几岁了?”

陆本松说:“12岁了。”

考官又问:“读了几年书?”

陆本松回答:“读了12年。”

这一下可把考官气急眼了,胸中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不由大声对他训斥说:“真是一派胡言!难道你一出娘胎就读书么?”

陆本松见状,并不害怕,反而坦然地微微一笑说:“请大人暂息无名火、雷霆怒,学生并无虚言;如果不信,您听我给您算算:别人都是只有白天读书,而我读书呢,却不仅白天读,晚上也要读。请您想想看,我虽然读了6年书,但是从时间上不相当于别人的12年么?”

考官听后一琢磨,感到有道理,那火顿时消了一半;可他又觉得这孩子巧嘴利舌,很会说话,并不一定有什么真才实学,于是又对他说:“那好,就算你读了12年书,一定是知识很渊博了?那我倒要考考你,答对了,放你进考场考试;答不对,就说明你是撒谎,是无理取闹,先打你十大板,然后再把你轰出县衙。”

陆本松说:“那就请大人出题吧!”

考官顺手拿过一块巴掌大的纸来,递给陆本松说:“你用这张纸,从一写到万,既不能少写,也不能多写,还要在这张纸上写完。”

陆本松接过那一小块纸,稍一思考,又撕掉了一半,还给考官说:“从一写到万,用不了那么大的纸,只要一半就足够了。”

考官不禁愕然。

陆本松说完,将纸铺平,唰唰几笔就写完了,随后交给了考官。

考官接过一看,见纸上只写了12个字,即:一至十,十至百,百至千,千至万。

考官看后一愣,转而又高兴地对陆本松说:“好,这真是有志不在年高,你进去考吧!”

几天后,榜便贴出来了,陆本松名列榜首,成了贵州侗族考生中最年轻的一名秀才。

黄景仁九岁中秀才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出生于公元1749年,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

黄景仁出身于书香门第,有着幸福的少年时代,两三岁时,就已经聪明过人,父母教他读书识字,一遍就能记住。可是在他刚刚四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黄景仁成了孤儿,由他的叔父把他收养。

他虽然小小年纪失去了父母,却很有志气,读书很刻苦。他的叔父不识字,他就利用父母在世时所学到的一些字,一字一句地读《千字文》和《论语》,有了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有了不懂的词句,就向邻人求教。就是用这种方法,在他上学之前,就把《论语》、《毛诗》几乎全部背了下来。

叔父家也不富裕,但见小景仁读书刻苦,很高兴,决心将他培养成才,便卖掉了家中仅有的一头牛,供他读书去。

小景仁被叔父对他的殷切希望感动得流下泪来,入学后读书越发刻苦。他到校比谁都早;放学后别的孩子都走光了,他仍然伏案而读;回到家中,叔父没钱给他买灯油,他便效法古人,借月光、雪光,或把柴草点着,借光读书。

公元1758年,小景仁年仅九岁,便被老师推荐去县城参加童子试。

开考前,小景仁和其他一些考生,共同住在江边的一座小楼里。这些考生年龄都比他大,有的十八九岁,有的三十多岁,甚至还有四五十岁的老童生,临考前复习功课,时间抓得都很紧,只有黄景仁满不在乎,蒙着被子睡大觉,丝毫不为考试担心。

有人把他叫醒,好心地劝他说:“明天就要开考,别睡觉了,快起来复习功课吧!”

小景仁睁开惺忪的眼睛,似乎煞有介事地说:“不要吵我,一吵,我的诗就给吵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