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才艺智慧(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
14949600000017

第17章 妙笔生花(5)

一天,太守府的从事毕文简正在给孩子们讲授如何写诗作对,忽然看见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农家孩子在课堂外站着,目不转睛地听他讲课。他略感几分扫兴,便背着手走出课堂来到小孩的面前,带着鄙夷不屑的神情问他:“你在听我讲课,你能听得懂吗?”没想到小孩出语惊人,作了意想不到的回答:“这些道理我早就知道了,我还会写诗呢!”毕文简有些不相信,就把他刚才准备给孩子们讲授的内容拿来当场考一考这个小孩,没想到这孩子对答如流,什么虚实对应,平仄对仗,都非常熟稔。他还当场为毕文简表演赋诗作对。毕文简非常惊异。这孩子就是王禹偁。

今天,毕文简把小禹偁推荐给大家,小禹偁的超人智慧博得大家的一致好评,给毕文简带来了格外的欣慰。

毕文简非常器重小禹偁,认为他前程无量,他喜爱小禹偁,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无穷无尽的爱。他把小禹偁请到家里,让他跟自己的孩子一起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也希望小禹偁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互相砥砺帮助,共同提高。

岁月悠悠,小禹偁求知的欲望一直不减。他深知父母的苦心,感念毕文简的厚爱,利用官府书多的良好机会,孜孜不倦,顽强刻苦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禹偁的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他的“神童”佳话越来越为更多的人传诵。

王禹偁7岁那年,毕文简想到王禹偁家以磨面为生,便以磨为题让王禹偁写一首诗。磨虽然是平常之物,但要以它为题作诗,却难以写出诗意。可是,小禹偁略为思考,便写出了《磨诗》一首:

但存心眼正,

何愁眼下迟。

得人轻借力,

便是转身时。

毕文简看了,拍拍小禹偁的后脑勺,夸他学问大有长进。

这首《磨诗》立意新颖,意蕴深刻,体现了小诗人功底深厚,才高学富。诗的意思是说,磨的关键是磨心要正,那怕磨眼上的东西下得迟也无所谓。磨心正了,只要有人轻轻一推,就能转动自如。这首诗寓意深远,小诗人把自己比作磨,要求自己的心像磨心一样正直,即使眼前穷困一点、知识提高慢一点也没关系。磨要人推才能转动,像我这样出身贫寒的孩子,需要像毕文简这样的好心人扶持,才能有良好的条件使自己进步提高。

小禹偁注重品行,知书达礼,越来越受毕文简的喜欢和推崇,并称他为“小友”。

有一天,济州太守宴请宾客,席间高兴,便出了句上联让众人来对。联文是:

鹦鹉能言难似凤

座上宾客众多,又都出身于书香门第,平日里夸夸其谈,自命不凡。可此刻,却被太守难住了,有的故作沉思,有的摇头晃脑默声吟哦,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抓耳挠腮,但却没有一个人能上前应对。很久很久,大厅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般,一片死寂。毕文简想起了小神童王禹偁,便跟上次一样向太守推荐,太守马上派人把小禹偁找了来。只见小禹偁若有所思地笑了笑,便挥笔写出了下联:

蜘蛛虽巧不如蚕

众宾客对小禹偁的经伦之才早有耳闻,有的曾经目睹,今见他再显奇才,更是从心底里佩服。想一想那些穿着华贵衣服,吃着精美食品的官家子弟反而平庸无能,更是惊叹这位农家孩子了不起。毕文简再次看到宾客们的赞许表情,心里又一次暖融融的。

小禹偁虽一再受到人们的赞誉,但他从来不以“神童才子”自居,而是当作奋进的新起点,努力地向知识的巅峰攀登。他忘不了自己是个农家孩子,忘不了父亲那期盼他成才的目光,忘不了家里为供他念书而拮据的生活,也忘不了毕文简这位恩人的厚爱和他那语重心长的话语。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他铭记着这一切,把它们作为奋斗的动力来鞭策和鼓励自己。

王禹偁终于不负众望,于公元983年,28岁时考中进士,任过右拾遗、翰林学士等官职,以刚直敢言著称。在文学上,他主张“传道而明心”的现实主义创作,反对浮靡浅俗,提倡平易朴素,为后来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在政治上,他主张仁政,反对搜括民脂民膏,侵渔百姓。他还提出政治改革措施,要求首先整顿“士风”,成为范仲淹庆历新政的先驱。

由于他直言谏诤,曾3次遭到贬谪。他在《三黜赋》中立誓:“屈于身分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最后,他又因直言无隐而得罪宰相,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不久病死,终年48岁。

杨亿十一任校官

在我国北宋初年,有个神童杨亿11岁便应试赋诗,下笔立成,佳语惊人,为朝廷瞩目。宋太宗赵光义降旨,给杨亿授官秘书省正字,在朝廷负责校订群书,并赏赐他锦袍和朝笏。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立刻传遍朝野。

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杨文逸在南唐时做过玉山县令。杨亿小时天资聪颖,机敏过人,从幼儿起就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父亲教他朗读和背诵唐诗;母亲向他口授经书,几遍过后,杨亿就能准确而熟练地背诵出来。

杨亿7岁上学,很快就会写诗作文,曾写下这样一首《登楼》诗: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浅显流畅,清新形象,既表现了杨亿丰富的想像力,又体现了他童心稚气的天真可爱。

杨亿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年岁尚小,可才华横溢。他从小跟随父母交朋接友,待人接物,学得彬彬有礼,谈起话来引经据典,立论深刻,引据广博,成熟老练,常常令客人惊叹不已,对这个七八岁的孩子刮目相看。

杨亿七岁作诗,被家乡的人们称为“神童”到处传扬。但是,杨亿对人们的赞誉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学识,而是不断进取,孜孜不倦地阅读古今群书,触类旁通,温故知新,日积月累,因而学识变得日益丰富。

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杨亿11岁时,其文章才学已是远近闻名。有人把他推荐给宋太宗,太宗下诏让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前去考察看他的才学是否名副其实。张去华到了浦城,当场出题让杨亿赋诗,杨亿挥毫如飞,5篇佳作顿时跃然纸上。

张去华惊叹不已连忙禀告宋太宗,太宗信服地点头自语道:“果然名不虚传!”朝臣们也上章祝贺太宗皇帝发现了才子。第二天,宋太宗就下诏杨亿,说:“汝方髫乱,不由师训,精爽神助,文字生知。越景绝尘,一日千里,予有望于汝也。”宋太宗的意思是说,你才是个孩子,天资非凡,禀赋良好,掌握了语言文字。如此出类拔萃,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在成长,我对你寄予了愿望!宋太宗当即任命11岁的杨亿为朝廷秘书省正字。

据欧阳修《归田录》记载,杨亿可以一边构思写作,一边与门人宾客饮酒、投壶、弈棋,谈笑风生,喧哗热烈绝不误事。腹稿一打好,只须片刻工夫,洋洋洒洒的千言大作便告完成。

杨亿思维敏捷、活跃,不但能诗善文,对对联也是行家里手,造诣非凡,至今仍留传着许多佳话。

相传杨亿少年时,见一群文人雅士吟诗作联,饮酒作乐,其中有人出了一联为:

李伯阳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

联中的李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道教尊奉为道祖,著有《老子》。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司马贞索引》记载,“老子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

此联悬出后,难倒在座所有的人,个个面面相觑,不敢作声唯恐贻笑大方。这时,杨亿走上前去,挥毫写出了下联,联文是:

马文渊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全场顿时哗然,文人们惊诧赞许不已。同时,他们平时那种得意的自负的神气也被小杨亿一下子扫得无影无踪。

杨亿的下联中与“李伯阳”相对的马文渊,即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他以骁勇无敌、战功赫赫而著称于世。据范哗《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曾豪迈地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杨亿的下联对得极其巧妙,以武将对道家,以两个“马”字对两个“李”字,以“死”对“生”,工整贴切,沉稳自然,用典机巧,意境和谐,对仗精妙,堪称佳作。

杨亿风华正茂,少年得志。到朝廷做官,领校群书,更有机会阅读历代的文献典籍,向当时国家的最高级的文人学者请教,使其获益非浅,学术造诣提高甚快。这对杨亿自身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杨亿素喜直言,希望变革政治和文风,支持主张正义和革新的宰相寇准。

寇准既是有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的诗文历来为人称颂。相传有一天,他与众位文臣在荷塘边散步,和风徐徐,令人颇感惬意,又见一轮红日倒映荷塘之中,日影荷莲,相映成趣,愈发使人悦目赏心。寇准顿时诗情激荡,即兴吟道:

水底日为天上日

吟毕,环顾左右大臣,希望他们对出下联。此联寥寥七字,言简意赅,状物写景出神入化。“天上日”与“水底日”,是“形”与“影”、“实”与“虚”的相互关联,“水底日”是“天上日”影响的结果。

这一联用字虽简,但含义极深。文臣们深感困难,因此沉默不语,踱步徘徊。恰巧小杨亿路过,问过寇准宰相后,沉思片刻,便吟出下联:

眼中人是面前人

此联说的是平常事理,人人皆知。“眼中人”是“面前人”在观照者眼中形成的映像,两者也是“影”与“形”、“虚”与“实”的关系。同时,“眼中人”也是“面前人”影响的结果。杨亿的这一联还表答了“目中有人”的内蕴,对长上恭敬尊崇,谦逊有礼。

杨亿的这一联对得实在精妙,令在场的众位文臣佩服得五体投地。一致称赞这位名不虚传的神童才子。

寇准也被眼前的小杨亿惊呆了,喜不自禁,连声夸赞。

得到宋太宗的器重,受到许多大臣的称赞,杨亿并不骄傲。他潜心治学,昼夜不息,博通经史,专精文赋,不到20岁就考中进士,在皇帝身边赋诗作颂,具表奏疏,名声显赫当时。

杨亿天性颖悟,自幼及终,不离翰墨。与文臣应酬唱和,赋诗联对,切磋探索,一改宋初浮靡浅俗的诗风,引经据典,博学多识,开创宋诗以文为诗的先河。杨亿本人成为当时占据诗坛主流的西昆体诗派的代表人物,编订了《西昆酬唱集》。杨亿文格雄健,才思敏捷,博览强记,擅长典章制度和文辞讽颂,当时为学者所崇拜。杨亿重交游,性耿介,尚名节,为亲友所爱戴。可惜他只活了46岁,但他一生成果丰硕,他主持编纂的大型类书《册府元龟》和他的许多翰文集,一直流传到今天。

寇准吟诗露峥嵘

寇准是我国北宋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众所周知,北宋的建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在边疆地区,仍然不时发生一些与邻国辽国的军事冲突,以致于老百姓不能安心生产,生活起居不宁。面对辽国越来越频繁嚣张的骚挠,寇准力排众议,坚决主张进行自卫还击。可以说,在中原人民和宋朝士兵抗击辽人进攻的爱国战争中,寇准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坚决、果敢、机智、镇定,促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在此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北宋和辽国相安无事,人民也因此获得了和平与安宁。寇准为官清廉,正直,民间流传一首诗,说他“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意思是说:寇准虽然做了宰相,但却没有盖起楼台亭阁。他不怕权势,敢于坚持正义,因而得罪了皇帝和贵族官僚集团,多次遭到打击迫害,最后被贬谪到广东雷州,于1023年的秋天,与世长辞。寇准一生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人们同情他,爱戴他,几百年来,他的事迹为人们所传诵。这里要讲的是他小时候聪明好学,吟诗明志的故事。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都(今陕西渭南县东北)人,生于公元961年。父亲名叫寇相,学问很好,能写文章,在五代后晋时中过进士,后来在一个贵族府做秘书一类的官。寇准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剩下孤儿寡母,日子过得很艰难。母亲每日坐在纺车前,纺纱织布,换来钱维持生活。寇准7岁那年,母亲用平日里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送他去私塾里读书。寇准年龄虽小,却很懂事,他知道母亲送他读书非常不容易,所以学习极为刻苦努力,加之他天资聪明颖悟,很快就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通晓《左传》、《公羊传》、《梁传》,这三部书是秦汉以前的著作,记述春秋时代的历史。其中《左传》比较注重历史事实的记载,《公羊》和《梁传》则倾向于对历史事实的评论。寇准读书善于开动脑筋,他把这三部书进行了比较,把它们的异同分析得细致透彻,使有学问的老师都惊叹不已。

每年春天,老师都要领学生们出外春游,感受大自然造化的无穷之美,回来后,也总要求学生写一篇游记或吟一首诗。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每次吟诗作文,小寇准总是独占鳌头,深得老师的欢喜和钟爱。

这一年,老师领学生去游华山。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南部,古称“西岳”。传说古时华山顶上有一池,池中开千叶金灿灿的莲花,所以华山又被称作太华山。五岳(华山、秦山、桓山、衡山、嵩山)之中,华山最是险峻,悬崖陡峭,壁光千仞,古有“五岳华山险”之称。千百年来,华山一直是人们的游览胜地,尤其春夏季节,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游山的这天,寇准早早地起了床,吃过饭帮妈妈收拾好碗筷,就和同学们一起,朝华山出发了。正是春意洋溢的时节,桃红柳绿,花香鸟语,寇准吸吮着甜美和煦的春风,心里说不出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