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复活的古城(下)
14947900000012

第12章 古城中的难解之谜(6)

另一次“万国会”则在夏禹之世举行。《资治通鉴》记载:“禹娶涂山氏女,生子启。南巡狩,会诸侯于涂山,承唐虞之盛,执玉帛者万国”。其中意义表达万国诸侯前来朝贺夏禹成为天子的盛会。可能是治水成功,“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万国”的封赏盛会。涂山,即今日的重庆巴县。这次会议是继黄帝之后,在天府之国举行的第二次“万国会”。在商朝,也曾经开过“诸侯大会”。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头像,一号坑出土13件,二号坑出土44件,共计57件。在三星堆两个坑出土的雕像中是数量最多的造像,数量之大的头像,形式多样,妆饰各异。从形态看有共同的风格又有各自的特点,千姿百态,绝不雷同。我们可以做一次大胆的设想,众多的青铜人头像是参加黄帝与夏禹两次“万国会”的到会者。他们是来自海外方国的苏美尔人、亚克得人,西亚、中亚、印度、罗马帝国、埃及、南美的君主。

人类中心地域之说:三星堆王都面积为2.6平方公里,城廓12平方公里,估计人口20余万;古埃及梅里姆达遗址,面积18万平方米,人口估计1.6万;苏美尔人早期城市乌尔古城约1平方公里,估计人口7000——20000;印度著名古城摩亨佐·达罗,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3万。世界文明的都城,人口及规模与三星堆相比,小得多。三星堆在史前文明国家居第一,已形成空前的国际大都会,毫无疑问是人类文化之中心。

4.三星堆与人类远古文化的根脉联系

从埃及金字塔经文《奥西星斯亡灵书》中,可以找到与三星堆的联系。亡灵书写道:“巴”即灵魂。人死后,如何回到天国的。死者:“我是图阿姆,我与神俱在,就是东方升起的拉……”

另一则写道:“啊!尊崇的大神,你是拉的子孙,你击溃了恶魔,让那些没有情念和无生命之物,通过”巴巴“得以复活……请不要把我从舟上强行捉走,再将我送去天堂的东方”。回到东方就获得重生的机会,体现死亡与再生的观念。经文中还有一段文字,“噢,王哟!你是伟大的明星,猎户星座的伙伴,从东方的天空升起来了!”

猎户星座,显然是指金字塔,因为金字塔的设计是对应天空的猎户星座,是最高的星座。三星堆也是对应天空的猎户星座,属轩辕的帝三星。东方的天空,是指中国。生命之书是保存在天府的。经文中描述回到天府的情景:“天空的众神降灵,地上的众神集合到你的身边。他们把手放在你身上,他们为你做了一道梯子。你坐上梯子升向天空。天空之门向你敞开,群星闪烁的天空,大门为你敞开”。

亡灵书还有描绘灵魂回到东方的感受:“我已从舍科俄特的住所升起,如一只金鹰,在空中飞翔。我飞啊!双翼扑着空气……我乘舍科特之舟而来,我的心从东方的山峦回到我的体中……”。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头像,是来自异国的君主。经文中还描述了异国君主“登天梯”的情景。众神纷纷来到天国,地下众神迎接。黄帝请他们坐“建木”天梯,感受升天的滋味,饱赏群星闪烁的美景。戴金面具升天,回到天下之中的天府,有一种宗教信仰的崇拜。

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头像,埃及金字塔内经文记载的考证,可能还有埃及国王的头像,这些联系就不一一赘述。

翻阅玛雅史料,在玛雅古城科潘出土的陶质塑像,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立像,头像有何等的相似,都是高鼻深目,阔嘴大耳,看来这些塑像表现出一脉的内涵,有异族人,有土著人,这些陶质塑像,显然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有密切的联系。《山海经》记载,黄帝派大儿子玄嚣去美洲建立少昊之国。据《全景玛雅》记载:武士庙的羽蛇神石柱,令人神往。奇苓伊策萨是后古典主义时期尤卡坦东北部最大的宗教中心。最吸引人的建筑特色是羽蛇圆柱的金字塔神庙,是否羽蛇与龙有密切的联系?这羽蛇圆柱神庙,是为了奉献给奇苓伊策萨的守护神——羽蛇库库尔坎,他是玛雅人崇拜的文化英雄,理所当然就成了宗教文化的代表。在玛雅建筑这些神庙,奇苓伊策萨这种结合达到了最高水平的表现。羽蛇库库尔坎,在这一场合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主要的神庙以羽蛇的名义建立,柱廊和栏杆呈现了它爬行的样子,显然是蛇(龙)的姿态。玛雅史料上所载的羽蛇神是个外来人。秘鲁人传说中,曾经在史前带来文明的人叫华拉科查,考证出来就是少昊。这个羽蛇神,就是黄帝的大儿子玄嚣去美洲传播文明的记载。少昊叫他们种谷、织布、行医、冶炼、造字等。史料还记载:颛顼大帝年青,“乘龙”飞美洲,向伯父学习治国方略。

最新的考古发现,是在秘鲁北部海岸发现一座巨大的古墓。古墓的年代被确定为玛雅帝国莫切王朝,据今已有3000年。古墓室内有数不清的金、银、铜器,其中有3具“巨人”骨架。之所以称“巨人”骨架,是因为身高在1.8米以上,而莫切本土男子身高仅1.49米,唐南教授感到震惊!3个巨人的墓室全部建在高大神秘金字塔内,每个墓室外面有一个小坟墓,打开3个小坟墓,里面各埋一个头朝南仰面向上的铜人像。考古小组仔细观察确认,3个小铜人代表就是3个巨人。推测金字塔的巨人,是少昊后裔,莫切王朝一世国王蓐收。

又一奇特的发现,在玛雅遗址一具石棺盖上发现一幅浮雕《白帝》:库库玛兹上半身向前俯,似乎在驾驭一个飞行怪兽。在拉文达奥梅克遗址的“蛇中人”所乘坐的是“羽毛蛇”。这一幅墨西哥的古画像画出“乘龙”的形象。这位坐“羽毛蛇”的玛雅武士,就是“乘龙”归来的少昊之子蓐收。以上表述是三星堆与玛雅文化有密切的联系,羽蛇神是具有最大的说服力。

以上三点论证,阐述了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所提示的轩辕之国、人类文化中心及与埃及、玛雅文化的联系。这个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青铜器的神秘文化,在众多学者的考察研究中,把他与华夏文化的起源联系起来。三星堆是长江文化的源头,已无可争议了。而华夏文明的源头,是否三星堆与中原文化一脉相通?三星堆是否能代表华夏文明的源头?有志于研究三星堆文化的专家学者,正肩负起当代民族历史的责任,踏遍千山万水,异国他乡,忍受着寂寞,抛弃繁华的闹市和奢侈的生活,不断努力地苦苦追寻。我们相信华夏文明的源头,也许在三星堆画上句号。

四、东方古国的新发现

1.三峡发现头盖骨化石

2004年年初,巫山县官渡镇店子村开工修建一条公路,村民刘让虎承包了石料供应,在雷坪电站附近开挖一个名叫“九个洞”的山洞,雇人将里面堆积高达十多米的石块运出,用作石料。遇到太大的石块,刘让虎就将其炸开。

2004年9月,村民们在开挖中发现一个完整的骷髅头(包括头盖骨和面部骨头两部分),一些迷信的村民认为挖出人骨不吉利,就将头骨砸烂后丢在了一旁。当地一位县政协干部闻听此事后前去寻找,认出是化石,便带走了仅剩的三块,交给了原县政协主席徐鹏。去年11月下旬,黄教授到巫山后,看过化石,第二天就去了官渡,在洞中先是发现了一块残缺的人头盖骨化石(仅剩额骨),是一个两三岁小孩的;接着又找到一颗门牙,属于另一个老祖宗。而被叫来帮忙的龙骨坡村民龙代清也发现了一块人大腿骨化石。

“原来洞中还有一个瀑布,也被采石破坏了,但我们不能一味责怪村民素质低”,黄教授说,“不是他们采石,我们可能还发现不了这个化石埋藏点。”2005年5月底6月初,黄万波等再次前往官渡,发现人头盖骨化石以及大量动物化石。

2005年,中国三峡地区的巫山境内,首次发现了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如果年代测定工作顺利,现代东亚人进化的历史可能就此改变。

头盖骨是反映古人进化程度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我国苦寻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数十年锲而不舍就是这个原因。从巫山人到当阳人、奉节人、河梁人、建始人,我国科学家在长江三峡地区苦苦寻找了20多年,在发掘的近10个古人类文化遗址中,迄今只找到了牙齿等化石。

然而,就在科学家们为头盖骨不见影踪而苦恼时,奇迹出现了:去年年底,在发现“巫山人”的龙骨坡以东约30公里,巫山县官渡镇一个叫九个洞的地方,考古专家发现了古人头盖骨化石,而且“远不止一个”。

“大人、小孩、老人都有,非常丰富!”专家说,但大多已经被水磨蚀了,“有的只剩了额头或者后脑勺一小块”。

中国考古专家黄万波教授在头盖骨发现后,已分别通过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台湾大学,对化石进行了两次铀系法(一种同位素方法,用于测定岩石或化石年代——记者注)实验。随后,黄教授还将把化石连同刚刚采集到的洞中钙板(碳酸钙沉积)标本,送到美国准备进行第三次年代测定实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最后求证。结果可望在明年公布。

“他们肯定不与巫山人同一时代”,黄教授没有透露前两次古人头盖骨化石测定的具体年代结论,但这些头盖骨化石的距今年代可能在数万年。目前,黄教授还没来得及对这些新发现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命名。

“世界将为这个发现而震惊!”重庆自然博物馆魏光飚博士得知此事后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东亚人进化史可能就此改变!”

魏光飚说,人类的起源有两个概念:人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前者距今数百万年,后者距今一二十万年。如果能够最终证实这些头盖骨在六万年至两三万年之间,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按照西方学者的说法,现代人的共同祖先是东非的“夏娃”,亚洲大陆的原始人被冰川严寒全部自然消灭,她的后裔在五六万年前来到中国,并且生息繁衍。巫山官渡新发现的头盖骨化石如果生活时期比“夏娃”后裔晚,则可证明这个理论不能成立,那么官渡古人群有可能是现代东亚人的祖先。

长江三峡地区是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第一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发现地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记者来到位于巫山县官渡镇的这个大型溶洞进行了探访。

这里俨然如世外桃源——穿过清澈透亮的溪水进入洞口,阳光从洞顶中间的小孔透进来,从另一个洞口可以外出,里面是被四周峭壁围成铁桶一般的与世隔绝的世界,还有数十亩茂盛的竹林,周围是树木。

“这里的化石遍地都是!”住在溶洞百米开外的村民顾红建说。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他带着记者来到“桃源”中半山腰靠西边的一个寨子洞,弯腰进入。我们挖了不到半小时,就发现一大捧化石。现在这里已被政府保护起来了。

2.东胡林考古获重大突破

2005年10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早期“东胡林”遗址,发掘出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人类墓葬及大量的随葬品。这次发掘获重大突破,为东亚古人类及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次发掘的墓葬采取的埋葬方式是“屈肢葬”。何谓“屈肢葬”?出土文物又能揭示哪些谜团?古人类生存环境究竟如何?屈肢葬遗骸在诉说什么?

在忙碌的发掘现场,最令人关注的就是那具保存完整的东胡林人的骸骨,考古工作者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墓葬边的泥土。专家指出,这些古人类骸骨头朝东北方向,双手抱在胸前,腿卷屈在胸前,与婴儿在母亲子宫里的形状极为相似,这称为屈肢葬。

关于死因的问题专家们还不详。

人们发现,古人类骸骨虽然颅骨已经被压成几块,但牙齿、肢体保存完好,牙齿色泽白亮,磨损也不是太严重,胸腹处还有一串穿孔的螺壳项链,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具有很好的审美观念,懂得用简单工具制作饰物来打扮自己。

考古界一般从牙齿的磨损情况来判断古人类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年龄。从这具骸骨及相关出土文物来看,当时人类已经主要吃煮熟的兽肉和植物果实等食物,牙齿的磨损并不太厉害,生活条件有明显的改善,从牙齿来看,这具骸骨生前是个成年人。

而从下颚骨和骨盆能分辨性别,其中骨盆最能说明问题。这具骸骨的颅骨已经碎裂了,而由于是屈肢葬,骨盆现在还看不清楚,必须通过DNA分析来检测究竟是男性还是女性。

专家认为,2003年和2005年,这里出土的两具骸骨采用了不同的葬式,整个遗址都是考古界的珍宝。

这次的发现填补了北京地区人类发展史的一段空白。可以将东胡林人的生存时间再向前推进数百年,甚至一千年左右。

赵朝洪告诉记者,灰坑其实就是古代人类的垃圾坑,一般都是用来放吃剩的兽骨、鱼骨和其它垃圾的,而火塘是用来生火的地方。“你看,这块石头下就有燃烧过的灰烬。”赵朝洪捡起一块火塘内的石块说。

据专家介绍,自距今3万至2万年的山顶洞人之后,北京地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缺少古人类发展的证据,东胡林遗址填补了这一空白,相关文物说明在距今1万1千年至9千年左右时期,北京地区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自距今数十万年的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再到东胡林人,形成了完整的人类发展链条,虽然仍存在很多未解之谜,但这已经对于古人类发展史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