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的基石:心理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躯体)的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我国古代医学与养生理论就认为“形神合一”,把健康视为躯体(形)健康与心理(神)的有机统一。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维多利亚宣言,把心理健康列为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心理健康愈发被现代人所重视。
1.健康的另一半:心理健康
健康长寿,这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提高到一定水平之后的一种强烈的心理要求,也是人生重要求索目标之一。可是,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躯体的健康,而对心理健康缺乏理解和足够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互相影响与转化。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了“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理念。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早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就提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提法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心理学家英格西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自身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类似的表述还有很多,虽没有一个公认的表达方式,但笔者认为,在各种见仁见智的提法背后,有两点应该是一致的,一是心理健康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的状态;二是主体具有把这种良好状态发展为最佳状态的积极心向。
对一个概念的表述固然主要,但对它的理解更为重要。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和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概念。
毋庸置疑,适应和发展是人生的两大基本任务,也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对象。现实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现实环境的适应状况和发展状况也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故心理健康也不是一个静态概念。就某一个体而言,随着其适应和发展的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次,心理健康是相对于不健康而言的。
从健康到不健康并不是从一点到另一点那么简单,而是从一个区间到另一个区间,且二者之间并无明确的数量界限。世间既无心理完全健康的人,也无完全不健康者,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时不能绝对化,应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作出判断。
最后,个人的社会价值不等同于心理健康。
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判断要依据很多东西,其中包括个体的行为表现,但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及价值和心理健康不能等量齐观,也就是说,一个对社会有着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社会价值的人不一定就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历史上不少伟大的哲学家、艺术家最终自杀就说明其心理不健全,梵高和卢梭都有变态行为。认识这一点,可以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优秀的人心理未必健康。
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要不断地对人生的奋斗目标如生活、工作和名利等各个方面进行顽强地拼搏和不懈的追求。当社会无法满足部分或全部需要时,就必然会在人们的心理产生一些不良的刺激和反应,这些不良的刺激和反应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地排除或疏解,就会使人的心理产生障碍,导致心理不健康。长时间地作用于人体,就会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心理社会疾病(心理缺陷及精神病)和心理生理疾病(心身疾病)。这两类疾病无疑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也会给社会造成很大负担。
根据近期国内外心身疾病调查统计资料表明,临床各科(精神病除外)的心身疾病比例为25%~38%,而循环内科住院病人中,心身疾病患者占50%以上。发病期见于各年龄组,以更年期为高。
两类心理疾病在日益增多,已引起了国家和人们的普遍重视,心理健康也已成为全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了解心理疾病的起因及危害,教会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检查自己并用正确的方法去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是搞好个人的心理保健的关键。
2.心理因素对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认识、记忆、想像、思维、情感、意志等过程。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与生理反应同时进行的,心理可以引起生理功能的变化。健康的心理可以增进人的健康,人们在重视躯体健康的同时,愈来愈重视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任一情感失调都可伤心,心伤则引起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现代医学也证实了,愉快、幸福感及成功、晋升、加薪等积极的心理情绪和社会因素有益身体健康,而紧张、愤怒、抑郁感及失败、解聘、丧葬等消极的心理情绪和社会因素则扰乱了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造成了人体器官和组织器质性损害,削弱了机体防御机能,使细菌、病毒趁虚而入,导致躯体发病,如原发性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冠心病、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月经失调以及某些过敏性皮肤病等。心理不健康还易患神经官能症、不同程度的某些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则导致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
据医学统计,人类疾病的70%以上都与人的心理因素和精神状态有关。全世界约有10%的人在生命中都曾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000年,国际劳工组织为纪念“世界精神卫生日”发表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全球劳动者患抑郁症的约有3.4亿人,每年有80万精神疾病患者死于自杀。造成精神疾病患者增多的原因其中包括工作节奏加快、劳动者过度劳累以及失业的危险、分配不公而导致的心理不平衡等。
世界精神治疗协会指出,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社会已经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
20世纪末中国的一项统计显示,约有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3%的人患有重症精神疾病,精神官能症的比例则在10%~20%之间。同时大量临床发现,许多躯体疾病患者,都伴有心理失衡。而更不容乐观的是,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预测,到2020年,在居中国前20位的主要负担源疾病中,精神疾病问题占了6项,即抑郁症、自伤或自杀、双向情感性疾病、痴呆、强迫症和分裂症。显然,与全世界一样,中国21世纪的健康主题是心理卫生。
在现代社会工业化和日趋信息化的进程中,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在重视躯体疾病预防的同时,愈发更多地关注心理障碍以及精神疾病的预防,心理平衡已成为现代人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
3.精神压力诱发身心疾病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经常会受到来自环境的不良刺激,产生精神压力。压力形式多样,程度有大有小。关键问题不在于人是否受到精神压力,而在于他如何去应对。应对得当,压力不但不会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变成前进动力;应对不得当,则压力不仅会对心理健康造成有害影响,还会诱发许多所谓的心身疾病。这些疾病范围广泛,而且都已经产生明确的躯体病变,如:
心血管方面。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和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呼吸系统方面。有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
消化系统方面。有消化性溃疡、结肠过敏和便秘。
泌尿生殖方面。有月经紊乱、痛经、性冷淡和阴道痉挛等。
皮肤疾病方面。有神经性皮炎、斑秃和慢性荨麻疹。
神经系统方面。有偏头痛和植物神经系统失调等。
研究证明,在许多癌症的发生中,心理性因素占相当比重。
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精神压力,分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社会因素来自生活环境的变动、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不良生活刺激。据调查,发病机会最高的是那些文化水平高,上进心强,对生活环境期望较高者。他们为改变现状,需要更多的竞争,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他们的希望和要求并不总能得到满足。这种个体需要和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心理因素指的是能使人产生威胁感、不安全感和损失感的不良刺激。这些刺激产生恐惧、焦虑、悲伤、痛苦、忧愁和愤怒等情绪。不良情绪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强,容易诱发心身疾病。例如,中年丧妻对健康影响很大。这些人中患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者的比例分别是其他同龄人的6倍、4.5倍、5.5倍和7倍,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年男子不善于宣泄自己的情绪,因丧妻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损失感。
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身疾病的致病作用不是一对一的,而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如果某个人有这种病的先天遗传素质,其发病的可能性可几倍于其他人。心身疾病还有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患病器官通常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例如经常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人,因大脑皮层紊乱,导致交感神经过度亢奋,副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减弱,此时最容易受害的是胃,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状。有些人没有固定、强烈的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也会在情绪受到波动(如生气)时出现胃痉挛、吃不下饭等症状,所以医学上把胃称为“情绪器官”。
4.养生之道,重在养心
讲究养生之道,以求益寿延年,这一愿望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追求不息。但生与死,乃自然规律不可违抗,要想健康长寿,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必须同时有健康的精神风貌,保持完整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持有较高的潜心养性境界,方能颐养天年,无疾而终。不仅要掌握“养身”之术,更重要的是注意“养心”之道。
所谓养心,就是要维护心理活动的正常协调和完整性,接纳自然,善于体验。绝大多数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患者都源于不能接纳自己,不能接纳自己所处的环境,致使他们的欲望扭曲了他们的认识,从而严重地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
目前专家们普遍认为,恐惧、愤怒、忧郁、嫉妒、焦虑、悲哀、压抑等心理因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以及下丘脑和脑下垂体的机能活动的改变,再经过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途径,引起整个机体器官及其功能的变化,使人体内部的稳态平衡受到影响,从而危害人的健康。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表明:心理矛盾,无所适从可以使血压升高;心情压抑、焦虑、烦躁可引起消化道溃疡;情绪剧烈波动和心情烦躁可成为癌细胞的活化剂;喜怒无常,心境时好时坏,沉迷在不切实际的冥想中,可诱发癔病;疑心重,喜嫉妒,遇事敏感,固执倔犟,则易患偏执性精神病;性情脆弱,行为懒散,胆小怕事,爱钻牛角尖,社交能力差,可成为精神分裂症的潜伏期;心境时而飘逸,精力过人,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酷爱幻想,但很快情绪一落万丈,随之而来的是冷漠、乏味和孤独,如俗话说的“狗一阵,猫一阵”,极可能患情感性精神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及忧虑重重,势必造成疾病的蔓延和发展。
养心之道则揭示了人体保持健康与增进健康的“内在动力目标系统”的观点,以此来保持人体心理正常平衡,不造成心理缺陷和精神疾病。那么怎样才算养心有道呢?
(1)注意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
遇事乐观,保持豁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保持健康的心态,方可抵御不良刺激和接纳日常意外事件的发生,所以,养生之道首先必须注重对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与化解。
现代医学的飞跃发展,对许多疾病和器官的损伤,用药物治疗、体育疗法以及器官移植等办法,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但遗憾的是精神疾病的治疗较为困难。因此养心之道的重要之点在于不使心理器官遭受损伤,不导致精神疾病。
(2)应当力求避免由于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疾病
事实表明:在身体状况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同处于相似的环境中,由于人体性格特征的各异,以及外在环境因素和家庭状况的不同,有些人易于得病,而另一些人则不易得病;同一个人,在遭受紧张的精神刺激而又心情抑郁的时候容易得病。而在环境安定并且心情愉快的时候,则很少得病。也就是说,人们越是理解自己的动机、欲望和需求,认识自身的心理弱点,就能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消除和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与偏差,减少和免除疾病对自身的危害。
(3)心理健康还表现在对疾病的态度
许多医学研究资料证明,同是患有某一种疾病,在身体状况、治疗条件都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精神状态的人,其病程变化乃至预后状况,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医疗中,同样的治疗方法,仅仅由于施治者能否恰当地配合以心理治疗,即能否帮助病人增强心理上的健康,其疗效往往有着显著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