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罪源
14944000000038

第38章 幕后元凶(2)

刘吉元受宠若惊的样子,张了张嘴,没有说话,等待孟树志的下文。孟树志吸了一大口烟,接着说:“有一个叫夏梧青的人,最近很嚣张,有人说他要给中纪委写信,揭发绿牡丹洗浴中心股票的问题。”

“夏梧青?百利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财务总监?”刘吉元心中十分诧异,情不自禁发出了两个问号。

孟树志心想:“夏梧青竟然是财务总监,我都不知道。那百利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股份问题,他一定也了如指掌,一定是何芃芃安排的。”想到这里,他阴森森地说:“财务总监?那股份的事他是不是也知道了?不能让他破坏了我们的计划。百利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股份问题和洗浴中心的股份问题一旦暴露,你和我都得完蛋!想办法封住他的嘴,一定要赶在他去揭发我们之前。你明白吗?”

“市长,我明白了!”

孟树志阴冷的脸上露出阴气:“你把投资百利公司的资金全部撤出来,何芃芃住的那套别墅也该收回来了,让她搬家,交出公司的全部资金。”

“您放心,我一定照办!”

不久,夏梧青就神秘地失踪了。

几天前,中纪委接到了何芃芃揭发孟树志经济犯罪的洋洋万言的举报信。举报信称,孟树志买官卖官、批划国有土地、操纵城市建设项目,大肆收受贿赂。为此,滨江检察院反贪局迅速成立了以崔建国为组长的专案组,中纪委沈大力同志督办此案,对孟树志的问题开始了内部秘密调查。

举报信的内容虽然明确,但是范围太大,孟树志在滨江提拔的干部众多,使用土地开发项目的单位,更是数不胜数,具体确定哪些项目与孟树志有经济犯罪关系,如同大海捞针,难上加难。同时,此类案件多属贿赂案件,权钱交易,有很强的隐蔽性,暴露的系数非常小,侦查难度大,就贿赂案件的特点来看,一般的贿赂行为表现为“一对一”,无第三人在场,行贿人得到了好处不会轻易检举揭发,受贿人更不会轻易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再说,这些案件涉及面广,证难取,人难找,况且这个案件曾经多次受到省纪委调查无果,有一定的“免疫力”了。

那段日子,崔建国几乎吃住在专案组,白天出去调查走访,晚上回来研究案情,他每天睡两三个小时的觉,可是案情没有丝毫进展,专案人员心急如焚。

在案情分析会议上,崔建国用手揉了揉通红的眼睛,问道:“大家都谈谈,集思广益,我们如何找准初查的突破口,既不惊动孟树志,又能迅速提取到他的犯罪证据呢?”

专案人员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但是都没谈到点子上,之后又都沉默了,侦查思路遇到了障碍。

沈大力说:“如何使孟树志的犯罪事实尽快地浮出水面,是摆在办案人员面前的重要难题。大家不要泄气,从这类案件的特点着手调查。”

有人说:“这类案件的特点是什么?”

崔建国咳嗽了几声,然后喝一口浓茶,清了清嗓子说:“这类案件的特点:财物是贪污的目标,收取大量钱财必然有存在的去向,寻找钱财的去向,是初查活动有效的突破口,这是经济犯罪的基本特点决定的,从银行寻找存款的线索,然后再从犯罪嫌疑人那里追其钱财的来源,案件便可水落石出。”

沈大力赞成说:“我同意崔建国局长的侦查思路,从现在起,大家按崔局长的思路走访、调查。”

有了初查的目标,崔建国率专案人员迅速进入滨江的各家银行,对个人的大额存款开始了地毯式的排查。随即在一家银行的账户上,一个惊人的数字——五千万元,与一位神秘的女人联系在了一起。

这个神秘的女人就是梅红颖。她获得的财产比事先预想的增长还要快。

“她既不当官,也没做什么大生意,可她却腰缠万贯,在她的个人账户上竟然有五千万元的存款。根据调查她本人及家庭情况,她不可能有那么多存款,那么她的存款是从哪里来的呢?”

专案人员不得不怀疑这笔巨款另有蹊跷。在举报信中,时常出现梅红颖的名字和孟树志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那么这数千万的存款是否与孟树志有联系呢?这笔款项是不是孟树志以她的名字存下的?

这五千万元的巨额存款的神秘来源,成了办案人员的追查目标。是先接触存款人?还是先提取存款的证据?

通过调查,在专案人员提取的银行记账凭证上,这五千万元的巨额存款的神秘来源显现出来。它来源于一家工程公司,因为这个公司资金闲置无用,梅红颖听到这个信息后,以本地一家银行吸收存款,然后高额返利为诱饵,将这个公司五千多万元的闲置资金骗到一家银行,然后转入她的个人账户,用于个人还债和营利活动,其中用于个人偿还债务的数百万元已经无法追回。

这是一起诈骗案件,滨江警方迅速立案侦查,采取措施,将梅红颖逮捕归案,关押在看守所。

紧接着,由崔建国率领的专案组根据举报信,查实梅红颖与孟树志的经济关系,深挖“案外案”。

由于案情复杂,专案组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崔建国的高血压又加重了。

崔建国的妻子说:“血压高可不是小毛病,你别不当回事儿,到医院检查一下。”

崔建国说:“没事儿,就是有点儿头晕。现在这起案子正在关键时刻,中纪委的同志也跟着熬夜呢,我怎么能放下工作去医院呢?办完这起案子,我就到医院看医生。”

第二天早晨,崔建国和中纪委的沈大力等审讯人员来到看守所。

新建的滨江看守所幽静整洁,四合院的草坪上,有几只悠闲自得的麻雀在飞来飞去,寻找食物。

公安局经侦支队的办案人员向崔建国和沈大力介绍说:“梅红颖非同寻常,非常狡猾,涉及到的其他犯罪事实拒不交待。”

这么多年来,崔建国一直与犯罪嫌疑人打交道,总结出了一套办案经验:审讯实际是审讯人员和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较量的过程。一般审讯,犯罪嫌疑人的性别不同,审讯的方法也是不同的,男性犯罪嫌疑人是重“理”,女性犯罪嫌疑人重“情”。如果在审讯中注意利用“情”来拉近距离,取得信任,那么下一步就可以把相关的犯罪线索摆在面前。

初步的审讯计划就这样形成。办完了提审手续,两名看守民警押着一名戴着手铐,身材错落有致、面容姣好的中年女嫌疑人,走进了第四审讯室。

这个女嫌疑人就是梅红颖,她站在审讯椅子旁边,等待着让她坐下的命令。根据她的举止,崔建国判断这个女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进看守所了,有可能是“二进宫”的老手了。

按照法律程序告知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义务,讯问梅红颖的基本情况。她一一回答,思路清晰,心态稳定,目光直视,不问不答,语言平缓,简练集中。可以看出对方定势心态稳定,防守严密,并且非常注意保存自己的心理能量。

崔建国语气平和地问:“梅红颖,你这是第几次进看守所了?”

梅红颖的脸上现出惊诧的神情,但很快就转瞬即逝,平静地答道:“第二次。”

“第一次是因为什么进来的?”

“诈骗。”

“是缓刑还是实刑?”

“实刑。”

“你这次是因为什么进来的?”

“诈骗。他们说我是诈骗,实际上我没骗他们,是他们自己愿意把钱给我的……”

崔建国严肃地说:“梅红颖,你听着,现在还不是你辩解的时候,你会有时间辩解的。你知道你拿的是什么钱吗?那是几千人修了一两年铁路的血汗钱,他们会心甘情愿地送给你吗!”

梅红颖抬起头,双眼望着屋顶,慢慢地摇头说:“没有。我没有拿钱。”

崔建国和沈大力这次提审梅红颖,不想在她诈骗的问题上做过多的纠缠,重要任务是挖出她隐瞒下来的、更深层次的牵涉到有关孟树志的经济犯罪问题。

审讯室内的挂钟的时针已经指向了下午两点钟,经过几个小时的交流,专案组实施了第一轮的审讯计划,主要利用“情”来拉近距离,取得信任,然后利用已经掌握的犯罪线索来击垮她的心理防线。

崔建国语气平静地问:“梅红颖,你进来有多长时间了?”

梅红颖低下头说:“一个多月了。”

崔建国语气温和地说:“梅红颖,你的女儿和儿子都非常想念你,你的小儿子已经找到工作了,现在还谈了女朋友。你的儿女让我转交给你一些换洗衣服,一会儿看守所的有关人员会交给你的。”

蓦地,梅红颖的双眸中充满了泪水,哽咽道:“我就是担心我的小儿子啊!他们还跟你说啥没有啊?”

“你的一双儿女都很好,他们只是牵挂你,希望你能得到从宽处理啊!”

梅红颖自言自语地说:“我怎么能得到从宽处理呢!”她想说什么,又改变了想法,继续保持静默。

崔建国说:“梅红颖,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在为你忙吗?我们这么多人在你的案子上忙呢!你也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你的问题了,你这样扛,扛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