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罪源
14944000000026

第26章 层层深入(3)

当年,崔大勇填写报考大学志愿时,征求了父母的意见:“老爸、老妈,我郑重其事地向你们征求意见,爸妈希望我报考哪所大学?”

崔建国说:“这还用问吗?报考刑警学院侦查系呗。”

魏淑英说:“我看让大勇报考财经学院吧,会计这个职业不错,业务性很强,能养老,越老越值钱。”

“你就认钱!”

魏淑英不高兴地说:“你当警察还当出瘾来了咋地?当警察太辛苦了,说加班就加班,说备勤就备勤。来了大案子,十天半月不回家,连一个节假日都没有,我不想让儿子和你一样辛苦。”

崔建国严肃地说:“还真让你说对了,我当警察还真当出瘾来了!警察破案后的快感,是任何局外人体会不到的。这种快感是在侦破过程中的责任、苦恼、压抑、焦虑,在瞬间的一种释放。每次破获一个大案,把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时,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用语言无法形容。一个人不能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该生活在理想中。大勇,你就听我的,报刑警学院吧,将来当一名能破大案的好刑警,保一方平安。”

崔大勇很矛盾,他给在北京的爷爷打电话问:“爷爷,我有件事想征求您的意见,我爸让我报考警察学院,我妈让我报考财经学院,您说我报哪所院校好哇?”

爷爷在电话中沉思一会儿说:“我老了,跟不上形势了,你的前途,你自己决定。你喜欢哪所大学就报考哪所大学。我的意见是,你自己选择。你父母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

其实,崔大勇从中学时,就喜欢警察这个职业了,他每次看见父亲穿着警察的服装,威风凛凛地走进家门时,他从内心里羡慕,做梦都想当个警察,穿上那身警服,别上一只手枪。

经过一番斗争,崔大勇听从了父亲的话,报考了刑警学院侦查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济犯罪。十五年前,滨江公安局成立了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队,崔建国成为首批经侦警察之一。

经济侦查支队成立不久,有人举报,他们与滨江一家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可两个月前把二百六十万汇过去后,他们所要的化工原料仍然不见踪影,而那家滨江公司也“人间蒸发”了。

接了这个举报后,崔建国花了两天时间看这份举报材料,和同事们通过调查,摸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家滨江公司已经人去楼空,崔建国从附近群众口中了解到,这家公司已经成立四五年了,但很少有人在这儿办公。据此,崔建国确定这是一起合同诈骗案,随即立案侦查,二百六十万的案值,在当时也称得上一起大案。

一个月后,这家公司的老板在厦门被崔建国率领的抓捕小组抓获,由于人抓得早,崔建国追回了六十多万元现金,以及两辆凯迪拉克豪华轿车。这一次,也让崔建国学会了新的一课:“抓得越早,损失越小。”

八年前,八百多名滨江市民与一家房地产公司闹腾了起来,这件事很快就惊动了经侦支队。

这家房地产公司在三四年前,以内部认购的形式向公司八十多名员工发放股票,年底持股分红。很快,这家公司在股票发行时就变味了,公司员工拉着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公司买公司股票,公司雇人上街做起宣传来,每年按30%的利息分红。在此诱惑下,一共先后八百多名滨江市民,花了一千七百多万元买了这家公司股票。可过了一年,不见年底分红,这激起了八百多名市民的愤怒。

这八百多名市民大多是年纪大的老头老太太,被骗的是他们省吃俭用攒下的血汗钱,能否成功侦办将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市委领导十分关注这起案件。这家房地产老板很快被抓,但他拒不合作,这激起了崔建国的好胜之心。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崔建国带领队友们一家家银行跑,逐个查这家公司这几年来的账目以及资金来往情况。由于时间久了,这些账目都已入库保存,时间等不及,崔建国只好带专案人员钻进了仓库。一进仓库,浓重的霉味熏得人难受,一眼望去,一排排架子上摆放的都是账本,几乎看不到头。

崔建国看了一眼,就说了两个字:“干吧。”

专案人员在仓库里一待就是几天,最终查到了这家公司的资金来往,帮助八百多名市民全部挽回了损失。

五年前,滨江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举报,称滨江一家运输公司虚开税务发票,数额巨大。经侦支队立即成立专案组,崔建国是这个专案组的负责人之一。

第二天,崔建国就搞了个突然袭击,带领侦查员直接扑到这家运输公司,将老板姜居功带回审查,并迅速封存了有关资料。随后,崔建国指挥各个小组分头行事,审查、外查、查账齐头并进,所得到的信息随即汇总到崔建国手中,他在第一时间内,在这么多头绪中找出侦破此案的突破口。

就在这时,专案组遇到了困难,姜居功软硬不吃,审讯了三天三夜,依然不肯交待问题。崔建国亲自出马审讯姜居功,姜居功最终开口交待了问题。

在办理案件期间,崔建国强调:“由于经济犯罪侦查的特殊性,在办理这样的大案要案时,为了绝对保密,参战民警绝不允许回家或者与外界接触。”

就在侦办案件的节骨眼上,在北京工作的弟弟崔建军打来电话:“哥,妈心脏病突发住进了医院,前几天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不过,现在病情有所好转。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到车站接你?”

崔建国的泪水吧嗒吧嗒地往下滴,哽咽着说:“建军,我很想回到北京,到医院陪着妈。可是,我现在手头的这起大案正在侦破的关键时刻,我怎么能走开呢?你替我尽孝吧!案子一破,我马上赶回北京。”

建军理解哥哥的心情,就劝慰说:“哥,你安心破案吧!我和妹妹照顾妈。案子破了,你马上赶回来就行了。”

最终,崔建国把对母亲的牵挂和想念掩藏在内心,一心扑在了案子上。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调查,案情终于真相大白,这家运输公司并没有运输能力,却购买了大量发票,其中还掺杂了大量的假发票,在半年时间里,利用设立的十一个分公司疯狂地向其他运输公司虚开税款发票,总额超三亿元,二十二人受到了法律的审判。

八月,案子终于办完了,崔建国悬着的心却没放下,他乘坐当晚回北京的火车。第二天清晨下了火车,急匆匆地赶到北京医院,看望了床上病重的母亲。

他跪在母亲的病床前,哽咽着说:“不孝儿子回来看您了。”

母亲睁开眼睛说:“建国,你终于回来了?回来就好啊!案子破了吗?”

“妈,案子破了,破得非常漂亮啊!”

母亲说:“建国,我理解你,你和你爸爸一样,对工作认真负责。这就对了,干工作是给国家干的,就应该竭尽全力……”她老人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

妹妹崔建华哽咽着说:“哥,母亲的病情一直时好时坏的,最近几天又严重了,她嘴里一直念叨着哥哥的名字……”

中午饭后,母亲的病情急剧恶化,说话吐字不清。过了一会儿,她老人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很快就陷入了深度昏迷状态之中。

建军流着眼泪说:“哥,你不知道,妈妈这几天坚持得多辛苦!她老人家一定是在等你,想和你见最后一面啊!”

“妈妈,儿子对不起您啊!”崔建国泪如雨下,跪在母亲的病床前,长跪不起。

当天夜里十二点十分,母亲停止了呼吸。

办完母亲的丧事,崔建国本想多陪陪老父亲。谁知,第二天,他就接到了队里的电话,说有一起经济大案,让他马上归队。

崔建国原准备在北京多待几天,陪陪孤独、伤心的老父亲,可是案情就是命令,他不得不与老父亲告别:“爸,儿子不孝,我得马上归队,有任务等我。”

崔正义说:“建国啊!你忘记了,你爸爸也当过警察啊!我怎么能不理解你呢?赶快回去吧!注意身体!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