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闯荡商海的女人
14943900000042

第42章 爱的影子(1)

张香玲被良荣集团公司从内地召回香港述职。在经历过几年刻骨铭心的历练之后,张香玲内心更加谨慎、沉静。

其实,良荣集团并不是要她述职,而是让她回香港见一个人。当张香玲见到查良荣董事长的时候,查良荣对她说:“告诉你吧,我并不是真正的董事长,我只是代理董事长,董事长从英国留学回来了,他要见你,你可要明白事理呀!”

于是,董事长查良瑞接见了张香玲。张香玲进入董事长办公室见到查良瑞的时候,令她十分惊讶。查良瑞似乎只有三十来岁,一表人才,个子魁梧,眉清目秀,相貌非凡,简直是一位标准的中国美男子。张香玲之所以吃惊,是因为她早就猜测到,就是这个人干预了她的婚恋,而这个人为什么要干预她的婚恋,现在已经可想而知,她必须谨慎应对了。

张香玲似乎在寻找对这个人的好感,细心地捕捉自己的感觉。查良瑞很有些绅士风度,他起身让座,张香玲觉得他文质彬彬,谦让有礼。很快,有女办事员跟进,奉上香茶,对张香玲待之以嘉宾礼遇。

查良瑞请张香玲就座后,说:“我刚从英国回来,听表哥良荣说,你在内地工作很出色,我很高兴,谢谢你了。”查良瑞的语音比较沉郁、苍葚,与他的年龄似乎不大相称,有些影响他的年轻形象。一般来说,年轻人的声音更富有朝气,而他声音老沉。

“谢谢董事长鼓励,承蒙集团公司看得起我,自当尽力。”张香玲谦虚以对,礼貌回答。

“叫我良瑞好了,你我不必拘礼。”查良瑞很恳切地说,显得平等待人,不像想象中干预她的婚恋那样跋扈。

“您是董事长,我是员工,怎么能直呼您的名字呢!”张香玲颇有些拘谨,显得不大自然,想到这是一个需要她感恩戴德的人。

“我也不过大你些岁数,朋友相待吧。”查良瑞说,为了打消张香玲的顾虑,他做了一些很得体的补充,说明主要是社交应酬上随意一些,如今应酬场合不能过于拘束呆板。“我们会出席一些社交活动,如果以朋友相待,彼此随和融洽,那就会要自然一些,我不想拿着架势应对,板着面孔待人。”

张香玲觉得,董事长说得在理,不像她想象中那么威严,而是十分平易近人。不过,她还是觉得,董事长这种“朋友相待”的说法有些特别,似乎不应该如此直截了当,她只是心里不说罢了。

查良瑞告诉张香玲,也是第一次给她交底,良荣集团不只是在香港和内地经营,还在东南亚各国和澳大利亚,都建有服饰公司,规模较大。一个大字,将渺小的张香玲笼罩住了,却是一种柔意的笼罩。查良瑞还说,他在国内的服饰业,也要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

“我打算去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各国的子公司视察走一走,也想带你一道去,开阔开阔视野,如果你不反对的话,将来好和我一道打理集团公司,你愿意跟随我同去吗?”查良瑞的这番话,对张香玲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查良瑞不仅让张香玲看到,自己从事服装业的辉煌前景,还暗示了他并不是把她当一般人看待。“和我一道打理集团公司”,这样的话分量不轻,非同一般地重视她,是真正地把她当作自己人了。不过,这话也含有别的深意没说出来。张香玲琢磨着,觉得自己担当不起,她似乎也听出了另一层语意,抵达了那种“说不出来”的境界。以前,良荣集团招聘她的时候接连升级,最开始是时装表演模特,马上就改聘为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接着就升任总经理助理,后来就又委任她回内地南州市,独立担任良瑞服饰公司总经理,这种种安排显得十分刻意,曾让她感觉到是在获俘她的心。更且,还规定她不成就事业不谈婚论嫁,这就有了某种不可言传的意味。这样联系起来一想,加上查良瑞从英国留学回来,又那么年轻英俊,又是和她以朋友相待,还说要她一道来打理集团公司,冰雪聪明的张香玲,哪能不从中悟出一些机巧来呢?当然,张香玲对董事长“一道打理集团公司”的说法,也只能听在耳里,想在心里。敏感、单纯、善良的香玲,内心里明白这其中的暗示之意。

张香玲思索了一会儿,和婉而又矜持地说:“最近,内地公司业务较忙,一大堆事等着我回去处理,董事长视察东南亚和澳洲各国子公司,我以后有机会跟随,这回就不去了。”

“也好,我也觉得匆忙了一些。这样吧,我和你一道去内地,把一应业务事项迅速加以解决,好让你腾出身手来,帮助我扩大内地服装业的发展。”心有灵犀一点通。查良瑞顺应张香玲,见她一时不想有南国之行,也就改了口。

接下来,查良瑞就告诉张香玲,在内地发展服装业是很有前景的。查良瑞还对张香玲说,集团公司的内地发展,在南淞服装大市场建立良瑞服饰公司,是他亲自决定的,这也证实他的战略眼光还算可以。南淞服装大市场,已经成为内地四大服装市场之一,南派服饰与杭派、汉派、沪派四派服饰并驾齐驱,而尤以新兴起的南派服饰姹紫嫣红,抢人眼球。

“我想,继续在南淞服装大市场扩大投资,和你一道去内地,我们会是最好的搭档。”查良瑞这样说,表白十分自然。他无处不把张香玲拉在一起,也无形地赞叹着自己的事业雄心。

在张香玲看来,这位董事长对她特别地关照,特别地迁就,也就很难得了。张香玲虽然明白了查良瑞的另一层意思,但她得认真思考,感情的事也不是一点火就着,需要双方面的血肉融洽,彼此都得对心思呀。张香玲崇尚自然。她暂时还不愿意正面触及这事,让时间来磨合吧。或许,时间才是感情的溶剂。不过,温柔、体贴的张香玲,早就从曾虹那里获得“以感恩升华感情”的那种信息,而且对自己有了深深的熏染,揩抹不去了。

张香玲和查良瑞一道,回到内地南州市。

查良瑞用一天时间,视察了良瑞服饰公司,帮助张香玲处理了急需处理的业务问题。实际上,良瑞服饰急需处理的业务事项并不多,张香玲只不过是随意找个借口,暂时不想陪同董事长去东南亚各国而已。不过,查良瑞也在张香玲面前作了显示,让张香玲知道他精明干练,处理问题果断,解决问题干脆利落,从而由衷地钦佩他。

张香玲驾车,陪同查良瑞参观了南州市南面的炎帝陵,谒陵祭祖,还登上邻省的井冈山,观看瀑布群落,兴致勃勃地游览了两天。接下来的一天,查良瑞提议,一同去市辖南州县的观音崖抽签。据说,那里的观音菩萨显灵,抽的签很灵验。

张香玲满足查良瑞的要求,陪同前往。查良瑞在观音崖烧香化纸,十分虔诚地祭奠了观音菩萨,祈求观音菩萨降福保佑。但是,临到抽签的时候,查良瑞犹豫着不敢抽了。

他迟疑地对张香玲说:“我本来想抽支签问问婚姻,但我怕抽不好,不抽也罢。”

张香玲见他在对待个人问题如此虔诚、谨慎,不禁动了好奇之心:“董事长有对象了吗?”

查良瑞见问,也就答道:“我说过,你叫我良瑞好了。我相中了一个对象,却不知道对方的想法。所以,我就想抽支签来验证一下。”

查良瑞这么回答,本来是很自然的事,张香玲却不觉红了脸,她竟然对号入座。查良瑞也感觉到这一点,想打破这种尴尬困境:“我说香玲,你是不是替我抽一支签?”

这是查良瑞的聪明,或者老练,就等于把问题交给对方了。按理,代人抽签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张香玲代查良瑞抽签问婚姻,无异于接受对方“问婚姻”,十分敏感,使之为难。

张香玲不好意思:“董事长,问婚姻的签最好自己抽,自己抽签才显出诚意,也才灵验。”

查良瑞听了也不强求,似乎也想到了什么:“我是怕自己把签抽坏了,没想到你也有这个顾虑,不抽了吧。”

张香玲见董事长有些扫兴,此行本来为抽签,没了却心愿,觉得不忍心:“既然如此,就碰碰运气,我代你抽一支吧。”

张香玲跪在观音菩萨镀金塑像前,拿起签筒摇动了。为了表示心诚,查良瑞也和张香玲一同跪在低矮的跪凳上,双手合十。张香玲摇出一支签来,落在身旁。她连忙拾起来一看,是11号签,把签交给董事长。

“我也给你抽一支,再去找僧尼查签谱解签吧。”查良瑞为张香玲抽上一支,作为答谢。

张香玲不想违拗董事长,也就依了。查良瑞让张香玲和他一起跪下,给观音菩萨拜了三拜,便摇起签筒来。查良瑞摇出一支签来,拾起来交给张香玲。两人一看,巧啦,签号紧跟着查良瑞的签号:12号。他俩一同找僧尼查签谱、解签谜。

一位僧尼接过查良瑞的签号,从11号签箱里抽出一张签纸,上面印的两句诗: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

“先生问婚姻,这是上上签。”僧尼含着微笑对查良瑞说。她专干这一行,毕竟把所有的谶语都熟悉了。“这谶语,是杜甫的诗句,意思是在百鸟飞翔中,必有双飞双翔。贫尼恭喜先生,先生有喜啦,此签必定灵验!”

查良瑞便十分高兴,催促张香玲也把签号拿出来。张香玲只得递上签号,僧尼从12号签箱抽出签纸,上面也印了两句诗:

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

僧尼看了谶语,沉吟一会儿:“小姐这也是上签,这两句是连接前两句诗的。”僧尼接着解释说:“为什么说也是上签呢?你看,这四句诗合起来就是:‘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若问婚姻的话,不揣冒昧,小姐和这位先生是巧缘。”僧尼看着张香玲,张香玲的脸立刻绯红。

张香玲读过杜甫的诗,并且知道这是杜甫的《新婚别》,想起诗的题目和后面这两句诗,骤然觉得伤心。张香玲摇起头来:“我抽的签不好。”

“不好不要,我们再抽一次。”查良瑞连忙接过话说,他想起自己抽的谶语诗句,竟然和张香玲抽的是同一首诗,就很高兴僧尼“巧缘”的解签,可也要逗得张香玲高兴才行。

他的此行,要与张香玲心心相印。他不顾张香玲依不依,连忙拉了她来到观音菩萨塑像跟前,再次抽签。张香玲只好跟随,她在被感化,似乎有一点听命了。

第二次抽签结果非常好,查良瑞给观音崖寺庙捐了两千元钱,敬供香火,皆大欢喜。

第二次抽的签,谶语也是四句相连的诗,这四句诗查良瑞懂得,因为他看过《西厢记》的戏。巧就巧在,两人抽的签仍然是一对,张香玲的在前,查良瑞的在后,又是连接在一起不能分离的四句诗!

张香玲抽的签谶语是:“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查良瑞抽的签谶语是:“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那位僧尼解释得更妙:“这是一对有情人,一个在期待,另一个当会如期而至,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僧尼似乎很有修养,话说到适可而止。

查良瑞击掌叫好:“好!好就好在崔莺莺和张生合演了一曲《西厢记》!”

两次游览,一路愉悦,二人尽兴。两次抽签,谶语妙合,合二而一。

这就使张香玲心里拴上了签的谶语,情感的冰冻开始融化。感恩情结与神灵顾怜融汇在一起,无疑在张香玲心头燃起了一把火,这把火几乎将她的感情烧熔化了。

“事业有神助,姻缘天促成!”张香玲相信如此一说。这样一来,查良瑞和张香玲,彼此就有了说笑,话也就多了起来。这样一来,查良瑞和张香玲,彼此就开始有了心仪,开始有了关爱。张香玲不相信迷信,却解释不了命运。当今社会,很多人都解释不了命运,很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她也就只好顺应天意了。尽管张香玲显得那么被动,也不知道她的内心愉快与否,却还是被命运推着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