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法说底线:郭丽律师评点生活案例20例
14943400000001

第1章 序

我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后一直非常重视学校的校友工作,只要能抽出时间,总是积极参加校友会的各种活动。因为在我看来,校友既是一所大学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也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载体,他们展现着一所大学的魅力和风采,而且无论他们走向何方,身在何处,他们永远是这所大学大家庭的成员。因经常参加校友会的活动,自然结识了一些法大校友。本书作者郭丽律师就是我在参加2012年法大深圳校友会的活动时认识的。

与郭丽校友初次相识,我感动于她待人真诚热情、古道热肠,特别是她对校友工作的热心和奉献,更能感受到她骨子里那份“四年四度军都山,一生一世法大人”的法大情怀。后来了解到,郭丽校友在从事律师工作之余还担任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主讲人,我更感受到了一个年轻法律人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作为其母校的校长,我为法大能够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自豪。

当郭丽校友告诉我她在《法律讲堂》讲解播出的案例要集结成书并请我作序时,我欣然应允,这不仅仅出于对她才华的欣赏,更出于母校对于学子的支持。“母亲”一词是非常神圣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比喻成母亲的,一是祖国,二是母校。母校始终是走出校园的学子们的精神家园。对于法大来讲,每一个学子,都是一颗种子,一颗法治的种子。郭丽校友,作为法大的一颗种子,无疑已经在祖国这片沃土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郭丽校友请我作序时,竟然有些顾虑地对我说:“校长,实在不好意思,我这本书并没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让您见笑了。”我真诚地对她讲,这个社会的确需要走在时代前沿的法学家,但更需要走进百姓的普法人。百姓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我们就离法治更近了。我曾在多个场合讲过“照一隅”精神。那是数年前,我访问韩国的一所大学时,该大学的校长送了我一本书,名为《照一隅》,“照一隅”的意思就是照亮一个角落,校长介绍这是他读中国《史记》得到的启示,“照一隅”是他的人才培养观,他希望他们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有“照一隅”的精神。照亮一隅,其实就是人生意义之所在。我对我的学生讲,无论你是居庙堂之高的贤达,还是处江湖之远的平常百姓,无论你是阳光,是星光,还是月光,或者是烛光,只要你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一隅,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你就找到了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作为法律人,能够为国家的普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还能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呢!

本书笔墨之间流淌的不仅仅是法情、法理、法意,更有一个年轻法律人对时代的感悟、对人性的思考、对理性的呼吁。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本书以“法说底线”为线索,用20个生动的案例,阐述了作为天地间大写的“人”在生命旅程中应坚守的四个底线,也构成了本书的四个板块:孝敬——守住子女的底线,责任——守住父母的底线,忠诚——守住夫妻的底线,信义——守住朋友的底线。善与恶,常常只在一念之间,每每只有一线之隔,这个线就是底线。作者希望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血的教训,警示、呼吁世人:我们要像坚守生命一样,坚守道德的底线——法律。本书以案例讲法律、以人情道法理,用一个个典型的案例,彰显着理性之光、人性之美,昭示着法律之神圣。

中国现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时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治的文明进步、社会的治理创新、文化的繁荣灿烂、国家的民主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身为法律人,不仅仅要有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和旷达胸襟,更应当有推进国家法治昌明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是法大精神的精练表达,从这所大学走出来的一代代法大人一直秉承着法大精神,他们将个体追寻汇聚成共同坚守,将信念的力量嵌入法大的历史命脉,始终依恋、牵挂、装点着法大这个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我感谢郭丽校友和千千万万法大校友不辜负母校的培养和期盼,能够发出自己的一分光,照亮一隅。我期望读者能够感受到本书的理性之光、人性之美、法律之神圣。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