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曾国藩家书
14928500000018

第18章 磨练心智——直面挫折才会活出与众不同(1)

曾国藩重视磨练心智对人的成长所起的积极作用,他似乎继承了孟子“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这句话。在曾国藩看来,苦难的生活对人来说是一种磨炼,是锻炼一个人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样也是培养人们具有远大的人生志向和浩然正气的途径。

风霜磨炼,足坚筋骨而长识见

字谕纪泽:

三月初二日接尔二月二十日安禀,得知一切。

内有贺丹麓先生墓志,字势流美,天骨开张,览之忻慰。惟间架间有太松之处,尚当加功。

大抵写字只有用笔、结体两端。学用笔,须多看古人墨迹;学结体,须用油纸摹古帖。此二者决不可易之理。小儿写影本,肯用心者,不过数月,必与其摹本字相肖。吾自三十时,已解古人用笔之意,只为欠却间架工夫,便尔作字不成体段。生平欲将抑诚悬、赵子昂两家合为一炉,只为间架欠工夫,有志莫遂。尔以后当从间架用一番苦动,每日用油纸摹帖,或百字,或二百字,不过数月,间架与古人逼肖而不自觉。能合柳、赵为一,此吾之素愿也。不能,则随尔自择一家,但不可见异思迁耳。

不特写字宜摹仿古人间架,即作文亦宜摹仿古人间架。《诗经》造句之法,无一句无所本。《左传》之文,多现成句调。扬子云为汉代文宗,而其《太玄》摹《论语》、《方言》摹《尔雅》、《十二箴》摹《虞箴》、《长杨赋》摹《易》、《法言》摹《难蜀父老》、《解嘲》摹《客难》、《甘泉赋》摹《大人赋》、《剧秦美新》摹《封禅文》、《谏不许单于朝书》摹《国策》、《信陵君谏伐韩》,几物无篇不摹。即韩、欧、曾、苏诸巨公之文,亦皆有所摹拟,以成体段。尔以后作文作诗赋,均宜心有摹仿,而后间架可立,其收效较速,其取径较便。

前信教尔暂不必看《经义述闻》,今尔此信言业看三本,如看得有些滋味,即一直看下去。不为或作或辍,亦是好事。惟《周礼》、《仪礼》、《大戴礼》、《公》、《谷》、《尔雅》、《国语》、《太岁考》等卷,尔向来未读过正文者,则王氏述闻,亦暂可不观也。

尔思来营省觐,甚好,余亦思尔来一见。婚期既定五月二十六,三四月间自不能来,或七月晋省乡试。八月底来营省觐亦可。身体虽弱,处多难之世,若能风霜磨炼、苦心劳神,亦自足坚筋骨而长识见,沅浦叔向最赢弱,近日从军,反得壮健,亦其证也。

赠伍嵩生之君臣画像乃俗本,不可为典要,奏折稿当抄一目录付归。余详诸叔信中。

三月初三日

曾国藩希望他的儿子能够经历更多的磨练,变得更加成熟起来。故而他在信中说——“身体虽弱,处多难之世,若能风霜磨炼、苦心劳神,亦自足坚筋骨而长识见”。

子女仿佛是一只被关进笼子里的小鸟。开始,它还向往着蓝天白云,想挣脱牢笼。但是,慢慢的,在不知不觉中,它习惯了这种牢笼生活,主人给它吃什么它就吃什么,主人要给它喝什么它就喝什么。甚至,它见到主人还能够放声高唱。可是,它不知道,它的那种与生俱来的翱翔的本领,在它对牢笼生活的一点点的适应中开始蜕化;它那本来属于蓝天,本来用来翱翔的有力翅膀也一点点萎缩。当有一天它终于从牢笼中出来时,它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翱翔的能力。

“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只有经历各种磨难才能成长,所以不能一味的娇惯孩子,适当地让他们吃些苦。要让孩子学会用心去体验和感受真实的生活。去体味山的雄奇天的高远,去聆听林涛……品尝过各种各样的滋味,体验过各种各样的磨炼接受各种各样的考验,才会茁壮成长,翱翔于天际间。

一个人在人生的历程中,哪一个没有遇到挫折和苦难。

1905年,李叔同抱着救国之志去日本求学,希望寻求到救国救民的道路。临行前写下“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山河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以表心志。在日本一共学习了6年,在这期间参加了同盟会,决心用革命来救国救民。回来后,加入“南社”,曾填词“魂魄化成精卫鸟,血红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以抒发自己的胸怀。

辛亥革命胜利后,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的果实,国家重新陷入混乱之中,军阀割据,年年混战,而国民党内腐败不堪,老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想象当初发下的誓言和的豪言壮语,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后来,又想通过教育救国,振兴中华,可是赶上家道中落,最后的梦想也破碎了。

最后,他决定遁入佛门,潜心研究佛学知识。虽吃了许多的苦,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取得不朽的成就,此生没有白活了。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曾国藩也是一个屡经磨难的人。

清朝末年,统治腐朽,国家软弱。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不堪忍受清王朝残酷压榨和外国侵略者疯狂掠夺的各地人民群众,纷纷组织起来进行英勇顽强的抗争。终于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的统治陷入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在咸丰二年奉旨至长沙,帮助湖南巡抚办理团练。在太平军节节得手后,他眼看办团练已无济于事,即上奏并获准按戚继光的办法组建新军,以其家乡湘乡的练勇为基础,招募质朴的农民为士兵,以当地儒生为军宫,编练成一支军队,史称湘勇或湘军。

湘军组成之后,曾国藩即发布《讨粤匪檄》,誓师出战太平军。两军初战时在岳州、靖港,湘军连战连败,曾国藩痛不欲生,第一次投水自杀,被左右救起。痛定思痛后,曾国藩重整旗鼓,后攻占武昌重镇,奉诏任湖北巡抚。不久清廷怕他拥兵自重,无法驾驭,又解除他的署任,让他长期以侍郎的虚衔带兵。其后,曾国藩率水师进攻九江、湖口。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率部来援,设计将湘军水师的轻便快船诱人鄱阳湖,再一举封锁湖口,使仍在长江中的湘军水师的笨重大船成为“王翼之鸟,无足之虫”,再用火攻,湘军水师的数十艘大船被毁,曾国藩率残部狼狈退至九江以西,其座船也被太平军围困。曾国藩第二次投水自杀,被随从捞起。此后,他一天到晚吃不好睡不好。不到50岁,连一寸大小的字都看不清,随时都有死去的可能。面对着这一切,曾国藩挺了过来,都忍受了。他拿湖南乡间的一句俗话来安慰、激励自己说:“好汉打脱牙齿和血吞,我不能显示我得软弱,不肯求别人的怜恤,一切痛苦自己担当。”

但是,曾国藩要向朝廷汇报战况,在给朝廷的奏章中他就用了“屡战屡败”来说明战况。他的部下李元度看见后,就对曾国藩说道:“大人,我认为如果您把奏章中的屡战屡败四字改为屡败屡战的话,境界就大不一样了。文字虽然毫无不同,但次序如此一颠倒,满篇精神就大变了,这几个字表明了大人您决不屈服,毫不退缩的意志。跌倒下了再爬起来,你是不会被打垮的,这样朝廷就还会对大人您给予重任的。”曾国藩听了之后,非常同意,说:“你的建议正好符合我的心意。就照你的意思写吧。”

本来,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连续失败,朝廷对此已经非常的恼火,已经有了罢免曾国藩的想法。但是,当曾国藩的奏章送到京城之后,京都的皇帝与重臣们读后,只觉曾国藩及其率领的湘军精神可嘉,不觉得其屡屡失败有什么罪过,并且继续任用曾国藩征讨太平军。正是因为依靠百折不挠的精神斗志,屡败屡战,如履薄冰,不断地走出逆境,不断地积小胜为大胜,曾国藩终率领湘军,会同左宗棠、李鸿章等指挥的部队,逐渐实现了对太平天国的“天京”的战略包围,并在同治三年六月,攻破了“天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古往今来,那些成大事者没有一个时一帆风顺的。这就说明,上苍并没有特别地眷顾他们,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就,名垂青史,主要的原因是在面对困难环境时,没有像常人那样产生畏惧和退缩之心。困难的环境并没有使他们屈服,而是激发了他们身上潜在的力量,迸发出惊人的气概。因此,困苦、坎坷没有打垮他们,只能够使他们变得更刚毅,更强大,从而,他们得以走出低谷,战胜自己,也就战胜了世界,这正是强者成功的秘诀。

跟曾国藩学立世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必须有一种不怕磨难,在磨难中激发自己的潜能,产生作为强者的意识和行动,适合时代的发展,做一个成功之人。

成功者须历风波灾难

沅弟、季弟左右:

接沅弟排递一缄。大傩礼神,以驱厉气而鼓众心,或亦足以却病。

余寸心忧灼,未尝少安。一则以弟营与鲍营病者太多,为之心悸;二则各县禾稼,前伤于旱,继而蝗虫阴雨,皆有所损,收成歉薄,各军勇夫七万人,难于办米;三则以秦祸日烈,多公不能遽了,袁、李皆将去包长淮南北,千里空虚,天意茫茫,竟不知果有厌乱之期否?幸季弟疟疾速愈,大为欣慰。

观民心之思治,贼情之涣散,金陵似有可克之机。然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

东征局五万,因北风太大,尚未到省。此去竟止解去五万,下月必补足也。

兄国藩手草

曾国藩在家信中提到,“自古成大事者”、“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能够忍受住苦难生活的磨练,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会害怕了。

宋濂字景濂,明朝初年浦江人。宫于学士,承旨知制浩。主修《元史》,参加了明初许多重大文化活动,参与了明初制定典章制度的工作,颇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器重,被人认为是明朝开国大臣之中的佼佼者。

宋濂年幼的时候,家境十分贫苦,但他苦学不辍。他自己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我小的时候非常好学,可是家里很穷,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寻到书看,所以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去借来看。因为没钱买不起,借来以后,就赶快抄录下来,每天拼命地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正是这样他才得到了丰富的学识。

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冰天雪地,北风狂吼,以至于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冰,家里穷,哪里有火来取暖?宋濂手指冻得无法屈伸,但仍然苦学不敢有所松懈,借来的书坚持要抄好送回去。抄完了书,天色已晚,宋濂只能冒着严寒,一路跑着去还书给人家,一点不敢超过约定的还书日期。因为他守信,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他看。他因此能够博览群书,增加见识,为他以后成才奠定了基础。面对贫困、饥饿、寒冷,宋濂不以为意,不以为苦,而他所追求的是成大业,努力向学。

到了20岁,宋濂成年了,就更加渴慕圣贤之道,但是也知道自己所在穷乡僻壤缺乏名士大师,于是不顾疲劳常常跑到几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找自己同乡中那些已有成就的前辈虚心学习。后来他觉得这样学习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到学校里拜师学习。一个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从家里出来,走在深山文谷之中,寒冬的大风,吹得他东倒西歪,数尺深的大雪,把脚下的皮肤都冻裂了,鲜血直流,他也没有知觉。等到了学馆,人几乎冻死,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学馆中的仆人拿着热水把他全身慢慢地擦热,用被子盖好,很长时间以后,他才有了知觉,暖和过来。

为了求学,宋濂住在旅馆之中,一天只吃两顿饭,什么新鲜的菜,美味的鱼肉都没有,生活十分艰辛。和他一起学习的同学们一个个华服奇丽。但是宋濂不以为那是什么快乐,丝毫也没有羡慕他们,而是穿着自己朴素无华的衣服,不以为低人一等,不卑不亢,照样刻苦学习,因为学问中有许多足以让他快乐的东西,那就是知识。他根本没有把吃的不如人,住的不如人,穿的不如人这种表面上的苦当回事。正是宋濂能忍受穷苦,自得其乐,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的那些同学一个个生活得很快乐,又有几人名留青史呢?

事实上正如曾国藩所说的一样,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地得到,总要经历挫折,从挫折中分析出路、在痛苦中锻造生命。如果一个人不能承受各种风波,那么他最后只能向隅而泣!相反,越是在风波和灾难中闯过来的人,才知什么是风波,怎样才能成功。无怪乎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要大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跟曾国藩学立世智慧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看到怕吃苦的人会成功,遇到一点困难就叫苦连天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苦与甜的相对的,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先吃苦,或者能够吃得下来苦的人,方能享受到成功的香甜。

有志者,事竟成

四位老弟足下:

自七月发信后,未接诸弟信,乡间寄信较省城百倍之难,故余亦不望也。

九弟前信有意与刘霞仙同伴读书,此意甚佳。霞仙近来读朱子书,大有所见,不知其言语容止、规格气象何如?若果言动有礼,威仪可则,则直以为师可也,岂特友之哉!然与之同居,亦须真能取益乃佳,无徒浮慕虚名。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他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