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趣味心理学:最神奇的意志提升课
14927400000009

第9章 发挥自控作用,有效掌控自己的行为举止(2)

在做事前,先做好时间规划,列出当天要完成的事,然后逐件完成,这样一来,做事效率会明显提高。但在切割时间时,要注意在每件事之间预留空档,这样当临时有其他事情插进来时,才不会打乱自己的计划。

随着工作时间的拉长,专注力也会降低。这时不妨先停下手边的工作,专心去“分心”,也就是暂时转移注意力,如倒杯水、闭目养神、到外面走走等。当你整理好思绪再工作时,就能够重新找回专注力。

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

哈佛大学调查发现,近几年来,想要以坚强的意志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确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因为我们身边的诱惑太多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碎片化的网络生活等,让我们的意志力越来越容易失控。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自身的效率低下归咎于患上了拖延症。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哈佛大学,大约有十多万网民在网络上吐露自己对于拖延的苦恼。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与自我控制相对立的冲动。但事实上,这种冲动不仅仅表现为拖延,还表现出许多其他症状,如焦虑、紧张,甚至强烈的失控。

人的意志力为何会失控?精神生物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人类大脑的前额皮质被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管理着“我要做”、“我不要做”和“我想要做”三种力量。掌管着“我不要做”力量的区域,可以帮助人们控制冲动。事实上,人们时刻在大脑中的“控制的自己”和“冲动的自己”之间徘徊犹豫,当“冲动的自己”战胜“控制的自己”时,人就会失控。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对自控力不足的情况时,通常会对自己比较狠,时刻在大脑中强制性地控制自己的欲望,但其实这样做的作用并不大。

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将准备减肥的人分为两组,要求其中的一组在面对一盘巧克力时,强迫自己忘掉想吃巧克力的欲望,严格控制自己的食欲;而另一组在发现自己想吃巧克力时,勇敢地接受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并提醒不要顺着这种想法和感受去做,而是控制自己的行为。结果证明:没有强制自己忘掉吃巧克力的想法的人,所吃的巧克力要比另一组人少得多。

可见,当我们面对欲望和冲动时,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或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1952年,正在美国某大学执教的爱因斯坦接到以色列共和国的邀请,让他就任以色列共和国的总统。然而,对这个许多人都垂涎的总统宝座,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对自然界了解不多,对人就更一无所知了。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又缺乏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待人的经验,为此,本人是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的,且不谈高龄的衰老已经在减少我的精力了。”这些由衷之言,体现了爱因斯坦能够接受自我不足同时也能控制自我行为的优点。

我们必须敢于诚实地承认自己的强项和弱点。随着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日渐加深,我们将变得更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某些行为,并且更成功地将自己的个性特点同我们人生中那些正确的方面联系起来。

在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强项和弱点、长处和短处,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和短处。情绪也是一样,为此我们一定要承认自己情绪中的弱点和短处,不要回避,也不要视而不见。

我们一定要承认自己脑海中的欲望及渴望某种事物的感觉,不要马上转移注意力或与之斗争,而是告诉自己:这种想法虽然并不受我控制,但我可以选择在行动上不予理睬。

我们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尽量不让自己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

当要控制不住自己时,可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放松,鼓励自己接受这种坏情绪,但也要克制冲动鲁莽的行为,或转身去做些简单、愉快的事,逐渐让自己冷静下来。冷静下来后,要认真分析:冲突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哪些?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并采取行动,这样,你就能有效地控制自己。

你的行为什么时候会失控

哈佛大学在研究人心理的时候,往往去研究人的行为,因为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因为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最直接的影响。

试想一下,假如你失去了一切行为能力,那么你的生活和工作将会怎样?你不能吃饭,不能与别人进行交往互动,无法参加学习和工作,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可见,行为能力对子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不同的行为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比如工作时,一个人集中精力工作与三心二意地工作所完成的工作任务量以及任务的完成质量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在人群中,行为举止文雅有礼、风度翩翩的人往往比行为举止粗鲁无礼的人更受欢迎。

可见,行为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影响非常大。正因如此,行为控制是自我控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从生活中,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很多时候人们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刻意的控制。对此,心理学家进行了有关行为控制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人类的很多行为都与自我控制能力存在关联。

那么行为控制与自控力存在多大关联呢?哈佛大学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2006年,和佛大学教授斯图克和鲍梅斯特进行了一项验证性实验研究。实验开始之前,实验者先将被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

实验者让实验组的被试者先完成一些自我控制任务,使他们的意志力在自我控制中被消耗。从而使实验组的被试者在进入到下一个实验任务时,其意志力处于耗竭状态。

控制组被试者没有参加自我控制任务,他们在进入到下一个实验任务时,意志力处于正常状态。

然后,斯图克教授让两组被试者对实验者进行评价。这个评价与实验者的职业前景相关。实验者以被试者所给的评价作为评估被试者的攻击性水平的标准。

最后,实验者对两组被试者的评价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之后,实验者发现,实验组比控制组作出的评价更负面,即实验组的被试者攻击性水平更高。

2007年,斯图克教授进行了一项关于消费行为的实验研究。

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者。和上述实验一样,实验者先将被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并让实验组被试者完成一些白我控制任务,而控制组被试者则什么都不做。从而使实验组被试者在进入到下一个实验任务时,其意志力处于耗竭状态;而控制组被试者的意志力则处于正常状态。

然后,实验者给被试者们呈现18种商品,并让他们评估所呈现商品的价格。实验者以被试者给出的商品价格为标准,评估其冲动消费的可能性和自控力水平。当被试者愿意花更多金钱购买某件商品时,代表他对自己的消费行为的控制能力较低。

实验者对两组被试者评估的价格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被试者给出的商品价格远远高于控制组被试者给出的价格。

接着,斯图克教授对意志力与欺骗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斯图克教授先将被试者随机分成了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斯图克教授让实验组完成一项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写一篇不包括字母H和N的短文。而控制组的被试者则只需要写一篇不包括字母X和Z的短文。前一个任务所消耗的意志力更多。

任务完成后,斯图克教授让两组被试者填写一份问卷。问卷上一共有25道问题,问题后面有答案选项,被试者需要从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填到答题卡上。斯图克教授告诉被试者,他们每答对一道题便会获得0.1美元的报酬。

斯图克教授把关于任务的相关规则告诉被试者后,拿出两张答题卡,并抱歉地告诉被试者:答题卡只剩下两张,其中一张上面涂有正确答案的痕迹,但是被试者仍然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的答案,而另一张则是崭新的答题卡。斯图克教授让被试者自主选择一张答题卡答题。

假如被试者选择崭新的答题卡,这说明他不愿意作弊欺骗实验者。假知被试者选择旧答题卡,那么被试者就可以参照上面的正确答案的痕迹选择出正确答案,而这是一种欺骗行为。因此,当被试者选择旧答题卡时,实验者以其答对的正确题数作为判断他欺骗行为水平的标准,被试者所得分数越高,则认为其欺骗行为水平越高。

斯图克教授统计实验所得数据后发现:实验组比控制组更倾向于选择旧‘答题卡’选择旧答题卡的被试者中,实验组被试者答对的题目数量显著高于控制组的被试者。

因此,斯图克教授认为,相对于控制组被试者,实验组被试者更经不住诱惑,欺骗行为更严重。

从三个实验中,斯图克教授基本上可以确定:当个体的意志力耗竭时,各种行为的控制力下降,个体更难抗拒诱惑、控制自己的冲动。当个体意志力耗竭时,个体的行为控制能力就会降低、行为控制是自我控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行为控制的效果跟个体的意志力水平有很大关联。由此,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个体应该针对自己的意志力状态进行行为控制。当个体意志力耗竭时,个体行为控制能力降低,攻击性行为、冲动行为等更容易出现。因此,在意志力被大量消耗后,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引起这些行为的刺激。比如,容易冲动消费的人,最好不要在下班后去商场或超市购物,这个时候他们都比较难以控制自己。

当意志力耗竭时,应该通过放松、休息的方式尽快让意志力得以恢复,或者通过补充能量,让意志力得到补充。这样,我们才能尽快地将意志力调整到一个较好的状态,从而加强行为控制。

当这两者都无法做到时,我们只能尽量地在这种时候提高警惕,以免行为失控、比如在外界刺激下,及时想象冲动行为将会带来的后果,从而克制自己的冲动,加强对行为的控制。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力状态分配行为控制任务。一般每天上午的意志力资源会比较充足,而下午则相对差一点。因此,我们可以将那些对自控力要求较高的行为任务(如某些令人抓狂的工作任务)放在上午进行,而将相对轻松点的工作放在下午。

行为控制能力与个体意志力密切相关,当意志力资源充足时,行为控制能力也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来增强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

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控制练习,从而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加强行为控制能力。比如通过对自己身姿的控制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自控力水平。

破“界”后,你就会失控

在自我控制过程中,我们都会给控制的内容设定一定的界限。比如,控制自己专心工作的人,会限定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量;节食的人,可能会限定自己每天应该吃多少热量的东西。

只不过,自我控制的界限虽然是有了,但它被打破却是很普遍的事。虽然你限定了每天的工作量,但是却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你无法完成。比如突然接了个意外的电话,导致你耽误了很长时间。

界限被打破的原因很多。有时候是个体自己经受不住诱惑而放弃坚持,有时候是因为某些意外事件,或者不得以的原因。比如,你正在戒酒,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你可能无法避免饮酒。

不过,界限被打破的原因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想要知道的是,人们在界限被打破之后的反应,即自我控制的界限被打破之后,个体的自我控制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是破罐子破摔,还是立即进行补救?

对此,我们来看哈佛大学所做的一个关于节食的实验,实验的结果会告诉我们答案。

哈佛大学的赫尔曼博士对“个体对自己的欲求行为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其中一项实验中,赫尔曼博士以一些正处于节食过程中和一些没有节食的人做被试者。赫尔曼博士让被试者在实验开始之前的几个小时内禁食,从而使他们参加实验前处于一种“饥饿状态”。

赫尔曼博士将被试者分成三组,并使每一组都有两一种被试者成员。被试者到达实验室后,实验者给第一组被试者一小杯奶昔,第二组被试者两大杯奶昔,没有给第三组被试者任何食物。其中,一小杯奶昔的量只能缓解一下被试者的饥饿,而两大杯奶昔的量可以让一个正常人觉得吃饱了。

被试者们喝完奶昔之后,实验者将他们带进一个小隔间。隔间里面放着几碗点心和曲奇,还有一张评价表。赫尔曼博士告诉被试者,因为想知道人们对各种零食口味的看法,所以请他们帮忙品尝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评分。被试者在品尝过程中,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假如吃光了,还可以再要。

上面所说的这个目的是假的,赫尔曼博士真正的目的是想要知道不同的被试者在品尝食物时,吃下的点心和曲奇的数量是否存在区别。因此,赫尔曼博士隐蔽地记录下被试者们吃下的点心和曲奇的数量。

结果,实验者发现,喝了两大杯奶昔的非节食被试者,只是咬了一下薄饼,就迅速地填写了评分表;喝了一小杯奶昔的非节食被试者,相对来说吃了更多薄饼,才开始填写评分表;而什么都没吃、仍然饿着的非节食被试者,则在评分过程中吃了很多的薄饼和曲奇。这种现象正在实验者的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