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
14925400000002

第2章 修炼内心,强大心灵百毒不侵(1)

很多时候,人力量的大小不在于躯体强弱,而是在于内心的强大。阳明心学,就是一盆盛开的鲜花,他会让我们的心灵永葆纯洁,以至一点污秽都立即察觉。它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生命和心灵的潜能,使自身的精气神与道一体化,与真善美相契合。

认识内心的巨大力量

于丹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无穷大的,它所包含的力量也是无限的。我们永远也想象不到我们的内心所能承载的重量、达到的境界是在哪里。”

的确,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无限宽广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善”,有人认为是“恶”。但是,明代著名学者王阳明却不是这样单纯地来看待人的内心本质,他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是充满力量的,这种力量能够改变单纯的善和恶,让人达到一个奇妙的境界。

陆原静曾经给王阳明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尝试于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良知一觉,即惘然消阻,或遏于初,或制于中,或悔于后。”

王阳明回答说:“知此则知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

在这里,其实就是讲了陆原静体验过的一种心境:一个人喜怒忧惧的感受发生了,虽然他的情绪波动到极点,但是只要那个人心中的良知觉醒了,种种不良情绪就能立即涣然消失,有的在萌生恶意之前就被遏制,有的在发生的过程中受到制止,有的在过后才及时悔改。王阳明也对他的这种认识持肯定态度。他觉得一个人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能进一步认识到喜怒哀乐等情绪还没有发出来时的那种不偏不倚、寂然不动中的“中”的境界,而又有各种情绪表现出来都能合于节度,无论什么事都应对得体的“和”的状态。

从王阳明和陆原静的书信来往中,我们能够看出王阳明重视人的内心的力量,他觉得一个人的内心力量很强大,这种力量甚至能够控制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让一个人的心性保持纯洁,达到一种“和”的状态。

王阳明关于内心力量的言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内心越来越浮躁、不安,人人都被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困扰,甚至还有损害他人和自己的偏激行为,究根结底,就是因为人们的内心力量不够强大,面对一点儿事情就能产生很大的情绪波动,从而影响整个人的精神状态。

但凡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内心往往都是非常强大的。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不期而遇的磨难和痛苦,在这些困难面前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让自己在面对逆境时始终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从容应对。

王阳明和一位朋友在南镇游玩时,朋友指着石头中的一棵花树问道: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王阳明看来,心是一种巨大能量的象征。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中找到答案。内心世界充满力量的人能够在顺境中不骄不躁,在逆境中不气不馁,面对人生的高潮和低谷都能够以一颗平常之心淡然处之。所以,我们要像王阳明一样,经常反省自己,勤于修养我们的身心,培养我们的意志,壮大我们的内心力量,这样才会使我们的人生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方才获得一方宁静、幸福的天地,领悟人生的真谛。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一个人只有内心强大了,他才会勇敢地面对困境,才能不惧怕失败,才能在挫折面前挺直腰杆,坚强地走下去。

心主宰你的生命活动

心是什么?王阳明说:“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他的意思是说心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从生理的角度看,心是思想的主宰,人的一切行为都来源于心的指挥。

有一位虔诚的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当她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香花供佛,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地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这样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喧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水分就不易吸收,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生活的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惟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精华。”

信徒听后,欢喜地作礼,并且感激地说:“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是啊,热闹场中亦可作道场;只要自己丢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如果妄念不除,即使住在深山古寺,一样无法修行。

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心”左右一切。做好事来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来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正如王阳明所说:“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意思是说,人的心体上不能存留一丝杂念,就像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一点沙子没有多少,却使人满眼昏天黑地,看不清世界、这一念头不仅仅是指那些恶的私念,就是好的念头也不能存留。王阳明以此劝诫人们时时保持自己的良知,不让它被物欲所沾染。

王阳明在传习录说到自己的思想变化,他说:“大家都说格物要按照朱熹的说法去做,但什么时候按照朱熹的说法去做?我是实实在在地照着去做的。早年的时候,我曾经和一个姓钱的朋友一起讨论如何做圣贤,要格尽天下之物,到如今再也没有这么大的精神气了。因此我们两个人看到亭子里有竹子,我们两个就去亭中的竹子上去格物。我那姓钱的朋友早上和晚上都去对着亭子中的竹子去格物,要弄清楚竹子的道理,用尽了心思,整整用了三天的时间,最后因为过度伤神和疲劳而生病了。我当时说他这是因为精力不足,我就亲自上阵,自己去格,从早上到晚上都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到了第七天,我也因为精力耗尽而生病了。所以和朋友一起感叹圣贤是做不了的,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格物了。后来我在贵州少数民族的地方生活了三年,也明白了这个意思,天下的事物本来就没有可以格的。实际上格物的功夫,只在身体和心灵上做,就非常肯定是人人都可以做到,便有小功夫的地方了。”

可见,王阳明非常关注内心的修养,这或许也是他能成为一代圣哲的原因。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让世俗的虚名侵占自己的心灵,失去自我。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只要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那么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任何复杂的环境,都可以永远保持自己最初开始时的心境,保持自己的良知,并不断地按照良知来进一步“格物”,才可以真正做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保持童心,你的世界才真实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人在社会混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历了,或者心染污了,变得有杂质了;或者本来很爽直的,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者本来很坦白的,变得拐弯抹角了;或者本来有抱负的,最后变得很窝囊了,凡事弄权耍奸,虚伪掩饰,活得很痛苦。怎样才能摆脱这些呢?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原来是明白清楚的,可由于气量的拘束和物欲的蒙蔽,逐渐变得昏暗模糊了。如果人们只是想要穷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却不向自己的内心探求,舍弃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蒙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恶的原因,体察不到真假的异同。

只有当蒙蔽本心的那些物欲被清除,本心恢复纯明,才能真正激发心的巨大能量。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回到初来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具体说就是重返童心,做回心灵上的儿童。这也是人们后人在王阳明的“本心”之上衍生出“童心说”的基础。

关于童心,继承王阳明思想的明代哲学家李蛰作出如下解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在他看来,所谓童心,就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不掺杂任何虚假的纯真,是人内心中的一念之本,是那瞬间萌动的“天真”。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完整的人格,心的巨大能量也就被压制了。

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那么,在现实中,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

人们初临人世的时候,只是一个头脑空空的婴儿,只懂得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不懂得男女之间的色欲,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荣耀,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以一颗纯真的初心,好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他的每一丝欢乐。随着人们渐渐长大,原本纯洁的心沾染上世俗的尘埃。人在启蒙时期,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又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见闻和理性道理一旦进入人的心灵,童心也就遗失了。久而久之,听到、看到的道理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就不复存在。

童心一旦失去,说出的话便是言不由衷;处理事情,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的文章,也无法明白畅达。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到。

那么,人为什么要保持童心呢?保持童心也就是保持真实。当你用虚假面对世界时,世界回应你的也只能是虚假。因为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就无不虚假,由此去对假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他肯定信以为真;跟假人谈假文章,他必然赞赏有加。这可真是无妙不假,便无所不喜。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分辨得出真伪。在这样一个虚伪的世界里,看不到真相的人们难免做出错的决定,走上错误的道路,做出错误的事情,而这一连串错误所累积而成的人生必将痛苦不堪。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要想摆脱这虚假、痛苦的生活,必须寻回童心,从此时此刻起开始重返童心,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

让心回到最初的澄澈

庄子说,水的本性,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闭塞不流动也就不会纯清,这是自然本质的现象。所以说,纯净精粹而不混杂,静寂持守而不改变,恬淡而又无为,运动则顺应自然而行。

对于庄子的这段话,王阳明是这样解释的:“水的本性是清澈平和的,如果搅动它就会变得混浊,如果堵塞住不让它流动,它也就不会纯清了。这和人心是一致的。”在王阳明看来,人心的本初都是清静明澈如水一样的,但是流落于世,渐渐被欲望所迷惑,就像是往水中倒进了泥沙一样,也就渐渐变得混浊起来。只有懂得顺应天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心重回当初的澄澈。

其实名利富贵这些欲望就是人心的杂质。人心重回当初的澄澈,也就是视名利若浮云,名利最多也只是投映在水面的影子,而触不到他们内心。

清朝时,出身于农家的于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过较正规的儒家教育。

顺治十八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

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

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穷得连门墙都没有,只有三间破草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于成龙从山西老家带来的一位仆人忍受不了这样的清苦,就对于成龙说:“当官如果是这个样子,还有谁愿意当官呢?你应该请求调离此地,否则还不如回老家呢。”

于成龙说:“我本来就是农家子弟,现在能当上知县,为百姓做事,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和这里的百姓相比,我们并不算清苦,你就不要抱怨了。”

于成龙知足常乐,为百姓到处奔走。他那个仆人见劝不动他,又不甘心跟着他吃苦,竟然偷偷逃跑了。

罗城的百姓见于成龙是真心为他们办事,便自发地前来看望他,有的还给他带来了一点钱物。于成龙说:“我一个人用不了多少钱,你们的心意我领了。钱物我绝不能收下,这是我做人的准则啊!”